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讓孩子愛上學習,一位上海媽媽的教育分享(實用好文)

時間管理 幼兒園 童書繪本 讀書 早期教育 輕輕家教石家莊升學 2018-11-28

這篇文章,來自一位優秀上海小學生的媽媽,她的孩子在小學是全年級最優秀的學生,不僅成績是第一名,小提琴也拉的非常棒!讓我們一起學習下吧~

文:寶媽

孩子的教育總是我們這些當媽的最熱衷討論的話題。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家孩子年級第一名,是怎麼培養的?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每個家長背後的訴求卻大相徑庭。我總結了如下一些方面,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學習習慣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有些孩子做作業拖拉,有些則思想不集中錯題率高,等等。我認為,所謂的學習習慣應包括以下四點,而所謂的“培養”也應該從以做到這四點為標準。

1. 尊重權威,願意受教的心;

2. 提高專注力;

3. 能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任務;

4. 時間管理能力。

二、情商對學習習慣培養的影響

雖說是學習習慣,其實跟孩子的情商和親子關係有很大的關係。怎麼說呢?家有學童的家長一定知道,老師都會佈置作業,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認真記住?有的孩子什麼也沒記住?老師要求孩子更正的地方,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太會重複同樣的錯誤?而有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錯了又錯呢?除了心智成長快慢的不同,孩子對權威的順從和信服程度也導致他從內心願意聽從還是置若罔聞,甚至對抗。

我家孩子小時候沒上過早教班,學了個象棋,還在上了3次課後就放棄了。但是我一直非常慶幸在他4歲的時候上了一年的情商課程,讓他能夠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也能很好地理解別人,省去了非常多內耗。有家長一定會問:“這跟學習習慣的培養有關嗎?扯得也太遠了,太玄乎了吧。”但是我還是想告訴家長們,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慢慢離開我們去面對這個世界,他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別人對他的評價;如何處理衝突;如何能正面地接受別人的建議等等都會影響他每天上學的心情。

當他們聽到別人(包括同學和老師)指正他們的錯誤時,能夠理智地接受,並不會引發幻覺說別人這樣或那樣說他是因為不喜歡他,那麼他就會非常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從而走上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

三、幼小銜接很關鍵,讓孩子愛上學習

上學前到底要不要練寫字?要不要學拼音?要不要學……?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的幼兒園是教拼音的,我母親當時幫我帶孩子,也是買了一本描紅回來給孩子寫。但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不要盯著他檢查每天記住了多少,如果家長放鬆心情,每天像唱兒歌一樣跟孩子一起念拼音,換著花樣玩,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慢慢就記住了。最近看到有人說:“學習不可能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我要告訴家長,孩子小時候的學習就是要把它變成好玩的事。

寫字怎麼玩啊?我的經驗就是沒有硬性指標,寫唄,高興寫就多寫,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想寫就不寫,不會因為他一天不寫字就導致上學會被老師批評,這完全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兩件事。孩子都是有上進心的,只要我們多肯定,多鼓勵,他們是願意按照我們的建議做的,前提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要有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閱讀怎麼讀?我們家的親子閱讀很早就結束了,因為他是個對形狀非常敏感的小孩,很早就認識了很多的字,所以他很小就開始自己讀書,我曾經試圖引導性地要求他複述故事,他拒絕了,我也就隨他去。只要他還愛看書,願意來跟我分享他看的東西,我就不能因為要時時關注他讀懂了多少而讓他排斥讀書。對於這件事我也糾結過非常多次,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我仍然覺得保持孩子讀書的興趣是最重要的。

專注力怎麼培養?不需要特別培養,當他玩他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別干擾他就可以了。什麼是干擾?一會兒問:“寶寶,要不要喝水?”一會兒說:“應該這個樣子玩更好……”等等就是干擾,順著孩子的思路陪著他玩,而不是時時緊繃著教育他做到最好,玩到最好就足夠了。

四、成績重要嗎?有沒有盡力而為最重要

孩子上學後幾周,我就告訴他:“學習可以讓人更聰明,做更多的事,所以學習是每個小孩必須的任務。但是上帝給每個人的天賦是不一樣,如果他賦予你很高的智商,那麼也就意味著他要你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上帝賦予你很好的天賦,而你偷懶沒有好好利用,那麼你是浪費了上帝給你的禮物,他會傷心。但是如果有的人就是不聰明,就是不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那麼他同樣是有價值的,比如超市的工作人員、一些環衛工人等等,雖然他們沒有讓人羨慕的學歷,但是他們同樣對這個社會有貢獻。所以說,學習成績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 你有沒有盡力而為才是最重要的。學習不是為了給別人展示你能不能幹,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成長為一個有知識,對社會更有貢獻和價值的人。”

我不知道在他6歲半的年紀是不是完全明白了我說的這段話,但是我想他應該是對自己評估了一下,覺得自己應該是哪類人,應該怎樣對待學習這件事。

五、不尊重權威的孩子不可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告訴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的,就算是覺得老師的某個做法不妥,也要站在老師的立場去理解,並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老師的要求。我特別不贊同有些家長所謂的民主觀點,允許孩子隨時對老師的話表示質疑。權威就是權威,家裡的權威是家長,學校的權威是老師,不尊重權威的孩子不可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他的精力都消耗在如何表達他那時時變化的思想上了,教育孩子有一顆謙卑的心,一顆願意受教的心是首要的。

可能有家長要說了:“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對嗎?”這個想法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如何讓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比較有深度和內涵的呢?我記得有一篇文章提到,只有讀萬卷書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批評性思維,也就是說小孩的思維是要慢慢培養的,除了學習,還有家教等等,所以只有紮好根,才能有真正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就容易思維混亂。

六、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上

要陪孩子做作業嗎?要檢查作業嗎?要按照家校聯繫冊上的作業一條一條地跟孩子核對嗎?

我的經驗是不要,統統不要。我們剛上小學的第一天,我過問了一下孩子知不知道都有哪些作業,發現漏了一個,提醒他以後記得都記下來,以後再沒有檢查,每次簽字的時候問他是不是都做完了,只要他說是,我就簽字。

那孩子偷懶怎麼辦?撒謊呢?這就又要提到親子關係了,跟孩子之間相互信任關係的建立是從小就開始了的,媽媽說話算不算話,這在很早以前就被孩子檢查確認過了,孩子說謊後媽媽會怎樣也是在很早以前就演練過了,我曾時不時地提醒他信任是個非常重要和脆弱的關係,做了100件事建立起來的信任關係會因為一個不誠實的話或行為而破壞,要重新建立起來可能需要再去做10000件事,所以騙人或撒謊不值得嘗試。

讓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檢查作業有沒有全部完成,第二天上學的東西有沒有全部帶上等等都應該在一開始就引導孩子自己完成。剛開始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丟三落四,這是正常的,家長跑到學校去送書本也是正常的,但是要告訴孩子我們只會給他送兩次,因為他剛剛上學,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們。

但是事不過三,以後要自己記住整理自己的書包,如果忘記自己跟老師解釋,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讓孩子完全自己的事自己做,那樣太冷酷了,畢竟我們應該是他們堅強的後盾,但是也要慢慢放手,讓孩子知道他能夠搞定自己的事。

在我看來每個一年級的老師都是值得敬佩的,為了培養孩子的習慣他們嘔心瀝血。我們的班主任半個學期下來整整瘦了10多斤。允許孩子有一些小失誤,給予孩子一步步進步的空間,孩子其實是不用我們一路扶著往前走的。

七、雷打不動,每天玩一個小時

上小學了孩子每天就沒有玩的時間了嗎?怎麼可能!對於剛上學的孩子,必須要保證孩子每天1個小時以上玩的時間,週末有一整天自由玩耍的時間。關於玩這件事,我一直把它作為學習習慣培養的絕好工具使用。哪個孩子不愛玩?如果他不能正大光明地去玩,他就會自創各種各樣的方法玩,直接反應出來就是磨蹭和拖延,一旦養成這個習慣要改變非常難,所以高效率的學習習慣就是這樣跟玩緊密地綁定在了一起。

1、回家先做作業,還是先休息、吃東西等等?

第一天放學,孩子到家吃東西,玩玩具。等我到家快7點了才開始做作業,結果第一天作業8點才完成,做完後趕緊洗洗就睡了。我跟他談:“你看如果不先做完作業,玩也玩不好,心裡老是有一件事,還不如先寫作業,是不是?”他點頭,表示第二天回家先寫作業。

第二天我到家,他作業已經完成。吃完飯,帶著他下樓到小區的步行街玩,跟幼兒園時候一模一樣,這下他嚐到甜頭了,以後都是早早做完作業,做完作業就可以玩了啊。作業質量怎麼保證呢?告訴孩子,一件事最好一次搞定,爭取不返工,要不玩的時間就少了(我這個媽媽是多麼體貼啊)。他自己也知道如果錯誤少,做的作業也就少,他一點也不傻呢。

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磨蹭,我並不知道每一家都是怎麼安排孩子學習的,但是我覺得如果孩子知道他分內事做完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他幹嘛要磨蹭呢?如果磨蹭,一定是家長安排了他不想做的事,他們沒有力量明抗,就會暗地裡磨蹭。

2、家長要不要佈置課外作業?

我從來不佈置額外的作業,能高效率地學好老師教的知識足夠了,不過我告訴孩子了,如果成績不好,不是說明上課沒有好好聽,就是說明老師講的聽不懂,只能去上課外補習班了,因為老媽我是沒有那個時間再輔導的,如果上補習班,那麼就沒有玩的時間了。為了不上補習班,孩子表示在學校學好老師教的所有知識。

我們家小子無論拉琴還是學習,都是快速搞定,然後就可以爽爽地玩了。我兒子的課外學習是拉小提琴。我把考級作為一個個小目標要求孩子去實現。去年他考小提琴5級,真是明顯感覺硬逼著上了一個臺階,等上了這個臺階後回過頭來看,他也覺得自己挺厲害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錯,但是對於普通孩子,有壓力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自信。這是一個持久戰,家長必須耐心,我們也還在成長過程中。

八、給小學生講時間管理,沒有不可能

跟小孩子講時間管理有點不太靠譜,但是我還是嘗試著做了,從孩子第一個寒假慢慢試行。放假前我會讓他列出每天要完成的任務,但是我不會要求他寫上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我只要求他每做完一件事就劃個勾,隔一段時間抽查一下執行的情況。通常不會100%執行,然後我就提醒+重複要求,告訴他要為自己的事情和時間負責。只要孩子有他自己自由支配的權利,他就有可能慢慢找到適合他的作息時間,按照他的頻率完成他的任務。

孩子的教育實在是個很大的話題,任何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會牽扯出背後父母教育理念、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等潛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時時自省,定期客觀地評判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並且願意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也會慢慢成長,這樣我們跟孩子的差距就不會越來越大,也不會有不可跨越的代溝。

全文(完)

這位上海媽媽,看似不怎麼“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既不陪孩子做作業,也不幫孩子檢查功課,還從不佈置課外作業。她沒有監督孩子的學習,但卻一直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責任感。在她的引導下,孩子養成了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更多的是去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不僅僅是監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