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你知道為什麼嗎?

宋朝 明朝 唐朝 清朝 歷史名人檔案 2017-04-30

縱觀中國古代史,大家也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北方人容易出皇帝,南方人容易出宰相。提出這個說法的,自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是風水的問題。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也許有它的道理,但到底是不是跟風水有關呢?這個我們就無法界定了。不過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些開國皇帝的概況,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你知道為什麼嗎?

首先從秦始皇開始,他出生於河北邯鄲;漢高祖劉邦,沛縣豐邑人,今屬江蘇省沛縣;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是南陽蔡陽人,今屬湖北棗陽縣境,屬於南北交界處;隋朝的楊堅,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唐朝的李淵, 隴西成紀( 甘肅天水)人 ;宋朝的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元朝的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就不用說了,北方的;明朝的朱元璋,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清朝是由女真族(滿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期。

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你知道為什麼嗎?

由於皇帝只有一個,但是每個朝代的宰相卻非常多,尤其是唐朝更是歷史之最。根據二十四史上記載,從秦朝到清朝,上下兩千多年共有1503人拜相位。而南方人擔任宰相的,在這幾個時期最多:東漢,西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朝,以及宋朝。雖然宋朝的趙匡胤是不用南方人擔任宰相的,但是到了宋真宗的時候就開始大量使用南方人擔任宰相,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等人都是南方人。另外,明朝和清朝,由於宰相職位被朱元璋廢除了,所以沒有宰相一職,但是宰相之權是存在的,只不過被分化或者換了個職位名稱。

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中國古代,由於北方開發較早,所以社會制度,宗法觀念,人文地理等方面就比南方要先一步。另外,在多數的時間,北方都是政治和文化以及經濟中心,再加上北方人勇武善戰,因此,改朝換代之舉一般都發生在北方,北方由此而多出皇帝。南方呢,思想觀念較為解放和活躍。記得孔子有句話說的比較好,說的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啥意思呢?就是說仁厚的人喜歡高山峻嶺,智慧的人喜歡河流溪水。河流湖泊眾多的地方是造就智者的地理環境,而崇山峻嶺及平原草漠眾多的地方是造就仁者的地理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