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按摩作用大,一定要牢記的小兒推拿常用組合手法

推拿 小兒推拿 中醫 呼吸道疾病 科學健康育兒 2017-07-02

都說平時給寶寶按摩好處多,但是很多媽媽訴苦,說穴位那麼多,記起來挺讓人頭疼的。下面這幾套常用的組合手法,推薦給爸爸媽媽。寶寶健康的時候,這些手法可以作為日常的保健按摩,寶寶生病的時候,這些手法能有效幫助寶寶抵禦疾病。

當寶寶出現感冒症狀時,可以用治外感的四大手法給寶寶推拿。這套手法具有疏風解表、止頭疼的作用。無論是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還是流感、病毒性感冒,使用這套手法都能取得明顯的效果。具體手法為:

開天門100—150拇指輕輕地自眉心交替直線推動至前發跡線。

推坎宮100—150次。用兩個大拇指的正面從印堂穴沿著眉毛向眉梢太陽穴方向分推。

揉太陽100—150次。用中指指端由輕到重按揉太陽穴。

揉耳後高骨100—150次。用兩個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兩側耳後高骨。

2.治療內傷久咳的手法

內傷久咳的按摩手法對於過敏性咳嗽、氣虛性咳嗽、氣虛哮喘等久咳非常有效,能夠補腎益肺,健脾化痰。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套手法對外感初

期的咳嗽不適用。簡單來說,這套手法就是:三補兩揉一捏按。

給寶寶按摩作用大,一定要牢記的小兒推拿常用組合手法

補肺經300次。順時針方向旋推無名指指腹。

補腎經300次。順時針方向旋推小指指腹。

揉膻中2—3分鐘。用大拇指或者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膻中穴。

按揉足三裡100—200次。用大拇指按揉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的足三裡。左腿足三裡用右手拇指按揉、右腿用左手拇指按揉。寶寶足三裡的取穴

方法:以拇指沿脛骨外側面從小腿下方往膝蓋方向推,推進過程中遇到很明顯的阻力,推不上去的位置就是足三裡。

捏脊5—10遍。

3.治腹瀉四大手法

幼小的寶寶因為腸胃發育不完善,特別容易腹瀉。治腹瀉的四大手法能調中止瀉,止瀉效果顯著,腸胃炎、輪狀病毒、秋季腹瀉、痢疾等各類洩瀉均可以在此之上加減變通。具體手法為:

給寶寶按摩作用大,一定要牢記的小兒推拿常用組合手法

揉臍100—300次。用中指、食指或者魚際,覆蓋肚臍表面揉動,可以隔

著衣服。如果寶寶年紀小,可以把手掌摩擦熱後在肚臍上震顫。

逆時針摩腹3—5分鐘。以肚臍為圓心,用手掌或者食指和中指指端逆時

針方向在寶寶的肚子上緩緩轉圈。

推上七節骨300次。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面自下向上直推寶寶腰部的最低點。

揉龜尾100—3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尾椎骨末端。

4.通便四大手法

寶寶腸蠕動功能不足,飲食不均衡,易上火。吃奶粉的寶寶特別容易出現便祕等症狀。當寶寶便祕時,不用著急,用通便四大手法給寶寶按一按:

給寶寶按摩作用大,一定要牢記的小兒推拿常用組合手法

順時針摩腹3—5分鐘。以肚臍為圓心,用手掌或者食指和中指指端順時

針方向在寶寶的肚子上緩緩轉圈。

推下七節骨100—300次。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面自上向下從寶寶

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椎骨。

揉龜尾100—3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尾椎骨末端。

5.鎮靜安神四大手法

這套手法對於寶寶受到驚嚇的狀況特別有效,能平肝“鎮靜” 安神,讓寶寶安靜下來。

清肝經100—150次。從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內側,稱清肝經。

掐揉小天心30—50次。先用大拇指指甲掐位於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

際相接處凹陷中的小天心,再用大拇指指腹揉。

捻五指節10次。用拇指指甲逐個掐位於手背、大拇指至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揉按百會30—50次。用大拇指指腹輕輕按揉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