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臨習《勤禮碑》

書法 顏真卿 藝術 考古 藝術鑑藏 2017-05-31

唐代的《顏勤禮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父顏勤禮立的墓碑,簡稱《勤禮碑》。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山東臨沂,因此也有人說他是琅邪人。唐開元進土,任御史,因被楊國忠排斥,出任平原太守。安祿山叛亂時,顏起兵討伐,被推為盟主。後入京,歷官至史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國公。後人以其官名尊稱“平

原”或“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受命前往勸諭,李希烈脅之降,不屈被害。

顏真卿自幼即愛好書法,常用黃土在牆上練字,曾受過張旭和徐浩的傳授,又結合篆隸和魏碑的筆意,開創了自己的風格。他博學,工詞章,善正、行、草書,用筆遒婉嚴整,字體剛健篤實。他和懷素論書法時說“寫字應用折釵筆法”,就是用筆要像折金釵那樣有力。《宣和書譜》說他的字“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鐵,戈如發弩,幹變萬化,各具一體”。他的字體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唐以後的書家,不少人都臨習過顏字。

《勤禮碑》系顏真卿撰文並書。書法蒼勁有力,是他晚年的成熟之作。顏真卿一生寫的

碑很多,都題有他當時歷官的全部職銜,獨此碑只題“曾孫魯郡開國公”,這是他丟掉官職,

被貶為吉州司馬期間寫的。

此碑1922年在今西安社會路出土,螭首方座,高268釐米,寬92釐米。四面刻字,碑陽書字19行,陰書字20行,每行各38字。碑的左側書字5行,每行37字。右側的銘文已被磨去。1948年,《勤禮碑》被移存西安碑林。碑林中所藏顏碑,多因長期捶拓磨損,惟此碑出土晚,磨損少,字跡未失原來神韻,是不可多得的名碑。

怎樣臨習《勤禮碑》

《勤禮碑》拓片(局部)

—、《勤禮碑》的主要特點

《勤禮碑》是顏真卿的代表之作,“鴻文鉅筆,闡發性靈”,不同凡響。唐以後的書家,不少人臨習過此碑。下面就其運筆、結體等方面談點兒淺見。

(一)正鋒運筆,方圓兼得。顏書甚為古拙,講究起筆“藏頭”,中鋒行筆,雄健有力,收筆“護尾”。顏真卿主張“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以及“折釵股”、“屋漏痕”等,強調的就是“中鋒”和“圓勁有力”。如“折釵”,金釵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見力度。《勤禮碑》中筆畫“化直為曲”,以增強點畫的力度。如圖一“事”、“等”、“文”、“敬”等字。《勤禮碑》講究筆畫圓勁,如橫畫收筆重按,鉤和捺畫先收後放。折筆處有時上聳出方,有時提筆暗轉而呈圓肩,或者內方外圓等。總之,《勤禮碑》剛柔之氣兼而有之,不愧“莊重沉雄”之作。女口圖二“太”、“子”、“司”、“之”等字。

怎樣臨習《勤禮碑》


(二)主次分明,突出主筆。一是同—類筆畫主筆厚重,即粗而繁(回折多轉),次筆陪襯,輕而簡(回折輕)。筆畫有主有次,主次分明,給人以明快之感。例如圖—“孫”、“神”、“書”、“並”字等。二是一個字中筆畫間輕重反差較大,如橫細豎粗、撇輕捺重等,圖一例字都有此特點。三是多“部件”組成的字,疏重密輕,醒目可賞,如圖二“徽”、“庶”、“敏”、“勝”字等。由於“賓主分明,主從有別”,使字顯得瘦而勁健,肥而不笨。(三)以拙為巧,神采豔發。對《勤禮碑》領悟較淺時,會詫異於顏字“笨拙”;隨著學習的深入,會發現有“大智若愚”之感,可謂拙中有巧、古樸敦厚、老成持重、奧妙無窮。如圖三“書”、“善”、“等”、“祿”字等。從宏觀上說,顏字不拘小節,頓挫分明,結構寬博;從微觀上講,顏書獨具匠心,靈活多變。例如每一字中之重複筆畫,起筆、運筆、收筆幾乎都不相同。就橫豎畫而言,其形態或方或圓,或尖或禿,走勢或直或曲,有粗有細,有長有短,等等,巧妙至極,避免了雷同,顯得質樸中透著秀氣。(四)集眾之長,自成一格。顏真卿除了受過張旭和徐浩的傳授外,還接受了褚遂良、王羲之以及篆書和魏碑的筆意。如“蠶頭燕尾”不僅活用在捺法上,而且橫畫上也有體現,如圖四“之”、“夫”、“後”、“自”字等,乍看是機到筆隨,仔細觀之即不難看出,顏字並非完全是他的獨創,而是受到了眾多書家的影響,他的好學由此可見一斑。他的字雖與眾不同,但“反乎常而合乎道”,更加富有審美情趣。
怎樣臨習《勤禮碑》圖一圖二
怎樣臨習《勤禮碑》圖三
怎樣臨習《勤禮碑》圖四
怎樣臨習《勤禮碑》圖五
(五)寬舒圓滿,雍容大度。《勤禮碑》除了厚重飽滿的特點外,在結體上一反初唐楷書“字中收斂”之特點,以“平衡”為結體原則,體相稱,勢開張,字撐格,重心穩,貌端正。如圖五“文”、“通”、“具”、“作”字等。總之,其結字對稱平穩,筆勢寬綽,大氣磅礴,且寬博而不鬆散,神采豐足,實在令人叫絕。《勤禮碑》是顏書的代表作,為歷代書家所珍重,是人手學顏的好範本。—上述特點,僅屬其主要的明顯的特徵,若拓寬觀察角度仔細琢磨,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在實踐中可不斷研習,細心體會,深加領悟,力爭筆到法隨,入體得體。二、《勤禮碑》點畫的具體技法前面介紹的是《勤禮碑》總體的外表特徵。為了把握《勤禮碑》的內在規律,還必須掌握其點畫的運筆方法,如藏露、中側、提按、方圓、快慢、曲直、筆力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較準確地把握其具體特徵,才能獲得更大收穫。現將《勤禮碑》中點畫的書寫技法簡介如下:(一)點,落筆“有藏有露”,轉鋒按筆鋪毫,邊行邊提筆,回鋒收筆。凡點必側,鋒有去有回。點的方向和形態變化雖多,但基本上可分為上輕下重、上重下輕、橫點(以橫代點)和出鋒點四種。顏字之點,多如露珠欲滴,圓轉幅度較大,形態厚實勝於別體。點的寫法較多,能體現字的呼應和靈動,所以,在穩健的前提下,要注意連貫和照應。如圖一“兆”、“簿”、“祿”、“無”字等。(二)橫,主要有長橫、短橫、尖頭橫(一頭尖或兩頭尖)和燕尾橫。書寫時露鋒順入或藏鋒逆入,有方有圓,中鋒行筆,提筆回收(燕尾橫收筆滯澀空回)。《勤禮碑》橫畫纖細,有時意到筆不到,似不經意,卻形斷意連,美觀灑脫。如圖二“頻”、“真”、“博”、“自”字等,露鋒不浮,藏鋒不墜,短橫多為凹橫、直橫和燕尾橫,長橫多為細腰狀且向上拱曲,長橫兩端比短橫略重些,其落點基本在一個水平線上,雖細卻不軟,瘦勁力足,頗具魅力。(三)豎,主要有垂露豎、懸針豎、上尖豎、短豎和斜短豎等。豎比橫粗,往往粗好多倍,對比明顯。顏書之豎形似鐵柱,有折釵之力。如圖三“州”、“升”、“何”、“溫”字等。垂露者,起筆、收筆、頓筆均比《多寶塔碑》輕。懸針者,行筆穩緩漸提,鋒尖長而銳。上尖豎起筆輕。短豎和斜短豎起筆多彎頭,收筆不作頓。短豎,雖短尤粗,力頂千鈞。斜短豎,短而秀氣,精巧而利落。《勤禮碑》的豎畫多弓曲而見力度。如雙豎並列,左豎細而短,右豎粗而長,多取相向合抱之勢,臨寫時須控制速度,加重筆力。(四)折,主要有兩種。一是轉折處提筆另起,右下頓筆出肩,高於橫線,成斜稜角(有人稱“復起冒尖”),如圖四“唐”、“司”、“順”、“,唱”字等,尤其是“司”中的“口”字,已斷成四筆。二是橫尾無提筆動作或輕提圓轉,直接下按出肩,其斜線與橫線夾角大,肩頭低於橫線,內方外圓,饒有情趣。例如圖五“同”、“日”、“國”、“尹”字等。其他折法也不難,只要將出肩大小及斜度隨著筆畫的方向、位置變化而變化就行了。《勤禮碑》有的折筆“隨意”斷離,實在令人詫異,然而細細揣摩即可感到它的高古和雄逸之氣。另外,左右短折也屬其特殊筆畫,寫到折處圓轉順勢成形,如圖六“開”、“門”、“四”、“陵”字等。這樣,使顏字避免了雕琢之跡,增加一靈動之感。
怎樣臨習《勤禮碑》
——摘自《中國書畫報》《勤禮碑》全本作者:袁觀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