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

太極拳是一個相當難練而又複雜的內家拳種,習練者們大都因其見功太慢而傷透腦筋甚至棄練,也為其理論的繁雜各執一詞而無所適從,縱觀各種史料,太極拳創立的核心是陰陽,追求的狀態是虛靈,練習的方法是鬆靜意,功成後是大鬆大柔轉化成至堅至剛,其實修煉的路線很直觀,但現在為何茫茫人海,修太極拳的人數不勝數,為何無一人至大成者?這是一個值得反思深思的問題,筆者也曾習練多年,不敢說有功,就自己的修煉太極拳的感悟及體會願與愛好者一起分享,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太極拳是一個相當難練而又複雜的內家拳種,習練者們大都因其見功太慢而傷透腦筋甚至棄練,也為其理論的繁雜各執一詞而無所適從,縱觀各種史料,太極拳創立的核心是陰陽,追求的狀態是虛靈,練習的方法是鬆靜意,功成後是大鬆大柔轉化成至堅至剛,其實修煉的路線很直觀,但現在為何茫茫人海,修太極拳的人數不勝數,為何無一人至大成者?這是一個值得反思深思的問題,筆者也曾習練多年,不敢說有功,就自己的修煉太極拳的感悟及體會願與愛好者一起分享,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堅信太極拳理論的正確性。

首先太極拳理論無論是王宗嶽至陳楊,其理論系統是完整的,在沒有弄通弄懂之前不能懷疑其理論的正確性及合理性,只有按照其理論方向去踏踏實實地去修去煉,觀其效果,再反過來驗證其理論的正確與否,不能斷章取義、人云亦云。一段時間以來,總是聽到有人質疑太極拳理論的合理性,質疑沒錯,但你要把陳鑫及楊式太極拳理論系統地讀幾篇,把太極拳苦心練幾年,靜下心來認認真真體會一下身心的感受,再做評判質疑太極拳理論正確與否。有的說陳鑫的理論不能自圓其說,是從心意拳理論摘錄的等等,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理論能不能指導太極拳的修練。實事求是地說,據筆者練拳的體悟及心悟,返觀拳理,認為拳太極拳理論是正確的,首先說明我是練楊式的,用不著為陳鑫太極拳理論護短。

自古以來,歷代拳家常說“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站”是指站樁,是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功,招式是站樁的移動狀態,所有招式在練習的過程中都不會也不能脫離站樁的要求。拳經雲:由定生勢,由勢入定。沒有樁功,下盤不穩,還談什麼太極拳招式?至於樁功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麼高樓大廈豈能安載其上呢?故而,武術行家們說:未打拳,先練樁,這是極具道理的。

站樁,沒有複雜的套路,沒有這樣或那樣的難度,不需要什麼條件。不僅易學易練,還容易收心,容易出功。同時,站樁是練意、練氣、練神的重要手段,習練樁功日久,身體下盤就會變得沉穩有勁,周身四肢內勁增加,丹田之氣隨之變得充足。那麼如何練好站樁呢?

"

太極拳是一個相當難練而又複雜的內家拳種,習練者們大都因其見功太慢而傷透腦筋甚至棄練,也為其理論的繁雜各執一詞而無所適從,縱觀各種史料,太極拳創立的核心是陰陽,追求的狀態是虛靈,練習的方法是鬆靜意,功成後是大鬆大柔轉化成至堅至剛,其實修煉的路線很直觀,但現在為何茫茫人海,修太極拳的人數不勝數,為何無一人至大成者?這是一個值得反思深思的問題,筆者也曾習練多年,不敢說有功,就自己的修煉太極拳的感悟及體會願與愛好者一起分享,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堅信太極拳理論的正確性。

首先太極拳理論無論是王宗嶽至陳楊,其理論系統是完整的,在沒有弄通弄懂之前不能懷疑其理論的正確性及合理性,只有按照其理論方向去踏踏實實地去修去煉,觀其效果,再反過來驗證其理論的正確與否,不能斷章取義、人云亦云。一段時間以來,總是聽到有人質疑太極拳理論的合理性,質疑沒錯,但你要把陳鑫及楊式太極拳理論系統地讀幾篇,把太極拳苦心練幾年,靜下心來認認真真體會一下身心的感受,再做評判質疑太極拳理論正確與否。有的說陳鑫的理論不能自圓其說,是從心意拳理論摘錄的等等,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理論能不能指導太極拳的修練。實事求是地說,據筆者練拳的體悟及心悟,返觀拳理,認為拳太極拳理論是正確的,首先說明我是練楊式的,用不著為陳鑫太極拳理論護短。

自古以來,歷代拳家常說“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站”是指站樁,是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功,招式是站樁的移動狀態,所有招式在練習的過程中都不會也不能脫離站樁的要求。拳經雲:由定生勢,由勢入定。沒有樁功,下盤不穩,還談什麼太極拳招式?至於樁功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麼高樓大廈豈能安載其上呢?故而,武術行家們說:未打拳,先練樁,這是極具道理的。

站樁,沒有複雜的套路,沒有這樣或那樣的難度,不需要什麼條件。不僅易學易練,還容易收心,容易出功。同時,站樁是練意、練氣、練神的重要手段,習練樁功日久,身體下盤就會變得沉穩有勁,周身四肢內勁增加,丹田之氣隨之變得充足。那麼如何練好站樁呢?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首先,站樁時要心靜體鬆,只有鬆得開,才能沉得下;只有沉得下,沉至腳底湧泉穴貼地,才能產生反座力蹬撐起來,象千斤頂力撐汽車底盤一樣。站樁動作要領: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頭正、身直、沉肩、垂肘、虛腋。眼平視(視而不見)或微合,口微閉,舌舐上顎,面帶笑容,自然呼吸。周身自然放鬆,腳尖一般平伸或外揚,年老體弱者,腳尖可內扣,膝微屈,體壯者可蹲馬步,同時雙臂自然平伸,雙手朝內,均量體而為。隨其心中雜念,任其自然心平氣和。每次站樁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一天可站2~3次,且飯後半小時內不站,清晨日出前不站。每次站樁以腿部感到酸脹燒熱為宜。如此往復循環,必會使習拳者收益頗深。

其次,太極拳站樁或行拳,要把自身置於小宇宙中,古之先賢認為天人合一,天地為一大宇宙,人體為一小宇宙,但都是陰陽二氣,都是陰陽的結合體,太極拳的核心就是陰陽,太極拳的修煉純一心意為主,要說的是我們只知道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但在練站樁或行拳時,我們自己的身體置於什麼之中,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體置於什麼意念之中,這是一個意念身體的狀態問題,告訴你,每當練功時,意念自己在陰陽二氣的球體裡,就是你被氣體包裹著周身上下,但不要想象成實實在在的球,是圓的象球一樣的氣體,這樣氣想象成身體四肢散發出的內氣,行拳到哪裡此氣包裹著你到哪裡,在這種狀態下,朋友們練一下看,身體會自然輕靈,什麼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有了,也會很快放鬆入靜並飄飄然。

"

太極拳是一個相當難練而又複雜的內家拳種,習練者們大都因其見功太慢而傷透腦筋甚至棄練,也為其理論的繁雜各執一詞而無所適從,縱觀各種史料,太極拳創立的核心是陰陽,追求的狀態是虛靈,練習的方法是鬆靜意,功成後是大鬆大柔轉化成至堅至剛,其實修煉的路線很直觀,但現在為何茫茫人海,修太極拳的人數不勝數,為何無一人至大成者?這是一個值得反思深思的問題,筆者也曾習練多年,不敢說有功,就自己的修煉太極拳的感悟及體會願與愛好者一起分享,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堅信太極拳理論的正確性。

首先太極拳理論無論是王宗嶽至陳楊,其理論系統是完整的,在沒有弄通弄懂之前不能懷疑其理論的正確性及合理性,只有按照其理論方向去踏踏實實地去修去煉,觀其效果,再反過來驗證其理論的正確與否,不能斷章取義、人云亦云。一段時間以來,總是聽到有人質疑太極拳理論的合理性,質疑沒錯,但你要把陳鑫及楊式太極拳理論系統地讀幾篇,把太極拳苦心練幾年,靜下心來認認真真體會一下身心的感受,再做評判質疑太極拳理論正確與否。有的說陳鑫的理論不能自圓其說,是從心意拳理論摘錄的等等,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理論能不能指導太極拳的修練。實事求是地說,據筆者練拳的體悟及心悟,返觀拳理,認為拳太極拳理論是正確的,首先說明我是練楊式的,用不著為陳鑫太極拳理論護短。

自古以來,歷代拳家常說“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站”是指站樁,是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功,招式是站樁的移動狀態,所有招式在練習的過程中都不會也不能脫離站樁的要求。拳經雲:由定生勢,由勢入定。沒有樁功,下盤不穩,還談什麼太極拳招式?至於樁功的作用,正如建造房屋的基礎,基礎如不牢固,那麼高樓大廈豈能安載其上呢?故而,武術行家們說:未打拳,先練樁,這是極具道理的。

站樁,沒有複雜的套路,沒有這樣或那樣的難度,不需要什麼條件。不僅易學易練,還容易收心,容易出功。同時,站樁是練意、練氣、練神的重要手段,習練樁功日久,身體下盤就會變得沉穩有勁,周身四肢內勁增加,丹田之氣隨之變得充足。那麼如何練好站樁呢?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首先,站樁時要心靜體鬆,只有鬆得開,才能沉得下;只有沉得下,沉至腳底湧泉穴貼地,才能產生反座力蹬撐起來,象千斤頂力撐汽車底盤一樣。站樁動作要領: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頭正、身直、沉肩、垂肘、虛腋。眼平視(視而不見)或微合,口微閉,舌舐上顎,面帶笑容,自然呼吸。周身自然放鬆,腳尖一般平伸或外揚,年老體弱者,腳尖可內扣,膝微屈,體壯者可蹲馬步,同時雙臂自然平伸,雙手朝內,均量體而為。隨其心中雜念,任其自然心平氣和。每次站樁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一天可站2~3次,且飯後半小時內不站,清晨日出前不站。每次站樁以腿部感到酸脹燒熱為宜。如此往復循環,必會使習拳者收益頗深。

其次,太極拳站樁或行拳,要把自身置於小宇宙中,古之先賢認為天人合一,天地為一大宇宙,人體為一小宇宙,但都是陰陽二氣,都是陰陽的結合體,太極拳的核心就是陰陽,太極拳的修煉純一心意為主,要說的是我們只知道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但在練站樁或行拳時,我們自己的身體置於什麼之中,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體置於什麼意念之中,這是一個意念身體的狀態問題,告訴你,每當練功時,意念自己在陰陽二氣的球體裡,就是你被氣體包裹著周身上下,但不要想象成實實在在的球,是圓的象球一樣的氣體,這樣氣想象成身體四肢散發出的內氣,行拳到哪裡此氣包裹著你到哪裡,在這種狀態下,朋友們練一下看,身體會自然輕靈,什麼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有了,也會很快放鬆入靜並飄飄然。

百“練”不如一“站”,太極拳沒有這種狀態等於白練

太極拳練功難,難練功,就是從開始的第一步就沒進入狀態,也知放鬆入靜意念,但你不在這種內氣的狀態裡,要堅信意念之力大無邊,說直白點,內氣的產生就是我們通過無數次的意念想象加上肢體的鍛鍊產生的,你想他有他就有,你想他強他就強,全是心理活動,這些拳論上說的很明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