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最近,我們在整理人事檔案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同事小如的簡歷,簡直把我們嚇壞了!原來,前臺文員小如畢業於名牌大學,專攻土木工程,並獲得了工程師的資格證。可要知道,按照行業價格,土木工程師目前月薪高達3萬呢,為什麼小如放棄高薪轉而做2500元的前臺文員呢?

小如向我們解釋到:剛剛畢業出來,由於家庭原因,不能參與校園春季招生,導致錯失了很多機會。她想著機會還是有的,再等等吧。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小如的工作還沒有著落,眼看同學們都在相關崗位上逐漸上了軌道,並獲得認同,反觀她連車都還沒登上,別說在崗位上發揮優勢了。焦慮、迷惘、恐懼讓小如產生了“曲線救國”的想法。

她認為,既然我直接投土木工程類的工作沒有下文,那我也不能白白浪費時間啊,乾脆先找一份輕鬆、自由的工作,讓我有充足的時間複習知識,提升技能,武裝好自己後再轉到土木工程類的工作中。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就這樣,她隨意地找了一份輕鬆自在,毫無壓力的文員工作作為過渡,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個工作一干就是4年了。

職業規劃對於每個職場新人來說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了你的選擇、前程、未來。如果方向不對,你便會偏離人生目標。職場規劃如此重要,但每個新人都未必能做好做對。正如昨天師弟師妹向我發出求助一樣,他們無法判斷自己應該選擇哪個工作類型,專注於哪個領域,對於職業規劃是迷惘而模糊,這對他們邁入職場是很不利的。

作為一個踏入職場9年的過來人,我將在職場上碰到的壁,掉過的坑,總結出以下三種求職誤區,並給出相應的解決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職場新人少走彎路,明確職業規劃。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誤區一:選擇優點最多的公司

“福利好,工資高,五險一金,雙休,晉升渠道廣,培訓機會多” 這些讓人垂涎的條件,對於每位剛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彷彿看到了一塊寶藏,想趕緊擁有它。但是,它潛在的缺點,你又知道多少呢?

之前在新媒體運營的學習課程中,對於如何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老師建議我們通過利用清單來“評估”這間公司是否適合自己。具體操作如下:

1、製作一份表格,列出這間公司的好處和壞處。

2、通過對比好處和壞處,選擇最優的。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於是,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將一堆目標企業中挑選出其中兩間比較符合自己的公司進行對比。剛開始,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實用,兩間公司的利弊都被我一一列出,使我直觀地看到公司的優勢和潛力。最後,經過考慮之後,我決定選擇了優點最多,發展最好,規模最大的A公司。投出簡歷三天後,我如願收到了A公司的面試邀請,一切都按照我的計劃進行中。

入職三個月後,到了轉正期,本以為可以在公司中大展拳腳,結果我卻收到一個壞消息!公司架構重整,我所處的營銷部與會員部合併了,而需求崗位有限的情況下,意味著公司即將要減少人手,節省用人成本。果然,這次結構改革,使得我們部門被裁去一大部分人員,而剛過試用期的我也首當其衝,直接被宣佈不通過試用期!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那時候,我就意識到,初入職場的我們容易被各種優越條件所矇蔽,通常會優先選擇優點眾多的公司,但是有一點重要的是,我們會完全忽視了這間公司最壞的結果。當我在列出清單的時候,A公司的優點確實能寫出十幾條,而缺點我只能找到一兩條。這個比例直接告訴我:選擇A公司是必然的!

但是,直觀的東西只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表層,但我們真正需要直視的,就是它內在的洶湧。老師推薦的清單並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我們用錯了。

工具:好壞清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建議使用好壞清單這個小工具。

具體操作如下:

1、以公司角度出發,將公司的優點和缺點都寫出來,並分別以1年、3年、5年為時間分界點,寫出公司未來這些年裡能帶給你什麼;

2、以個人角度出發,將你未來1年、3年、5年的職業發展與公司的發展相匹配,看看是否同步;

3、最重要一點,必須把公司最壞的結果寫出來,儘量詳細,不要剛開始認定了必須選擇這間公司而直接忽視它的最壞結果,這是非常不理智的,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建議:更加要看重公司的缺點

當你列出好壞清單後,你首先留意的不是公司的優點,而應該是它的缺點。如果你認為它最壞的結果,我心中有數並想到對策,能接受到,那麼,你就可以選擇這間公司。反之,無論它條件多麼優秀,如果你接受不了最壞的一面,那麼你就千萬不要選擇它

誤區二:騎牛找馬,從低做起,尋找過渡性工作

以開頭同事小如為例,她為了將時間利用最大化,貿然選擇一份毫無關聯的工作作為過渡,顯然,這是對她的專業技能、個人發展是有很大阻力的。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小如對我們說:剛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信誓旦旦,一定要藉助這個工作的靈活性和充足的時間來精進土木工程的知識技能,方便日後跳槽。但是當你習慣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後,你就不會再去拼搏了,當初的目標也逐漸偏離。現在你問我還會不會考慮進土木工程的崗位,我可以告訴你:不會!我習慣了這個工作,就不想去折騰了

看到小如的例子,相信很多職場新人也有同樣的想法,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專業對口崗位,那就先找一份工作作為過渡吧。但我可以告訴你,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當你入職一間公司,你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磨合,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接觸了一件新事物,反而會削減對另一件事的關注。因此,當你走進了專業不對口的崗位,一旦融合了,你就很難脫離出來。就像小如一樣,本來堅持一下,等待幾個月或者能找到相關專業的工作,也不至於現在被困在這裡,白白浪費了自己擁有的技能,無法發揮。

工具:能力輻射圈

如果你也處於這種迷惘狀態,我建議你在能力輻射圈內找到相關的工作作為過渡!即在該專業四周尋找輻射性的工作。例如:

1、如果你是廣告設計專業,暫時還找不到工作,那你可以應聘策劃助理、文案專員等崗位,因為設計包括了策劃、文案等技能,做好了策劃、文案,你便積累到經驗。

2、如果你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你可以找到市場營銷、推銷員等崗位過度。

建議:有針對性的尋找過渡性工作

如果需要有一份工作過渡,你必須要在能力輻射圈裡尋找,這樣你不會脫離職業規劃的方向,也不會白白浪費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我們迫不得已尋找過渡性工作,這個過渡性工作必須為我們的專業技能作為鋪墊,不能拉不上邊的。否則你只會越走越遠,發揮不了優勢。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誤區三: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

之前有個讀會計的師弟問我,現在的新媒體風口正旺,要不要摒棄枯燥的會計專業,轉而投向新媒體,身邊也有同學加入新媒體後,實現了財富自由,我要不要也嚐嚐甜頭呢?

聽了之後,我反問他三個問題:

1、你平時喜歡看新聞嗎?對社會時事、新聞熱點熟悉嗎?

2、你有寫作的習慣嗎?

3、你能不能將普通的一件事,感悟出一堆道理出來,說服自己?

師弟被我問得啞口無言,他說,我哪有這樣的心思啊,我平時對著密密麻麻的數字,必須謹慎小心,我可沒那麼多時間來關注這些八卦,更何況,我一心思都在數字裡,我思維沒那麼活躍的。

大家可以看出問題了嗎?師弟沒有新媒體這方面的觸覺,但卻又想捉住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分一杯羹,但是能力與理想不匹配,能成嗎?這也是很多職場新人所犯的毛病,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

工具:三葉草模式

三葉草模式是古典老師提出來的,三葉草是由你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構成的,當你選擇一項職業的時候,你可以以這三點標準來衡量,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工作。其中,能力是主要條件,它決定你能不能勝任工作的首要條件;興趣是你的輔助條件,找到興趣相關的工作,你便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最後,價值觀就是與你的初衷相對應,判斷這個工作是不是你最初想要的。

3個職場新人容易犯的誤區,相信第一條你就中槍了

建議:開啟三葉草模式,崗位上發揮最大優勢

選擇一項工作是以你的能力、興趣、價值觀為前提,切記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貿然進去一個陌生的領域,只會徒增挫敗感,導致你不斷否定自己的能力,這樣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是致命的。

沒有自信,你便會對職場產生畏懼,直接影響到你日後的發展。只有你的能力、興趣、價值觀三者擁有,你才能推動這個“小風車”的轉動,你的職場之路才會暢通無阻,得心應手。

今天為大家總結的三個誤區、三種解決辦法、三個建議,希望作為職場新人的你,能完美地避開這些誤區,讓自己從容淡定地走進職場,找到自己的位置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