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他行萬里路,只因對藝術孜孜追求,他斥千金巨資,只因對藏品求之若渴;他收藏保存的瓷器、青銅器、佛像、酒器等在菏澤大地享有盛名。

他就是菏澤市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仝莊社區、從事古玩收藏30多年的民間收藏家——張會生先生。

張會生,1956年出生在丹陽街道辦事處仝莊社區,自幼家境貧寒,1976年參軍,1982年轉業,曾任社區副主任、支部書記等職。上個世紀80、90年代開始從事收藏。

大家知道古玩收藏需要鉅額的資金,上個世紀對於生活不太富裕的張會生來說,當真是談何容易!剛剛轉業的張會生一開始就對收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青錢、布票、主席像章、一個酒瓶,甚至煙標在他看來都是“寶貝”。為了自己的古玩收藏夢,有時發了工資全部用於收買老物件,還常常是東挪西借。記得有一次,他偷偷地將愛人養的用來年底殺宰過年的一頭豬賣掉收購了一件老物件。這在別人看來好像是瞎胡折騰,但在張會生看來這是很平常、很嚴肅的事。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只要是他認為有用的東西、只要是自己相中的老物件,就是揭屋子賣瓦也要弄來。

風雨過後總是彩虹,憑藉著為人忠厚本分,以及勤能補拙,張會生先生在此後的收藏之路上越走越順。2003年他把自己收藏10多年的1900多個樣式的酒瓶一下子轉給了他人,初次嚐到了收藏的甜頭。他的收藏之旅也算偶有小成,但他深感自己文化程度不夠,對古玩、藝術和歷史的瞭解十分匱乏,於是,他毅然買了書籍學習理論。

行得萬里路,始見真金赤。30多年了,他南至兩廣,北至京津,參加拍賣會,閒逛古玩市場,拜訪民間,進村入戶尋寶,足跡踏遍了祖國大地,深入尋訪諸多民間遺珠。在北京,張會生先生見到了諸多收藏界大師。他努力克服自身文化不高的缺點,虛心求教,求知若渴,手不釋卷,對古玩藝術的眼光日趨老辣,造詣也越來越高。

60多歲張會生,從少年起就酷愛古玩。青年入伍時,正值文革,毛主席像章是人們狂熱的追求,他也加入此熱潮,成為日後收藏的起步,從此一發不可收。他收藏涉獵領域十分廣闊,加之眼光獨到,常常一百幾十元便可淘到珍品。他的館藏品,林林總總,諸如陶瓷、玉器、銅器、名石、書畫、錢幣、票券、徽章、傢俱、雜項等,五花八門,數不勝舉。不少古玩高手對他的藏品甚為佩服,稱他是民間收藏奇人。

聽張會生說,每件藏品都蘊藏著傳奇式的故事。他收藏有清乾隆年間的汝窯粉彩花瓶、宋代哥窯精品瓷器、明正德年間紫砂壺、清雍正年間印度青銅佛像、清代聖旨,據說商代青銅寶劍等,這些藏品不僅耗費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心血,還耗盡了他畢生的積蓄。

有人開玩笑說,如今的張會生是坐在金山上的鑑藏家,那些藏品的總價值無法估量。在今天,收藏有時等同於一筆未知的遺產,有時則意味著一筆回報豐厚的投資,文物、藝術品的價值之於人生的意義,在價格面前顯得無足輕重。面對每一件都是增值可現的藏品, 他淡然地說:“我只是喜愛收藏,並不看重它的價值。”一句普通的話語道出了一個民間收藏家的真諦。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菏澤民間收藏家張會生的個人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