'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

①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地反應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東西方飲食文化沿承至今,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佔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注重力求萬事萬物合於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②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一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瞭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一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地在流失。該如何挽救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一問題來淺談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

①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地反應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東西方飲食文化沿承至今,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佔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注重力求萬事萬物合於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②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一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瞭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一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地在流失。該如何挽救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一問題來淺談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

①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地反應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東西方飲食文化沿承至今,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佔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注重力求萬事萬物合於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②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一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瞭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一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地在流失。該如何挽救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一問題來淺談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1 筷子的稱謂由來

我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筷子的名稱在古代並不叫“筷”,而是叫“箸”或“梜”或“筯”。在中國先秦文獻中稱為“梜”,有時作“筴”;秦漢時期叫“箸”;隋唐時期又稱為“筋”,意為“助人就餐之工具”。 《韓非子·喻老》雲:“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飾。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此外,在《史記·宋微子世家》、《淮南子·說山訓》、《論衡龍虛篇》、《新書連語》等文獻中均有“紂王象箸”的說法。③ 到了宋代才開始有“筷子”的稱呼,也有說始於明代。為何又改“箸”、“筯”為“筷”呢?古人講究忌諱,因“箸”、“筋”皆與“住”諧音,聽感上有“停滯不前”的意思,不符合人們祈望興旺發達的民族心理,故謂不吉利之語,特別是行船,更是諱言。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以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 故反其意改“住”為“快”,加之,這物件多以竹子為材料的,所以又在“快”字頭上冠以“竹”頭,而名“筷”,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④

2 筷子文化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筷子是中國的一大發明,有人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那麼我想考考群裡小學生們,你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都指的是什麼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之所以把這四者併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因為中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也可見筷子對於中國文明進步的意義和價值。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精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真是高明極了!”一位日本學者從研究筷子的力學結構中發現,人們使用筷子,至少可牽動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運動,還能激發大腦,阻止和延緩腦細胞的退化,也就是說能夠促進大腦功能的發揮。

科學家們認為,長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靈活,腦子聰明,有益於身心健康。由此可見中國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的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事實上,筷子的發明使用,對中華民族智慧的開發是有一定聯繫的。儘管是一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筷子,但它能同時具有夾、撥、挑、扒、撮、撕等多種功能;而與看上去“動刀動槍”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雙成對的筷子又多一份“和為貴”的意蘊。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曾以符號學觀點,寫成一部比較文化著作《符號禪意東洋風》,談到筷子這一文化寓意時,巴特認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樣用於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和諧傳送的物質。”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一次宴請西方人,當人問及中國人為何不用刀叉而用筷子時,他說,中國人從來是崇尚文明,而不是崇尚武力的。從餐桌上就可以看出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區別。可見西方文化是明目張膽地張狂,筷子卻從另一個層面昭示著中國的文明已經很早就從飲食文化中開始體現。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

①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地反應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東西方飲食文化沿承至今,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佔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注重力求萬事萬物合於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②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一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瞭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一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地在流失。該如何挽救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一問題來淺談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1 筷子的稱謂由來

我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筷子的名稱在古代並不叫“筷”,而是叫“箸”或“梜”或“筯”。在中國先秦文獻中稱為“梜”,有時作“筴”;秦漢時期叫“箸”;隋唐時期又稱為“筋”,意為“助人就餐之工具”。 《韓非子·喻老》雲:“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飾。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此外,在《史記·宋微子世家》、《淮南子·說山訓》、《論衡龍虛篇》、《新書連語》等文獻中均有“紂王象箸”的說法。③ 到了宋代才開始有“筷子”的稱呼,也有說始於明代。為何又改“箸”、“筯”為“筷”呢?古人講究忌諱,因“箸”、“筋”皆與“住”諧音,聽感上有“停滯不前”的意思,不符合人們祈望興旺發達的民族心理,故謂不吉利之語,特別是行船,更是諱言。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以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 故反其意改“住”為“快”,加之,這物件多以竹子為材料的,所以又在“快”字頭上冠以“竹”頭,而名“筷”,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④

2 筷子文化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筷子是中國的一大發明,有人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那麼我想考考群裡小學生們,你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都指的是什麼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之所以把這四者併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因為中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也可見筷子對於中國文明進步的意義和價值。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精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真是高明極了!”一位日本學者從研究筷子的力學結構中發現,人們使用筷子,至少可牽動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運動,還能激發大腦,阻止和延緩腦細胞的退化,也就是說能夠促進大腦功能的發揮。

科學家們認為,長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靈活,腦子聰明,有益於身心健康。由此可見中國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的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事實上,筷子的發明使用,對中華民族智慧的開發是有一定聯繫的。儘管是一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筷子,但它能同時具有夾、撥、挑、扒、撮、撕等多種功能;而與看上去“動刀動槍”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雙成對的筷子又多一份“和為貴”的意蘊。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曾以符號學觀點,寫成一部比較文化著作《符號禪意東洋風》,談到筷子這一文化寓意時,巴特認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樣用於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和諧傳送的物質。”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一次宴請西方人,當人問及中國人為何不用刀叉而用筷子時,他說,中國人從來是崇尚文明,而不是崇尚武力的。從餐桌上就可以看出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區別。可見西方文化是明目張膽地張狂,筷子卻從另一個層面昭示著中國的文明已經很早就從飲食文化中開始體現。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為什麼這樣講呢?中國的筷子比起西方人的刀叉餐具,筷子使用起來要靈活便捷得多,凡是手指能做的動作,筷子都能,能夾、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剝,靈活無比。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世紀才發明刀叉,但刀叉又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⑤ 筷子作為一種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代表著一種文明氣息。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成為華夏文化裡的一隻奇葩。今天的筷子,已經不單作為一種就餐工具,更是代表著一種文明的氣息及獨有的文化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筷”與“快樂”的“快”諧音,因此,筷子也成為人們禮品饋贈的佳品——象徵著人們對快樂幸福生活的嚮往。筷子的製作工藝的日趨精美更使得筷子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成為了研究、欣賞、饋贈、收藏相結合的藝術品。 在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在民間傳說或民間風俗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上,都能找到筷子的文化蹤跡。關於筷子的民間故事有如“一雙金筷一條命”“柳筷奇案”“鐵筷王鬧婚”等。關於筷子的謎語像“兄弟雙雙,身子細長,只愛吃菜,不愛喝湯”“小足圓圓頭四方,進進出出總成雙,日裡人捉兩三次,夜裡罰站到天亮”等等。關於民間風俗既有“用烏木筷醫喉痛、用紫檀木筷治腸胃”的說法,還有在北方大部分農村的新婚之夜,定要在洞房的地上扔幾雙筷子,意為“快生貴子”,圖個吉利之意。筷子的書法也很別緻,竹筷(俗稱筷筆)乃萬筆之祖,後筷書漸漸衰落,直到解放初,有些地方仍有用筷子寫字的,稱之為筷子書。⑥ 細究筷子的外形構成,不難發現其實筷子結構本身也蘊含了《易經》文化。作為群經之首,《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提起它,讓人不免有種神祕莫測或者晦澀難懂的印象,但是筷子本身結構卻把它闡釋得形象可人,惟妙惟肖。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兩根筷子的組合就像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另一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極之象。細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徵著地,圓的象徵著天,在中國的八卦文化裡,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如此形成乾坤之象。手拿筷子,用筷頭夾菜,坤在上乾在下,和順暢達,吉祥之象。筷子的製作材料種類多樣,這就是變易,儘管材料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體現於《易經》的三易之理中。⑦ 3 筷子文化的流失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和它的祖先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不過出現了用塑料等“高科技”材料製作的筷子日漸變多而已。筷子的演變發展,代表著中國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對於筷子,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大師對其都有過高度的讚賞。法國作家家羅蘭·巴特認為筷子相對於刀叉具有一種母性的溫柔,它“不切、不抓、不毀、不穿……像是在移動一個嬰兒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恰如其分的謹慎溫柔動作。⑧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偉大的“東方文明”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似乎得不到應有的完整繼承。隨看身邊的“80後”“90後”,又有幾個瞭解筷子的使用禁忌的?或者說又有幾個會正確使用筷子的?大多數年輕一代對筷子的使用方法都是類似抓鉛筆的姿勢,而鉛筆與筷子都有“長而筆直”的特點,所以導致很多人誤認為使用筷子和鉛筆是一樣的方法姿勢。而在餐桌上該注意的各種筷子使用禮節,想必更是沒有幾個年輕人真正瞭解的。 歸根結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國人對筷子文化的不夠重視,而在這一過程中,鑑於筷子的使用多見於日常家庭飲食當中的特殊性質,父母本應該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但是倘若父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麼產生這種現象也不足為怪了。 4 從筷子文化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筷子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從我們對筷子文化的“窺視”中,不免讓人對如何繼承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問題產生擔憂。就像筷子的歷經過程一樣,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演繹和揚棄,已經深深融入中華子孫的思想及行為規範之中,但是近些年來年輕一代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受多元文化衝擊的現實,又讓人們擔憂,新一代的成長能否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這涉及到該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的問題。 筷子文化源自飲食文化,大部分體現於家庭飲食之中,該如何繼承筷子文化,筆者認為,將其與家庭教育融合起來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細究起來,筷子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實也屬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當今社會,為什麼產生越來越多的“崇洋媚外”現象,或是引發了青少年丟失祖國傳統文化的危機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現代家庭的很多父母沒有重視傳統文化,或是父母本身也有“嫌棄祖國傳統文化”故而“崇洋媚外”的怪現象。家庭教育重在言傳身教,父母本身的文化素養如何,在教育子女過程的初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文化偏向”意識,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地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否。 筷子的使用規則要求執筷子既要方便、靈活,還要牢靠、雅觀。看一個人持筷、用筷便可知他的出身教養、品格個性以及脾氣涵養、行當職位等,深言之,就是一個人的用筷禮節就能體現出他的家庭教養。加之,就筷子本身使用結構而言,其暗含“一曰要直,二曰要齊,三曰要和”的為人處事道理,若為人父母的將這些傳統道理加以仔細揣摩,就不難看出這與我們傳統道家思想提倡的“大和”思想不謀而合了,由點帶面,由表及裡,一舉多得,一頓飯的時間,即讓孩子瞭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又讓他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豈不樂哉?由此,重視筷子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就變成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了。這樣一來,一個看似比較宏觀的國家傳統文化繼承問題,就細化到每一箇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上了。 當然,在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家庭環境過程中,也要發揮學校教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主陣地作用,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而教師作為傳統文化傳播主體,除了要充分掌握利用好傳統文化載體——文本的講解與教學外,也要求教師從理論上準確把握文化尤其是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內在氣質,還要求從實踐中掌握或蒐集大量的素材以作說明和論證,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怎樣將“潤物細無聲”的文化影響轉化於有形的文字講解從而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才是關鍵所在。對於學生在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選擇性上的盲目性,教師能適時適當地加以引導,指正,從而更深一層地懂得怎樣用傳統文化彌補多元文化帶來的負面效應。 傳統文化繼承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重視家庭和學校的作用,社會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比如開設“家長課程”以改變中國傳統的典型家長制教育方式的缺陷,還可以藉助現代科技的各種媒介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養成全社會對傳統文化關注和學習的風潮。在這一點上,一些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說文解字”“國學堂”等就涵蓋了大量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精神,引領了中國百姓的文化品位新潮流,也起到了普及傳統文化教育的作用。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

①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地反應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東西方飲食文化沿承至今,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佔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注重力求萬事萬物合於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②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一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瞭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一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地在流失。該如何挽救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一問題來淺談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1 筷子的稱謂由來

我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筷子的名稱在古代並不叫“筷”,而是叫“箸”或“梜”或“筯”。在中國先秦文獻中稱為“梜”,有時作“筴”;秦漢時期叫“箸”;隋唐時期又稱為“筋”,意為“助人就餐之工具”。 《韓非子·喻老》雲:“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飾。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此外,在《史記·宋微子世家》、《淮南子·說山訓》、《論衡龍虛篇》、《新書連語》等文獻中均有“紂王象箸”的說法。③ 到了宋代才開始有“筷子”的稱呼,也有說始於明代。為何又改“箸”、“筯”為“筷”呢?古人講究忌諱,因“箸”、“筋”皆與“住”諧音,聽感上有“停滯不前”的意思,不符合人們祈望興旺發達的民族心理,故謂不吉利之語,特別是行船,更是諱言。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以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 故反其意改“住”為“快”,加之,這物件多以竹子為材料的,所以又在“快”字頭上冠以“竹”頭,而名“筷”,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④

2 筷子文化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筷子是中國的一大發明,有人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那麼我想考考群裡小學生們,你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都指的是什麼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之所以把這四者併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因為中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把筷子稱之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也可見筷子對於中國文明進步的意義和價值。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精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真是高明極了!”一位日本學者從研究筷子的力學結構中發現,人們使用筷子,至少可牽動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運動,還能激發大腦,阻止和延緩腦細胞的退化,也就是說能夠促進大腦功能的發揮。

科學家們認為,長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靈活,腦子聰明,有益於身心健康。由此可見中國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的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事實上,筷子的發明使用,對中華民族智慧的開發是有一定聯繫的。儘管是一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筷子,但它能同時具有夾、撥、挑、扒、撮、撕等多種功能;而與看上去“動刀動槍”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雙成對的筷子又多一份“和為貴”的意蘊。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曾以符號學觀點,寫成一部比較文化著作《符號禪意東洋風》,談到筷子這一文化寓意時,巴特認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樣用於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和諧傳送的物質。”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一次宴請西方人,當人問及中國人為何不用刀叉而用筷子時,他說,中國人從來是崇尚文明,而不是崇尚武力的。從餐桌上就可以看出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區別。可見西方文化是明目張膽地張狂,筷子卻從另一個層面昭示著中國的文明已經很早就從飲食文化中開始體現。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為什麼這樣講呢?中國的筷子比起西方人的刀叉餐具,筷子使用起來要靈活便捷得多,凡是手指能做的動作,筷子都能,能夾、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剝,靈活無比。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世紀才發明刀叉,但刀叉又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⑤ 筷子作為一種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代表著一種文明氣息。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成為華夏文化裡的一隻奇葩。今天的筷子,已經不單作為一種就餐工具,更是代表著一種文明的氣息及獨有的文化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筷”與“快樂”的“快”諧音,因此,筷子也成為人們禮品饋贈的佳品——象徵著人們對快樂幸福生活的嚮往。筷子的製作工藝的日趨精美更使得筷子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成為了研究、欣賞、饋贈、收藏相結合的藝術品。 在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在民間傳說或民間風俗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上,都能找到筷子的文化蹤跡。關於筷子的民間故事有如“一雙金筷一條命”“柳筷奇案”“鐵筷王鬧婚”等。關於筷子的謎語像“兄弟雙雙,身子細長,只愛吃菜,不愛喝湯”“小足圓圓頭四方,進進出出總成雙,日裡人捉兩三次,夜裡罰站到天亮”等等。關於民間風俗既有“用烏木筷醫喉痛、用紫檀木筷治腸胃”的說法,還有在北方大部分農村的新婚之夜,定要在洞房的地上扔幾雙筷子,意為“快生貴子”,圖個吉利之意。筷子的書法也很別緻,竹筷(俗稱筷筆)乃萬筆之祖,後筷書漸漸衰落,直到解放初,有些地方仍有用筷子寫字的,稱之為筷子書。⑥ 細究筷子的外形構成,不難發現其實筷子結構本身也蘊含了《易經》文化。作為群經之首,《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提起它,讓人不免有種神祕莫測或者晦澀難懂的印象,但是筷子本身結構卻把它闡釋得形象可人,惟妙惟肖。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兩根筷子的組合就像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另一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極之象。細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徵著地,圓的象徵著天,在中國的八卦文化裡,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如此形成乾坤之象。手拿筷子,用筷頭夾菜,坤在上乾在下,和順暢達,吉祥之象。筷子的製作材料種類多樣,這就是變易,儘管材料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體現於《易經》的三易之理中。⑦ 3 筷子文化的流失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和它的祖先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不過出現了用塑料等“高科技”材料製作的筷子日漸變多而已。筷子的演變發展,代表著中國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對於筷子,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大師對其都有過高度的讚賞。法國作家家羅蘭·巴特認為筷子相對於刀叉具有一種母性的溫柔,它“不切、不抓、不毀、不穿……像是在移動一個嬰兒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恰如其分的謹慎溫柔動作。⑧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偉大的“東方文明”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似乎得不到應有的完整繼承。隨看身邊的“80後”“90後”,又有幾個瞭解筷子的使用禁忌的?或者說又有幾個會正確使用筷子的?大多數年輕一代對筷子的使用方法都是類似抓鉛筆的姿勢,而鉛筆與筷子都有“長而筆直”的特點,所以導致很多人誤認為使用筷子和鉛筆是一樣的方法姿勢。而在餐桌上該注意的各種筷子使用禮節,想必更是沒有幾個年輕人真正瞭解的。 歸根結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國人對筷子文化的不夠重視,而在這一過程中,鑑於筷子的使用多見於日常家庭飲食當中的特殊性質,父母本應該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但是倘若父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麼產生這種現象也不足為怪了。 4 從筷子文化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筷子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從我們對筷子文化的“窺視”中,不免讓人對如何繼承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問題產生擔憂。就像筷子的歷經過程一樣,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演繹和揚棄,已經深深融入中華子孫的思想及行為規範之中,但是近些年來年輕一代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受多元文化衝擊的現實,又讓人們擔憂,新一代的成長能否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這涉及到該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的問題。 筷子文化源自飲食文化,大部分體現於家庭飲食之中,該如何繼承筷子文化,筆者認為,將其與家庭教育融合起來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細究起來,筷子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實也屬於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當今社會,為什麼產生越來越多的“崇洋媚外”現象,或是引發了青少年丟失祖國傳統文化的危機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現代家庭的很多父母沒有重視傳統文化,或是父母本身也有“嫌棄祖國傳統文化”故而“崇洋媚外”的怪現象。家庭教育重在言傳身教,父母本身的文化素養如何,在教育子女過程的初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文化偏向”意識,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地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否。 筷子的使用規則要求執筷子既要方便、靈活,還要牢靠、雅觀。看一個人持筷、用筷便可知他的出身教養、品格個性以及脾氣涵養、行當職位等,深言之,就是一個人的用筷禮節就能體現出他的家庭教養。加之,就筷子本身使用結構而言,其暗含“一曰要直,二曰要齊,三曰要和”的為人處事道理,若為人父母的將這些傳統道理加以仔細揣摩,就不難看出這與我們傳統道家思想提倡的“大和”思想不謀而合了,由點帶面,由表及裡,一舉多得,一頓飯的時間,即讓孩子瞭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又讓他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豈不樂哉?由此,重視筷子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就變成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了。這樣一來,一個看似比較宏觀的國家傳統文化繼承問題,就細化到每一箇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上了。 當然,在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家庭環境過程中,也要發揮學校教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主陣地作用,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而教師作為傳統文化傳播主體,除了要充分掌握利用好傳統文化載體——文本的講解與教學外,也要求教師從理論上準確把握文化尤其是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內在氣質,還要求從實踐中掌握或蒐集大量的素材以作說明和論證,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怎樣將“潤物細無聲”的文化影響轉化於有形的文字講解從而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才是關鍵所在。對於學生在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選擇性上的盲目性,教師能適時適當地加以引導,指正,從而更深一層地懂得怎樣用傳統文化彌補多元文化帶來的負面效應。 傳統文化繼承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重視家庭和學校的作用,社會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比如開設“家長課程”以改變中國傳統的典型家長制教育方式的缺陷,還可以藉助現代科技的各種媒介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養成全社會對傳統文化關注和學習的風潮。在這一點上,一些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說文解字”“國學堂”等就涵蓋了大量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精神,引領了中國百姓的文化品位新潮流,也起到了普及傳統文化教育的作用。

因為一雙筷子,東西方的民眾爭吵了幾千年!這回有了答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