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頭,身後的草全開花了

儒家 國學 論語 三字經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7-06-06

我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老師,目前帶的這個班,是我從一年級帶上來的。每天的早自習,我都會做一件事情,就是和學生一起誦讀,在誦讀聲中和他們一起享受和陶醉,一起思考和進步,過著教學相長的生活。這一讀就是五年。回顧我們班的日有所誦故事,讓我想起《日有所誦》中所選劉亮程的一段文字:“我一回頭,身後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灘草惹笑了。”這段話,用來形容我的感受,也是合適的。

從教以來,我一直相信,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記憶力非常強,我想充分利用低年級孩子的這一特點,儘量讓他們多儲備一些語言素材。儲存什麼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什麼樣的語言儲備能使孩子們終身受益呢?當時的我立馬想到了儒家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孩子們與經典為友,和聖賢作伴,豈不美哉!

於是從一年級開始,每天的早讀時間和上課前的五分鐘,我都用來帶領學生誦讀《三字經》《千字文》《論語》等經典。漸漸地,孩子們對經典文段出口成誦,我自己也受到深深的薰陶。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通過“閱讀地平線計劃”,我與親近母語結識。我主動加入了學校的種子教師團隊,成為誦讀課程組的一員。剛拿到《日有所誦》這套書的時候我非常興奮,因為我發現書中有好多我期待介紹給孩子們的中國古代經典詩文,我相信這些充滿著詩情畫意的美麗詩篇將會帶領孩子們領略文學與自然之美。於是我調整了我們班的誦讀日程,把每天的早讀時間全部給了《日有所誦》,而課前的五分鐘依然讀儒家經典。

這樣天天誦讀,孩子們有什麼收穫呢?有一次,我在班裡和學生進行了一次誦讀儒家經典和《日有所誦》感受的訪談。孩子們說,以前誦讀的經典,要教給他們的是道德修為,比如《論語》中說“君子坦蕩蕩”,《大學》中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讓我們知道,古人認為天地之間存在著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卻洋洋乎如在其左右的大道,我們要依道而行。

而現在誦讀的《日有所誦》呢,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感悟,讓我們思考怎樣面對生老病死、愛恨別離,比如書中所選《飛鳥集》的詩行:“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好多孩子喜歡書中所選的好玩的詩歌和散文,作者用孩子的語言述說著孩子的生活,孩子的開心與煩惱。孩子們的話讓我感動,也讓我有一種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明白《日有所誦》能將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感受用詩的語言道出來,孩子們的誦讀,是有“我”的誦讀。從“讀經”到“誦讀經典”,這兩個詞的差別,是我這些年來經歷了多少摸索後才領悟到的:經典是屬於所有時代和民族的,經典又是為每個人所專屬的,古也好,今也好,中也好,外也好,總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華羅庚實驗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5日第9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