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為了取代漢朝,編了一個牛逼家譜,認了一個人當老祖宗

《漢書·元后傳》是講述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傳記,其中涉及到不少王莽代漢的史實。在這篇《元后傳》中有一段王莽自述王氏家族源頭歷史的文字:

黃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媯汭,以媯為姓。至周武王封舜後媯滿於陳,是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齊,齊桓公以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齊國,二世稱王,至王建為秦所滅。項羽起,封建孫安為濟北王。至漢興,安失國,齊人謂之“王家”,因以為氏。

從這段敘述中,可以看出王莽將自己家族的源頭追溯到虞舜,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舜。這樣攀附名人當祖宗的政治伎倆其實並不少見,但是王莽追溯到傳說中的帝舜,其實是有很大學問的。

王莽為了取代漢朝,編了一個牛逼家譜,認了一個人當老祖宗

王莽

帝舜是儒家推崇的遠古聖君,孔子在《論語》說“上紹堯舜”。自春秋戰國以降,經孔孟等儒家宗師的神學性質的建構,堯舜二帝的功德廣為流傳,“堯天舜日”甚至就成為太平盛世的代名詞。“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也自然成為西漢儒生治經隆禮的學術準則。“赤世計盡,終不可強濟。皇天明威,黃德當興,隆顯大命,屬予以天下。”

王莽建構了一個源起於帝舜的家族世系,既擁有了出於五帝系統的世俗皇權的尊貴,又擁有儒家推崇聖王之治的道統資源。在現實政治層面,王莽出自於外戚世家,這樣一種家族譜系的建構,有利於淡化身上外戚身份的色彩,又能暗示公眾,王莽系遠古聖君之後,倘能代漢,必將再造盛世,降福萬民。

王莽為了取代漢朝,編了一個牛逼家譜,認了一個人當老祖宗

帝舜

按照《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中原華夏先民的政權有著一個從黃帝開始的譜系: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武王—秦始皇,無論哪朝,都出自於黃帝,一脈相承。但是,儘管《史記》中記載了劉邦斬白蛇起義,有赤帝之子的身份,但是並沒有記述劉漢皇室血統。武帝之後,漢廷官方確定了劉漢的“土德”身份。昭帝年間的眭弘、成帝年間的劉向考據了劉氏皇家的源頭,據說是堯帝后裔劉累之後。

對於劉漢皇室堯帝之後的身份,王莽是承認的,然後再將自己家族說成帝舜之後,如此一來,王氏家族就可以進入了黃帝直系後裔的帝王譜系,獲得了宗法正統地位。西漢中後期,隨著現實政治的治理危機日益嚴峻,儒家政治神學層面也發生了重要的理論變異,其中“再受命”和“禪位”學說非常盛行。

王莽為了取代漢朝,編了一個牛逼家譜,認了一個人當老祖宗

帝堯

王莽自認舜帝之後,而劉氏則為堯帝之後,既然古有堯帝禪舜,那麼王氏代劉也就順乎時議、合乎古道了。王莽另一個重要的理論武器就是“五德終始”說。“五德終始”又稱"五德轉移",是戰國時代齊人鄒衍所發明的一種基於陰陽學的政治神學。“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或性能。“終始”指“五德”這五種性能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以此作為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

在王莽之前,所謂的“五德終始”講的是“五行相剋”,其交替順序為:黃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漢(土)。西漢末年,與王莽關係密切的劉歆創造了一種五行相生的解釋體系:黃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漢(火)。按照這個解釋,王莽即將取代漢朝,所屬德性就應該是土德。

王莽為了取代漢朝,編了一個牛逼家譜,認了一個人當老祖宗

王莽篡漢

根據漢為堯後、王為舜後這一譜系,採用五行相生原理,定漢承堯運,尚火德;王承舜運,尚土德。火既能生土,王氏亦能代劉。儘管王莽新創的五德轉移說只是唯我所用,並未構成邏輯體系,但卻解決了王莽篡漢的理論難題。漢承堯運,王承舜運;堯帝禪舜,王氏代劉;遂成了王莽代漢的天命神學工具。

回溯到王莽自述家世原文,王莽除了認了帝舜作遠祖之外,還認了一個近祖,即是田氏齊國的祖先田完,這又是為何呢?且聽後文分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