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正當我在為寫一篇文案而絞盡腦汁想創新點子時,收到了前同事阿玲的微信,她用著極其不滿的語氣對我說:“為什麼我辛苦工作,每天花心思去討好領導,儘可能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入職三年卻還是被領導辭退了?”

對於阿玲被辭退的消息,說實話我並不是很意外,於是我和她聊了起來,試圖想準確地幫她找到一些值得反思的點。當然,我知道她並不希望此時此刻我幫助她反思,不過是想找發洩一下不滿罷了。

阿玲是我去年一起上班的同事,畢業後選擇進了這所文化傳媒公司做策劃,由於她懂得琢磨領導的心思,時時會討領導開心,所以在公司很快受到了領導的關注。

不過事實上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好運,莫言曾說過:“當你的才華還達不到你的慾望時,那就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和琢磨。”

阿玲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缺點,那就是總喜歡在職場上耍一些小聰明,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但我沒想到她的“小聰明”卻讓她在三年後丟了這份月薪8000的工作。

“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阿玲擁有的這兩點“小聰明”,說不定很多職場者也同樣存在。

①刻意為了抬高自己,而去貶低同事。

由於阿玲長得比較漂亮,再加上自身能力不錯,所以很喜歡在同事之間找優越感,甚至喜歡當著領導的面去貶低別人,而刻意抬高自己。

比如有的休息時間,當領導突然視察時,她看到有同事在刷抖音,她便會故意提高聲音說:“莉莉,你怎麼在刷抖音啊,我平日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些軟件上呢。”

比如她和同事一起完成的任務,總喜歡在領導面前有意無意數落同事能力差,從而凸顯自己能力強的優勢。再比如領導帶她和同事一起外出辦事,她喜歡搶著表現自己,想在領導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

阿玲的這些“小聰明”看似很自然很不起眼,卻成了辦公室大多數同事討厭的點,而領導看似每次表面都贊同或者不說穿,但實則對阿玲的人品產生了懷疑。

②喜歡對領導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阿玲是典型的朋友圈以及領導面前的“偽勤奮”者,總喜歡在朋友圈發一些努力的動態,比如今天早起、明天加班,事實上卻是擺拍一小時,工作十分鐘。

除此,她曾興高采烈和我們分享她上班摸魚的小技巧,那就是在網頁上打開雙窗口,一等領導來了的時候立馬換成工作窗口。

在領導面前,她看似努力、上進,在領導背後卻用小聰明去逃避一些責任和任務。每當辦公室有一些小事情需要處理的事情,她總是會藉故肚子疼、有事等溜之大吉。

試問,領導面對這樣的員工,還能有心思讓你升職加薪嗎?領導需要的是你能為公司創造價值,而不是用你的小聰明去矇混工作。

在職場上,你可以運用你的智慧為你保駕護航,但如果運用小聰明,而不注重為公司創造自我價值,只會讓你在領導心中丟失信任,遲早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要想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實現升職加薪,千萬別和領導和同事耍“小聰明”,以下幾點職場注意事項,讓你的聰明不再用錯。

一、凡事要踏踏實實地工作,講究精益求精。

在職場上,有這樣一個差距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同進公司的人,有的總能超出你的預期升職加薪,而自己三年、五年後還是公司的小職員,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升職加薪、暗自羨慕。

前幾天我去參加了一場婚禮,認識了一位在愛奇藝公司當HR的姐姐,在聊天過程中,她提到了工作態度這一問題。她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職場上比職場老人會更加有激情,他們願意加班、願意為了工作花費心思和精力,領導一般也很看重他們。

但這些年輕人中,都存在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總想著能夠迅速實現升職加薪,卻忽略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有的人喜歡在職場上耍一些小聰明,比如圖快、圖方便,不考慮長遠。

這就好比以前我讀的一個故事,講的是幾個同時進入到工廠上班的年輕人,每天的任務就是做幾百件配件,其中1個年輕人突然發現了工作的漏洞,就算不完成規定的配件任務,但只要在記錄條寫上相應的件數,部門領導也查不出來。

於是其餘幾個年輕人紛紛按照他的說法,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還是相安無事,拿著同樣的薪水,卻做著不同的工作量,他們甚是開心。

他們之中只有一個年輕人沒有耍小聰明,而是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配件的任務,甚至在做配件的過程中仔細琢磨了配件的優缺點、材料的好壞有何影響等等,雖然每天比同事們要多花兩三個小時去完成工作,但他心裡感到很踏實。

半年後,他因為工作認真、負責、出色被領導發現並重視,並開始帶他去見一些客戶、跑一些市場,他依舊認真對待每一件任務,並將其發揮到極致,幾年後那些耍小聰明的同事還在工廠裡做配件,而他已經成為了市場部的領導。

有這樣一則故事。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我們每天都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職場壓力,如果只想著在短時間升職加薪,而卻忽略了重視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靜下心來打磨技能,幾年後說不定你還在原地打轉。所以平日在工作上少耍一些小聰明,多花一些心思精益求精,事業才更加順風順水。

“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二、在公司不隨意講八卦,更不要去搬弄是非。

我相信每個公司或者每個團隊都少不了一兩個喜歡講別人八卦、喜歡搬弄是非的員工。這樣的行為看似能夠增進同事之間的關係,但卻犯了職場的一大忌諱。

S是一位剛進公司不久的新人,由於她長得比較漂亮,再加上她的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平日和同事們相處和交流並不密切,老同事們因此覺得她很神祕,一有時間就會在背後偷偷談論她的一舉一動。

有一次,一位愛八卦的女同事在下班時突然發現S和部門領導一起走進了停車場,其實他們只是去談項目,沒想到第二天她便將這個消息傳遍公司,大家紛紛聚在一起討論S是不是領導的情人,於是大家對於S的態度瞬間冷了幾度。

後來這件事情傳到了領導的耳中,他二話沒說直接將散播八卦、搬弄是非的員工給開除了,他說公司的氛圍就是被這些老鼠屎給攪亂了,況且公司不需要這種只喜歡八卦,而沒有將心思放在工作上的員工。

那位同事辭退後,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未果,上班這麼多年主要心思就只放在了,而S因為受不了八卦的壓力,也選擇了辭職,為此公司白白失去了一位才華橫溢、能力優秀的員工。從此,公司對於愛八卦的員工,輕則罰款,重則開除,人人都畏懼這個規定。

“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三、不要自以為是,一定要聽從領導的安排。

有的員工為了在領導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會在有些事情上表現得特別積極,本想著是好好展現自己的能力,沒想到反倒被自己的“小聰明”誤了。

有一次我們公司迎來了一位大的甲方,當時對方已經和領導達成了雙方的合作協議,正準備簽約時,領導的助理卻自作聰明提出了一個問題,弄得甲方當場就很憤怒和尷尬,這單合作也因為助理的一個“小聰明”而丟失了。

甲方憤然離去,領導在場也是一臉憤怒,助理隨即受到了領導一場嚴厲的批評,自此也被打入了職場上的“冷宮”,領導再也沒有帶他參加過任何活動或者合作,幾個月後他也只有主動辭職,選擇了其他工作。

自以為是,不聽從領導的安排,你自以為是在為自己招攬機會,其實是沒有珍惜自己的羽毛,給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增加一些沒有必要的阻攔。

四、聰明不要表現在臉上,學會察言觀色。

歷史上著名的“楊修之死”,教給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楊修是一個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屢次犯了曹操的大忌。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誇獎和批評。

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大家都不瞭解其中的含義。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

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去觀看。曹操很喜歡,問道:“是誰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楊修!”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嫉妒。

而後還發生了好幾件楊修自作聰明的事,曹操忍無可忍便把他殺了。

正所謂“招滿損,謙受益,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即使你聰明、優秀,但都不要將聰明直接表現在臉上,而是將它放在心裡,把握好一個實用的度,不要掉進耍聰明的陷阱裡。

“入職3年,我被領導辭退了”:那些職場“小聰明”,正在毀掉你

五、和同事相處,懂得把握好“聰明”的度。

①在職場上不自滿、不自誇、不自傲。

在職場中,有的人總喜歡時時刻刻展現自己的能力和優點,多次提起自己所取得的成績,生怕被同事看低、被領導忽視。能夠合適地展示自己的能力,這點大家都很認可,但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去展現你的聰明,就會讓別人覺得你虛榮、自傲、自滿。

所以,把握好一個“耍聰明”的度,聰明從來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要用在正確的行動上,不自滿、不自誇、不自傲,便是你職場上的行為準則。

不耍同事的“小聰明”,學會尊重他人,便是尊重自己。

有的人總喜歡耍一些小聰明,去佔同事的便宜,比如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完叫同事幫忙做,自己闖的禍叫同事替自己背鍋,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飯卻不開錢等等,這些小聰明看似讓你得到了便宜,但幾次之後你在公司的人緣會越來越差,你會發現每當集體活動沒人願意和你一起,每當評選優秀員工時沒人給你投票……

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你對別人耍小聰明,別人會疏遠你。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你對她好,她自然也會對你好。和同事打好交道至關重要,不要用所謂的“小聰明”,去斷送你在職場上的第一步。

在職場上,適當的聰明不是不可以,反而會為你增添光彩,但不要利用你的那些“小聰明”斷送你的事業。

作者:怡安,95後自由撰稿人,師範專業畢業,專欄作者,文章多次登上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等平臺,個人新書籌備中。喜歡讀書和寫作,專注分享職場提升乾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