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太極拳 體育 月球 正雷太極書院 2019-08-31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二.釋義“纏絲勁”:

古人編繩兩股謂之“纏”,三股謂之“綿”,絲者,輕、柔、彈性物也。故“纏絲”一詞寓意:陰陽兩股勢力互為其根,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不與外力抵抗,一路纏綿,虛實共進。勁者,合力也。是力的一種昇華,是力的和諧體現。“纏絲勁”是一種複合勁。手臂有纏絲勁、腿有纏絲勁、腰腹亦有纏絲勁。總的來說,纏絲勁由內而發,由外而領,如水入縫,不易阻擋。以身體大致論之,纏絲勁起於腰腹,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至胯膝踝,同時達四梢。練習纏絲勁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內外相隨,上下相合,周身一家。

三.單手正面正纏絲

1.說明:它是陳氏太極拳最重要,最基礎的練功手段之一,在說法上是單手的纏絲,實際上是全身整體的運動,學時感覺很簡單,但隨著練習的深入,體會的增多,練好單手正面正纏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陳氏太極拳架的基礎,把它弄清楚明白,懂得陰陽開合運動的規律,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則事半而功倍。

2.定義“正面纏絲”:指手臂在身前的纏絲運動。以右手為例,右手掌根左不過身體中線為界(此時右臂腋下空虛,不可夾緊),右不過右大腿後為界,上以不過眼眉為界,下不低於腹為界。

3.定義“正纏絲”:以右手為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正纏絲。反之,右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反纏絲。

4.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式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二.釋義“纏絲勁”:

古人編繩兩股謂之“纏”,三股謂之“綿”,絲者,輕、柔、彈性物也。故“纏絲”一詞寓意:陰陽兩股勢力互為其根,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不與外力抵抗,一路纏綿,虛實共進。勁者,合力也。是力的一種昇華,是力的和諧體現。“纏絲勁”是一種複合勁。手臂有纏絲勁、腿有纏絲勁、腰腹亦有纏絲勁。總的來說,纏絲勁由內而發,由外而領,如水入縫,不易阻擋。以身體大致論之,纏絲勁起於腰腹,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至胯膝踝,同時達四梢。練習纏絲勁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內外相隨,上下相合,周身一家。

三.單手正面正纏絲

1.說明:它是陳氏太極拳最重要,最基礎的練功手段之一,在說法上是單手的纏絲,實際上是全身整體的運動,學時感覺很簡單,但隨著練習的深入,體會的增多,練好單手正面正纏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陳氏太極拳架的基礎,把它弄清楚明白,懂得陰陽開合運動的規律,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則事半而功倍。

2.定義“正面纏絲”:指手臂在身前的纏絲運動。以右手為例,右手掌根左不過身體中線為界(此時右臂腋下空虛,不可夾緊),右不過右大腿後為界,上以不過眼眉為界,下不低於腹為界。

3.定義“正纏絲”:以右手為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正纏絲。反之,右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反纏絲。

4.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式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下按於右膝上方,手指尖與右大腿方向正,手心朝身體左面。

動作二:鬆胯轉腰,身體左轉,左腿繼續屈膝鬆胯成左弓步,右臂隨腰公轉(手臂隨腰轉稱為公轉,如同地球圍繞著太陽、月亮圍繞著地球,手臂在以腰為軸公轉的同時又做順或逆纏絲,稱為自轉,如同地球圍繞太陽的同時也在自轉),右手繼續順纏絲到左膝右上方,右掌掌根不可過身體中線左側,高與腹平,前臂與左大腿平行,手心朝左上。

動作三:左腿蹬勁,身體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上穿,整個右臂與後背抱一圓形。

動作四:鬆胯轉腰,身體右轉,右腿屈膝鬆胯,右手繼續逆纏行上弧線畫眉而過,還原成預備式。

所謂“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既明肩與胯合,就能明肘與膝合、手與腳合。如在肩與胯的異側開合運動中,即注意前,又注意後,那麼肩與胯的斜圈(太極圈)不難體會得到。同理可體會肘與膝圈、手與腳圈!

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的開合要有層次,即先是肩與胯的開合,再次是肘與膝的開合,最後是手與腳的開合。如從動作四轉回動作一中,依次右肩與右胯上下相合、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合、右手與右腳上下相合。當從動作二中,依次右肩與左胯身前相合、右肘與左膝身前相合、右手與右腳身前相合。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二.釋義“纏絲勁”:

古人編繩兩股謂之“纏”,三股謂之“綿”,絲者,輕、柔、彈性物也。故“纏絲”一詞寓意:陰陽兩股勢力互為其根,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不與外力抵抗,一路纏綿,虛實共進。勁者,合力也。是力的一種昇華,是力的和諧體現。“纏絲勁”是一種複合勁。手臂有纏絲勁、腿有纏絲勁、腰腹亦有纏絲勁。總的來說,纏絲勁由內而發,由外而領,如水入縫,不易阻擋。以身體大致論之,纏絲勁起於腰腹,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至胯膝踝,同時達四梢。練習纏絲勁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內外相隨,上下相合,周身一家。

三.單手正面正纏絲

1.說明:它是陳氏太極拳最重要,最基礎的練功手段之一,在說法上是單手的纏絲,實際上是全身整體的運動,學時感覺很簡單,但隨著練習的深入,體會的增多,練好單手正面正纏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陳氏太極拳架的基礎,把它弄清楚明白,懂得陰陽開合運動的規律,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則事半而功倍。

2.定義“正面纏絲”:指手臂在身前的纏絲運動。以右手為例,右手掌根左不過身體中線為界(此時右臂腋下空虛,不可夾緊),右不過右大腿後為界,上以不過眼眉為界,下不低於腹為界。

3.定義“正纏絲”:以右手為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正纏絲。反之,右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反纏絲。

4.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式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下按於右膝上方,手指尖與右大腿方向正,手心朝身體左面。

動作二:鬆胯轉腰,身體左轉,左腿繼續屈膝鬆胯成左弓步,右臂隨腰公轉(手臂隨腰轉稱為公轉,如同地球圍繞著太陽、月亮圍繞著地球,手臂在以腰為軸公轉的同時又做順或逆纏絲,稱為自轉,如同地球圍繞太陽的同時也在自轉),右手繼續順纏絲到左膝右上方,右掌掌根不可過身體中線左側,高與腹平,前臂與左大腿平行,手心朝左上。

動作三:左腿蹬勁,身體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上穿,整個右臂與後背抱一圓形。

動作四:鬆胯轉腰,身體右轉,右腿屈膝鬆胯,右手繼續逆纏行上弧線畫眉而過,還原成預備式。

所謂“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既明肩與胯合,就能明肘與膝合、手與腳合。如在肩與胯的異側開合運動中,即注意前,又注意後,那麼肩與胯的斜圈(太極圈)不難體會得到。同理可體會肘與膝圈、手與腳圈!

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的開合要有層次,即先是肩與胯的開合,再次是肘與膝的開合,最後是手與腳的開合。如從動作四轉回動作一中,依次右肩與右胯上下相合、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合、右手與右腳上下相合。當從動作二中,依次右肩與左胯身前相合、右肘與左膝身前相合、右手與右腳身前相合。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5.簡單瞭解“出勁”與“入勁”

在釋義“纏絲勁”中,提到纏絲勁大體上由腰腹而發,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胯膝踝,同達於四梢(四梢指兩手之指與兩腳之趾)。此為“出勁”。上肢有出勁,下肢亦有出勁。纏絲勁由四梢復回丹田(腰腹),此為“入勁”。同理,上肢有入勁,下肢亦有入勁。

勁,因為正確的形體與意念相合而後才能得到的。形不正確,何談有勁?形體正確而沒有意念的關注,又哪來的勁呢?下面咱們還通過右手正面正纏絲的四個動作,簡單講解一下右臂出勁、入勁與形的關係。

當動作一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二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當動作三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四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6.右手正面正纏絲練習中右手出勁、入勁與呼吸的關係

在動作一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二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在動作三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四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二.釋義“纏絲勁”:

古人編繩兩股謂之“纏”,三股謂之“綿”,絲者,輕、柔、彈性物也。故“纏絲”一詞寓意:陰陽兩股勢力互為其根,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不與外力抵抗,一路纏綿,虛實共進。勁者,合力也。是力的一種昇華,是力的和諧體現。“纏絲勁”是一種複合勁。手臂有纏絲勁、腿有纏絲勁、腰腹亦有纏絲勁。總的來說,纏絲勁由內而發,由外而領,如水入縫,不易阻擋。以身體大致論之,纏絲勁起於腰腹,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至胯膝踝,同時達四梢。練習纏絲勁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內外相隨,上下相合,周身一家。

三.單手正面正纏絲

1.說明:它是陳氏太極拳最重要,最基礎的練功手段之一,在說法上是單手的纏絲,實際上是全身整體的運動,學時感覺很簡單,但隨著練習的深入,體會的增多,練好單手正面正纏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陳氏太極拳架的基礎,把它弄清楚明白,懂得陰陽開合運動的規律,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則事半而功倍。

2.定義“正面纏絲”:指手臂在身前的纏絲運動。以右手為例,右手掌根左不過身體中線為界(此時右臂腋下空虛,不可夾緊),右不過右大腿後為界,上以不過眼眉為界,下不低於腹為界。

3.定義“正纏絲”:以右手為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正纏絲。反之,右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反纏絲。

4.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式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下按於右膝上方,手指尖與右大腿方向正,手心朝身體左面。

動作二:鬆胯轉腰,身體左轉,左腿繼續屈膝鬆胯成左弓步,右臂隨腰公轉(手臂隨腰轉稱為公轉,如同地球圍繞著太陽、月亮圍繞著地球,手臂在以腰為軸公轉的同時又做順或逆纏絲,稱為自轉,如同地球圍繞太陽的同時也在自轉),右手繼續順纏絲到左膝右上方,右掌掌根不可過身體中線左側,高與腹平,前臂與左大腿平行,手心朝左上。

動作三:左腿蹬勁,身體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上穿,整個右臂與後背抱一圓形。

動作四:鬆胯轉腰,身體右轉,右腿屈膝鬆胯,右手繼續逆纏行上弧線畫眉而過,還原成預備式。

所謂“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既明肩與胯合,就能明肘與膝合、手與腳合。如在肩與胯的異側開合運動中,即注意前,又注意後,那麼肩與胯的斜圈(太極圈)不難體會得到。同理可體會肘與膝圈、手與腳圈!

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的開合要有層次,即先是肩與胯的開合,再次是肘與膝的開合,最後是手與腳的開合。如從動作四轉回動作一中,依次右肩與右胯上下相合、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合、右手與右腳上下相合。當從動作二中,依次右肩與左胯身前相合、右肘與左膝身前相合、右手與右腳身前相合。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5.簡單瞭解“出勁”與“入勁”

在釋義“纏絲勁”中,提到纏絲勁大體上由腰腹而發,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胯膝踝,同達於四梢(四梢指兩手之指與兩腳之趾)。此為“出勁”。上肢有出勁,下肢亦有出勁。纏絲勁由四梢復回丹田(腰腹),此為“入勁”。同理,上肢有入勁,下肢亦有入勁。

勁,因為正確的形體與意念相合而後才能得到的。形不正確,何談有勁?形體正確而沒有意念的關注,又哪來的勁呢?下面咱們還通過右手正面正纏絲的四個動作,簡單講解一下右臂出勁、入勁與形的關係。

當動作一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二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當動作三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四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6.右手正面正纏絲練習中右手出勁、入勁與呼吸的關係

在動作一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二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在動作三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四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四.單手側面正纏絲

1.說明:在單手正面正纏絲基本練習順遂的前提下,進一步練習側面正纏絲,從而進一步體身、手、步的諧調運動。

2.定義“側面纏絲”:指手臂在身體側面的纏絲運動。如果設身體而北而站,在正面纏絲中手的左界限在西北方向,右界限在東北方向,那麼側面纏絲中,以右手為例,右手的左界限在東北方向,右界限在東南方向,上界限不過眉,下界限不低於腹,以右肩為軸心,在身體側面作圓弧形運動。

3.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左腳尖里扣,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行至右界限,手心朝下,指尖朝正東。

動作二:繼續蹬右腿,左腿繼續屈膝鬆胯,身體左轉,右手順纏絲隨腰公轉至右膝前上方,高與腹平,指尖順右大腿方向,手心斜朝左上,此時為左橫襠步,即身體重心仍在左腿側。

動作三:蹬左腿,右腿屈膝鬆胯,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絲上穿,指尖高於鼻平,手心朝左。

動作四:繼續蹬左腿,右轉腰,右手隨腰公轉繼續逆纏絲成右弓步預備式。如此反覆。

4.左手側面正纏絲

唯右手叉腰,其餘動作皆相反。

"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又叫“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運動內纏外繞相結合的總稱,也是陳式太極拳的靈魂所在。“纏絲勁”在河南方言中又稱為“麻花勁”,取其纏繞象形之意,說明多股陰陽勁像麻花形狀擰繞在一起。

“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在陳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循環、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循環代謝,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循環供養加快、微循環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這也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

“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接下來將給大家分享單手纏絲的基本訓練方法、外三合、順逆纏絲的定義、纏絲勁的概念、單式中呼吸的配合等,如有心習練者,應耐心品味。

說明: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它有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裡纏、外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之分,但最基本的一對纏絲就是順纏和逆纏。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一.定義手的順逆纏絲

1.以右手為例,以右手前臂為軸,右手小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順時針方向,為順纏絲。右手大指領勁,向手心方向旋轉,如錶盤逆時針方向,為逆纏絲。相反,左手按錶盤順時針方向旋轉為逆纏絲,左手按錶盤逆時針方向旋轉為順纏絲。

要點:手的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平行狀為界。手的逆纏絲以纏到前臂尺骨、橈骨交叉,不挑肩架肘為界。

2.左逆右順纏:左手逆纏絲,右手順纏絲。

3.左順右逆纏:左手順纏絲,右手逆纏絲。

4.雙逆纏:左右手同時逆纏絲。

5.雙順纏:左右手同時順纏絲。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二.釋義“纏絲勁”:

古人編繩兩股謂之“纏”,三股謂之“綿”,絲者,輕、柔、彈性物也。故“纏絲”一詞寓意:陰陽兩股勢力互為其根,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不與外力抵抗,一路纏綿,虛實共進。勁者,合力也。是力的一種昇華,是力的和諧體現。“纏絲勁”是一種複合勁。手臂有纏絲勁、腿有纏絲勁、腰腹亦有纏絲勁。總的來說,纏絲勁由內而發,由外而領,如水入縫,不易阻擋。以身體大致論之,纏絲勁起於腰腹,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至胯膝踝,同時達四梢。練習纏絲勁需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內外相隨,上下相合,周身一家。

三.單手正面正纏絲

1.說明:它是陳氏太極拳最重要,最基礎的練功手段之一,在說法上是單手的纏絲,實際上是全身整體的運動,學時感覺很簡單,但隨著練習的深入,體會的增多,練好單手正面正纏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陳氏太極拳架的基礎,把它弄清楚明白,懂得陰陽開合運動的規律,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則事半而功倍。

2.定義“正面纏絲”:指手臂在身前的纏絲運動。以右手為例,右手掌根左不過身體中線為界(此時右臂腋下空虛,不可夾緊),右不過右大腿後為界,上以不過眼眉為界,下不低於腹為界。

3.定義“正纏絲”:以右手為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正纏絲。反之,右手、右臂以右肩為軸按錶盤逆時針方向畫弧線為反纏絲。

4.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式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下按於右膝上方,手指尖與右大腿方向正,手心朝身體左面。

動作二:鬆胯轉腰,身體左轉,左腿繼續屈膝鬆胯成左弓步,右臂隨腰公轉(手臂隨腰轉稱為公轉,如同地球圍繞著太陽、月亮圍繞著地球,手臂在以腰為軸公轉的同時又做順或逆纏絲,稱為自轉,如同地球圍繞太陽的同時也在自轉),右手繼續順纏絲到左膝右上方,右掌掌根不可過身體中線左側,高與腹平,前臂與左大腿平行,手心朝左上。

動作三:左腿蹬勁,身體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上穿,整個右臂與後背抱一圓形。

動作四:鬆胯轉腰,身體右轉,右腿屈膝鬆胯,右手繼續逆纏行上弧線畫眉而過,還原成預備式。

所謂“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既明肩與胯合,就能明肘與膝合、手與腳合。如在肩與胯的異側開合運動中,即注意前,又注意後,那麼肩與胯的斜圈(太極圈)不難體會得到。同理可體會肘與膝圈、手與腳圈!

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腳的開合要有層次,即先是肩與胯的開合,再次是肘與膝的開合,最後是手與腳的開合。如從動作四轉回動作一中,依次右肩與右胯上下相合、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合、右手與右腳上下相合。當從動作二中,依次右肩與左胯身前相合、右肘與左膝身前相合、右手與右腳身前相合。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5.簡單瞭解“出勁”與“入勁”

在釋義“纏絲勁”中,提到纏絲勁大體上由腰腹而發,上行胸背至肩肘手,下行胯膝踝,同達於四梢(四梢指兩手之指與兩腳之趾)。此為“出勁”。上肢有出勁,下肢亦有出勁。纏絲勁由四梢復回丹田(腰腹),此為“入勁”。同理,上肢有入勁,下肢亦有入勁。

勁,因為正確的形體與意念相合而後才能得到的。形不正確,何談有勁?形體正確而沒有意念的關注,又哪來的勁呢?下面咱們還通過右手正面正纏絲的四個動作,簡單講解一下右臂出勁、入勁與形的關係。

當動作一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二時,右手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當動作三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開,此動意念勁由手經肘至肩過胸背入丹田。

當動作四時,右手逆纏絲與身體合,此動意念勁由丹田經胸背至肩過肘到手。

6.右手正面正纏絲練習中右手出勁、入勁與呼吸的關係

在動作一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二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在動作三中,右手出,勁入丹田,為呼。

在動作四中,右手入,勁現手梢,為吸。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四.單手側面正纏絲

1.說明:在單手正面正纏絲基本練習順遂的前提下,進一步練習側面正纏絲,從而進一步體身、手、步的諧調運動。

2.定義“側面纏絲”:指手臂在身體側面的纏絲運動。如果設身體而北而站,在正面纏絲中手的左界限在西北方向,右界限在東北方向,那麼側面纏絲中,以右手為例,右手的左界限在東北方向,右界限在東南方向,上界限不過眉,下界限不低於腹,以右肩為軸心,在身體側面作圓弧形運動。

3.步驟:以右手為例,以懶扎衣為起勢,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左腳尖里扣,右手逆纏絲與身體相合,手心向外,手指尖朝身體左方向,左肘與右指尖有相抱之意,此形定義為預備勢。

動作一:蹬右腿身體重心左移,右手順纏絲行至右界限,手心朝下,指尖朝正東。

動作二:繼續蹬右腿,左腿繼續屈膝鬆胯,身體左轉,右手順纏絲隨腰公轉至右膝前上方,高與腹平,指尖順右大腿方向,手心斜朝左上,此時為左橫襠步,即身體重心仍在左腿側。

動作三:蹬左腿,右腿屈膝鬆胯,重心右移,右手立掌坐腕逆纏絲上穿,指尖高於鼻平,手心朝左。

動作四:繼續蹬左腿,右轉腰,右手隨腰公轉繼續逆纏絲成右弓步預備式。如此反覆。

4.左手側面正纏絲

唯右手叉腰,其餘動作皆相反。

太極 | 纏絲功練的好,太極拳才能打得好

五.左右手正面反纏絲

(又叫倒纏絲)、左右手側面反纏絲,學者可按正面、側面正纏絲的練習要領參悟。

1.步驟:練習時(以右手為例)可按左弓步斜行樁步法面對鏡面(參照面)站立,左手叉腰,右掌合於右耳側,右臂屈肘,右手虎口與右耳相對。此形定義為預備式。

動作一:蹬左腿,重心右移,不要著急向右轉腰,右手由逆纏絲轉順纏絲前下方按於胸前,立掌坐腕,指尖高與鼻平,手心朝左,意念手臂螺旋拔長。

動作二:鬆右胯向右轉腰,右手由順纏絲轉逆纏絲走下弧線經腹前至右膝上方,手臂與右大腿平行,手心朝外。

動作三:蹬右腿,重心左移,不要著急向左轉腰,右手由逆纏絲轉順纏絲上託,手心轉上,高與肩平,意念手臂螺旋拔長。

動作四:鬆左胯向左轉腰,右手由順纏絲轉逆纏絲屈肘合於右耳側。如此反覆。

2.左手的倒纏絲練習與右手的倒纏絲練習動作一樣,唯右手叉腰,方向相反。

3.倒纏絲的練習非常重要,在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中很多勢子都有倒纏絲的動作,如拗步斜行、掩手肱捶、倒卷肱、高探馬等等。所以正纏絲、倒纏絲的單式練習都不能忽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