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問題檢驗孩子是不是隻會算數而沒有數學思維

數學 不完美媽媽 蘋果 雙語媽媽劉南茜 2019-07-11

很多孩子在上幼小銜接或學前班,為了出效果,老師們不斷訓練孩子做數字上的計算,卻沒有真正培養起孩子們的數學思維。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不理解數量變化的實際過程和意義,做計算只能靠死記硬背。十以內加減法死記硬背還能應付,湊十破十法就有很多孩子掉隊,到了應用題簡直就是天書。本來是正常孩子能學會的內容,結果大量孩子竟然學不懂。

兩個問題檢驗孩子是不是隻會算數而沒有數學思維

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數學思維呢?試試問他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很簡單,我有五個蘋果,你有八個蘋果,我怎麼能知道咱們一共有幾個蘋果呢?如果孩子回答,把咱們的蘋果放一起數數就知道了,這說明孩子並不能從實際情況中提取數字關係,不能把實際物品抽象成數字表達。如果孩子已經會計算5+8=13,但這個問題還是回答成上面那個樣子,就更說明孩子只會算數,但沒有數學思維了。如果孩子回答用5加8,說明孩子已經初步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了。那麼可以把上面的問題換成減法表述,檢驗一下孩子對減法的實際意義的理解。之後可以問第二個問題。

兩個問題檢驗孩子是不是隻會算數而沒有數學思維

第二個問題是,我有7塊糖,你有4塊糖,如果我用7減4,我是想知道什麼呢?(同理也可換成加法表述)回想一下自己上學的時候,即使上初高中的孩子,在做應用題的時候,有時即使看到正確答案,都理解不了為什麼用某個數加或減某個數,這是因為孩子沒有搞懂某兩個數進行計算所表達的實際意義是什麼。如果說上面問一共有幾個蘋果的問題是解決別人指定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就是主動理解別人的意圖,為發生的事尋找合理性。這個問題對學前班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但在認知可理解範圍內,如果加以訓練,對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甚至廣義上的思維能力都能有所提升。

如果孩子連第一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要怎麼培養所謂數學思維呢?

一,讓孩子理解數字不只是符號,它背後表示的是實際物體。就像“狗”只是個字,但它代表的是一種實際存在的動物。平時多問孩子這種問題:這有3棵樹,那有5輛車,如果我寫一個數字5,它表示的是什麼呢?

兩個問題檢驗孩子是不是隻會算數而沒有數學思維

二,讓孩子理解“+”“-”表示的是數量變化過程。告訴孩子,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用加法,想知道差多少,用減法。注意這是要培養孩子的和差思維,不是訓練數字計算,所以訓練時可以不用數字。平時多問孩子這樣的問題:我搭的積木有這麼高(用手比劃),你搭的積木有這麼高,我想知道如果把我們的積木摞一起有多高,用什麼方法呢?只要孩子說出用加法,就說明他真正理解了加法的含義。家長可從數量求和求差,高度求和求差,時間求和求差等不同角度變換提問。

兩個問題檢驗孩子是不是隻會算數而沒有數學思維

三,以上兩步孩子都理解了,就可以真正理解等式的含義了。嘗試用等式講有趣的故事,為孩子鞏固“數學符號都是表達實際意義”的概念。比如3+5=8,可以編成媽媽給小明3個包子,但小明很餓,覺得3個不夠吃,非要媽媽再給他5個包子。平時小明吃3個就飽了,這次他是吃了幾個呢?3+5=8個呢!那得撐成什麼樣了啊。讓孩子在哈哈一樂中完成數字和實物對應,加減法和數量變化對應的思維過程,並建立數字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分家的概念,而不是數字計算算得溜,到了應用題上不知從何下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