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的模樣普通,看起來就是一個圓鼓鼓的小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米黃色上攤著一大塊的焦色——這似乎是它是烤制的證據,不然可能會有人說它是炸的中式小吃咧。

其實白脫小球的前身是“法棍”,但作為舶來品它也得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上海人將它從長條兒的棍狀,改造成了可愛的“小球”,但味道卻依然保留了百年前的香韌。

它外表硬挺,內裡空餘而富有韌性,咬下一口也要花些力氣,嚼上好半天味道也不會淡去,反而那股子“白脫”味慢慢隨麵糰釋放出來,吃完仍有些輕薄的餘味。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的模樣普通,看起來就是一個圓鼓鼓的小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米黃色上攤著一大塊的焦色——這似乎是它是烤制的證據,不然可能會有人說它是炸的中式小吃咧。

其實白脫小球的前身是“法棍”,但作為舶來品它也得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上海人將它從長條兒的棍狀,改造成了可愛的“小球”,但味道卻依然保留了百年前的香韌。

它外表硬挺,內裡空餘而富有韌性,咬下一口也要花些力氣,嚼上好半天味道也不會淡去,反而那股子“白脫”味慢慢隨麵糰釋放出來,吃完仍有些輕薄的餘味。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這座城市的血液裡,都流淌著海派西點

海派西點當然不止這些,奶油小方、冰糕、栗子蛋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念念不忘的點心,它們化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也賦予無數小辰光甜味的初體驗。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的模樣普通,看起來就是一個圓鼓鼓的小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米黃色上攤著一大塊的焦色——這似乎是它是烤制的證據,不然可能會有人說它是炸的中式小吃咧。

其實白脫小球的前身是“法棍”,但作為舶來品它也得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上海人將它從長條兒的棍狀,改造成了可愛的“小球”,但味道卻依然保留了百年前的香韌。

它外表硬挺,內裡空餘而富有韌性,咬下一口也要花些力氣,嚼上好半天味道也不會淡去,反而那股子“白脫”味慢慢隨麵糰釋放出來,吃完仍有些輕薄的餘味。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這座城市的血液裡,都流淌著海派西點

海派西點當然不止這些,奶油小方、冰糕、栗子蛋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念念不忘的點心,它們化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也賦予無數小辰光甜味的初體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華山路上的梧桐樹依舊安靜地佇立著,抹著鮮豔口紅的老太太扶了扶墨鏡,走進一家門窗深重的西餅店。

與之相反,天鑰橋路上人聲鼎沸。從清晨到晨昏,白玉蘭陳列櫃前的那陣蒸煙才逐漸散去。

而黃河路上,國際飯店前來晚了的人沒趕上最後的“出貨”時辰,得了一聲“都賣完了”的回答,只能擺了擺手不甘心地挪出了店外。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的模樣普通,看起來就是一個圓鼓鼓的小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米黃色上攤著一大塊的焦色——這似乎是它是烤制的證據,不然可能會有人說它是炸的中式小吃咧。

其實白脫小球的前身是“法棍”,但作為舶來品它也得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上海人將它從長條兒的棍狀,改造成了可愛的“小球”,但味道卻依然保留了百年前的香韌。

它外表硬挺,內裡空餘而富有韌性,咬下一口也要花些力氣,嚼上好半天味道也不會淡去,反而那股子“白脫”味慢慢隨麵糰釋放出來,吃完仍有些輕薄的餘味。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這座城市的血液裡,都流淌著海派西點

海派西點當然不止這些,奶油小方、冰糕、栗子蛋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念念不忘的點心,它們化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也賦予無數小辰光甜味的初體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華山路上的梧桐樹依舊安靜地佇立著,抹著鮮豔口紅的老太太扶了扶墨鏡,走進一家門窗深重的西餅店。

與之相反,天鑰橋路上人聲鼎沸。從清晨到晨昏,白玉蘭陳列櫃前的那陣蒸煙才逐漸散去。

而黃河路上,國際飯店前來晚了的人沒趕上最後的“出貨”時辰,得了一聲“都賣完了”的回答,只能擺了擺手不甘心地挪出了店外。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雖然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甜點“新面孔”出現在了上海這個海納百川的四海餐桌上。

有人會說,這些海派西點的味道太重、流程太過守舊、原料都還是傳統的甜到發膩的“老東西”,總之與如今越來越精緻的點心相去甚遠。

但正是它們,見證了上海百里洋場的輝煌,並在今後的百年歲月間寫下了專屬於上海的味覺日記。

"

咬著大雨天“搶來的”一塊蝴蝶酥,我突然想起了與它的初遇。

那是一個燥熱難耐的七月,時間是早晨六點半,我打算趕早去市區內買一袋20多塊的點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從床上小心翼翼地爬下,我迅速打理完拿著太陽傘出了門。從寢室走到公交車站的五分鐘內,我拷問自己不下10遍“真的要去嗎?”,但雙腳卻未停緩。

雖然從松江出門來回的時間就得花上小半天,但我堅信,它一定值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事實證明,這大概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相遇,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

那時我對人廣並不熟,但出了地鐵站跟著地標走了幾步,我就嗅到了一陣濃郁的甜香味。

不需要指引,循著它我走到了一棟威嚴聳立的大樓前,拐彎兒進了條單行的小道,看到了靜立在路旁的一間光線昏暗的小店——就是它了。

雖然上午九點多就已到了門口,但我仍花了大半個小時衝破了那條老少編織的長隊,拿到了一袋如蟬翼般舒展的蝴蝶酥。

我並非誇大其詞,它太過美好,任誰都念在心尖兒。所以縱然只是它芸芸追求者中的一員,我也甘願等待。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但上海的老牌西點, 絕不止有蝴蝶酥值得人追捧。今天我們來聊聊蝴蝶酥背後的甜點家族——「海派西點」。

提到“海派”二字,那自然和海派文化分不開。

從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作為重要的通商口岸打開了與外界交流的大門。到了上世紀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在上海聚集,海派文化由此發展壯大。

在這種環境下,海派文化也孕育出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那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他們的飲食文化帶入上海。而包容且善於學習的上海糕點師傅吸收了西式點心的“形”,並將其賦予了獨特的“味”,最終形成了屬於上海的「海派西點」。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蝴蝶酥:不經意的驚喜

作為現今上海西點界的一霸,蝴蝶酥已經在上海灘叱吒了近百年。

據說最早是法國人將它帶入的上海。當法式千層酥的酥皮被切好後,將剩餘的那些捲起來,中間刷上黃油,最後再切片撒上白糖,放入烤箱中烤上片刻。

這個不起眼的邊角料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現今上海西點屆的一霸——「蝴蝶酥」。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通體金黃,酥皮層層疊出了一對“蝴蝶翅膀”,上面還零星點綴著白糖顆粒。

“咔嚓”,一口咬下去,牙齒清晰地感受到與層層酥皮的親密接觸。別看它們外表硬挺,但裡層卻鬆軟無比,而每穿透一層,一圈酥皮就脫落下來。

這時候,面壑間的黃油被釋放出濃郁的香甜,交織著白麵香與白糖的清甜,讓人慾罷不能。而嘴邊也要趕緊用手托住,吃完最後嘬一下手掌心的酥屑,別提多滿足了!

哈鬥:小時候最愛的一口甜

據說哈鬥與泡芙出於一門,外表圓潤無巧克力相伴的是「泡芙」,而長條兒樣的巧克力小友,便是「哈鬥」了。

雖然它看起來並不精緻,渾身凹凸不平像個“大老粗”,但它的味道卻是一點也不粗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而一枚小小的“哈鬥”,硬是被塞進了巧克力、奶油、黃油,但味道調和下來卻並沒有直衝腦門讓人只想叫停的甜膩味,反而像個嬌羞的少女,一層層釋放它迷人的風情。

它一共有三層,最外頭一層是褐色的巧克力硬殼,這是初遇的甜美。

再下去是一層酥脆的麵皮,充滿著韌性,又給“甜”拉開了一段空窗期,你可以好好地感受巧克力的餘韻。

而最下頭則是細膩鬆軟的蛋糕,跟著將要消散的甜味而來,補上些許細滑的香甜。味道接連下來,仿若看完一出節奏輕緩的精彩好戲!

而往往不等你看完,它就已牢牢地俘獲了你的心。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它也曾攪弄風雲

總有人說它只是塗了糖霜和黃油的餅乾片,雖然它確實由“biscuit”(餅乾)音譯而成,但它的味道卻並非能被“餅乾”簡單概括。

新鮮出爐的別司忌誘人程度不輸蝴蝶酥,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麵包的焦香。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別司忌不講究形狀,有方有條。只需在麵包片用長刀在一層塗上軟糊糊的黃油,而另一面刷一層糖霜,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

最後出爐的別司忌被高溫烤得通透極了,兩面金黃而兩側焦糊,全身香而脆。黃油和糖霜漫漫滲透進了麵包的氣孔之中,一口下去舌尖立馬能感受到中、西式的甜共同交織的美妙。

這樣一小疊別司忌,再配上一杯咖啡,就可以慢慢坐上一下午。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白脫小球:法棍的上海兄弟

說起老上海的味道,大概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白玉蘭”。

這個即使在美食薈萃的天鑰橋路,也常年被老老少少擁躉,排著長隊的小店,是無數上海人的回憶。而說起白玉蘭,不得不提它——「白脫小球」。

同別司忌一樣,“白脫”也來源於音譯的“butter”,意思就是“黃油”。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它的模樣普通,看起來就是一個圓鼓鼓的小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米黃色上攤著一大塊的焦色——這似乎是它是烤制的證據,不然可能會有人說它是炸的中式小吃咧。

其實白脫小球的前身是“法棍”,但作為舶來品它也得適應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上海人將它從長條兒的棍狀,改造成了可愛的“小球”,但味道卻依然保留了百年前的香韌。

它外表硬挺,內裡空餘而富有韌性,咬下一口也要花些力氣,嚼上好半天味道也不會淡去,反而那股子“白脫”味慢慢隨麵糰釋放出來,吃完仍有些輕薄的餘味。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這座城市的血液裡,都流淌著海派西點

海派西點當然不止這些,奶油小方、冰糕、栗子蛋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念念不忘的點心,它們化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也賦予無數小辰光甜味的初體驗。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華山路上的梧桐樹依舊安靜地佇立著,抹著鮮豔口紅的老太太扶了扶墨鏡,走進一家門窗深重的西餅店。

與之相反,天鑰橋路上人聲鼎沸。從清晨到晨昏,白玉蘭陳列櫃前的那陣蒸煙才逐漸散去。

而黃河路上,國際飯店前來晚了的人沒趕上最後的“出貨”時辰,得了一聲“都賣完了”的回答,只能擺了擺手不甘心地挪出了店外。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雖然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甜點“新面孔”出現在了上海這個海納百川的四海餐桌上。

有人會說,這些海派西點的味道太重、流程太過守舊、原料都還是傳統的甜到發膩的“老東西”,總之與如今越來越精緻的點心相去甚遠。

但正是它們,見證了上海百里洋場的輝煌,並在今後的百年歲月間寫下了專屬於上海的味覺日記。

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真的愛死上海的海派西點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