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

颱風的介紹

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擾動。

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

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颱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韋帕、丹娜絲、木恩、溫比亞、摩羯、雲雀、安比……很多網友很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起的?市氣象局說,颱風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選10個名字循環使用,部分造成惡劣災害的颱風還有可能被除名。目前,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字分別是海葵、玉兔、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其中,“木蘭”取代了被除名的“海馬”,“白鹿”取代了被除名的“海燕”。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那麼,什麼是熱帶擾動?

熱帶擾動(Tropical disturbance)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一種低壓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發展成熱帶氣旋(颱風),但並不視為熱帶氣旋的其中一個分級。簡單地講,熱帶擾動只是一個熱帶氣旋的雛形,當環境適合時,熱帶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進而發展為一個熱帶氣旋(颱風)。

熱帶氣旋擾動根據風力和風速,分為6個級別,分別是: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熱帶擾動如何編號?

熱帶擾動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並按順序循環使用,不同洋麵上的熱帶擾動採用不同的後綴:西北太平洋--W(WP)、北大西洋--L(AL)、東北太平洋--E(EP)、中太平洋--C(CP)、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


關於颱風與颶風

1、颶風和颱風有區別嗎?

颶風和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2、颶風的分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採用1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颶風的強度,

一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64-82kt(kt為風速單位“節”),約33-42米/秒

二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83-95kt,約43-49米/秒

三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93-113kt,約50-58米/秒

四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14-135kt,約59-69米/秒

五級颶風:最大持續風速達到≥136kt,約≥70米/秒

3、颱風的分級:

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的最大持續風速來定義颱風的強度,

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最大持續風速10~11 級,(24.5~32.6m/s);

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2~13級,(32.7~41.4m/s);

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4~15級(41.5~50.9m/s);

超強颱風,最大持續風速≥16級(≥51.0m/s)。


颱風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臨前要做哪些準備?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颱風來了如何避險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常識及防禦指南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圖標,是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種顏色。

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當您通過各種媒體獲得這類信息後要引起注意,當看到或聽到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後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種避險準備。當您看到或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停止戶外活動,特別是高空、水上作業要停止,並迅速離開危房和危險地方,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未能及時撤離時要設法發出求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史上最全的颱風災害防禦指南

注: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