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17家上市車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失去了“利潤奶牛”長安福特的支撐,長安汽車在轉型時期所經歷的“陣痛”,無疑最為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長安汽車的半年報中,長安乘用車品牌和長安福特5、6月零售還是重回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的二季度其實已經開始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二季度虧損額約1.44億元,相對一季度近20.96億元的虧損,環比已大幅減虧。

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下,將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讓長福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即年產銷量達80萬-90萬輛;而自主品牌將繼續堅持轎車+SUV兩條腿走路路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趨勢轉型。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17家上市車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失去了“利潤奶牛”長安福特的支撐,長安汽車在轉型時期所經歷的“陣痛”,無疑最為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長安汽車的半年報中,長安乘用車品牌和長安福特5、6月零售還是重回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的二季度其實已經開始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二季度虧損額約1.44億元,相對一季度近20.96億元的虧損,環比已大幅減虧。

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下,將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讓長福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即年產銷量達80萬-90萬輛;而自主品牌將繼續堅持轎車+SUV兩條腿走路路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趨勢轉型。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邊緣者的自救

在一片愁雲密佈的車市半年財報中,幾家已將近被“邊緣化”的車企,情況愈發讓人擔憂。

拿正在進行“保殼”大戰的海馬汽車為例,儘管公司於今年4月和5月兩次公告出售旗下相關房產,但今年上半年仍未擺脫虧損境地。上半年,*ST海馬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較去年同期27.21億元減少14.6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8億元。

若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及持續經營能力未能根本性改善,其一系列的“自救”行動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17家上市車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失去了“利潤奶牛”長安福特的支撐,長安汽車在轉型時期所經歷的“陣痛”,無疑最為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長安汽車的半年報中,長安乘用車品牌和長安福特5、6月零售還是重回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的二季度其實已經開始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二季度虧損額約1.44億元,相對一季度近20.96億元的虧損,環比已大幅減虧。

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下,將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讓長福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即年產銷量達80萬-90萬輛;而自主品牌將繼續堅持轎車+SUV兩條腿走路路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趨勢轉型。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邊緣者的自救

在一片愁雲密佈的車市半年財報中,幾家已將近被“邊緣化”的車企,情況愈發讓人擔憂。

拿正在進行“保殼”大戰的海馬汽車為例,儘管公司於今年4月和5月兩次公告出售旗下相關房產,但今年上半年仍未擺脫虧損境地。上半年,*ST海馬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較去年同期27.21億元減少14.6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8億元。

若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及持續經營能力未能根本性改善,其一系列的“自救”行動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形勢同樣嚴峻的還有眾泰汽車。

借殼上市三年後,眾泰汽車的經營狀況愈發惡劣。數據顯示,眾泰汽車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大跌195%,虧損將近三個億。

與此同時,眾泰汽車最近在遭遇旗下子品牌君馬汽車的經銷商維權的困境,加上早前一眾高管離職,今後的發展讓人擔憂。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17家上市車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失去了“利潤奶牛”長安福特的支撐,長安汽車在轉型時期所經歷的“陣痛”,無疑最為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長安汽車的半年報中,長安乘用車品牌和長安福特5、6月零售還是重回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的二季度其實已經開始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二季度虧損額約1.44億元,相對一季度近20.96億元的虧損,環比已大幅減虧。

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下,將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讓長福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即年產銷量達80萬-90萬輛;而自主品牌將繼續堅持轎車+SUV兩條腿走路路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趨勢轉型。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邊緣者的自救

在一片愁雲密佈的車市半年財報中,幾家已將近被“邊緣化”的車企,情況愈發讓人擔憂。

拿正在進行“保殼”大戰的海馬汽車為例,儘管公司於今年4月和5月兩次公告出售旗下相關房產,但今年上半年仍未擺脫虧損境地。上半年,*ST海馬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較去年同期27.21億元減少14.6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8億元。

若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及持續經營能力未能根本性改善,其一系列的“自救”行動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形勢同樣嚴峻的還有眾泰汽車。

借殼上市三年後,眾泰汽車的經營狀況愈發惡劣。數據顯示,眾泰汽車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大跌195%,虧損將近三個億。

與此同時,眾泰汽車最近在遭遇旗下子品牌君馬汽車的經銷商維權的困境,加上早前一眾高管離職,今後的發展讓人擔憂。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目前擁有蔚來和大眾兩家合資企業的江淮汽車,日子也不好過。

財報顯示,上半年江淮實現營業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13.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5億元,同比減少23.46%。事實上,這已經是江淮汽車連續三年中報淨利呈同比下滑態勢。

作為蔚來和小鵬的代工企業,江淮和海馬似乎也並未能借此在經營情況上得到改善,反而越來越虧。

"

隨著國內各大上市車企陸續披露的半年財報,中國車市的信心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冰點”。

事實上,在最近公佈的17家國內上市的乘用車企業中,僅有6家車企出現了虧損。另外的11家,仍然實現著盈利。

雖然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但較去年同期有著較大跌幅的淨利潤卻一再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中國車市已然步入最壞時期,是以退為進,還是繼續矇眼狂奔,企業都必須作出選擇。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功夫汽車認為,從上半年實現盈利137.64億元的上汽集團,到上半年大幅虧損了22.40億元的長安集團,這當中的差距不僅是“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更是描繪了一幅中國車企在車市結構調整時期的“眾生相”。

僅3家車企淨利實現同比增長

在目前已公佈半年財報的17家上市車企中,僅東風集團、比亞迪以及北汽新能源3家的淨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的盈利增長幅度最大,達203.61%,為14.55億元。

毫無疑問,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暴漲94.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助推利潤增長的一大動力。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57萬輛,已然佔到上半年總銷量逾6成。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高達621.84億元的總營收相比,14.55億元的歸股淨利潤在其他上市車企看來,實則並不是那麼出色。

同樣地,另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北汽藍谷,雖然其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盈利的情況仍不甚樂觀。

報告顯示,北汽藍谷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然而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虧損1.23億元。

也就是說,在補貼退坡之後,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況,或將遭受到極大的考驗。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3家淨利潤實現增長”中的最後一家,東風集團也是這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在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16.36%的情況下,歸股淨利潤仍有著同比5.34%增長的車企。

對於2019上半年度的業績變動原因,東風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強化汽車庫存管理,降低“兩金”佔用,公司在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下滑情況下,淨利潤率達17.5%,保持穩定水平。

儘管如此,擺在東風集團面前的難題還有不少。例如銷量斷崖式下滑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英菲尼迪如何儘快進入主流陣營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重慶系”車企遭遇重創

在虧損的幾家上市車企中,總部均位於重慶的小康股份、力帆汽車和長安汽車,無疑成為了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三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康股份的歸股淨利潤同比大跌218.81%,虧損了2.81億元,由盈轉虧。

而力帆汽車的情況則更為嚴重,利潤下跌幅度同比高達859.98%,在去年上半年仍有著1.25億元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然而,他們兩家虧損的額度加起來也不及長安汽車。長安汽車上半年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4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29.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53%。

功夫汽車發現,上述三家重慶車企,事實上都在經歷著轉型過程中的“劇痛”。

小康股份把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受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 據其在半年度報告中介紹,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高端電動汽車金康SERES SF5、大眾型電動汽車東風風光E3和經濟型電動汽車E1。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近年來,小康股份對智能電動車的投入逐年走高,可以說把企業的未來都押於此。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小康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4.75億元、8.12億元和16.62億元,每年度的增幅都在100%左右。而且研發投入中用於智能電動汽車的佔比也越來越高,2018年達8.91億元,佔總研發費用的53.61%。

相反,力帆汽車在虧損之後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跑道。

“從汽車製造商向汽車貿易與服務商轉型升級”是力帆意欲執行的下一階段戰略。同時,一眾高管的調整也折射出力帆今後的主營業務或將重新放在摩托車身上,對於投入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力帆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17家上市車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家,失去了“利潤奶牛”長安福特的支撐,長安汽車在轉型時期所經歷的“陣痛”,無疑最為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長安汽車的半年報中,長安乘用車品牌和長安福特5、6月零售還是重回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汽車的二季度其實已經開始實現減虧。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二季度虧損額約1.44億元,相對一季度近20.96億元的虧損,環比已大幅減虧。

在長安汽車的規劃下,將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讓長福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即年產銷量達80萬-90萬輛;而自主品牌將繼續堅持轎車+SUV兩條腿走路路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趨勢轉型。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邊緣者的自救

在一片愁雲密佈的車市半年財報中,幾家已將近被“邊緣化”的車企,情況愈發讓人擔憂。

拿正在進行“保殼”大戰的海馬汽車為例,儘管公司於今年4月和5月兩次公告出售旗下相關房產,但今年上半年仍未擺脫虧損境地。上半年,*ST海馬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較去年同期27.21億元減少14.6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78億元。

若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及持續經營能力未能根本性改善,其一系列的“自救”行動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形勢同樣嚴峻的還有眾泰汽車。

借殼上市三年後,眾泰汽車的經營狀況愈發惡劣。數據顯示,眾泰汽車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大跌195%,虧損將近三個億。

與此同時,眾泰汽車最近在遭遇旗下子品牌君馬汽車的經銷商維權的困境,加上早前一眾高管離職,今後的發展讓人擔憂。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另一方面,目前擁有蔚來和大眾兩家合資企業的江淮汽車,日子也不好過。

財報顯示,上半年江淮實現營業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13.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5億元,同比減少23.46%。事實上,這已經是江淮汽車連續三年中報淨利呈同比下滑態勢。

作為蔚來和小鵬的代工企業,江淮和海馬似乎也並未能借此在經營情況上得到改善,反而越來越虧。

車企半年財報:在“最壞”的時期,作最壞的打算

說起“代工”,華晨集團的經營情況則截然不同。

2019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業收入為19.04億元,同比下滑16.74%;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滑9.43%。

華晨是17家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淨利潤大於營收的業務。事實上,若扣除今年上半年華晨寶馬對華晨中國的貢獻達35.52億元后,華晨中國實則虧損了3.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情況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已是常態。今年4月12日,華晨中國宣佈,由閻秉哲接任祁玉民,成為華晨中國新任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及本集團若干職位。

隨著2022年華晨寶馬股比發生變化,留給華晨自主發展的時間,已然不多。

功夫拍案

在本輪上市車企的上半年財報中,功夫汽車發現,若以盈利的額度排名,實則變化不大。儘管上汽集團仍然是國內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但其下滑逾20%的盈利幅度已愈發讓市場感到寒冷。

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這兩家目前主攻新能源的企業獲得的增長,或許多少能讓企業看到未來的趨勢,但若扣除補貼後,這兩家車企的真實情況或許也未如賬面般樂觀。

由此,車市的這場“寒冬”或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存在,企業除了要加速轉型之外,還應加強抵禦抗風險的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