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年古縣伊尹躬耕之地--山東莘縣

莘縣,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西南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陽谷縣以金線河為界,東北鄰東昌府區,西與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以及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清豐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濮陽市範縣、濮陽縣接壤,北鄰冠縣。介於北緯35°48′—36° 25′,東經115°20′—115°43′之間;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縣總面積1416平方公里,轄4個 街道、20個 鎮;人口104萬[1]。 春秋時期,為衛國莘邑之地。戰國時期,地處齊國、魏國交界地帶。1952年,平原省撤銷,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1967年,屬聊城地區。1997年,屬聊城市 莘縣是革命老區、山東省委恢復地,抗日戰爭時期是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在這裡留下足跡。主要河流有: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等;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岩鹽等;著名景點有:燕塔、十字坡等。 2018年上半年,莘縣完成GDP總量190.0億元,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71名;同比增長6.9%,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61名;人均GDP量1.94萬元,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119名。

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早在新石器時期,境內已有氏族部落存在。今之觀城一帶,曾為夏朝的國都。 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 春秋戰國時,莘地先後屬衛,屬魏,屬齊;秦置陽平縣(即後之莘縣),屬東郡;漢代,陽平、東武陽(即後之朝城縣)、畔觀(即後之觀城縣)3縣並存; 公元前221年,秦兼併六國,分為36郡,時屬東郡,始置陽平縣。後齊改為樂平縣。後周設莘亭縣。586年(隋開皇六年)複稱陽平縣。588年改稱清邑。 公元606年(隋大業二年)始稱莘縣。 宋代先後屬河北東路大名府和中書省南部東昌路。明代屬東昌府。清代屬山東省布政司東昌府。民國初年屬山東省東臨道, 為州,為郡,為縣,地名尋改尋復,隸屬迭經更變,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4年8月1日,莘縣全境解放。1949年至1952年屬平原省聊城地區。1958年底撤銷莘縣建制,屬地劃歸範縣、冠縣。1961年7月1日復置莘縣。1964年後金堤以北之範縣屬地全部劃歸莘縣。

據考證,莘縣為龍山文化遺址,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從我縣地理位置上看,地處黃河故道,因草隨水長,人依草生,古人類就對這塊沃土有所開拓,並形成了一個個聚落居地。這就孕育著莘縣地名的產生,從而直到有了語言、文字,才有了地名的產生和記載,可見,莘縣地域的歷史源遠流長。

據《方輿紀要》載,秦始皇(贏攻)三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兼併六國、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莘縣屬東郡,時為陽平縣,距今2226年,曾幾度更名,秦時為陽平縣,南北朝北齊時改為樂平,北周改曰莘亭縣,隋朝又恢復陽平,曾改曰清邑,後又改曰莘縣,沿用至今。

從莘縣的地名資料來看,早在戰國時期業已形成的地名流傳至今有15條,如馬陵、道口等。這些地名多半是依地物地貌為命名特徵。隨著時間的流逝,一般不易演襲,她們之所以能夠演襲下來是因為在她們身上曾經發生過重大的歷史事件,就馬陵道來說,是戰國時期膾炙人口的齊國軍師孫殯逼殺死魏國將軍龐涓之地。

自秦至元代形成的地名約有300多條。秦統一全國後,基層行政單位設有鄉、裡、亭,如爐裡、王亭等名稱。漢代大興地主莊園,在村莊周圍修造圍牆,以防衛所用稱寨,如大王寨、百寨等,這些名稱構成了我縣許多地名的通名。三國時期魏踞中原,曹操在此大搞屯田,張屯、大屯等名稱由此而來。隋唐時期、佛教盛行,寺院林立,由此產生的地名有舍利寺、觀城等。宋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村名有減無增;元代為了加強通訊聯絡,在主要交通要道上設驛站,凡十里設一鋪,如十里鋪、王鋪等由此而得名。

明清兩代是莘縣人口、村莊、地名猛增的時期,產生並沿用下來的地名多達一千多條,其主要原因是:1、明初從山西大量遷民此處建立了許多村莊,這些地名沒有什麼特色,主要是取名村或莊。2、清朝時期戰爭平息,土地墾殖廣泛,大批新興聚落誕生,一村分兩村、多村的情況甚多,這些地名更為普通,絕在多數是在以其原名為其通名。如前卓莊則是從原來的卓莊(現叫後卓莊)遷出立村,古城大閻莊則是從北閻莊遷出立村。

境內屬太行山隆起以東的下沉地帶、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然比降六千分之一。自然地貌坡、窪相間,微度起伏,沙、壤、粘土質分明,壤土面積大且土層深厚。境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勢同季。徒駭河、金線河自南部發端,向北縱穿大部縣境;金堤河流經縣境南端;馬頰河、鴻雁渠從西北部斜穿而過;仲子廟、範莘、道口等人工乾渠分別從東、中、西部縱貫全境,河渠交錯,共同構成了全縣的排灌系統。優越的自然條件,極利人類和動植物生息繁衍。宋元以來,雖迭經災荒、戰亂,但人民依然躬耕下輟,廝守著這方盛產“五穀”、“六畜”的熱土,所產小麥、荸薺、辣椒以及魯西黃牛等,或進貢京師,或遠銷外地,享譽遐邇。據對全縣1159個自然村分析,(1)以村、莊等通名冠以姓氏的地名有553條,如張莊、李莊等。(2)以地物地貌命名的有233條,如山谷、流水坑等;(3)因事奇聞命名的有172條,如車川口、馬撈莊等;馬撈莊就是從前有一人在井邊飲馬,不慎掉入井中,馬就站在井邊將韁繩拖入將人拖出,人稱該村為馬撈人莊。(4)以歷史遺址及人物、姓氏、墓地、故居命名的有107條,如李大人莊、太子張莊等。(5)以人名命名的有13條,因村人官大或藝術高超很有名望如李名楊、王順延等。(6)以其他命名的有78條其命名特徵各異。總之,全縣的居民點地名語詞鮮明地揭示了境內地形特徵,形象地展現了莘縣黃河故道的地理景觀文化。

中文名

莘縣

面積

1416平方公里

外文名

Shenxian County

國家/地區

山東省聊城市

下轄地區

莘亭街道等4個街道、古云鎮等20個鎮

政府駐地 燕塔街道

電話區號 0635

郵政編碼 252400

著名景點

燕塔、十字坡、野豬林、馬陵道古戰場等

地理位置

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西部

氣候類型

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方言

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南部)

車牌代碼 魯P

人口 104萬

行政區劃代碼

371522

主要河流

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

座標

北緯35°48′—36° 25′,東經115°20′—115°43′

"
千年古縣伊尹躬耕之地--山東莘縣

莘縣,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西南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陽谷縣以金線河為界,東北鄰東昌府區,西與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以及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清豐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濮陽市範縣、濮陽縣接壤,北鄰冠縣。介於北緯35°48′—36° 25′,東經115°20′—115°43′之間;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縣總面積1416平方公里,轄4個 街道、20個 鎮;人口104萬[1]。 春秋時期,為衛國莘邑之地。戰國時期,地處齊國、魏國交界地帶。1952年,平原省撤銷,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1967年,屬聊城地區。1997年,屬聊城市 莘縣是革命老區、山東省委恢復地,抗日戰爭時期是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在這裡留下足跡。主要河流有: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等;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岩鹽等;著名景點有:燕塔、十字坡等。 2018年上半年,莘縣完成GDP總量190.0億元,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71名;同比增長6.9%,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61名;人均GDP量1.94萬元,在山東省縣(市區)中排第119名。

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早在新石器時期,境內已有氏族部落存在。今之觀城一帶,曾為夏朝的國都。 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 春秋戰國時,莘地先後屬衛,屬魏,屬齊;秦置陽平縣(即後之莘縣),屬東郡;漢代,陽平、東武陽(即後之朝城縣)、畔觀(即後之觀城縣)3縣並存; 公元前221年,秦兼併六國,分為36郡,時屬東郡,始置陽平縣。後齊改為樂平縣。後周設莘亭縣。586年(隋開皇六年)複稱陽平縣。588年改稱清邑。 公元606年(隋大業二年)始稱莘縣。 宋代先後屬河北東路大名府和中書省南部東昌路。明代屬東昌府。清代屬山東省布政司東昌府。民國初年屬山東省東臨道, 為州,為郡,為縣,地名尋改尋復,隸屬迭經更變,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4年8月1日,莘縣全境解放。1949年至1952年屬平原省聊城地區。1958年底撤銷莘縣建制,屬地劃歸範縣、冠縣。1961年7月1日復置莘縣。1964年後金堤以北之範縣屬地全部劃歸莘縣。

據考證,莘縣為龍山文化遺址,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從我縣地理位置上看,地處黃河故道,因草隨水長,人依草生,古人類就對這塊沃土有所開拓,並形成了一個個聚落居地。這就孕育著莘縣地名的產生,從而直到有了語言、文字,才有了地名的產生和記載,可見,莘縣地域的歷史源遠流長。

據《方輿紀要》載,秦始皇(贏攻)三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兼併六國、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莘縣屬東郡,時為陽平縣,距今2226年,曾幾度更名,秦時為陽平縣,南北朝北齊時改為樂平,北周改曰莘亭縣,隋朝又恢復陽平,曾改曰清邑,後又改曰莘縣,沿用至今。

從莘縣的地名資料來看,早在戰國時期業已形成的地名流傳至今有15條,如馬陵、道口等。這些地名多半是依地物地貌為命名特徵。隨著時間的流逝,一般不易演襲,她們之所以能夠演襲下來是因為在她們身上曾經發生過重大的歷史事件,就馬陵道來說,是戰國時期膾炙人口的齊國軍師孫殯逼殺死魏國將軍龐涓之地。

自秦至元代形成的地名約有300多條。秦統一全國後,基層行政單位設有鄉、裡、亭,如爐裡、王亭等名稱。漢代大興地主莊園,在村莊周圍修造圍牆,以防衛所用稱寨,如大王寨、百寨等,這些名稱構成了我縣許多地名的通名。三國時期魏踞中原,曹操在此大搞屯田,張屯、大屯等名稱由此而來。隋唐時期、佛教盛行,寺院林立,由此產生的地名有舍利寺、觀城等。宋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村名有減無增;元代為了加強通訊聯絡,在主要交通要道上設驛站,凡十里設一鋪,如十里鋪、王鋪等由此而得名。

明清兩代是莘縣人口、村莊、地名猛增的時期,產生並沿用下來的地名多達一千多條,其主要原因是:1、明初從山西大量遷民此處建立了許多村莊,這些地名沒有什麼特色,主要是取名村或莊。2、清朝時期戰爭平息,土地墾殖廣泛,大批新興聚落誕生,一村分兩村、多村的情況甚多,這些地名更為普通,絕在多數是在以其原名為其通名。如前卓莊則是從原來的卓莊(現叫後卓莊)遷出立村,古城大閻莊則是從北閻莊遷出立村。

境內屬太行山隆起以東的下沉地帶、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然比降六千分之一。自然地貌坡、窪相間,微度起伏,沙、壤、粘土質分明,壤土面積大且土層深厚。境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勢同季。徒駭河、金線河自南部發端,向北縱穿大部縣境;金堤河流經縣境南端;馬頰河、鴻雁渠從西北部斜穿而過;仲子廟、範莘、道口等人工乾渠分別從東、中、西部縱貫全境,河渠交錯,共同構成了全縣的排灌系統。優越的自然條件,極利人類和動植物生息繁衍。宋元以來,雖迭經災荒、戰亂,但人民依然躬耕下輟,廝守著這方盛產“五穀”、“六畜”的熱土,所產小麥、荸薺、辣椒以及魯西黃牛等,或進貢京師,或遠銷外地,享譽遐邇。據對全縣1159個自然村分析,(1)以村、莊等通名冠以姓氏的地名有553條,如張莊、李莊等。(2)以地物地貌命名的有233條,如山谷、流水坑等;(3)因事奇聞命名的有172條,如車川口、馬撈莊等;馬撈莊就是從前有一人在井邊飲馬,不慎掉入井中,馬就站在井邊將韁繩拖入將人拖出,人稱該村為馬撈人莊。(4)以歷史遺址及人物、姓氏、墓地、故居命名的有107條,如李大人莊、太子張莊等。(5)以人名命名的有13條,因村人官大或藝術高超很有名望如李名楊、王順延等。(6)以其他命名的有78條其命名特徵各異。總之,全縣的居民點地名語詞鮮明地揭示了境內地形特徵,形象地展現了莘縣黃河故道的地理景觀文化。

中文名

莘縣

面積

1416平方公里

外文名

Shenxian County

國家/地區

山東省聊城市

下轄地區

莘亭街道等4個街道、古云鎮等20個鎮

政府駐地 燕塔街道

電話區號 0635

郵政編碼 252400

著名景點

燕塔、十字坡、野豬林、馬陵道古戰場等

地理位置

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西部

氣候類型

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方言

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南部)

車牌代碼 魯P

人口 104萬

行政區劃代碼

371522

主要河流

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

座標

北緯35°48′—36° 25′,東經115°20′—115°43′

千年古縣伊尹躬耕之地--山東莘縣

建制沿革

《尚書·禹貢》中,今莘縣境域屬兗州。

春秋時期,為衛國莘邑(今縣城北14公里處)之地。

戰國時期,地處齊國、魏國交界地帶。

秦代,置陽平縣,治所在今莘城;又置東武陽縣,治所在今莘城南。陽平縣、東武陽縣均屬東郡。

西漢,置觀縣,觀縣、陽平縣、東武陽縣均屬東郡。新莽,觀縣更名為觀治縣。東漢,觀治縣更名為衛國縣;建安十七年(212年),衛國縣、東武陽縣改屬魏郡。

曹魏,東武陽縣移治於朝城(今朝城鎮西),陽平縣由東郡改屬冀州陽平郡。黃初二年(221年),衛國縣、東武陽縣改屬陽平郡。黃初七年(226年),陽平縣改為陽平國。太和六年(233年),陽平國復為陽平縣。

西晉太康元年至三年間(280—282年),陽平縣屬司州陽平郡。永嘉(307—312年)後,陽平縣併入樂平縣。(樂平縣,戰國時魏國置清縣,魏晉時期改為樂平縣,故城在今聊城西、堂邑東南)西晉時期,衛國縣改稱衛縣,陽平縣、東武陽縣、衛縣均屬陽平郡。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置陽平縣,東武陽縣改為武陽縣。

北齊,廢樂平縣,陽平縣改為樂平縣,廢武陽縣。

北周,復置武陽縣,析樂平縣北境置莘亭縣,又置昌樂郡,衛國縣屬之;建德六年(577年),置武陽郡,轄樂平縣、莘亭縣、武陽縣,郡治樂平縣;大象二年(580年),置魏州,武陽郡、昌樂郡屬之。

隋開皇初年,廢武陽郡、昌樂郡,樂平縣、莘亭縣、武陽縣、衛國縣屬魏州。開皇六年(586年),樂平縣複名陽平縣;衛國縣改為觀城縣,縣治位於今清豐縣城南5公里;復置元城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北齊廢),治所移駐今莘縣西南、朝城東北。開皇八年(588年),陽平縣改稱清邑縣。開皇十六年(596年),置莘州,清邑縣、莘亭縣、武陽縣屬之;析臨黃縣置河上縣,縣治設於觀城鎮東北河牧城。大業二年(606年),廢莘州;清邑縣更名為莘縣,“莘縣”之名始於此;廢莘亭縣,併入莘縣;廢河上縣,併入臨黃縣。大業三年(607年),廢魏州,復置武陽郡,治所設在莘縣,莘縣、武陽縣、觀城縣均屬武陽郡。隋末,瓦崗軍李密的魏政權將武陽郡改為前魏州,莘縣、武陽縣、觀城縣屬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前魏州屬宇文化及許國,復為武陽郡,治所設於武陽縣。武德二年(619年),武陽郡屬竇建德夏國,將武陽郡改為前魏州,莘縣、武陽縣屬之;觀城縣劃歸黎州。武德四年(621年),前魏州屬唐,觀城縣還屬前魏州,莘縣、武陽縣屬之;觀城縣劃歸黎州。武德四年(621年),前魏州屬唐,觀城縣還屬前魏州,同年又劃歸澶州;析前魏州復置莘州,州治設在莘縣,莘縣、武陽縣屬之;析莘縣北部置莘亭縣,屬博州。武德五年(622年),廢莘亭縣,併入莘縣。貞觀元年(627年),廢莘州、澶州,莘縣、武陽縣、觀城縣復屬前魏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武陽縣,其地劃屬莘縣、臨黃縣;廢觀城縣,其地劃屬昌樂縣、臨黃縣;廢元城縣,併入貴鄉縣。龍朔二年(662年),前魏州改為後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後冀州改為魏州。永昌元年(689年),析莘縣、臨黃縣置武聖縣,治所設在故武陽城(今朝城鎮孟莊孟窪)。開元七年(719年),武聖縣更名為朝城縣。天寶元年(742年),魏州改為魏郡,莘縣、朝城縣屬之。天寶十五年(756年)、乾元二年(759年)、寶應元年(762年),魏郡、魏州之名又三度更易,終定為魏州,莘縣、朝城縣屬之未變。大曆七年(772年),析昌樂縣、臨黃縣(一說析頓丘縣)復置觀城縣,治所設於舊觀城店(今清豐縣紙房鄉),屬澶州。天祐三年(906年),朝城縣更名為武陽縣。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魏州升為興唐府,武陽縣複名朝城縣,莘縣、朝城縣屬興唐府。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興唐府改為廣晉府,莘縣、朝城縣屬之。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廣晉府改為大名府,莘縣、朝城縣屬之。

北宋建立後,莘縣、朝城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觀城縣屬河北東路澶州。雍熙四年(987年),廢臨黃縣,其地併入觀城縣。明道二年(1033年),朝城縣治所遷至社婆村。皇祐元年(1049年),廢觀城縣,其地劃屬濮陽縣、頓丘縣。皇祐四年(1052年),復置觀城縣,縣治設於水北鎮(今觀城鎮)。崇寧四年(1105年),朝城縣劃歸澶州。崇寧五年(1106年),澶州升為開德府,觀城縣、朝城縣屬之。

金天會八年(1130年),開德府降為澶州,觀城縣、朝城縣屬之。天會十五年(1137年),置大名府路,大名府、澶州屬之。皇統四年(1144年),澶州改為開州,觀城縣、朝城縣屬之。海陵王在位年間(1149—1161年),朝城縣劃歸大名府。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後,莘縣由大名府劃歸博州路。至元五年(1268年),朝城縣、觀城縣由開州劃歸濮州。至元十三年(1276年),博州路改為東昌路,莘縣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東昌路改為東昌府,莘縣屬之;置山東行省,東昌府、濮州屬之。洪武二年(1369年),濮州改隸東昌府。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後,濮州所轄的朝城縣、觀城縣、範縣被廢,不久即復置。至此,莘縣直屬東昌府,朝城縣、觀城縣、範縣屬東昌府濮州。洪武九年(1376年),山東行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屬之。洪武十三年(1380年)【一說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範縣舊縣城因水患遷至古城(今莘縣古城鎮)。

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由東昌府轄州升為直隸州,轄範縣、觀城縣、朝城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濮州直隸州降格為濮州,屬曹州府,範縣、觀城縣、朝城縣屬曹州府濮州。莘縣屬東昌府未變。在省與府、直隸州之間還有一級“道”的準行政建制,到晚清,東昌府屬濟東泰武臨道,曹州府屬兗沂曹濟道。

民國二年(1913年)1月,廢除府、州建制,確認“道”為一級行政區劃;置濟西道,莘縣、觀城縣、朝城縣、範縣屬之。

民國三年(1914年)5月,濟西道改稱東臨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廢東臨道,設立東昌道、曹濮道。莘縣屬東昌道,觀城縣、朝城縣、範縣屬曹濮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廢東昌道、曹濮道,莘縣、觀城縣、朝城縣、範縣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設立山東省第六督察區,莘縣、觀城縣、朝城縣、範縣屬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建立莘縣抗日民主政府,屬魯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觀城縣、朝城縣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屬魯西行政區魯西北專區;4月,莘縣屬魯西北專區;10月,析朝城縣西北部置朝北縣,屬魯西北專區;11月,魯西北專區改稱第三專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魯西行政區和冀魯豫行政區合併為冀魯豫第三專區,莘縣、觀城縣、朝城縣屬之;9月,冀魯豫第三專區改為晉冀魯豫邊區第18專區;12月,在範縣、壽張、朝城、陽谷交界地區建立範壽朝陽邊區(縣級),屬冀魯豫第二(運西)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7月,在莘縣南部、朝城北部毗鄰地區設立縣級莘朝邊辦事處,屬冀魯豫行政區第三(魯西北)專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觀城縣與朝城縣合併為觀朝縣;7月,莘縣與朝北縣合併為莘朝縣,屬冀南行政區第七(魯西北)專區,觀朝縣屬晉冀魯豫邊區第17專區,莘朝邊辦事處改為南峰縣;11月,撤銷範壽朝陽邊區,轄區分別歸原屬各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恢復朝城縣建制;秋季,撤銷觀朝縣,恢復觀城縣建制。

附日偽行政區劃: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設立魯北道、魯西道,莘縣屬魯北道,朝城縣、觀城縣、範縣屬魯西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撤銷魯北道、魯西道,設立東臨道、曹州道,其中莘縣屬東臨道,觀城縣、朝城縣、範縣屬曹州道。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撤銷莘朝縣,恢復莘縣建置,屬冀魯豫行政區第七(魯西北)專區;劃出朝北地區,與元城縣合併設立元朝縣;觀城縣、朝城縣屬冀魯豫第八專區;撤銷南峰縣,轄區劃回莘縣、朝城縣。同年9月,朝城縣更名為南峰縣,朝城縣、觀城縣冀魯豫行政區第二(運西)專區。10月,莘縣屬冀南行政區第一專區(亦稱魯西北專區、臨清專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縣級抗日民主政府改稱民主政府;11月,南峰縣、觀城縣屬冀魯豫第八(濮陽)專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9月,南峰縣、觀城縣屬冀魯豫第九(濮範)專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元朝縣、觀城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南峰縣複名朝城縣;8月,撤銷元朝縣,朝北部分劃歸莘縣,冀南第一專區撤銷,莘縣改屬平原省聊城專區;10月,朝城縣、觀城縣劃歸平原省濮陽專區。建國後,莘縣、朝城縣民主政府改稱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莘縣、朝城縣、觀城縣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1953年8月,觀城縣、朝城縣合併為觀朝縣(1952年7月國務院批准)。

1956年3月,撤銷觀朝縣,原觀朝縣轄區北部劃歸莘縣,南部劃歸範縣,東北部劃歸壽張縣。

1958年12月,撤銷莘縣,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冠縣和範縣。

1961年7月,恢復莘縣建置,行政區域與1958年12月撤縣前相同。

1964年4月,範縣劃歸河南省,其金堤以北行政區域(含範縣舊城)劃入莘縣。

1997年3月,聊城專區改為聊城地區,莘縣屬聊城地區。

公路

莘縣境內有2條高速公路、5條省道。

德商高速公路自東昌府區進入莘縣境內,設莘縣、莘縣南、古城3個互通立交互通立交,在馮姚村西南設莘縣停車區,向西南止於魯豫界;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8米。[7]莘縣至南樂(魯豫界)高速公路始於北徐莊村南的德商高速公路150公里+400米處,向西至西段屯村南的徒駭河東岸與河南省南林高速公路豫魯界至南樂段相接,路線全長18.264公里,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8米,設互通式立交2處,分離式立交5處,服務區1處。[8]

316省道(東營—莘縣)境內長5.4公里。259省道(臨清—商丘)由冠縣界入境,經河店、莘亭、燕塔、莘州、十八里鋪、妹冢、朝城、柿子園、櫻桃園至範縣界,境內長46.7公里。260省道(臨西—觀城)由冠縣界入境(與333省道重合3.9公里),經大王寨、張魯、董杜莊、張寨、王莊集、櫻桃園等鎮,到終點觀城鎮,境內長66.5公里。333省道(蒙陰—館陶)由陽谷界入境,經莘州、東魯、莘亭、燕店、魏莊、大王寨,境內長34公里。324省道(齊河—南樂)由南樂界入境,經張寨、朝城、徐莊,境內長18.99公里。

2014年,莘縣一級公路通車裡程34公里,二級公路162公里,農村公路2889公里;完成公路貨運量678萬噸,貨運週轉量89000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442.8萬人,客運週轉量15890萬人公里。

鐵路

規劃中的鄭濟高速鐵路途徑莘縣,擬在縣城西側或南側設高鐵站1座。

規劃建設的古云鐵路貨運專用線是古云經濟開發區的專用鐵路,規劃自晉豫魯鐵路通道範縣站引出,上跨金堤河、古櫻路、金線河,轉向化工園區東側古云貨場站。線路全長12.2公里,共建車站2座(範縣、古云),線路所1個。鐵路建成運營後,主要承擔園區石油化工、鋼鐵和其他大宗物資的運輸,預計年貨運量1200萬噸,營運收入1.5億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