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常識與通識》裡對汪曾祺的描述是中國大作家裡面,相對少文人氣的一位,其實也不是少文人氣,是說少士大夫那種架子。汪老筆下的食物幾乎都是直接描寫,從不拐彎抹角,修辭極簡。

比如寫到杭州知味觀的炸響鈴,上來就是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

與其說是美食作家,看著像極了烹飪專業書。而在油煙火氣之後,再附上三兩句自己或周邊人的心情或狀態為點睛,恰到好處。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常識與通識》裡對汪曾祺的描述是中國大作家裡面,相對少文人氣的一位,其實也不是少文人氣,是說少士大夫那種架子。汪老筆下的食物幾乎都是直接描寫,從不拐彎抹角,修辭極簡。

比如寫到杭州知味觀的炸響鈴,上來就是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

與其說是美食作家,看著像極了烹飪專業書。而在油煙火氣之後,再附上三兩句自己或周邊人的心情或狀態為點睛,恰到好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就像書中有一節聊起鹹菜茨菰湯,講他來到北京之後發現茨菰賣的很貴,且北方人不認識,每次買了茨菰,總有人問他:“這是什麼?”“茨菰”“茨菰是什麼?”汪老也不好回答。

最後懷念起人人識此味的家鄉,便在小節末尾留上兩句。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菰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常識與通識》裡對汪曾祺的描述是中國大作家裡面,相對少文人氣的一位,其實也不是少文人氣,是說少士大夫那種架子。汪老筆下的食物幾乎都是直接描寫,從不拐彎抹角,修辭極簡。

比如寫到杭州知味觀的炸響鈴,上來就是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

與其說是美食作家,看著像極了烹飪專業書。而在油煙火氣之後,再附上三兩句自己或周邊人的心情或狀態為點睛,恰到好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就像書中有一節聊起鹹菜茨菰湯,講他來到北京之後發現茨菰賣的很貴,且北方人不認識,每次買了茨菰,總有人問他:“這是什麼?”“茨菰”“茨菰是什麼?”汪老也不好回答。

最後懷念起人人識此味的家鄉,便在小節末尾留上兩句。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菰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與影像相比,由文字湊成的食物,雖不可直觀看見,但也形成了一千個人當中有一千道菜的體驗。

這種體驗的創作過程,有人按照邏輯來寫,有人按照畫面來寫的,陳曉卿自述自己是後者,而我斗膽將汪曾祺先生的方式歸納為前者,習慣用筆頭將食物一步一步成形的過程記錄下來,不走切面而是全盤托出,讓食物沒有隱私可言。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常識與通識》裡對汪曾祺的描述是中國大作家裡面,相對少文人氣的一位,其實也不是少文人氣,是說少士大夫那種架子。汪老筆下的食物幾乎都是直接描寫,從不拐彎抹角,修辭極簡。

比如寫到杭州知味觀的炸響鈴,上來就是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

與其說是美食作家,看著像極了烹飪專業書。而在油煙火氣之後,再附上三兩句自己或周邊人的心情或狀態為點睛,恰到好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就像書中有一節聊起鹹菜茨菰湯,講他來到北京之後發現茨菰賣的很貴,且北方人不認識,每次買了茨菰,總有人問他:“這是什麼?”“茨菰”“茨菰是什麼?”汪老也不好回答。

最後懷念起人人識此味的家鄉,便在小節末尾留上兩句。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菰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與影像相比,由文字湊成的食物,雖不可直觀看見,但也形成了一千個人當中有一千道菜的體驗。

這種體驗的創作過程,有人按照邏輯來寫,有人按照畫面來寫的,陳曉卿自述自己是後者,而我斗膽將汪曾祺先生的方式歸納為前者,習慣用筆頭將食物一步一步成形的過程記錄下來,不走切面而是全盤托出,讓食物沒有隱私可言。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相較當下幾類美食作者,這位被打成過“右派”,進過牛棚又因參與京劇《沙家浜》修改加工有功,而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作家,在一生的苦難和挫折面前仍執迷於生活的美,是因其平靜曠達的心態。可能很多事情是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無論是被人稱為“人間餓爸”的陳曉卿還是“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抑或是離開我們的汪曾祺都在五味之中品味人生,用一場場飯局展現中國的人情百味。

"

文 | 素生

陳曉卿,不論他置身北京還是東京,南京還是望京,你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沈宏非

被人們稱為“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是《舌尖》的總顧問,在他眼裡《舌尖》導演陳曉卿時常是這樣的狀態,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紀的安徽人,每每想到自己老家,淮河岸邊的菜餚時,還是會食指大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我們看過多少美食文字和影像,這些年我們依舊該吃吃,該喝喝,該呵呵的時候也都沒落下。

《深夜食堂》捲土重來之後,不知是能喚醒人們沉睡的胃,還是再做一次反面教材,讓無數人轉過身去尋找迷失的家鄉味。

故鄉對於散落各地的遊子來說都是一份會被放大的味覺感受,而思鄉之情最盛的時期,往往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導致的。

為此我們便憑藉一股濃濃的鄉愁,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翻找自己家鄉的氣味,哪怕置身濃重的霧霾裡,也總能在某個瞬間嗅到老家的味道。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能發現這種味道的人,手邊恰巧有些筆墨的,便起手將其落在紙上,要是恰巧能拍下來,便成了紀錄片。各顯神通將視覺和味覺連在一起,成了所謂的深夜放毒或人間至味。

陳曉卿的工作便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

這位聊起來飯食,嘴裡常含口水的導演被更多人熟知,之後他的微博就變成了城市覓食者的行動指南,與大量嘴饞又勤快的人們保持著一種“不正常”的關係。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無論是大董的小乳鴨還是羅永浩每次必點兩份的牛欄灣豆乾,都被標進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地圖,就連春天到了要吃薺菜這種事情,都被一眾食客奉為春天來了的第一課。

相對他紀錄片中對美食的顯微鏡頭和升格鏡頭的運用,李立紅讀出的每句解說詞都成了所謂的“舌尖體”,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事情外,陳導的文字也是充滿了地氣。是地氣,和接地氣不同。

這份“地氣”如沈宏非為其所作的序中所說,他將我們鍋裡的、碗裡的、超市菜市、但凡吃的全都放歸山林,然後再深入泥土,深入地表,一點點拍出它們是如何重返江湖的故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這讓我不禁看到一個身著黑色POLO衫的中年男子站在竹林中,帶著自己越發突出的肚子將無數盤中佳餚撇向天空的樣子。

歸於文字便是像“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這類靈趣的標題,以及巧引友人言論寫出孔子云:菜湯拌飯,鼎鍋刮爛。等打趣又飽含對食物深情的文字聊著風土人情和一菜一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之後推出的《風味人間》首播3小時收視破億,是獲得了9.1的高分。而談及自己對尋找食物的要求時,他其實講的很簡單,也就三點:放在首位的一定是要好吃,第二是能夠在其中看到傳統的印記,最後是能通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群的性格特徵。說到底,食物的背後是食物與人、與人群之間的關聯。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美食類的電影也好,動漫也好,紀錄片也好,除了用高光、明亮的色調去勾勒食物,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人為本。食物與人們關係要塞進食物裡,而不是硬加在食物上。若像一些殘缺的影視作品和文字,假借食物大談特談情懷和詩意,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在這點上的表述方式和用力程度,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屬於上乘,這位“愛吃的士大夫”能讓家鄉的一顆鴨蛋勾起無數初中生的口水。和當下諸多肚子裡泛著油水的評論家不同,他不會去刻意追求精細活雅緻的料理,反而是葷素搭配,寫下四方食事。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常識與通識》裡對汪曾祺的描述是中國大作家裡面,相對少文人氣的一位,其實也不是少文人氣,是說少士大夫那種架子。汪老筆下的食物幾乎都是直接描寫,從不拐彎抹角,修辭極簡。

比如寫到杭州知味觀的炸響鈴,上來就是豆腐皮(如過幹,要少潤一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薑末,入鹽,把肉餡包在豆腐皮內,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油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

與其說是美食作家,看著像極了烹飪專業書。而在油煙火氣之後,再附上三兩句自己或周邊人的心情或狀態為點睛,恰到好處。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就像書中有一節聊起鹹菜茨菰湯,講他來到北京之後發現茨菰賣的很貴,且北方人不認識,每次買了茨菰,總有人問他:“這是什麼?”“茨菰”“茨菰是什麼?”汪老也不好回答。

最後懷念起人人識此味的家鄉,便在小節末尾留上兩句。

我很想喝一碗鹹菜茨菰湯

我想念家鄉的雪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與影像相比,由文字湊成的食物,雖不可直觀看見,但也形成了一千個人當中有一千道菜的體驗。

這種體驗的創作過程,有人按照邏輯來寫,有人按照畫面來寫的,陳曉卿自述自己是後者,而我斗膽將汪曾祺先生的方式歸納為前者,習慣用筆頭將食物一步一步成形的過程記錄下來,不走切面而是全盤托出,讓食物沒有隱私可言。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相較當下幾類美食作者,這位被打成過“右派”,進過牛棚又因參與京劇《沙家浜》修改加工有功,而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作家,在一生的苦難和挫折面前仍執迷於生活的美,是因其平靜曠達的心態。可能很多事情是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無論是被人稱為“人間餓爸”的陳曉卿還是“饞宗大師”的沈宏非,抑或是離開我們的汪曾祺都在五味之中品味人生,用一場場飯局展現中國的人情百味。

在北京,我的舌尖找不到歸屬感

當然,還有像蔡瀾、張佳瑋這類未被提及的美味文字書寫者,也在一蔬一飯中透露著別樣的才情,且不問美食是否不能辜負,至味是否歸於清歡,他們的嘴裡都會常含口水,要問為什麼?

因為他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