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從2000年開始,農民出門打工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也成了一種潮流。農民之所以選擇打工,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表現,如果依靠種地能輕鬆賺到很多錢,想必很少有農民會背井離鄉。在農村地區,農民賺錢的方式非常單一,除了種植農作物、農產品之外,可能只有打打零工才能賺錢了。在過去的時候,農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成本低,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完全可以大規模種植。但它們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價格非常低,像玉米的價格一般在1塊左右,如果遇到年成不好的時候,種植玉米的利潤可以說非常低。


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隨著普通農產品的利潤走低,聽在58同城上做水果批發生意的朋

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友說從08年開始,很多傳統農民都開始轉型成果農。水果種植的初期投入較高,具有一定的門檻,適合手裡有一些資金的農民參與。和其他農產品相比,水果種植的優勢很明顯,那就是價格較高,利潤較為豐厚,同時種植一次,可以連續收穫七八年乃至十幾年,如果選對了水果,後期利潤可以說非常豐厚。正是由於水果有著這些有點,轉型種植水果的農戶也越來越多。


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俗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手中有的是廉價的土地資源。想要種植水果很簡單,但還是要種植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水果,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較高的產量。在我國北方地區,一般以堅果類水果較多,像柿子、板栗、核桃、紅棗等等。在所有水果中,柿子的要求最低,產量最高,正是由於它的這些優點,我國北方很多農民都種植了大量的水果。如果你是北方人,想必一定見過滿山都是紅柿子的場景,誰家要沒有柿子還真算不上北方人。


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和其他水果一樣,柿子既可以當作一種鮮果,也可以用來製作柿餅以及其他產品,其利用價值很高。但大家都知道,柿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就算是在一些荒山上,柿子也能有一個很高的產量,如果是種植在肥沃的土地上,一棵柿子樹就能產出80斤柿子。柿子產量高是一個好事,但也是一個壞事,產量高則說明它廉價,隨著種植柿子的果農越來越多。柿子的銷售逐漸成了一個難題,從七八年前一直到現在,新鮮柿子的價格一跌再跌,從原來的一塊到現在的四五毛,種植柿子可以說虧本的風險很大。有時候連採摘柿子的人工費都很難賺回來,到了這些年,很多種植柿子的果農逐漸將山上的柿子砍掉,轉型種植其他水果。


北方長春多的沒人要,市場上5元一斤成緊俏貨


當然,儘管柿子在北方滿山都是,掉在地上都很少有人要,但它在南方卻是一種緊俏的水果。尤其是新鮮紅柿子,在超市裡賣5元一斤,一斤也就3個左右,價格還是非常貴的。不過北方的柿子幾乎不可能運輸到南方,新鮮的紅柿子保質期非常短,如果經過長途運輸,其本身的運費可能都會高出很多。新鮮的紅柿子賣5元,其實農民的利潤也非常低,各類費用加一起還真不少,加上市場上喜歡吃柿子的還是較少,因此目前種植柿子的農民可以說越來越少了。各位小夥伴,你們喜歡吃新鮮紅柿子嗎?你們當地賣多少錢一斤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