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此觀點孫過庭是否贊同呢?

隨即孫過庭說:“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大意是說,評者以為自己評的很符合邏輯,實則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始末原由。說白了,就是不贊同或是不完全贊同評者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否定他人觀點,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不然便是妄自菲薄。那麼,孫過庭有沒有充足的理由呢?

孫過庭:“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大意是說,鍾繇專工隸(真)書,張芝擅長草書,然而這兩種字體王羲之都可以;若比草書他還會真書,若比真書他還會草書,一個是專工,一個是博涉多優,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段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否定王羲之不及鍾張的觀點,也就是說,“猶逸少之不及鍾張”不成立。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此觀點孫過庭是否贊同呢?

隨即孫過庭說:“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大意是說,評者以為自己評的很符合邏輯,實則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始末原由。說白了,就是不贊同或是不完全贊同評者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否定他人觀點,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不然便是妄自菲薄。那麼,孫過庭有沒有充足的理由呢?

孫過庭:“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大意是說,鍾繇專工隸(真)書,張芝擅長草書,然而這兩種字體王羲之都可以;若比草書他還會真書,若比真書他還會草書,一個是專工,一個是博涉多優,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段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否定王羲之不及鍾張的觀點,也就是說,“猶逸少之不及鍾張”不成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那麼,評者所說“子敬之不及逸少”的觀點,老孫又是否贊同呢?

孫過庭:「謝安索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這是老孫講的一個故事,說東晉的謝安擅長寫尺牘,看不上王獻之的書法。下面,我將自己比作王獻之,網友比作謝安,以此來演繹這段故事。

我:謝大爺,我寫了幾幅很好的字,您看看咋樣?給我題寫一點意見。

網友:什麼玩意,根本不入流,你這人十分討厭,不要總那你的破字來煩我。

網友:天天寫,天天煩我,那你覺得是你寫得好,還是你爹寫的好?

我:當然是我寫得好,我爹太守舊。

網友:社會大眾可不這麼認為。

我:社會大眾懂啥子嘛,管中窺豹而已。

我:老孫,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此觀點孫過庭是否贊同呢?

隨即孫過庭說:“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大意是說,評者以為自己評的很符合邏輯,實則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始末原由。說白了,就是不贊同或是不完全贊同評者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否定他人觀點,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不然便是妄自菲薄。那麼,孫過庭有沒有充足的理由呢?

孫過庭:“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大意是說,鍾繇專工隸(真)書,張芝擅長草書,然而這兩種字體王羲之都可以;若比草書他還會真書,若比真書他還會草書,一個是專工,一個是博涉多優,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段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否定王羲之不及鍾張的觀點,也就是說,“猶逸少之不及鍾張”不成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那麼,評者所說“子敬之不及逸少”的觀點,老孫又是否贊同呢?

孫過庭:「謝安索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這是老孫講的一個故事,說東晉的謝安擅長寫尺牘,看不上王獻之的書法。下面,我將自己比作王獻之,網友比作謝安,以此來演繹這段故事。

我:謝大爺,我寫了幾幅很好的字,您看看咋樣?給我題寫一點意見。

網友:什麼玩意,根本不入流,你這人十分討厭,不要總那你的破字來煩我。

網友:天天寫,天天煩我,那你覺得是你寫得好,還是你爹寫的好?

我:當然是我寫得好,我爹太守舊。

網友:社會大眾可不這麼認為。

我:社會大眾懂啥子嘛,管中窺豹而已。

我:老孫,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子敬啊,勉強對吧!但你自己說勝過自己的爹,的確過分了,畢竟尊敬父母才是人的立身之本,況且你的筆法源於你的父親,雖然有你個人特點,但你還在其父懷中。「原文: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鑑,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裡,曾參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

我:老孫,你這麼說豈不是在打我臉嗎?

孫過庭:打你的臉,你能怎著?你小子假託神仙託夢給你傳授筆法,而恥推崇家學,用這種態度學習書法,你就是胡吊弄!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原文:況乃假託神仙,恥崇家範,以斯成學,孰愈面牆!」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此觀點孫過庭是否贊同呢?

隨即孫過庭說:“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大意是說,評者以為自己評的很符合邏輯,實則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始末原由。說白了,就是不贊同或是不完全贊同評者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否定他人觀點,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不然便是妄自菲薄。那麼,孫過庭有沒有充足的理由呢?

孫過庭:“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大意是說,鍾繇專工隸(真)書,張芝擅長草書,然而這兩種字體王羲之都可以;若比草書他還會真書,若比真書他還會草書,一個是專工,一個是博涉多優,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段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否定王羲之不及鍾張的觀點,也就是說,“猶逸少之不及鍾張”不成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那麼,評者所說“子敬之不及逸少”的觀點,老孫又是否贊同呢?

孫過庭:「謝安索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這是老孫講的一個故事,說東晉的謝安擅長寫尺牘,看不上王獻之的書法。下面,我將自己比作王獻之,網友比作謝安,以此來演繹這段故事。

我:謝大爺,我寫了幾幅很好的字,您看看咋樣?給我題寫一點意見。

網友:什麼玩意,根本不入流,你這人十分討厭,不要總那你的破字來煩我。

網友:天天寫,天天煩我,那你覺得是你寫得好,還是你爹寫的好?

我:當然是我寫得好,我爹太守舊。

網友:社會大眾可不這麼認為。

我:社會大眾懂啥子嘛,管中窺豹而已。

我:老孫,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子敬啊,勉強對吧!但你自己說勝過自己的爹,的確過分了,畢竟尊敬父母才是人的立身之本,況且你的筆法源於你的父親,雖然有你個人特點,但你還在其父懷中。「原文: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鑑,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裡,曾參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

我:老孫,你這麼說豈不是在打我臉嗎?

孫過庭:打你的臉,你能怎著?你小子假託神仙託夢給你傳授筆法,而恥推崇家學,用這種態度學習書法,你就是胡吊弄!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原文:況乃假託神仙,恥崇家範,以斯成學,孰愈面牆!」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我:老孫,你是來補刀的嗎?

孫過庭:你還記得那次你爹到外地,臨行前題壁嗎?你將其擦去換成自己的字,以為可以矇騙你爹,可當你爹回來看到後說的啥,“尼瑪!我走時真喝醉了,寫的是啥玩意”,你害臊不?「原文:後羲之往都,臨行題壁。子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羲之還,見乃嘆曰:“吾去時真大醉也!”敬乃內慚。」

我:揭人傷疤不是好同志哦!你讓我很憤怒,我要把你帽子打飛。

"

(原標題:孫過庭《書譜》全文解析第四講)

文︳才華有限

上一文,我們解讀了《書譜》中孫過庭反駁古人“二王書法不及鍾張”的觀點:古人認為,二王之所以不及鍾張,是因為二王書法妍美,鍾張書法古樸;而孫過庭則用二王書法不違時宜,不同時弊給予了有力反駁——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僅是時代不同造就的差異而已。

好了,下面開始《書譜》的第四講:古人說王獻之書法不及其父王羲之,孫過庭為何會這麼解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此為老孫引用前人的話,“又云”即第三講中的“評者”,大意是說:子敬(王獻之)不及逸少(王羲之),就如同逸少不及鍾張一樣。我理解,評者的意思是說,鍾張古,王羲之妍,王獻之更妍,所以才有“猶逸少之不及鍾張”。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此觀點孫過庭是否贊同呢?

隨即孫過庭說:“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大意是說,評者以為自己評的很符合邏輯,實則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始末原由。說白了,就是不贊同或是不完全贊同評者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否定他人觀點,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不然便是妄自菲薄。那麼,孫過庭有沒有充足的理由呢?

孫過庭:“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大意是說,鍾繇專工隸(真)書,張芝擅長草書,然而這兩種字體王羲之都可以;若比草書他還會真書,若比真書他還會草書,一個是專工,一個是博涉多優,根本沒有可比性。這段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否定王羲之不及鍾張的觀點,也就是說,“猶逸少之不及鍾張”不成立。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那麼,評者所說“子敬之不及逸少”的觀點,老孫又是否贊同呢?

孫過庭:「謝安索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這是老孫講的一個故事,說東晉的謝安擅長寫尺牘,看不上王獻之的書法。下面,我將自己比作王獻之,網友比作謝安,以此來演繹這段故事。

我:謝大爺,我寫了幾幅很好的字,您看看咋樣?給我題寫一點意見。

網友:什麼玩意,根本不入流,你這人十分討厭,不要總那你的破字來煩我。

網友:天天寫,天天煩我,那你覺得是你寫得好,還是你爹寫的好?

我:當然是我寫得好,我爹太守舊。

網友:社會大眾可不這麼認為。

我:社會大眾懂啥子嘛,管中窺豹而已。

我:老孫,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子敬啊,勉強對吧!但你自己說勝過自己的爹,的確過分了,畢竟尊敬父母才是人的立身之本,況且你的筆法源於你的父親,雖然有你個人特點,但你還在其父懷中。「原文: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鑑,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裡,曾參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

我:老孫,你這麼說豈不是在打我臉嗎?

孫過庭:打你的臉,你能怎著?你小子假託神仙託夢給你傳授筆法,而恥推崇家學,用這種態度學習書法,你就是胡吊弄!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原文:況乃假託神仙,恥崇家範,以斯成學,孰愈面牆!」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我:老孫,你是來補刀的嗎?

孫過庭:你還記得那次你爹到外地,臨行前題壁嗎?你將其擦去換成自己的字,以為可以矇騙你爹,可當你爹回來看到後說的啥,“尼瑪!我走時真喝醉了,寫的是啥玩意”,你害臊不?「原文:後羲之往都,臨行題壁。子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羲之還,見乃嘆曰:“吾去時真大醉也!”敬乃內慚。」

我:揭人傷疤不是好同志哦!你讓我很憤怒,我要把你帽子打飛。

我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孫過庭:竟胡扯!吹牛你打草稿了嗎?

孫過庭:我並非有意打擊你,只是說實話而已!小子,你要知道,你爹與鍾張,那是專工和博涉的區別;你與你爹,那是本質上的差距——你不如你爹。「原文:是知逸少之比鍾張,則專博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故事中的對話讓我演繹得很生硬,這裡懇請大家原諒哈!不過,我們可以從中得知:評者所說“子敬之不及逸少”的觀點,孫過庭是贊同的。

因此,我們最後的結論是:書法而言,孫過庭不認同王羲之不及鍾張,認同王獻之不及王羲之。

好了,孫過庭《書譜》第四講就解讀到這。本文僅代表我個人觀點,若有他聲,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探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