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 藝術 孫過庭 董其昌 黃庭堅 宋朝 明朝 松風閣書法日講 2019-09-13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寫能力的兩個層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本身的認知能力,第二個就是我們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動手書寫能力。

宋代黃庭堅在《論書》中認為: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寫能力的兩個層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本身的認知能力,第二個就是我們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動手書寫能力。

宋代黃庭堅在《論書》中認為: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不管你是零基礎學書法,還是你之前有一定的藝術學習的經驗,從你接觸書法的一開始,你所面臨的任務就是把你的書寫能力和你現在已有的認知能力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你不需要去特別的改變自己的認知水平,而是盡力的去加以練習,不斷的提升你的動手書寫的能力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在學習書法一開始的時候,學的非常的快,而且進步也非常的快。

但是當我們很快的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認知水平和我們的動手能力,變得熟練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認知被侷限到了一個天花板上,這個時候自己書寫能力再怎麼熟練也沒有用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不斷的去提高和突破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寫能力的兩個層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本身的認知能力,第二個就是我們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動手書寫能力。

宋代黃庭堅在《論書》中認為: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不管你是零基礎學書法,還是你之前有一定的藝術學習的經驗,從你接觸書法的一開始,你所面臨的任務就是把你的書寫能力和你現在已有的認知能力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你不需要去特別的改變自己的認知水平,而是盡力的去加以練習,不斷的提升你的動手書寫的能力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在學習書法一開始的時候,學的非常的快,而且進步也非常的快。

但是當我們很快的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認知水平和我們的動手能力,變得熟練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認知被侷限到了一個天花板上,這個時候自己書寫能力再怎麼熟練也沒有用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不斷的去提高和突破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所以這個階段很多人覺得自己是退步了,但其實並沒有,只是你的認知水平沒有在進步,而只是你的動手能力在進步,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提升的是你的認知能力,然後再提高你的動手書寫能力。

書法認知的兩個能力層面

而人們對於書法藝術的認知能力也是分為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就是人們的藝術鑑賞能力,也就是人類努力地識別出一個藝術品藝術水平的能力。第二個層面的能力就是不斷的去認識到書法的技巧,以及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的能力

從這兩個層面和這兩個水平上來說,能夠意識到我們的書法水平在退步,而且知道自己的水平沒有提高,這本身就說明你的藝術鑑賞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你所沒有提升的是如何去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後努力彌補自己的差距的能力。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寫能力的兩個層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本身的認知能力,第二個就是我們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動手書寫能力。

宋代黃庭堅在《論書》中認為: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不管你是零基礎學書法,還是你之前有一定的藝術學習的經驗,從你接觸書法的一開始,你所面臨的任務就是把你的書寫能力和你現在已有的認知能力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你不需要去特別的改變自己的認知水平,而是盡力的去加以練習,不斷的提升你的動手書寫的能力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在學習書法一開始的時候,學的非常的快,而且進步也非常的快。

但是當我們很快的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認知水平和我們的動手能力,變得熟練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認知被侷限到了一個天花板上,這個時候自己書寫能力再怎麼熟練也沒有用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不斷的去提高和突破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所以這個階段很多人覺得自己是退步了,但其實並沒有,只是你的認知水平沒有在進步,而只是你的動手能力在進步,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提升的是你的認知能力,然後再提高你的動手書寫能力。

書法認知的兩個能力層面

而人們對於書法藝術的認知能力也是分為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就是人們的藝術鑑賞能力,也就是人類努力地識別出一個藝術品藝術水平的能力。第二個層面的能力就是不斷的去認識到書法的技巧,以及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的能力

從這兩個層面和這兩個水平上來說,能夠意識到我們的書法水平在退步,而且知道自己的水平沒有提高,這本身就說明你的藝術鑑賞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你所沒有提升的是如何去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後努力彌補自己的差距的能力。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清代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的那樣:

故志學之士,必須到愁慘處,方能心悟腕成,言忘意得,功效兼優,性情歸一,而後成書。

結語

因此,當你知道自己的書法藝術水平在退步,或者說沒有再進步的時候,首先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值得慶賀。

"

學習書法是一個過程

我們學習任何一個技藝,包括書法,都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才能夠實現。從不熟悉,到逐漸熟悉,最後到熟練,終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對人們學習書法的過程做了一個非常精準的描述,他說: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分佈,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在結構上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史力求做到平穩。但是當我們達到了平穩的水平之後,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平穩,而應該去追求險絕,追求打破平穩的態勢。當我們達到了險絕的境地之後,就能夠再一次迴歸到平正。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師隨筆》中說:

欲書先定間架,然後縱橫跌宕,惟變所適也。

董其昌在這裡和孫過庭的觀點一樣,“定間架”其實就是穩定間架,這樣之後,才有可能變動生姿,如論怎麼變化,都能適應而且達到完美的境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由此可見,這是我們學習藝術比較普遍的一個規律,從不熟悉到熟悉,然後從熟悉到不熟悉,最後,從不熟悉,再回歸熟悉。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做了很多無用功,回到了原點。但是在我們熟悉的時候,我們達到了對書法知識、技巧的掌握。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論及陌生化問題時所強調的那樣:

“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並不重要。”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時候,也就實現了對本來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納了很多不為人所知道的新內容。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最後迴歸到熟悉,是將兩個狀態中的事物和我們自身的理解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了和諧統一。清代馮武在《書法正傳》中認為:

書必先生而後熟,亦必先熟而後生。始之生者,學歷未到,心手相違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徑,不隨世俗,新意時出,筆底具化工也。

這樣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推動這事物由量變到質變、最後又從質變回歸量變的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論畫》說的那樣:

學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後有自家之面目。

所謂“化”其實就是理解,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學習書法的過程具有曲折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我們總體的趨勢是不斷的提升,只要我們下好功夫,花進去了時間,以及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我們的書法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直往上走的,他也有一個曲折的過程,有時候它會下降,有時候也會衰退,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直線上升的過程。所以,在學習書法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正常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學書者,不可視之為易,不可視之為難;易則忽而怠心生,難則畏而止心起矣。

項穆認為我們學習書法,不可以過分的計較難易,要有平常心,覺得太容易就會心生懈怠,覺得太難就會讓人畏懼不敢前進,這都是不好的。不管難還是不難,都要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法水平進退的意義

不少人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水平前進和水平下降這兩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大部分人認為進步就是好的標誌,而退步就是壞的標誌,實際上,並不能這樣認為。

唐代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書法家李世民認為:

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他認為學習書法,只要肯學,就沒有不進步的,就沒有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所有的毛病都在於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不能聚精會神,從而精神懈怠,這樣是不可能學好書法,取得進步的。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前進還是退步,都是你學習書法的過程。即便是退步,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進步的一種表現。只要我們往前看,總會發現我們的水平是不斷進步的,但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步,退步的意義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學習書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知水平的過程,也是不斷的鍛鍊我們書寫能力的過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書寫能力的兩個層面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方面比較重要,第一個方面是我們本身的認知能力,第二個就是我們與認知能力相匹配的動手書寫能力。

宋代黃庭堅在《論書》中認為: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不管你是零基礎學書法,還是你之前有一定的藝術學習的經驗,從你接觸書法的一開始,你所面臨的任務就是把你的書寫能力和你現在已有的認知能力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你不需要去特別的改變自己的認知水平,而是盡力的去加以練習,不斷的提升你的動手書寫的能力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在學習書法一開始的時候,學的非常的快,而且進步也非常的快。

但是當我們很快的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認知水平和我們的動手能力,變得熟練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認知被侷限到了一個天花板上,這個時候自己書寫能力再怎麼熟練也沒有用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不斷的去提高和突破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所以這個階段很多人覺得自己是退步了,但其實並沒有,只是你的認知水平沒有在進步,而只是你的動手能力在進步,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提升的是你的認知能力,然後再提高你的動手書寫能力。

書法認知的兩個能力層面

而人們對於書法藝術的認知能力也是分為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就是人們的藝術鑑賞能力,也就是人類努力地識別出一個藝術品藝術水平的能力。第二個層面的能力就是不斷的去認識到書法的技巧,以及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的能力

從這兩個層面和這兩個水平上來說,能夠意識到我們的書法水平在退步,而且知道自己的水平沒有提高,這本身就說明你的藝術鑑賞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你所沒有提升的是如何去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後努力彌補自己的差距的能力。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正如清代宋曹在《書法約言》中說的那樣:

故志學之士,必須到愁慘處,方能心悟腕成,言忘意得,功效兼優,性情歸一,而後成書。

結語

因此,當你知道自己的書法藝術水平在退步,或者說沒有再進步的時候,首先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值得慶賀。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練到一段時間後老是覺得沒有進步,為什麼?

其次,你需要去努力的查找自己的原因,然後努力的彌補自己在書法上的缺陷,比如反覆的對照原帖,然後看一看自己的書法和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書法家的差距有多少,然後去了解與他相關的文化藝術知識,提升自己的修養,然後努力的去鍛鍊書寫能力,向別人請教,這些途徑都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收看,歡迎你與我一同討論,堅持對書法與藝術的嚴肅思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