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當年說是到上海來,其實卻是穿過上海所有的都市繁華,直接抵達上海西南角上的石化城,一座幾年前才在海灘上矗立起的化工城。簡陋的水泥樓群、年輕的香樟樹,甚至連飛過的鳥兒都透著年少才有的機靈。不過,大堤外的杭州灣足夠古老,這片沙灘所有的歷史開始之前,杭州灣就在那裡風吹浪湧,潮起潮落。

當年是指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父親從徐彙區的商業部門調到當時的金山縣,參加一個著名的叫做“金山石化”的工程。幾年後,我和母親從山東來上海探親的時候,規模宏大的“上海石化總廠”已經成立。隔著長堤,堤內是廠區,是林立的塔罐管道;堤外是杭州灣,是煙波浩淼的東海。嗯,是這個詞兒,那時寫作文只要描寫面積稍大的水域,我總喜歡用煙波浩淼。就像回到老家後,我用高樓大廈向我的同學描繪父親居住的五層的宿舍樓。

父親上班去了,我便纏著母親去海邊,與父親同事老朱的妻和孫子們一起去。那是第一次踩上金山的這片沙灘。腳下的細沙黝黑、堅實、原始,帶有某種神奇的彈性以及吸力,年少的我只能在上面留下一行極淺的腳印。退潮的海水在沙灘墾出一條溝,急急地迴歸大海。我們幾個孩子挽起褲腳,伏擊那些從挖開洞口的泥沙裡剛剛探頭出來的小螃蟹。水窪裡有魚,小小的,大約一寸來長或更短,稍一靠近,它們瞬間便將水弄渾,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不著急,用不著混水摸魚,海水裡的細沙很快就會沉澱,就能在澄清的水窪裡發現跳跳魚正躲在角落,鼓起一雙眼睛怯怯地觀察著你。

近岸的地方有蘆葦,黃黃綠綠,隨風搖晃著。蘆葦下面的泥淖裡有更多的蟹,不過抓到更難。它們有八隻腳,這是它們的自由世界。蟹有紅色的,也有青色的,大個的像會跑的小塊積木,小個的像粘泥的大粒毛豆。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當年說是到上海來,其實卻是穿過上海所有的都市繁華,直接抵達上海西南角上的石化城,一座幾年前才在海灘上矗立起的化工城。簡陋的水泥樓群、年輕的香樟樹,甚至連飛過的鳥兒都透著年少才有的機靈。不過,大堤外的杭州灣足夠古老,這片沙灘所有的歷史開始之前,杭州灣就在那裡風吹浪湧,潮起潮落。

當年是指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父親從徐彙區的商業部門調到當時的金山縣,參加一個著名的叫做“金山石化”的工程。幾年後,我和母親從山東來上海探親的時候,規模宏大的“上海石化總廠”已經成立。隔著長堤,堤內是廠區,是林立的塔罐管道;堤外是杭州灣,是煙波浩淼的東海。嗯,是這個詞兒,那時寫作文只要描寫面積稍大的水域,我總喜歡用煙波浩淼。就像回到老家後,我用高樓大廈向我的同學描繪父親居住的五層的宿舍樓。

父親上班去了,我便纏著母親去海邊,與父親同事老朱的妻和孫子們一起去。那是第一次踩上金山的這片沙灘。腳下的細沙黝黑、堅實、原始,帶有某種神奇的彈性以及吸力,年少的我只能在上面留下一行極淺的腳印。退潮的海水在沙灘墾出一條溝,急急地迴歸大海。我們幾個孩子挽起褲腳,伏擊那些從挖開洞口的泥沙裡剛剛探頭出來的小螃蟹。水窪裡有魚,小小的,大約一寸來長或更短,稍一靠近,它們瞬間便將水弄渾,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不著急,用不著混水摸魚,海水裡的細沙很快就會沉澱,就能在澄清的水窪裡發現跳跳魚正躲在角落,鼓起一雙眼睛怯怯地觀察著你。

近岸的地方有蘆葦,黃黃綠綠,隨風搖晃著。蘆葦下面的泥淖裡有更多的蟹,不過抓到更難。它們有八隻腳,這是它們的自由世界。蟹有紅色的,也有青色的,大個的像會跑的小塊積木,小個的像粘泥的大粒毛豆。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上海民眾在金山嘴漁村海邊下水感受清涼

該回家了,這才抬頭看一眼遠遠矗立在海上的金山三島,在渾黃的海面上如鉅艦編隊而來。遠遠的沙灘上插有竹竿,撐起滬網,隨著潮水而來的魚蝦會被攔住嗎?那是一些怎樣的海洋生物,我不得而知。我赤著腳,一隻手拎著鞋,另一隻手裡有螃蟹。螃蟹們抓啊撓啊,想回到屬於它們的海灘。我不會吃它們,它們太小了!我本意是把它們養起來,和它們成為朋友。不過,它們不喜歡水龍頭裡放出來的自來水,加少許的鹽仍然不喜歡。兩三天後,它們都死了,這很讓人遺憾!那一年我九歲,讀小學三年級。

再次回到這片沙灘已是十多年後,這次是因為在父親的公司裡工作了。對方位再次確認的結果是:石化城的西邊,是著名的金山衛鎮,從名字居然可以上溯到明朝的海防前線和關於抗倭的傳奇故事。而沿著大堤往東走,則是金山嘴的漁村,漁港裡仍有機帆船突突突地進進出出。回航的船上有大筐的海鮮抬上岸來,海鷗激動地盤旋並且尖叫。

那時沒有多少朋友,但大海算一個。這時可以獨自去海邊,走在水邊的防浪石和丁字壩上。防浪石參差,上面有牡蠣等貝殼類居住過的痕跡。風聲呼號,浪奔浪湧。集群的海蟑螂卻渾然不怕,只在聽到人聲時才迅速消遁在背陰或石罅處。遠處已經修起車客渡碼頭,長橋臥波,從岸邊一直延伸到大海深處,這時乘船就可以遠航了。

當然,最熱鬧的還是夏天,海灣裡建成一個U字形的、也可能是那時上海的夏天最熱鬧的去處——石化海濱浴場。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當年說是到上海來,其實卻是穿過上海所有的都市繁華,直接抵達上海西南角上的石化城,一座幾年前才在海灘上矗立起的化工城。簡陋的水泥樓群、年輕的香樟樹,甚至連飛過的鳥兒都透著年少才有的機靈。不過,大堤外的杭州灣足夠古老,這片沙灘所有的歷史開始之前,杭州灣就在那裡風吹浪湧,潮起潮落。

當年是指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父親從徐彙區的商業部門調到當時的金山縣,參加一個著名的叫做“金山石化”的工程。幾年後,我和母親從山東來上海探親的時候,規模宏大的“上海石化總廠”已經成立。隔著長堤,堤內是廠區,是林立的塔罐管道;堤外是杭州灣,是煙波浩淼的東海。嗯,是這個詞兒,那時寫作文只要描寫面積稍大的水域,我總喜歡用煙波浩淼。就像回到老家後,我用高樓大廈向我的同學描繪父親居住的五層的宿舍樓。

父親上班去了,我便纏著母親去海邊,與父親同事老朱的妻和孫子們一起去。那是第一次踩上金山的這片沙灘。腳下的細沙黝黑、堅實、原始,帶有某種神奇的彈性以及吸力,年少的我只能在上面留下一行極淺的腳印。退潮的海水在沙灘墾出一條溝,急急地迴歸大海。我們幾個孩子挽起褲腳,伏擊那些從挖開洞口的泥沙裡剛剛探頭出來的小螃蟹。水窪裡有魚,小小的,大約一寸來長或更短,稍一靠近,它們瞬間便將水弄渾,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不著急,用不著混水摸魚,海水裡的細沙很快就會沉澱,就能在澄清的水窪裡發現跳跳魚正躲在角落,鼓起一雙眼睛怯怯地觀察著你。

近岸的地方有蘆葦,黃黃綠綠,隨風搖晃著。蘆葦下面的泥淖裡有更多的蟹,不過抓到更難。它們有八隻腳,這是它們的自由世界。蟹有紅色的,也有青色的,大個的像會跑的小塊積木,小個的像粘泥的大粒毛豆。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上海民眾在金山嘴漁村海邊下水感受清涼

該回家了,這才抬頭看一眼遠遠矗立在海上的金山三島,在渾黃的海面上如鉅艦編隊而來。遠遠的沙灘上插有竹竿,撐起滬網,隨著潮水而來的魚蝦會被攔住嗎?那是一些怎樣的海洋生物,我不得而知。我赤著腳,一隻手拎著鞋,另一隻手裡有螃蟹。螃蟹們抓啊撓啊,想回到屬於它們的海灘。我不會吃它們,它們太小了!我本意是把它們養起來,和它們成為朋友。不過,它們不喜歡水龍頭裡放出來的自來水,加少許的鹽仍然不喜歡。兩三天後,它們都死了,這很讓人遺憾!那一年我九歲,讀小學三年級。

再次回到這片沙灘已是十多年後,這次是因為在父親的公司裡工作了。對方位再次確認的結果是:石化城的西邊,是著名的金山衛鎮,從名字居然可以上溯到明朝的海防前線和關於抗倭的傳奇故事。而沿著大堤往東走,則是金山嘴的漁村,漁港裡仍有機帆船突突突地進進出出。回航的船上有大筐的海鮮抬上岸來,海鷗激動地盤旋並且尖叫。

那時沒有多少朋友,但大海算一個。這時可以獨自去海邊,走在水邊的防浪石和丁字壩上。防浪石參差,上面有牡蠣等貝殼類居住過的痕跡。風聲呼號,浪奔浪湧。集群的海蟑螂卻渾然不怕,只在聽到人聲時才迅速消遁在背陰或石罅處。遠處已經修起車客渡碼頭,長橋臥波,從岸邊一直延伸到大海深處,這時乘船就可以遠航了。

當然,最熱鬧的還是夏天,海灣裡建成一個U字形的、也可能是那時上海的夏天最熱鬧的去處——石化海濱浴場。

上海石化這座海邊之城,收納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

海濱浴場,歡樂之地

每到週末,從長寧到金山的綠皮火車哐當哐當送來的無數本地遊客,攜婦將雛,穿著花花綠綠的泳衣,帶著各色各樣的救生裝備,就像煮餃子一樣湧進渾黃的海水。海水是渾濁的,浴場也簡陋不堪,但都不礙事兒。快樂很簡單,快樂就是盡情享受這杭州灣的海邊所有的慷慨饋贈:海風,陽光;藍天、白雲;黃沙、綠草;招潮蟹、灘塗魚……甚至仰躺在海面上與那些高聳的罐塔隔堤相望也是新奇的風景呢。

至於晚上,晃著赤紅的臂膀、穿著寬鬆的沙灘褲、趿著人字拖的遊客在小城的熱鬧處徜徉。隨塘河路的步行街,冰鎮的啤酒,剛出鍋的小炒。燈光,人影,大排檔,組成小城最熱鬧的時光。那時,金山嘴的海鮮一條街正在成形,在最先建成的小樓上,已經可以就著東海的風、大金山的景和初升的月下酒了。不過直到多年後,上海作家馬尚龍在品嚐過金山嘴的海鮮後,才藉著酒意或者還有海風和月光做出結論:嘴巴上的中國另一個概念是,凡是以嘴命名的地方,必定有水,必定有好吃的東西。金山嘴即是(《為什麼是上海》)。

那時的我在讀蘇童、格非和餘華他們的先鋒派小說,開始以不同的視角理解和解構眼前的世界。有時與文友,有時一個人,喜歡在週末的晚上去海邊,坐在丁字壩上,坐在防浪石上,聽潮來潮去,聽風吹風過,把青春期的為賦新詞強說愁與這海邊分享,看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大金山島上,看月光在海面延展出一條波光粼粼的路來。

上海石化成功上市了,金山撤縣建區了,當年那些香樟已經鬱郁成材,小城飛快地用真正的高樓大廈成長起來,就連海邊的沙灘也有了新的名字,叫做“城市沙灘”。金山的海邊,這片傳說中的周康王姬釗曾經駐足和築城的沙灘迎來自己的摩登時代:長廊如風中的波浪,棕櫚是優雅的點綴,金色的黃沙覆蓋史前的灘塗,一片廣袤的海水被新的堤岸圍起,澄清出原本只屬於天空的蔚藍,這是新的海濱浴場。原來的浴場變成叫做“鸚鵡洲”的溼地公園。海邊的蘆葦還在,它們生生不息、黃黃綠綠,裝點這塊從原始到簡陋再到時尚的沙灘。那些潮間帶裡的蟹和魚想來已經適應這金沙灘上的新家。海邊從此不寂寞。世界沙灘排球巡迴賽、音樂節、煙花節,甚至還有啤酒節、沙雕展紛至沓來。新景緻,新風情,這是讓千百年來俯瞰這海邊的大金山瞠目結舌的造化。

現在,海邊反而去得少了,偶爾會帶遠道而來的朋友去吹吹海風,走走棧道。赤著腳走在新鋪的黃沙上,從水邊的海綿堆裡抓到一隻剛褪完殼的螃蟹。蟹不是當年招潮蟹的模樣,軟軟地在我手裡掙扎,剛放回清澈的海水,便歡活地鑽到碧綠的海綿深處去了。

偶爾會想,那年來到這座海邊的城,可能真的有某種機緣巧合的因素在,於是才和與這年輕的城一起成長,一起見證,直到把這座城市的記憶融進父親和我的基因裡。

題圖為民眾在金山嘴漁村海邊拍攝婚紗照,本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欄目主編:伍斌 文字編輯:伍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