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原因在於:辣主要是因為辣椒素刺激。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辣椒素是油性的,不溶於水,所以水解不了辣。更重要的是水不僅不能解辣,可能還會加強灼燒感,因為水可以帶著辣椒素滿嘴巴跑,快速擴散到其他部位。

喝水不可以解辣,那喝什麼可以解辣呢?喝牛奶就可以,牛奶裡的酪蛋白可以快速與辣椒素結合,減少灼燒感,從而達到解辣的目的。

08

喝礦泉水會得腎結石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分為消化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大部分人認為喝水會導致結石是把水中的結垢現象與結石病人體內的結石聯繫在一起。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原因在於:辣主要是因為辣椒素刺激。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辣椒素是油性的,不溶於水,所以水解不了辣。更重要的是水不僅不能解辣,可能還會加強灼燒感,因為水可以帶著辣椒素滿嘴巴跑,快速擴散到其他部位。

喝水不可以解辣,那喝什麼可以解辣呢?喝牛奶就可以,牛奶裡的酪蛋白可以快速與辣椒素結合,減少灼燒感,從而達到解辣的目的。

08

喝礦泉水會得腎結石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分為消化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大部分人認為喝水會導致結石是把水中的結垢現象與結石病人體內的結石聯繫在一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中的可溶性鈣鹽、鎂鹽加熱後變成難溶的鈣鎂鹽,就是水垢,但對人體而言一般無害。

結石病屬於病理狀態,是複雜的生理生化過程,主觀方面原因有:飲水少,出汗多,排尿少;食用草酸含量高(比如菠菜)或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

客觀方面:氣溫高,水分流失大,尿液濃縮;尿路感染、梗阻、異物等都有可能導致結石。

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多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導致尿量少,就容易結石。因此,要想預防腎結石,多喝水,多尿尿。

09

晚上喝水會導致身體發胖

當然不會!不會!真的不會!

脂肪堆積才會導致發胖,而水的熱量為0,水中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肪根本不會導致肥胖。而且,據科學研究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150-300ml左右),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容量,稀釋血液,防止夜間血流緩慢時形成血栓。如果是老年人睡前喝水還可以防中風。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原因在於:辣主要是因為辣椒素刺激。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辣椒素是油性的,不溶於水,所以水解不了辣。更重要的是水不僅不能解辣,可能還會加強灼燒感,因為水可以帶著辣椒素滿嘴巴跑,快速擴散到其他部位。

喝水不可以解辣,那喝什麼可以解辣呢?喝牛奶就可以,牛奶裡的酪蛋白可以快速與辣椒素結合,減少灼燒感,從而達到解辣的目的。

08

喝礦泉水會得腎結石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分為消化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大部分人認為喝水會導致結石是把水中的結垢現象與結石病人體內的結石聯繫在一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中的可溶性鈣鹽、鎂鹽加熱後變成難溶的鈣鎂鹽,就是水垢,但對人體而言一般無害。

結石病屬於病理狀態,是複雜的生理生化過程,主觀方面原因有:飲水少,出汗多,排尿少;食用草酸含量高(比如菠菜)或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

客觀方面:氣溫高,水分流失大,尿液濃縮;尿路感染、梗阻、異物等都有可能導致結石。

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多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導致尿量少,就容易結石。因此,要想預防腎結石,多喝水,多尿尿。

09

晚上喝水會導致身體發胖

當然不會!不會!真的不會!

脂肪堆積才會導致發胖,而水的熱量為0,水中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肪根本不會導致肥胖。而且,據科學研究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150-300ml左右),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容量,稀釋血液,防止夜間血流緩慢時形成血栓。如果是老年人睡前喝水還可以防中風。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並且不能太晚,畢竟水腫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要第二天起床被虛假肥胖迷惑了。

10

晚上節食只喝水可以減肥

這個問題和上面如出一轍,簡直荒唐!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原因在於:辣主要是因為辣椒素刺激。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辣椒素是油性的,不溶於水,所以水解不了辣。更重要的是水不僅不能解辣,可能還會加強灼燒感,因為水可以帶著辣椒素滿嘴巴跑,快速擴散到其他部位。

喝水不可以解辣,那喝什麼可以解辣呢?喝牛奶就可以,牛奶裡的酪蛋白可以快速與辣椒素結合,減少灼燒感,從而達到解辣的目的。

08

喝礦泉水會得腎結石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分為消化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大部分人認為喝水會導致結石是把水中的結垢現象與結石病人體內的結石聯繫在一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中的可溶性鈣鹽、鎂鹽加熱後變成難溶的鈣鎂鹽,就是水垢,但對人體而言一般無害。

結石病屬於病理狀態,是複雜的生理生化過程,主觀方面原因有:飲水少,出汗多,排尿少;食用草酸含量高(比如菠菜)或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

客觀方面:氣溫高,水分流失大,尿液濃縮;尿路感染、梗阻、異物等都有可能導致結石。

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多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導致尿量少,就容易結石。因此,要想預防腎結石,多喝水,多尿尿。

09

晚上喝水會導致身體發胖

當然不會!不會!真的不會!

脂肪堆積才會導致發胖,而水的熱量為0,水中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肪根本不會導致肥胖。而且,據科學研究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150-300ml左右),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容量,稀釋血液,防止夜間血流緩慢時形成血栓。如果是老年人睡前喝水還可以防中風。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並且不能太晚,畢竟水腫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要第二天起床被虛假肥胖迷惑了。

10

晚上節食只喝水可以減肥

這個問題和上面如出一轍,簡直荒唐!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沒水是萬萬不能的,但水也不是萬能的!要想減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運動才是王道。如果擔心晚上吃飯晚了,或者吃太多了,可以通過運動消耗掉這些多餘的熱量。至於水,飯前喝上300ml左右的溫水,這樣能夠增加飽腹感,倒是可以讓你少吃點飯,說不定真能減肥。

來自廣西九萬大山的泉水叮咚·初心如泉,是一款純正天然質地的礦泉水,自然健康,適合飲用。

"

在生活中,喝水這件生活小事也是存在很多誤區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十大“喝水常識”誤區,看看你都中了哪幾個吧。

01

多喝水,對身體好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痛”“多喝水”

“頭疼”“多喝水”

……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水彷彿“萬能丹”,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的,喝水或許能暫時緩解某些症狀,但並不是每種症狀都有用的。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的總攝水量在2000-2500ml,除了食物和內生水之外,需要額外補充1500ml水左右,200ml的杯子,喝8杯,就夠了。

在8杯水之後,還可以多喝點水嗎?可以是可以的,健康的腎臟在一個小時內能處理0.7升水,少量多次的喝,及時排尿,問題不大。

但是,多量急飲就要注意了,一下子喝很多水,腎臟運轉的速度趕不上喝水的速度,就會使血鹽濃度過低,從而導致水中毒。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覺得口渴,喝再多水都無法止渴,這時候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可以測試一下血糖,不要再繼續大量飲水,腎臟會超負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基本上每天8杯水就足夠滿足身體的需要。

02

水越純越好

許多人認為水越純代表著雜質越少,就會更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水也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而純淨水呈弱酸性,所以如果長期飲用帶酸性的水,會破壞體內的環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大量飲用純淨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不能補充其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容易產生疾病。

有專家指出,長期飲用純淨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兒童、孕婦而言,更不宜長期飲用。

03

桶裝水乾淨衛生,好過自來水

桶裝水比自來水好的地方在於經過高級過濾和成分加工,但若是忽視一些健康細節,桶裝水也不一定會好過自來水。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例如:飲水機中的開水由於反覆煮沸、保溫,容易造成礦物質沉積,對人體健康不利;由於普通飲水機不具備任何殺菌、抑菌功能,細菌、微生物很輕易通過水氣交換進入飲水機,會造成對飲用水的二次汙染;桶裝水的水桶會經過大量的重複使用,在安全性和健康方面沒有保障。

04

口渴表示身體缺水,不渴不用喝

與吃飯不同,人喝水的慾望沒有那麼強烈,所以通常不會主動去喝水,只有當渴得不行時才會喝水。

在前兩期的推文中,有說到我們常常感覺到餓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缺水導致的飢渴感和飢餓導致的飢餓感,而這兩者的差別非常細微,導致我們傻傻分不清是渴還是餓,總是以食物來飽腹,然後就更不想喝水了。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因此每當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口渴時,身體已經丟失了大量的水分,正在邁向脫水的邊緣。此時即便補水了,身體還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激動、疲憊,甚至頭疼等症狀,所以喝水也要講究未雨綢繆。

05

晨起喝淡鹽水有利身體健康

喝水,是每天都應多次進行的活動,晨起喝一杯水亦是合理的。

人體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約有450ml,所以早晨起床後,有時雖沒有口渴感,但實際身體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的狀態,容易讓人煩躁,這時候如果補充水分,不僅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讓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還可以清潔腸胃,防止便祕。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晨起時喝的這杯水還是需要講究的。許多人都認為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有利於促進腸道循環和補水,但其實不是的,因為蜂蜜水中含糖,淡鹽水鈉離子相對較高,這都是脫水因子,並不能幫助身體從睡眠中迅速恢復。因此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都不及喝一杯白開水或天然水好。白開水涼到體感溫度,直接飲用便可高效補充水分。

06

多吃水果就可以不喝水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吃水果代替喝水。原因有兩個,一是水果水分足;二是水果糖分高,好吃。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我們應該注意,人體每天需要的水量是2000-2500ml,其中有300ml是內生水,食物提供的水量有700ml左右,那麼還有1000-1500ml的水量是需要通過喝水得到的。

假設我們選擇通過吃水果來得到這1500ml的水,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西瓜,就是含水量很豐富的水果。但同時,我們會得到額外的高糖分,更易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所以水果再好也是無法替代水的,吃水果要合理有度,喝水更要有量。

07

喝水可以解辣

渴了要喝水,嘴巴幹要喝水,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喝水。那麼喝水到底可不可以解辣呢?答案是否定的,喝水解辣,反而事倍功半。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原因在於:辣主要是因為辣椒素刺激。純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無色無嗅的結晶或蠟狀化合物,辣椒素是油性的,不溶於水,所以水解不了辣。更重要的是水不僅不能解辣,可能還會加強灼燒感,因為水可以帶著辣椒素滿嘴巴跑,快速擴散到其他部位。

喝水不可以解辣,那喝什麼可以解辣呢?喝牛奶就可以,牛奶裡的酪蛋白可以快速與辣椒素結合,減少灼燒感,從而達到解辣的目的。

08

喝礦泉水會得腎結石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分為消化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大部分人認為喝水會導致結石是把水中的結垢現象與結石病人體內的結石聯繫在一起。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水中的可溶性鈣鹽、鎂鹽加熱後變成難溶的鈣鎂鹽,就是水垢,但對人體而言一般無害。

結石病屬於病理狀態,是複雜的生理生化過程,主觀方面原因有:飲水少,出汗多,排尿少;食用草酸含量高(比如菠菜)或食用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肉)。

客觀方面:氣溫高,水分流失大,尿液濃縮;尿路感染、梗阻、異物等都有可能導致結石。

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多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導致尿量少,就容易結石。因此,要想預防腎結石,多喝水,多尿尿。

09

晚上喝水會導致身體發胖

當然不會!不會!真的不會!

脂肪堆積才會導致發胖,而水的熱量為0,水中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肪根本不會導致肥胖。而且,據科學研究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150-300ml左右),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容量,稀釋血液,防止夜間血流緩慢時形成血栓。如果是老年人睡前喝水還可以防中風。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並且不能太晚,畢竟水腫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要第二天起床被虛假肥胖迷惑了。

10

晚上節食只喝水可以減肥

這個問題和上面如出一轍,簡直荒唐!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沒水是萬萬不能的,但水也不是萬能的!要想減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運動才是王道。如果擔心晚上吃飯晚了,或者吃太多了,可以通過運動消耗掉這些多餘的熱量。至於水,飯前喝上300ml左右的溫水,這樣能夠增加飽腹感,倒是可以讓你少吃點飯,說不定真能減肥。

來自廣西九萬大山的泉水叮咚·初心如泉,是一款純正天然質地的礦泉水,自然健康,適合飲用。

“喝水常識”十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泉水叮咚·初心如泉百分之百來自原始深山的深層巖縫,純天然的水健康。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日常生活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