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投資 巴菲特 財經 貪吃豬談股票 貪吃豬談股票 2017-10-16

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關於價值投資這個話題涉及很多方面,人們通常認為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巴菲特作為他的學生,被認為是發揚光大的繼承者,但實際上他們二者在具體的投資行為上有極大的不同。

所以華爾街也好,其他地方也好,人們對價值投資的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定義。

巴菲特本人甚至說,投資之前,根本沒必要加價值兩個字!如果投資沒有價值的話,為什麼還要加價值兩個字呢?

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關於價值投資的策略問題

所謂的策略,就是計策和謀略的意思。

在此,指的是可以實現價值投資目標的方案集合以及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究竟什麼才是價值投資?許多人常常將價值投資誤解為買進低市盈率、或低市淨率的股票。買進低市盈率或低市淨率股票的策略,僅僅只是價值投資的一個分支,並不能覆蓋所有的價值投資。

實際上,價值投資也在不斷進化之中。

早期的價值投資以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為代表,在他的學生沃爾特·施洛斯手中發揚光大。

這種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困境投資;當一家公司陷入困境時,買進它的股票,等待它的反轉。早期的巴菲特也採用這種策略,他謂之撿菸頭策略菸頭還剩下有一小截,被丟在地上,撿起來還可以抽一口非常形象。因為無法確定哪家公司一定會反轉,施洛斯就採用廣泛撒網的策略進行投資。

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因此施洛斯需要分散,他最多時同時持股的數量會超過100只。施洛斯是格雷厄姆忠實的門徒,深得格雷厄姆精髓,將其做到了極致。

中期的價值投資以菲利普·費雪為代表,在巴菲特和芒格的手中發揚光大。

巴菲特把自己的投資策略描述為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費雪,當年巴菲特在看了《怎樣選擇成長股》這本書後便去到找費雪。見面後,他對費雪的理念非常佩服。巴菲特說:運用費雪的技巧,可以瞭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我是一個費雪著作的狂熱讀者,我想知道他所說過的一切東西;如果我只學習格雷厄姆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像今天這麼富有。巴菲特對費雪的信仰就是這樣。這兩種策略互為矛盾了嗎?沒有。施洛斯將這兩種投資策略描述為:一是逆水行舟,一是順流而下。無所謂是與非或對與錯。

後來,巴菲特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查理·芒格。芒格對當年格雷厄姆從未與巴菲特討論偉大的企業極為驚訝。

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其中的原因就是,如果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根本無需討論,因為他並不涉及偉大的企業。而費雪的基本理念就是投資偉大的企業,並且長期持有,抱住不放。

因為偉大的企業如同鳳毛麟角一般稀有,所以一旦機會來臨,就必須全力以赴,集中投資。由於策略的不同,導致了分散投資與集中投資的分野。

格雷厄姆施洛斯式的投資策略因為無法確定那家公司最終能夠走出困境,因此必須廣泛撒網,分散投資。費雪-巴菲特式的投資因為偉大的公司極為稀有,一旦機會出現,就必須集中投資。這是投資策略實施的結果,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想法。

當然,現實中巴菲特並不喜歡價值投資這個詞。因為在他看來,如果公司沒有價值,就無法對其投資。

所以價值投資這個詞是多餘的。應該顛倒一下改為投資價值更合適。那麼什麼樣的公司才有價值呢?那就是成長

這是個令人驚訝的說法,因為華爾街所謂的主流意見,通常將價值與成長對立起來。而巴菲特的觀點是,一家公司唯有成長,才有價值。沒有成長,也就無所謂價值。

因此,價值本身就隱含了成長。而沒有成長的公司,卻要對其投資,那就是格雷厄姆-施洛斯式的投資,並不是費雪-巴菲特式的投資。

關於價值投資,你還在糾結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