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與他們的親族岱北夷、玄夷剛登上舞臺時便是「取中原霸主而代之」的氣勢不同,萊夷之所以登上舞臺,是因為商族人要主動去征服他們,他們以一個被動挨打的「弱者」的面貌登上舞臺。

仲丁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387年左右,商王國的東征大軍從大辛莊據點(可能為蒲姑城)出發,穿過長白山口,進入淄河流域,攻打萊夷部族。

當然,萊夷的「弱」是相對於強大的商王國來說的。相對於汾渭盆地的夏國遺民、江淮地區的西淮夷部族、被商族人輕易打敗的江漢諸苗(諸蠻)來說,萊夷又算是強者了。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進攻萊夷的戰爭,以商王國戰敗而告終,以至於十八年後,商王國還要再次征討萊夷,並且直到40多年後的「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偏晚」,商文化才覆蓋到淄濰河流域。

《竹書紀年》中記載「仲丁徵藍夷」,這裡的「藍夷」就有可能是讀音接近的「萊夷」的誤載。

一次征討失敗,再次征討便是,對於財富充盈、人口眾多的商王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嚴重就嚴重在,征討萊夷失敗後,引發了另一處「叛亂」。

雖說商王太戊後期拓殖濟水沿線,儘可能的避開濟水南岸的空桑之地(魯西南地區),僅僅只在大野澤南岸設立了一個據點,但依然導致風姓方國與商王國的聯盟關係破裂。

在太戊時期,商王國勢力如日中天,仲丁即位以後,商王國也沒有大的動亂。因而,風姓方國尚且沒有與商王國正式翻臉,依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在暗中籌劃「反商」。

不過,與萊夷戰爭的失敗,給風夷反商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商萊之戰後不到三年時間,商王仲丁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是為商王外壬。外壬即位後,風夷的大宗之國古辛國率領風姓諸國,正式與商王國翻臉。史書記載為「元年,(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邳是風姓邳國,位於現在的薛縣一帶,姺就是風姓古辛國,位於濟水南岸,現在的菏澤市曹縣一帶。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與他們的親族岱北夷、玄夷剛登上舞臺時便是「取中原霸主而代之」的氣勢不同,萊夷之所以登上舞臺,是因為商族人要主動去征服他們,他們以一個被動挨打的「弱者」的面貌登上舞臺。

仲丁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387年左右,商王國的東征大軍從大辛莊據點(可能為蒲姑城)出發,穿過長白山口,進入淄河流域,攻打萊夷部族。

當然,萊夷的「弱」是相對於強大的商王國來說的。相對於汾渭盆地的夏國遺民、江淮地區的西淮夷部族、被商族人輕易打敗的江漢諸苗(諸蠻)來說,萊夷又算是強者了。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進攻萊夷的戰爭,以商王國戰敗而告終,以至於十八年後,商王國還要再次征討萊夷,並且直到40多年後的「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偏晚」,商文化才覆蓋到淄濰河流域。

《竹書紀年》中記載「仲丁徵藍夷」,這裡的「藍夷」就有可能是讀音接近的「萊夷」的誤載。

一次征討失敗,再次征討便是,對於財富充盈、人口眾多的商王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嚴重就嚴重在,征討萊夷失敗後,引發了另一處「叛亂」。

雖說商王太戊後期拓殖濟水沿線,儘可能的避開濟水南岸的空桑之地(魯西南地區),僅僅只在大野澤南岸設立了一個據點,但依然導致風姓方國與商王國的聯盟關係破裂。

在太戊時期,商王國勢力如日中天,仲丁即位以後,商王國也沒有大的動亂。因而,風姓方國尚且沒有與商王國正式翻臉,依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在暗中籌劃「反商」。

不過,與萊夷戰爭的失敗,給風夷反商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商萊之戰後不到三年時間,商王仲丁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是為商王外壬。外壬即位後,風夷的大宗之國古辛國率領風姓諸國,正式與商王國翻臉。史書記載為「元年,(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邳是風姓邳國,位於現在的薛縣一帶,姺就是風姓古辛國,位於濟水南岸,現在的菏澤市曹縣一帶。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考古無法還原辛、邳等風姓諸國與商王國決裂的戰爭過程,而僅憑史書的精煉記載,我們只能得到「外壬在位第一年,風夷叛商」、「第十年,外壬去世」這兩條簡短的信息。

但繼任者的記載卻可以引發我們的無限猜想。

史載,外壬死後,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史稱河亶甲。河亶甲元年,商王國把都城從「囂」遷到「相」,史稱「河亶甲遷相」。

大部分學者認同「相」地在今天的豫東北的濮陽市周邊。如果真的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商王國把王國的中心,從經營了一百多年的中原,遷徙到了曾經滅夏前的根據地,也可以說是龍興之地。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與他們的親族岱北夷、玄夷剛登上舞臺時便是「取中原霸主而代之」的氣勢不同,萊夷之所以登上舞臺,是因為商族人要主動去征服他們,他們以一個被動挨打的「弱者」的面貌登上舞臺。

仲丁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387年左右,商王國的東征大軍從大辛莊據點(可能為蒲姑城)出發,穿過長白山口,進入淄河流域,攻打萊夷部族。

當然,萊夷的「弱」是相對於強大的商王國來說的。相對於汾渭盆地的夏國遺民、江淮地區的西淮夷部族、被商族人輕易打敗的江漢諸苗(諸蠻)來說,萊夷又算是強者了。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進攻萊夷的戰爭,以商王國戰敗而告終,以至於十八年後,商王國還要再次征討萊夷,並且直到40多年後的「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偏晚」,商文化才覆蓋到淄濰河流域。

《竹書紀年》中記載「仲丁徵藍夷」,這裡的「藍夷」就有可能是讀音接近的「萊夷」的誤載。

一次征討失敗,再次征討便是,對於財富充盈、人口眾多的商王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嚴重就嚴重在,征討萊夷失敗後,引發了另一處「叛亂」。

雖說商王太戊後期拓殖濟水沿線,儘可能的避開濟水南岸的空桑之地(魯西南地區),僅僅只在大野澤南岸設立了一個據點,但依然導致風姓方國與商王國的聯盟關係破裂。

在太戊時期,商王國勢力如日中天,仲丁即位以後,商王國也沒有大的動亂。因而,風姓方國尚且沒有與商王國正式翻臉,依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在暗中籌劃「反商」。

不過,與萊夷戰爭的失敗,給風夷反商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商萊之戰後不到三年時間,商王仲丁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是為商王外壬。外壬即位後,風夷的大宗之國古辛國率領風姓諸國,正式與商王國翻臉。史書記載為「元年,(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邳是風姓邳國,位於現在的薛縣一帶,姺就是風姓古辛國,位於濟水南岸,現在的菏澤市曹縣一帶。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考古無法還原辛、邳等風姓諸國與商王國決裂的戰爭過程,而僅憑史書的精煉記載,我們只能得到「外壬在位第一年,風夷叛商」、「第十年,外壬去世」這兩條簡短的信息。

但繼任者的記載卻可以引發我們的無限猜想。

史載,外壬死後,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史稱河亶甲。河亶甲元年,商王國把都城從「囂」遷到「相」,史稱「河亶甲遷相」。

大部分學者認同「相」地在今天的豫東北的濮陽市周邊。如果真的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商王國把王國的中心,從經營了一百多年的中原,遷徙到了曾經滅夏前的根據地,也可以說是龍興之地。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如果我們再往前聯繫,十年前,距離商王都(鄭州商城)以東不到200公里的古辛國,率領風夷「反商」,一段被史籍省去的歷史就浮出水面了。

仲丁攻打萊夷失敗,甚至遭遇慘敗,憂憤而死,甚至有可能被他的弟弟外壬政變奪取了王位。而外壬「篡奪」王位的行為,給了風夷反叛商國提供了合適的口號,就如同後世的陳勝起義,還為自己找了一個為公子扶蘇復仇的藉口。

當然,這只是猜測,根本的原因還是商國拓殖豫東南,擠壓了風姓方國的生存空間,而商國又拓殖山東,侵犯了風姓方國的利益底線,恰好商軍慘敗於萊夷,又給風姓方國反商提供了合適的機會。

反商之後,風夷的軍隊不說勢如破竹,但至少也讓商王國非常頭疼,甚至吃盡苦頭。更有可能的是,風夷的軍隊甚至打到商王都附近,威脅到了商王國的心臟。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與他們的親族岱北夷、玄夷剛登上舞臺時便是「取中原霸主而代之」的氣勢不同,萊夷之所以登上舞臺,是因為商族人要主動去征服他們,他們以一個被動挨打的「弱者」的面貌登上舞臺。

仲丁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387年左右,商王國的東征大軍從大辛莊據點(可能為蒲姑城)出發,穿過長白山口,進入淄河流域,攻打萊夷部族。

當然,萊夷的「弱」是相對於強大的商王國來說的。相對於汾渭盆地的夏國遺民、江淮地區的西淮夷部族、被商族人輕易打敗的江漢諸苗(諸蠻)來說,萊夷又算是強者了。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進攻萊夷的戰爭,以商王國戰敗而告終,以至於十八年後,商王國還要再次征討萊夷,並且直到40多年後的「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偏晚」,商文化才覆蓋到淄濰河流域。

《竹書紀年》中記載「仲丁徵藍夷」,這裡的「藍夷」就有可能是讀音接近的「萊夷」的誤載。

一次征討失敗,再次征討便是,對於財富充盈、人口眾多的商王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嚴重就嚴重在,征討萊夷失敗後,引發了另一處「叛亂」。

雖說商王太戊後期拓殖濟水沿線,儘可能的避開濟水南岸的空桑之地(魯西南地區),僅僅只在大野澤南岸設立了一個據點,但依然導致風姓方國與商王國的聯盟關係破裂。

在太戊時期,商王國勢力如日中天,仲丁即位以後,商王國也沒有大的動亂。因而,風姓方國尚且沒有與商王國正式翻臉,依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在暗中籌劃「反商」。

不過,與萊夷戰爭的失敗,給風夷反商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商萊之戰後不到三年時間,商王仲丁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是為商王外壬。外壬即位後,風夷的大宗之國古辛國率領風姓諸國,正式與商王國翻臉。史書記載為「元年,(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邳是風姓邳國,位於現在的薛縣一帶,姺就是風姓古辛國,位於濟水南岸,現在的菏澤市曹縣一帶。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考古無法還原辛、邳等風姓諸國與商王國決裂的戰爭過程,而僅憑史書的精煉記載,我們只能得到「外壬在位第一年,風夷叛商」、「第十年,外壬去世」這兩條簡短的信息。

但繼任者的記載卻可以引發我們的無限猜想。

史載,外壬死後,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史稱河亶甲。河亶甲元年,商王國把都城從「囂」遷到「相」,史稱「河亶甲遷相」。

大部分學者認同「相」地在今天的豫東北的濮陽市周邊。如果真的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商王國把王國的中心,從經營了一百多年的中原,遷徙到了曾經滅夏前的根據地,也可以說是龍興之地。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如果我們再往前聯繫,十年前,距離商王都(鄭州商城)以東不到200公里的古辛國,率領風夷「反商」,一段被史籍省去的歷史就浮出水面了。

仲丁攻打萊夷失敗,甚至遭遇慘敗,憂憤而死,甚至有可能被他的弟弟外壬政變奪取了王位。而外壬「篡奪」王位的行為,給了風夷反叛商國提供了合適的口號,就如同後世的陳勝起義,還為自己找了一個為公子扶蘇復仇的藉口。

當然,這只是猜測,根本的原因還是商國拓殖豫東南,擠壓了風姓方國的生存空間,而商國又拓殖山東,侵犯了風姓方國的利益底線,恰好商軍慘敗於萊夷,又給風姓方國反商提供了合適的機會。

反商之後,風夷的軍隊不說勢如破竹,但至少也讓商王國非常頭疼,甚至吃盡苦頭。更有可能的是,風夷的軍隊甚至打到商王都附近,威脅到了商王國的心臟。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只有因為這樣,才能解釋,河亶甲即位後,為什麼要放棄中原,退回到滅商前龍興之地的豫東北。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清帝國入主中原,自遼東遷都燕京,中原某處「反清」,清帝國將都城遷回了「滅明滅順」之前的根據地,龍興之地的遼東。如果不是「反清勢力」打到北京附近甚至攻佔北京,清帝國會遷都嗎?

要知道,太平軍打到河北,咸豐帝還在堅守北京城,而英法攻佔通州之後,咸豐只能「遷於承德」或「居於承德」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92 仲丁徵藍夷

文/圖/輯|寒山憶雪

話接上回,商王太戊時代,公元前1467年(或前1447年)-前1393年,商王國進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承平時代,尤其加上商國人移民拓殖豫東南地區,最終整個商國的人口成倍增長,從而導致不可自產的資源——食鹽的需求量大增。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而小小的運城解池,已經滿足不了食鹽的需求,商王國決定開拓山東萊州灣地區,控制東方的海鹽產地。

萊州灣處在濟水入海口,而商王國的東王都(鄭州商城)恰好位於濟水南岸,現成的濟水河道可以直接溝通兩地。

不過在現在的菏澤一帶,是商王國與東方東夷各國的分界線,過了菏澤境內,便是東夷人的領地。商滅夏時,東夷諸國是商的盟友,其中位於菏澤西南部、濟水南岸的古辛國,還是商王國的姻親。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商滅夏後,直到太戊時代,東夷各國與商國都維持著友好聯盟,同時也保證了東方的基本安全。如果開拓「東海鹽場」(實為渤海),勢必要在濟水兩岸修築據點,這就侵佔了東夷各部的領地,也就意味著夷商聯盟很可能因此而破裂。

一邊是王畿百姓對食鹽的渴求,一邊是關乎東方安危的夷商聯盟,太戊該如何選擇呢?

最終,商王國選擇了前者。正如曾經的夏王國與東夷各部也是盟友關係,卻被東夷「叛離」,聯商滅夏一樣,現在的商王國,在中原站穩腳跟,穩固統治後,開始站在了曾經夏王國的立場上來看待東夷各部。

正因如此,脆弱的聯盟關係並不足以讓商王國對東夷高枕無憂,他們逐漸不信任東夷方國,並認為,重要的資源乃至於領土,只有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更加放心。

不過商王國並沒有選擇完全與東夷人決裂。他們選擇繞開關係最親密的風姓方國的領地,儘可能在濟水北岸設立據點,通向岱北地區。

太戊後期,大約公元前1410年左右,考古學上的「二里崗文化下層晚段」與「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交替之際,商族人沿濟水順流而下,在現在的菏澤段濟水北岸,設立了一處據點,稱作「安丘固堆遺址」。(古濟水河道從蘭考繼續向東,穿過今定陶城北、菏澤市區南側,在鉅野縣城西側注入大野澤)

隨後,商族人繼續順流而下,經過大野澤,復歸濟水河道,直達岱北地區,現在的濟南市一帶。在這裡,商族人在濟水南岸又設了一個據點,委任商國貴族鎮守,考古學上稱之為「大辛莊遺址」,《竹書紀年》中成之為「太戊…城蒲姑」。

在大辛莊遺址的一期階段,相當於二里崗下層晚段與上層早段的交替之際,商王太戊後期與商王仲丁前期。這裡的商族人只佔一小部分,越往後期,商族移民越多,土著岱北夷的人口占比減少的同時,文化也被商族人逐漸同化。

大辛莊據點建成之後,商族又路線在安丘堌堆(菏澤)到大辛莊(濟南)之間的濟水沿岸修建了十餘個據點,上游往下游自西向東分別是陽谷、東平、荏平南陳莊、長清前平村、齊河尹屯、齊河曹廟、禹城薄蘆、禹城周尹、章丘馬彭北等遺址,其中只有東平據點位於風姓方國的領地內。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就在濟水沿岸的據點修建的前後,公元前1393年左右,商王太戊去世,他的兒子仲丁繼位。太戊死而仲丁立,在歷史上意味著早商時代結束,中商時代來臨,在考古上意味著,二里崗下層文化結束,二里崗上層文化(白家莊期)開始。

仲丁即位後第二年(仲丁元年),將商王國的都城從「亳」遷到「囂」,史稱「仲丁遷囂」。

囂又稱隞,有學者認為囂都就是考古發現的鄭州商城,商王國的東王都。仲丁遷都是放棄西都——西亳(偃師商城),而把東王都作為商王國唯一正式的都城。不過早在仲丁之前,鄭州商城就已經進入繁盛期了,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出土的青銅禮器、發現的祭祀規模,都遠超西亳(偃師商城)。顯然,在仲丁之前,東亳(鄭州商城)就已經是東西二都中更主要的都城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因此,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仲丁遷囂是放棄西亳偃師商城,同時也不在東亳鄭州商城辦公,而是把辦公機構遷移到別都,位於東亳以西20多公里、今滎陽一帶的「隞」城,考古上稱之為「小雙橋遺址」。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不管是哪種情況,西亳偃師商城被廢棄是肯定的。商王國在西方已經穩固而且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精力轉向東方,全力向東海之畔(實為渤海之畔)開拓了。

遷都以後,商王國繼續鞏固新佔據的岱北地區,濟水沿岸的領地。在消化了這些領地之後,商王國開始向「山東長白山」以東的淄濰河流域擴張,以求佔領沿海地區的鹽場。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在「東夷部族有幾何」一節中我們講過,淄濰河流域所在的膠萊盆地西部,是萊夷部族的領地。由於與中原之間隔著岱北地區和泗上地區,萊夷部族幾乎沒有參與過中原的紛爭,直到商朝中前期,他們才登上中原歷史的舞臺。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與他們的親族岱北夷、玄夷剛登上舞臺時便是「取中原霸主而代之」的氣勢不同,萊夷之所以登上舞臺,是因為商族人要主動去征服他們,他們以一個被動挨打的「弱者」的面貌登上舞臺。

仲丁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387年左右,商王國的東征大軍從大辛莊據點(可能為蒲姑城)出發,穿過長白山口,進入淄河流域,攻打萊夷部族。

當然,萊夷的「弱」是相對於強大的商王國來說的。相對於汾渭盆地的夏國遺民、江淮地區的西淮夷部族、被商族人輕易打敗的江漢諸苗(諸蠻)來說,萊夷又算是強者了。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進攻萊夷的戰爭,以商王國戰敗而告終,以至於十八年後,商王國還要再次征討萊夷,並且直到40多年後的「二里崗文化上層早段偏晚」,商文化才覆蓋到淄濰河流域。

《竹書紀年》中記載「仲丁徵藍夷」,這裡的「藍夷」就有可能是讀音接近的「萊夷」的誤載。

一次征討失敗,再次征討便是,對於財富充盈、人口眾多的商王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嚴重就嚴重在,征討萊夷失敗後,引發了另一處「叛亂」。

雖說商王太戊後期拓殖濟水沿線,儘可能的避開濟水南岸的空桑之地(魯西南地區),僅僅只在大野澤南岸設立了一個據點,但依然導致風姓方國與商王國的聯盟關係破裂。

在太戊時期,商王國勢力如日中天,仲丁即位以後,商王國也沒有大的動亂。因而,風姓方國尚且沒有與商王國正式翻臉,依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在暗中籌劃「反商」。

不過,與萊夷戰爭的失敗,給風夷反商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商萊之戰後不到三年時間,商王仲丁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是為商王外壬。外壬即位後,風夷的大宗之國古辛國率領風姓諸國,正式與商王國翻臉。史書記載為「元年,(外壬)居囂,邳人、姺人叛」。邳是風姓邳國,位於現在的薛縣一帶,姺就是風姓古辛國,位於濟水南岸,現在的菏澤市曹縣一帶。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考古無法還原辛、邳等風姓諸國與商王國決裂的戰爭過程,而僅憑史書的精煉記載,我們只能得到「外壬在位第一年,風夷叛商」、「第十年,外壬去世」這兩條簡短的信息。

但繼任者的記載卻可以引發我們的無限猜想。

史載,外壬死後,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史稱河亶甲。河亶甲元年,商王國把都城從「囂」遷到「相」,史稱「河亶甲遷相」。

大部分學者認同「相」地在今天的豫東北的濮陽市周邊。如果真的是這樣,也就意味著,商王國把王國的中心,從經營了一百多年的中原,遷徙到了曾經滅夏前的根據地,也可以說是龍興之地。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如果我們再往前聯繫,十年前,距離商王都(鄭州商城)以東不到200公里的古辛國,率領風夷「反商」,一段被史籍省去的歷史就浮出水面了。

仲丁攻打萊夷失敗,甚至遭遇慘敗,憂憤而死,甚至有可能被他的弟弟外壬政變奪取了王位。而外壬「篡奪」王位的行為,給了風夷反叛商國提供了合適的口號,就如同後世的陳勝起義,還為自己找了一個為公子扶蘇復仇的藉口。

當然,這只是猜測,根本的原因還是商國拓殖豫東南,擠壓了風姓方國的生存空間,而商國又拓殖山東,侵犯了風姓方國的利益底線,恰好商軍慘敗於萊夷,又給風姓方國反商提供了合適的機會。

反商之後,風夷的軍隊不說勢如破竹,但至少也讓商王國非常頭疼,甚至吃盡苦頭。更有可能的是,風夷的軍隊甚至打到商王都附近,威脅到了商王國的心臟。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只有因為這樣,才能解釋,河亶甲即位後,為什麼要放棄中原,退回到滅商前龍興之地的豫東北。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清帝國入主中原,自遼東遷都燕京,中原某處「反清」,清帝國將都城遷回了「滅明滅順」之前的根據地,龍興之地的遼東。如果不是「反清勢力」打到北京附近甚至攻佔北京,清帝國會遷都嗎?

要知道,太平軍打到河北,咸豐帝還在堅守北京城,而英法攻佔通州之後,咸豐只能「遷於承德」或「居於承德」了。

商王仲丁為什麼要征討山東的萊夷?

當然,沒有確切的文獻資料,這隻能是一種推測。

不管如何,風夷是與商國決裂了,商國遷都到「相」地,整個東方都陷入了戰爭威脅之中。

這段歷史,也被司馬遷稱作「比九世亂」「商室始衰」。那麼面對東方強大的威脅和眼前的困局,遷都於相地的商王河亶甲,能否帶領商王國重回其父太戊時期如日中天的時代呢?

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本文為寒山噴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公眾號 寒山噴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