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宋朝 扶蘇 唐朝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寢言說歷史 2018-11-30

縱觀我國的歷史有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就是封建王朝中,歷朝歷代的開國太子均未有好的結果,兩千年來無人能夠破解,成為千古魔咒!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一、秦朝——扶蘇

扶蘇,雖沒有得到儲君的名號,但作為嬴政的長子(庶出),依照“立儲以嫡,無嫡立長”的禮法準則,他也是皇位當然的第一繼承人。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這次出巡,一路勞頓,到平原津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信還未送走,秦始皇就死於沙丘行宮了。

因為怕秦始皇的死訊傳出去引起動亂,丞相李斯決定祕不發喪,並將秦始皇的屍體載於車中,飲食奏請如常。然後一面命令車隊加緊趕路,一面讓趙高儘快派人把秦始皇的遺詔給扶蘇送去。

但趙高想擁立胡亥為皇帝,因而他違背秦始皇的命令,扣著詔書不發。採取說動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 三人經過一番密謀,就假造秦始皇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指責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馬上自殺,不得違抗。接到詔書後扶蘇流著淚自殺。

以上是關於扶蘇之死流傳最廣的說法。但也有史料記載,秦始皇臨死前接受了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馮去疾等親信重臣的提議,同意傳位給幼子胡亥。胡亥即位後,殺了長兄扶蘇。

中國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的首位“太子”的悲慘結局,扶蘇之死也預示了之後每一代開國太子的結局都是悲劇的。

一、秦朝——扶蘇

扶蘇,雖沒有得到儲君的名號,但作為嬴政的長子(庶出),依照“立儲以嫡,無嫡立長”的禮法準則,他也是皇位當然的第一繼承人。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這次出巡,一路勞頓,到平原津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信還未送走,秦始皇就死於沙丘行宮了。

因為怕秦始皇的死訊傳出去引起動亂,丞相李斯決定祕不發喪,並將秦始皇的屍體載於車中,飲食奏請如常。然後一面命令車隊加緊趕路,一面讓趙高儘快派人把秦始皇的遺詔給扶蘇送去。

但趙高想擁立胡亥為皇帝,因而他違背秦始皇的命令,扣著詔書不發。採取說動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 三人經過一番密謀,就假造秦始皇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指責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馬上自殺,不得違抗。接到詔書後扶蘇流著淚自殺。

以上是關於扶蘇之死流傳最廣的說法。但也有史料記載,秦始皇臨死前接受了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馮去疾等親信重臣的提議,同意傳位給幼子胡亥。胡亥即位後,殺了長兄扶蘇。

中國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的首位“太子”的悲慘結局,扶蘇之死也預示了之後每一代開國太子的結局都是悲劇的。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二、西漢——劉盈

劉盈是劉邦的嫡子,劉邦死後繼位為皇帝,即漢孝惠帝。劉盈當了7年皇帝,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作為皇帝,劉盈當皇帝不算最短,活的年齡也算不上最小,可要是說起皇帝的可憐來,絕對要算上他一個。

太子劉盈雖然順利繼位,但是呂后專權,他實際上並無實權。《史記》中甚至不設惠帝本紀,而設“呂太后本紀”。

在茅廁見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親殘害成“人彘”的慘狀之後,借酒澆愁而致成宿疾,最後抑鬱而終。時年二十三歲。

悲慘的是,其死後不久,因外戚專權,高祖功臣反抗,誅殺呂氏滿門,禍及惠帝子少帝被廢,導致劉盈一支絕後。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三、東漢——劉彊

更始二年(24年),劉秀征戰河北,為利用真定王劉楊的勢力,便娶了他的外甥女郭聖通。郭聖通出身非常高貴,其母出身真定王族,其父郭昌是當地大姓。雖說是政治聯姻,但劉秀還是比較寵愛郭聖通。建武元年(25年),劉秀稱帝,封郭聖通為貴人,長子劉彊出生。第二年,劉秀又封郭聖通為皇后,劉彊受封太子。

後來郭皇后被廢,太子的位置卻一直保留不動。這讓劉彊大為惶恐不安。據說,他“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其實劉彊對自己難保太子之位是有自知之明的,母親郭聖通既然被廢后,他的太子之位距離被人一鍋端也是遲早的事。要是自己遲遲不主動請辭,等到朝中大臣主動提起此事,到時候可不僅僅是一個位置的事了。

劉疆辭去太子之後,建武十九年(43年)被封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劉彊去往封地,從此做了一個閒散王爺,此後,劉彊子孫一直綿延不絕,到曹魏受禪時,仍受封崇德侯。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四、西晉——司馬衷

公元267年,智力低下的司馬衷被立為太子。由於痴呆不任事,他繼位後,大權被皇后賈南風所操控。

因賈南風專權,造成了八王之亂。在這次動亂中,他被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

據傳,司馬衷死於東海王司馬越毒殺。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五、隋朝——楊勇

公元581年,楊堅受禪登基,是為隋文帝。不久,楊勇被立為太子。

楊勇性格率直,寬以待人,而且很有才華,在詩詞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廣交當時的文人志士,簡直就是一代明君的模樣。但他的缺點是生性好色,喜愛奢侈,這樣崇尚節儉的隋文帝和討厭三妻四妾的獨狐皇后很是不滿。

而此時的楊廣,懂得如何討父母歡心,故意假裝節儉,善於掩飾,並且很有計謀,聯合與太子關係不好的楊素,使得隋文帝最終廢黜楊勇,立楊廣為太子。

楊廣即位後,立即假擬文帝詔書,賜死楊勇。其子嗣全部流放濟南,多數都被楊廣殺死。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六、唐朝——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淵長子,唐朝開國太子。

其實歷史上真正的李建成是個心存仁義的人,處世為人都可以說是厚道的好人,政治眼光和才幹都算的一流,但可惜碰上了一個超一流的弟弟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親手射殺李建成,太子喋血玄武門。其五子一併遇害。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七、北宋——趙德昭

趙德昭,宋太祖趙匡胤次子。據載,其才德兼備,天下歸心,應該可登大寶。

但他有個叔叔趙匡義,在“斧聲燭影”的懸案後成為宋太宗。

之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逐漸受到排擠打壓,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德昭跟隨宋太宗攻打幽州。軍中有一次夜裡驚亂,不知道宋太宗身在何處,有人謀議立趙德昭為皇帝,宋太宗得知此事後很不高興。回到京師後,宋太宗因為北伐不利,很長時間沒有給太原之戰的功臣行賞。趙德昭跟宋太宗論說此事,宋太宗大怒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也不遲。”趙德昭退朝後自刎而死,年僅28歲,更離奇的是,其弟趙德芳也不久因病去世,年僅23歲。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八、元朝——真金孛兒只斤·真金,元世祖忽必烈之嫡長子,1261年被封為燕王,1273年被封為皇太子,1279年參決朝政。真金自幼深受漢文化影響,當政後亦作為漢法派之領袖與阿合馬等理財派對立。1285年因禪讓事件而憂鬱成疾,同年十二月病逝,元世祖賜諡號明孝太子。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九、明朝——朱標

朱標自幼受到悉心教導,明太祖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多方培養。1368年正月,立為皇太子。

朱標威望極高,富有執政經驗,而且甚得人心,本應繼承皇位,可惜天不假壽,於太祖歸天前就薨逝了。

但其子皇太孫建文帝卻不敵成祖朱棣,身死國滅,成為又一絕後的太子。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或許也不敢造反。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開國太子都如此悲催?幾乎無一倖免

十、清朝——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雖然不是清朝開國皇帝的兒子,但卻是清朝第一位確立的太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胤礽足足當了四十年的太子,兩立兩廢,廢黜期間生活悽慘,最終還是不得善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