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體內溼氣重很多人都不重視,在一些乾燥的地區,如北方,認為怎麼會有溼氣過重這一說?要知道體內溼氣過重不僅僅是因為環境因素導致的,其實它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著緊密的聯繫的。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總結4個導致溼氣重的原因

1、飲食習慣

在夏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貪圖涼快,會喝一些冷飲,或者冰鎮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會會身體造成一定的隱患,會導致寒氣侵入,若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長期就會傷害身體內臟器官,總而身體溼氣過重。

2、作息不規律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睡眠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進行自我排毒,當身體“缺覺”時,體內的毒素會堆積在體內,無法進行排毒。導致體內器官發生異常,造成“內溼”。

3、長期久坐

當長期久坐的時候,體內的水分就很容易瀦留,長期導致體內水分越來越多,導致水腫等情況,這種時候說明體內溼氣很重。血液中的毒素太多,細胞不能精心自我修復。

為了可以讓身體能夠進行正常的代謝,可以多進行運動。利用汗液將身體的毒素排出體外。

4、氣血不足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如果你是一個飲食清淡,而且也時常運動,但是體內的溼氣還是很嚴重,那麼,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自身的氣血不足導致的,很多朋友在往往因為經脈運行不順暢,導致臟腑功能減弱,造成體內器官代謝緩慢,導致體內各種代謝分泌紊亂。身體水分沒有辦法正常排洩出體外。

其實體內溼氣過重還有很多原因造成,那麼我們要如何判斷自己身附溼氣?當腸胃不適,精神不濟,四肢沉重、手腳起汗皰疹、起雀斑等,這些都是鼻內溼氣過重的現象。要注意了!

還有就是我們身體3個地方是否有異常!

1、晨起時感到睏倦

在每天晨起後還是覺得困頓、疲勞,頭髮暈,即使在過很長一段時間也會毫無精神,而且身體感覺像穿了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變得懶惰,這樣肯定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

2、看大便的狀況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在晨起如廁後,可以觀察以下自己大便的情況,看看是否大便有沒有粘在馬桶上,還有就是便形了,在如果是溏便,則說明體內有溼氣。同時也可以通過觀察手紙,正常的用紙在兩張到三張即可,如果比這個數多說明溼氣重。

3、觀察舌苔

通過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舌苔厚度,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說明是體內溼寒:當歎絕舌苔粗糙且厚重,發黃發膩,這是溼熱的情況,而當舌質赤紅無苔時,說明已經溼熱一定程度且傷陰了。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1、喝水除溼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中醫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溼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兩者惡性循環。人體中的溼氣大多都和熱相結合,形成溼熱,溼的形成有氣虛生溼、溼盛成溼、淤阻生溼,要想祛除這些溼熱,可以配伍相應的食材,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溼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形成溼氣,這時候可以喝:火麻仁荷葉水,由茯苓、火麻仁、郁李仁、荷葉、決明子 菊花、玫瑰花、大麥等物質泡製。每天喝一到兩杯,有助於幫助祛除體內溼氣,可以養脾胃,潤腸通便,可以將通過排毒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排出體外。即可達到利水祛溼、健脾和胃、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

2、經常泡腳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泡腳是中國才有的獨特養生方法,泡腳是一個很常用的祛溼方法,泡腳,能夠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在泡腳水中可以加入艾葉、花椒、生薑或者陳皮,可以更好的祛除體內溼氣。而且還可以主睡眠。助益身體健康。每天溫水泡腳30分鐘即可。

3、多運動祛溼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適當運動能排出體內溼寒之氣,因為運動出汗,能將體內溼氣帶出體外。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動對身體非常有益,運動能排溼寒,而且還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有助活化氣血循環的運動有慢跑、游泳、瑜珈、太極等,而且這些運動還可以增加水分代謝。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這並意味著出汗越多對祛溼越有利,大汗反傷身。

4、按摩排溼

體內溼氣重,通過4個方面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在中醫講究按摩祛溼,通過按摩穴位的方式將溼氣排出體外,自己沒事在家可以進行按摩,身體有五大祛溼的穴位,有:百會穴、大椎穴、神闕穴、陰陵泉穴、湧泉穴,常按揉有助身體健康。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5分鐘,最好有發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薰此穴位。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