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的小菜場

上海 盆菜 豆腐 上海灘 蔬菜 建築 江蘇 看懂上海 2019-07-06
大上海的小菜場

過去,大多數普通的上海老百姓,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小菜場。上海話很有意思,無論菜場大小,一律稱之為“小菜場”;不管儂買葷菜蔬菜、雞鴨魚肉,放進菜籃裡就都成了“小菜”。

上海人之所以把菜場稱作“小菜場”,把菜叫作“小菜”,可能與上海人吃菜講究少而精是有關係的。

上海最多的是寧波人。寧波人習慣把菜做得比較鹹,他們形象地把小菜叫作“下飯”,意思是吃一點小菜只是為了配合把飯吃下去的。請客人吃飯,他們往往會客氣地說:“下飯嘸糕(沒有)飯吃飽。”實際上,寧波人的小菜,做得既入味又精緻。

小菜場裡廂買小菜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至今上海人還保留著許多,和小菜場有關的俚語,比如,“拎到籃頭裡儕是菜”,說的是“買菜時不精挑細選,拿到籃裡就是,不分好壞”。後來,人們把買東西不管好壞,買了就走的行為,叫作“拎到籃頭裡儕是菜”。

大上海的小菜場

上海人精明的味道,在小菜場裡最能體現出來了。主婦們去菜場買菜,總要精挑細選,他們不僅要考慮“葷素搭配”,還要精打細算,不能超支,他們還有一套自己的買菜經。即便是後來家裡有了冰箱,上海人依然堅持天天去菜場,因為在追求生活質量的上海人看來,剛買來的小菜和冷藏後的小菜味道是不一樣。

大上海的小菜場

1956年,徐彙區烏魯木齊中路菜場首創了“盆菜”供應

這個“盆菜”,可不是潮汕人家的“盆菜”,它是把各種菜加工洗淨,搭配成拼盤出售。這樣晚上下班回家,就不用再洗、撿菜,只要把盆菜用水衝一衝,就可以燒了。而且,盆菜的價格很公道,比如豆腐乾幾鈿、肉幾鈿,一盆東西配成功多少錢,都寫得十分清楚明白。

上海人的菜籃子

大上海的小菜場

當年,上海電視臺在全國電視媒體中,首創了一檔《小菜場》欄目,讓“小菜場”這個平民化的名字,登上了電視臺的熒屏。每天在黃金時段,播出15分鐘的節目,及時播報蔬菜、水產、肉禽類、果品等服務信息,經常還指導市民買、汰、燒。《小菜場》很快成為了一檔收視率很高,在華東一市六省,引起了很大反響的節目。

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電視熒屏,都充斥著一些什麼內容,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真是讓人唏噓不已。以為在做“精英文化”,其實天天在生產“垃圾”,“自娛自樂”為主,服務性的、貼近老百姓的內容真是太少了。

大上海的小菜場

在筆者的印象裡,某一年過年,外婆說菜場裡運來了一批緊俏的橡皮魚,那時候橡皮魚是不用憑票供應的,所以就“搶”了一些回來。一燒,外婆就抱怨了,“橡皮魚伐靈的,賊骨挺硬!”——有多少難吃,至今印象深刻。

▼ 當年“搶購”的魚,不用憑下圖這種票。

大上海的小菜場大上海的小菜場

上個世紀50年代末,為了保障市場供應,中國進入了憑證、憑票,定量供應的時代。居民買米憑購糧證,買菜憑小菜卡。而豆製品、魚、肉、禽、蛋等副食品,都是憑票證來供應的。

一直到1991年的11月1日,上海的豆製品供應,廢除了30餘年來憑票供應,至此,票證供應正式取消,也意味著上海人走過了買菜憑票的年代。

小菜場的故事

說了那麼多“小菜場”的故事,那麼,你知道上海灘最早的小菜場,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翻開上海地圖,至今還能在老城廂一帶,看到諸如“外鹹瓜街”、“麵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以小菜命名的地名。

大上海的小菜場大上海的小菜場

在開埠之前,上海只是江蘇松江府轄下的一個海濱小縣城,老城廂的區域面積才3平方公里。城外的農民和菜販們每日挑菜進城,走街叫賣。後來,一些菜販選擇了臨街門面房作為賣菜賣瓜、賣肉、賣禽蛋場所,固定了下來,逐漸出現了前店後工場的豆腐麵筋作坊等——這大概就是上述這些老地名的由來。

上海最早出現小菜場,至今約有120年的歷史。但是,最有名的還應屬“虹口菜場”,由於它位於虹口區三條馬路的交叉口,老上海喜歡稱它,“三角地菜場”;即便是菜場已經不再的今天,上海人說起那塊區域,依然會用“三角地”這個提法。

從原有的木結構,到適合菜場需求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三角地菜場”當時是上海灘,帶有西方特色的現代化菜場。買菜的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人、朝鮮人和歐洲人。

大上海的小菜場

與之配套的,還有離三角地小菜場不遠處的老場坊1933,如今這裡是一個創意園區,原來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場,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宰牲場。這裡的屠宰和加工設備都很先進,為了確保肉類食品的衛生和安全,還有一整套的肉類衛生防疫的體系和制度。

小菜場的出現,是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標誌,是鄉村的上海發展到城市的上海的一個里程碑。隨著上海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城市版圖的不斷擴大,小菜場的生意也日益紅火,隨之出現了四馬路菜場、八仙橋菜場、唐家灣路菜場。

大上海的小菜場

但是,“小菜場”真正做到菜源豐富,能夠滿足老百姓菜籃子的需求,那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上海老百姓最能看到的改革成果,就是它實實在在地改善了人們的一日三餐問題。

大上海的小菜場

1983年,鄧小平同志來上海,提出要看小菜場,要看居民買菜,而且要找一個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的菜場。於是,2月21日清晨,他來到了當時的膠州路農貿市場,並仔細詢問了菜價,關心著老百姓吃菜的情況。

當時,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話,叫“菜籃子裡看形勢”,就是說,上海的形勢好不好,只要看看菜籃子就知道了。從過去清晨“擺籃頭”、排隊去買菜,到現在去大賣場,把農副產品拉回家,菜籃子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如今,東吃西吃,吃來吃去,還是想念外婆親手做的菜,還是“阿拉屋裡廂的私房菜”最好吃!

大上海的小菜場

HI,這裡有一個用戶調查

請點擊“閱讀原文”參與

大上海的小菜場

“看懂上海”公眾號在各位老朋友的陪伴下走到現在,為了“看懂上海”在未來能更好的為您服務,我們將開展滿意度調查,請各位關注並喜歡“看動上海”的朋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參與調查。

您的建議非常重要,歡迎您積極參與,同時我們也會確保您的個人信息安全。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用戶滿意度調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