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7、對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連線的遊戲,比如小狗是吃狗骨頭的,小貓是吃魚的,而寶寶是吃肉肉的,找相同找關係的對應,這樣會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找到空間對應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對應關係。比如老師排座位,在黑板上列出一個座位表,而下面的同學就可以根據排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這就是空間對應的應用。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7、對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連線的遊戲,比如小狗是吃狗骨頭的,小貓是吃魚的,而寶寶是吃肉肉的,找相同找關係的對應,這樣會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找到空間對應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對應關係。比如老師排座位,在黑板上列出一個座位表,而下面的同學就可以根據排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這就是空間對應的應用。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8、排序

皮亞傑認為幼兒數概念形成的基礎在於學會分類和順序排列。

也就是說幼兒排序能力,對其數學能力的發展影響巨大。排序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學習技術認識數的順序,建立數據的概念,通過排序幼兒能夠在學習數學之前獲得必要的思維能力。

比如放了一個小鴨子、小雞、小鵝、小鴨子,接下來肯定接著就是小雞和小鵝。

還有一種排序的能力是第幾,比如小朋友們排隊的時候從左到右是第幾個?從右到左是第幾個,以及可以讓孩子把一些東西從大到小排序或是從高到低排序,這些都能夠增強孩子對於序數的感知能力,以後學數學時會密切相關。

日本人教孩子學數學會排序時用這樣的方法:

下雨了,玲玲出門沒帶傘,她感到非常冷。結果螞蟻過來了,螞蟻說:“我把我的傘借給你吧!”可是玲玲一打傘太小了,然後小兔子來了傘也不夠大,接著小狐狸來了,大熊又來了,傘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都不適合玲玲。最後小狗拿來的傘正好適合玲玲。

這個故事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大小,也感受到了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的排序。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7、對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連線的遊戲,比如小狗是吃狗骨頭的,小貓是吃魚的,而寶寶是吃肉肉的,找相同找關係的對應,這樣會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找到空間對應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對應關係。比如老師排座位,在黑板上列出一個座位表,而下面的同學就可以根據排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這就是空間對應的應用。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8、排序

皮亞傑認為幼兒數概念形成的基礎在於學會分類和順序排列。

也就是說幼兒排序能力,對其數學能力的發展影響巨大。排序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學習技術認識數的順序,建立數據的概念,通過排序幼兒能夠在學習數學之前獲得必要的思維能力。

比如放了一個小鴨子、小雞、小鵝、小鴨子,接下來肯定接著就是小雞和小鵝。

還有一種排序的能力是第幾,比如小朋友們排隊的時候從左到右是第幾個?從右到左是第幾個,以及可以讓孩子把一些東西從大到小排序或是從高到低排序,這些都能夠增強孩子對於序數的感知能力,以後學數學時會密切相關。

日本人教孩子學數學會排序時用這樣的方法:

下雨了,玲玲出門沒帶傘,她感到非常冷。結果螞蟻過來了,螞蟻說:“我把我的傘借給你吧!”可是玲玲一打傘太小了,然後小兔子來了傘也不夠大,接著小狐狸來了,大熊又來了,傘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都不適合玲玲。最後小狗拿來的傘正好適合玲玲。

這個故事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大小,也感受到了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的排序。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9、抽象

抽象的概念好像很難給孩子解釋和表述,那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訓練來提升孩子的抽象能力,比如媽媽可以問問孩子,你看看媽媽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麼不同嗎?孩子就可以通過思考來提取,一個個星期進行比較後,然後分析出媽媽今天穿的衣服有哪些不同。

這就需要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來解決問題,對於孩子的要求,更是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再比如孩子自己在家裡“過家家”,當孩子假裝在做什麼的時候,他們常常創造和現實一樣的處境,他們可以有一個超級大的房子,然後填滿了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孩子抽象能力的鍛鍊,家長朋友們可以在孩子玩玩過家家以後和孩子聊一聊,剛才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抽象想象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7、對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連線的遊戲,比如小狗是吃狗骨頭的,小貓是吃魚的,而寶寶是吃肉肉的,找相同找關係的對應,這樣會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找到空間對應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對應關係。比如老師排座位,在黑板上列出一個座位表,而下面的同學就可以根據排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這就是空間對應的應用。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8、排序

皮亞傑認為幼兒數概念形成的基礎在於學會分類和順序排列。

也就是說幼兒排序能力,對其數學能力的發展影響巨大。排序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學習技術認識數的順序,建立數據的概念,通過排序幼兒能夠在學習數學之前獲得必要的思維能力。

比如放了一個小鴨子、小雞、小鵝、小鴨子,接下來肯定接著就是小雞和小鵝。

還有一種排序的能力是第幾,比如小朋友們排隊的時候從左到右是第幾個?從右到左是第幾個,以及可以讓孩子把一些東西從大到小排序或是從高到低排序,這些都能夠增強孩子對於序數的感知能力,以後學數學時會密切相關。

日本人教孩子學數學會排序時用這樣的方法:

下雨了,玲玲出門沒帶傘,她感到非常冷。結果螞蟻過來了,螞蟻說:“我把我的傘借給你吧!”可是玲玲一打傘太小了,然後小兔子來了傘也不夠大,接著小狐狸來了,大熊又來了,傘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都不適合玲玲。最後小狗拿來的傘正好適合玲玲。

這個故事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大小,也感受到了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的排序。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9、抽象

抽象的概念好像很難給孩子解釋和表述,那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訓練來提升孩子的抽象能力,比如媽媽可以問問孩子,你看看媽媽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麼不同嗎?孩子就可以通過思考來提取,一個個星期進行比較後,然後分析出媽媽今天穿的衣服有哪些不同。

這就需要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來解決問題,對於孩子的要求,更是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再比如孩子自己在家裡“過家家”,當孩子假裝在做什麼的時候,他們常常創造和現實一樣的處境,他們可以有一個超級大的房子,然後填滿了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孩子抽象能力的鍛鍊,家長朋友們可以在孩子玩玩過家家以後和孩子聊一聊,剛才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抽象想象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10、解決

學習數學最終極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它絕不會像語言那樣是用來背的,更多的是體現在孩子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當中,過程是最重要的,而結果並不是。

因此讓孩子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你要給他留下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孩子去思考、去琢磨。特別是一些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沉住氣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要給到孩子直接的答案。

古人說:“學貴質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有疑問才能有學習的內動力。

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於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而引發的,而經常思考才能夠學會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

所以,學習一定要用巧勁。學數學,最關鍵的,就是讓孩子“開竅”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對數學“開竅”呢?

我的建議是:別給筷子,先給孩子一碗飯。

傳統的教育,都喜歡直接告訴孩子方法,教孩子用筷子吃飯。但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先給孩子一碗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找工具吃飯。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弄髒小手、會走彎路,但當他最終自己學會用筷子吃飯時,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技能。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看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吧?!其中年僅12歲的孫弈東,他以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身份,闖入《最強大腦》的12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年”。

而孫弈東的媽媽在介紹孩子的成長過程時分享道:

“我兒子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比較擅長的是數學思維,對於思考特別感興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家4歲的小女兒,她能非常流利的從1數到100,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一天我想吃糖,讓她給我拿10顆糖來,就發現她數不清楚了。

我小女兒是能數到100的孩子啊,可是為什麼讓她拿10顆糖都數不清楚呢?

直到我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

除此之外,孩子沒有數學思維能力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表現1:會數數,不知道按物取數

這種情況就是剛才提到的我女兒會從一數到100,但是不會拿10個糖的這種情況。很多低齡的孩子剛開始接觸數數時都會有這種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會數了,其實這是形成數感最重要的時期。要教會孩子理解數的概念,比如3個蘋果,5個手指,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數感,有數感的人數學成績才能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2:不能比較數字大小

這也是一些低齡兒童接觸數學時常會有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給孩子2個蘋果、3個梨,ta就能很快的說出3個梨比較多。可是如果不給孩子實物的時候,孩子就無法比較。這也是數學思維比較差的一種表現。

表現3:聽得懂,不會做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聽得懂老師講的是什麼內容。可是一到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孩子卻又什麼都不會做。

其實這就是數學思維差的一種表現,而且這類孩子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總是需要有人來幫他解決。

作為家長可以檢討一下:在平常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出錯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直接指出沒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也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數學思維的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4:平時的題都會做,但是考試屢屢失誤

孩子一考不好,家長往往把原因歸結為孩子考試太緊張了,或是馬虎大意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還是因為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簡單的說數學解題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包括生活中也是如此。

擁有邏輯思維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提煉相關的信息,總結出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需要獲得什麼等等一套符合邏輯的流程。

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呢?我們往下會講具體的解決方法。

表現5:新題、難題不會,分數不高

我們舉個例子,99×88,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計算過程其實蠻複雜的。

但是如果數學思維好,理解乘法的根本含義,明白99×88,其實相當於99個88相加,也就相當於88個99相加,從而可以想到88×100-88就是正確的答案,不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減少出錯的概率。

所以這種情況就是遇到新題、難題,不知道如何入手。事實上也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而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的去解答題目而造成的一種結果。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表現6:時間觀念差,做作業拖拖拉拉

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家長朋友們就發現孩子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的,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家長整天催得要死,孩子卻總是不急不慢地玩自己的那一套。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孩子沒有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可能會看幾點幾分,但是卻沒有形成具體的時間概念。

於是導致孩子對於寫作業完成的時間也沒有概念,甚至嚴重的到考試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的,有些孩子有完不成試卷的情況。

表現7:追求完美

有家長會說追求完美不是一件好事嗎?但是做事一定要分清楚主次,數學邏輯思維好的人就會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解決次要矛盾,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導致最後什麼問題都沒能解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聽完以上這7個沒有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家長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哪些情況,是不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差需要彌補了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當瞭解一下數學存在的一個“梯次掉隊”的現象。

什麼是“梯次掉隊”呢?

在數學學習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數學成績挺好的,孩子們突然掉了下來;

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又常常有一批孩子數學成績開始落後;

再往後到了高中的時候仍然有人不斷的掉隊。

很多教育工作者嘗試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

  • 有人會總結說“孩子大了,不聽話了”;
  • 更有人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青春期”,說是因為“孩子野了,不好好學習導致的”;
  • 還有人說是“小時候沒有進行思維訓練。”

我更贊同最後一種說法,準確的說是: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有打牢。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的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而當孩子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現象。

  • 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學習,其實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了一些簡單的計算規則就能夠輕鬆搞定,而且經常會有100分的情況。
  • 但是到了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光靠記憶力其實就不行了,還要有邏輯能力,這時候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開始掉隊嘍!
  • 到了初中的時候增加了立體幾何還需要空間的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學生們就跟不上,所以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陡然下降也是這個原因。
  • 而到了高中的時候,還要用到抽象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這方面綜合能力不足的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即使幫助孩子補課,可能也收效甚微,往往孩子記住公式卻不會用,聽到老師講題就能夠恍然大悟,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又一團霧水。

說了這麼多,數學思維的培養就像是做工程的時候打地基、起高樓。兒童時期打地基打得越深越牢固,未來的樓就起的越高越雄偉,就不會出現中途掉隊的情況。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那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經過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兩歲半左右是幼兒計算髮展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朋友們想要把握好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關鍵時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幫助孩子擁有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數學思維能力?又是如何培養呢?

兒童時期的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有:數量、計算、分類、集合、時間、空間、對應、排序、抽象、解決等,接下來我們一一看一下詳細的內容:

1、數量

數量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剛開始的時候從1數到100,這些家長都會刻意的給孩子進行訓練。

但是在孩子會數數以後,我們要開始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比如像我開頭講到的那樣,讓孩子給你拿10顆糖、5個花生,這些都是對於孩子會數數的實際運用,光會數不行,還要去練習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緊一切機會,比如,

  • 上樓梯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有多少階;
  • 在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數一下收拾了幾樣玩具;
  • 午餐前準備筷子的時候可以數幾個人,然後需要配幾雙筷子
  • ......

這些都是對於數數的靈活運用。只有家長重視日常提升孩子對數數的靈活使用,孩子的數學思維概念才會更加明確。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爸媽教孩子數硬幣

2、計算

所謂的計算可能爸媽感覺很簡單,10個手指頭先來讓孩子學會加減法,告訴孩子幾加幾等於幾。這些只是初級的,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去理解。

比如,

  • 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比明明多了幾顆糖呢?
  • 小紅有12顆糖,她分給小朋友5顆糖,那她手裡還剩幾顆糖呢?

這兩個題都是用減法來做計算的操作,但是實際上並不相同,上面是屬於比較型,比較誰的糖多誰的糖少;而下面是剩餘型,是要算出最後手裡還剩了幾顆糖。

爸媽們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去理解這兩種題目有什麼具體的不同,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算出結果就可以了,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理解,以後孩子才能舉一反三,真正的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碰到類似的題目孩子就會迎刃而解。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3、分類

想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能力,必須重視多元化分類的方法。比如孩子在玩樂高積木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紅色的分為一類,再把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的樂高積木逐一分為一類。

等孩子對於顏色很好的分類以後再可以逐漸升級,按照不同的形狀進行分類,比如正方形的樂高積木和長方形的樂高積木要分別區分,這樣多元化分類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思維的清晰程度。

可以用很多種事物來給孩子鍛鍊分類這一思維能力,在孩子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孩子明確概念,然後再開始單一分類,等概念逐漸熟悉之後再開始多元化分類。

現在我們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家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也是很好鍛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4、集合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所有的計算概念都是在集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集合的概念能夠掌握的清楚,以後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加多元。

比如,麗麗有10顆糖,明明有8顆糖,麗麗的糖和明明的糖各是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比較相減就得出了,麗麗比明明多幾顆糖。當孩子能夠清楚的感知集合的概念以後,就能夠分析出兩種集合之間,有何相關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助於孩子進行分類的概念。

5、時間

剛才在講數學思維薄弱的孩子經常會有拖拉的情況,所以認識時間、認識鐘錶也是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除了認識鐘錶,讓孩子知道錶針走到哪是10分鐘,更要讓TA感知到時間,親身的感受一下多長的時間是10分鐘。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個鬧鐘,從這一刻開始計時,10分鐘之後孩子的鬧鈴就會響、在這10分鐘之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等鬧鈴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來陳述,在這10分鐘裡孩子做了哪些事情,ta就會對於10分鐘有比較確切的時間感知。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對於時間有更深刻的概念。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

6、空間

你的孩子愛玩樂高積木嗎?

玩樂高積木就會讓孩子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他們會很容易理解上下、左右、前後、裡外等方位名詞,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建構能力。除了樂高積木以外,爸媽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其他的拼插動手的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根據圖紙來進行拼插,根據圖紙的結構來進行學習不同方位。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長大以後,已經有了大小、上下、前後、左右、遠近的概念,可以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來拼插ta心目中的圖形或物品。

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對物體空間關係的把握能力,並進一步能夠培養孩子更細微的觀察力。對於每個方位都要有時間的預想和設定,這樣才能拼出他想要的物品。這些空間感知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到初中以後開始學立體幾何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7、對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孩子玩一些連線的遊戲,比如小狗是吃狗骨頭的,小貓是吃魚的,而寶寶是吃肉肉的,找相同找關係的對應,這樣會讓孩子能夠很好的找到空間對應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對應關係。比如老師排座位,在黑板上列出一個座位表,而下面的同學就可以根據排位表找到自己的座位,這就是空間對應的應用。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8、排序

皮亞傑認為幼兒數概念形成的基礎在於學會分類和順序排列。

也就是說幼兒排序能力,對其數學能力的發展影響巨大。排序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學習技術認識數的順序,建立數據的概念,通過排序幼兒能夠在學習數學之前獲得必要的思維能力。

比如放了一個小鴨子、小雞、小鵝、小鴨子,接下來肯定接著就是小雞和小鵝。

還有一種排序的能力是第幾,比如小朋友們排隊的時候從左到右是第幾個?從右到左是第幾個,以及可以讓孩子把一些東西從大到小排序或是從高到低排序,這些都能夠增強孩子對於序數的感知能力,以後學數學時會密切相關。

日本人教孩子學數學會排序時用這樣的方法:

下雨了,玲玲出門沒帶傘,她感到非常冷。結果螞蟻過來了,螞蟻說:“我把我的傘借給你吧!”可是玲玲一打傘太小了,然後小兔子來了傘也不夠大,接著小狐狸來了,大熊又來了,傘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都不適合玲玲。最後小狗拿來的傘正好適合玲玲。

這個故事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大小,也感受到了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的排序。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9、抽象

抽象的概念好像很難給孩子解釋和表述,那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訓練來提升孩子的抽象能力,比如媽媽可以問問孩子,你看看媽媽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麼不同嗎?孩子就可以通過思考來提取,一個個星期進行比較後,然後分析出媽媽今天穿的衣服有哪些不同。

這就需要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來解決問題,對於孩子的要求,更是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再比如孩子自己在家裡“過家家”,當孩子假裝在做什麼的時候,他們常常創造和現實一樣的處境,他們可以有一個超級大的房子,然後填滿了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孩子抽象能力的鍛鍊,家長朋友們可以在孩子玩玩過家家以後和孩子聊一聊,剛才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抽象想象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10、解決

學習數學最終極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問題,它絕不會像語言那樣是用來背的,更多的是體現在孩子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當中,過程是最重要的,而結果並不是。

因此讓孩子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你要給他留下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孩子去思考、去琢磨。特別是一些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沉住氣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要給到孩子直接的答案。

古人說:“學貴質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有疑問才能有學習的內動力。

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於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而引發的,而經常思考才能夠學會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

所以,學習一定要用巧勁。學數學,最關鍵的,就是讓孩子“開竅”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對數學“開竅”呢?

我的建議是:別給筷子,先給孩子一碗飯。

傳統的教育,都喜歡直接告訴孩子方法,教孩子用筷子吃飯。但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先給孩子一碗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找工具吃飯。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弄髒小手、會走彎路,但當他最終自己學會用筷子吃飯時,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技能。

孩子會數1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遠離高分低能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引導孩子瞭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教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培養孩子用數學思維,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培養起來之後,孩子學什麼都能“開竅”。


總結:

在馬雲看來:

“數學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基礎,就像運動、音樂和繪畫一樣。如果數學基礎堅實,人類會堅實。”

數學將是孩子們以後在社會生存競爭的頂級能力。

家長朋友們也要同時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比如逛超市時,教你鍛鍊孩子的理財意識;收拾冰箱時,教孩子歸類食品,鍛鍊統籌能力......

想讓孩子數學學的好,相信爸媽才是最好的家庭教師。

我是李姥姥,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給我,每天都會有育兒的乾貨更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