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每年春季,生活在長江水域中的鰣魚、刀魚、河豚應市而出了。蘇州人把這三種魚稱為“江中三寶”,亦稱“長江三鮮”。說這三條魚為“三鮮”一點不假,這三款魚確實鮮美無比,其他的魚都無法與它們相比,而且這三條魚各有特點。“長江三寶”對水質及周邊環境要求非常高。春季,它們從近海洄游長江,生殖、繁衍,需要一個特定的水環境及氣候。環境的汙染,使“長江三寶”生存空間越發狹小,加上人們索取過度,當下,這三種魚的資源近乎枯竭,能品嚐到真正野生的這三種魚的機會很少。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在“長江三寶”中,刀魚是最先上市的;仲春季節,鰣魚趕到了;暮春之時,河豚也上市了。在春季裡,這三款魚也會同時出現在餐桌上,但會吃的蘇州人一定會掌握好吃的時節,如同掌握好烹製魚的火候一樣:刀魚須在清明前吃最好,這時的刀魚肉質細膩;清明後肉骨發硬,口感就差。鰣魚在仲春吃為好,人們常說“來鰣去鯗”—春夏之交,洄游長江的鰣魚正積聚了一身肥美脂肪,不再進食,腹內非常潔淨,肉味最為鮮美;而鯗魚則是在回去大海時為最肥,河豚亦如此。隨著“長江三寶”的人工飼養,它們的習性也有所改變,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蘇幫菜中,這三種魚最經典的做法是:清蒸刀魚、網包鰣魚、紅燒河豚。這三款魚除魚肉鮮美外各有特點;它們都有一樣寶貝,看食客是不是一位美食家,就看他懂不懂吃這魚身上的寶貝:刀魚身上有一條龍骨,油炸後特別脆香可口,而且補鈣;鰣魚重點要吃魚鱗,其味絕頂肥美;紅燒河豚就要吃魚皮,鮮美肥糯,但吃時要當心皮有倒刺,要卷著吞下肚。河豚魚皮具有養胃功能。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清蒸刀魚:刀魚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清蒸、紅燒、油炸均佳,但以清蒸為最佳。清蒸刀魚最能吃到本味。製作時,將刀魚去鱗、鰓、鰭,用竹筷自魚鰓處插入,捲去內臟,洗淨,用酒、鹽在魚身上抹勻,置長腰盆中,將筍、火腿、冬菇相間整齊平放在刀魚上,加糖豬油丁、蔥、姜等,上籠急火蒸十五分鐘即可。另一種家常簡單做法,就是把洗淨的刀魚,加入蔥、姜、酒、秋油等,上籠蒸熟即可。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還有一菜叫“酒釀蒸刀魚”,在蒸刀魚時放上一層酒釀。這道菜酒香四溢,其口味無可比擬。品吃清蒸刀魚時,上桌前把魚龍骨拆去,拿回廚房油炸後吃,魚骨脆鬆鮮香。刀魚細刺多,因而吃時要慢,要細心。吃時用舌頭與上顎輕輕抿舔,吐出戲骨,慢慢品味刀魚的細膩美味。另外,用清蒸刀魚的湯汁淘飯,味道甚佳、清鮮適口;用刀魚肉做成刀魚餛飩更是點心中的上品。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網包鰣魚是清蒸鰣魚的一種形式,即將鰣魚及其配料一同用豬網油包裹後清蒸。這種方法可使鰣魚的“本味”不外溢,原汁原味,其鮮嫩肥腴的程度又勝清蒸鰣魚一籌。此魚做法較為繁複,簡單來說:取新鮮鰣魚中段,雄爿,刮淨去黑膜,用鹽、酒塗抹後等半小時;豬網油溫水洗淨;在鰣魚上放上冬菇、火腿、卷尖、糖豬油丁,魚鱗朝下,用網油包好,加入調料,急火蒸十五分鐘即可。切記,宰殺鰣魚時去腸不去鱗。鱗是鰣魚的“寶”,吃鰣魚一定是先吃魚鱗:把魚鱗放在口中,慢慢抿出魚鱗上的薄衣,細細品味鰣魚鱗的美味。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紅燒河豚:目前,河豚大都是人工飼養,為控毒、無毒河豚,一年四季均有供應。河豚最佳的烹調方法是紅燒。烹製河豚,宰殺是關鍵一步:把內臟、眼、魚子去幹淨,魚血要放乾淨。現在飼養的控毒河豚,其內臟、魚皮可以食用了,魚肝、魚精包、魚皮都成了美味佳餚。紅燒河豚與家魚、湖鮮的燒法一樣。江南紅燒河豚一般都與金花菜一同燒煮,要燒熟煮透。

品嚐長江三鮮,體會刀魚、鰣魚和河豚的美味

現在,燒製河豚的廚師有專職授證。河豚亦是飼養的控毒或無毒河豚,可以大膽吃。河豚的美味確實不一般。鄰國日本人也都喜歡食此魚,並有多種食法,可烤著吃、汆湯、蒸食,或做生魚片等。明代松江人宋詡在《宋氏養生部》一書中曾介紹“烹河豚”菜,並重點介紹了魚的剖治、烹調等法則。這說明,在中國古代早就有吃河豚的習俗。蘇東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一詩中寫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形象地道出了河豚在春季上市的情景,令人難以忘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