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都會經歷非常慘烈的戰爭。朝廷忠臣、民間義士,為了保護王朝避免滅亡,都會費勁心力,拋灑熱血。南宋滅亡的時候,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等文臣武將,保護著兩個小皇帝,四處飄蕩,轉戰南北,目的無非就是要留下趙宋血脈,恢復趙宋江山。明朝滅亡的時候,南邊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是為了讓已經死掉的王朝再復活起來。

就算是那些本身很腐朽的朝代,比如元朝,還有王保保等人拼命在保護它。

"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都會經歷非常慘烈的戰爭。朝廷忠臣、民間義士,為了保護王朝避免滅亡,都會費勁心力,拋灑熱血。南宋滅亡的時候,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等文臣武將,保護著兩個小皇帝,四處飄蕩,轉戰南北,目的無非就是要留下趙宋血脈,恢復趙宋江山。明朝滅亡的時候,南邊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是為了讓已經死掉的王朝再復活起來。

就算是那些本身很腐朽的朝代,比如元朝,還有王保保等人拼命在保護它。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溥儀劇照)

可是,清朝滅亡,溥儀退位的時候,卻顯得異乎尋常的平靜。沒有任何“忠臣義士”站出來,為清朝嘆息。清朝的那些最忠誠的禁衛軍,也沒有站出來,保護清朝,保衛年僅6歲的小皇帝溥儀。這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清朝的軍隊實際上被袁世凱控制著。

清朝到了即將滅亡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屬於朝廷的軍隊了。

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東南各省已經簽訂互保協議,不聽朝廷調遣。後來慈禧從西安重新回到北京的時候,也沒有懲治那些不聽朝廷調遣的各地督撫。

其實,也不是慈禧不想懲治這些不聽話的督撫,實際上是她已經把這些督撫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而朝廷的這種舉動,很快就讓各省走向了各自為政,擁兵自重的局面。

以至於後來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迅速地宣佈獨立,朝廷完全無法控制。這時候,攝政王載灃不得不把袁世凱請回朝廷,讓他主持政局。

其實,載灃之前是想殺死袁世凱的,原因就在於袁世凱手中有他一手帶起來的新軍。這個軍隊本來是朝廷的軍隊,後來就成了袁世凱的軍隊。袁世凱手中有新軍,因此載灃很忌憚他。但是當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省紛紛獨立的時候,載灃手中沒有軍隊,無法控制局勢,因此不得不把袁世凱重新請回來。

因為清朝實際上已經沒有自己嫡系的部隊,而所謂的禁衛軍,人數其實也非常少,因此,實在沒辦法保護皇帝。

"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都會經歷非常慘烈的戰爭。朝廷忠臣、民間義士,為了保護王朝避免滅亡,都會費勁心力,拋灑熱血。南宋滅亡的時候,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等文臣武將,保護著兩個小皇帝,四處飄蕩,轉戰南北,目的無非就是要留下趙宋血脈,恢復趙宋江山。明朝滅亡的時候,南邊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是為了讓已經死掉的王朝再復活起來。

就算是那些本身很腐朽的朝代,比如元朝,還有王保保等人拼命在保護它。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溥儀劇照)

可是,清朝滅亡,溥儀退位的時候,卻顯得異乎尋常的平靜。沒有任何“忠臣義士”站出來,為清朝嘆息。清朝的那些最忠誠的禁衛軍,也沒有站出來,保護清朝,保衛年僅6歲的小皇帝溥儀。這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清朝的軍隊實際上被袁世凱控制著。

清朝到了即將滅亡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屬於朝廷的軍隊了。

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東南各省已經簽訂互保協議,不聽朝廷調遣。後來慈禧從西安重新回到北京的時候,也沒有懲治那些不聽朝廷調遣的各地督撫。

其實,也不是慈禧不想懲治這些不聽話的督撫,實際上是她已經把這些督撫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而朝廷的這種舉動,很快就讓各省走向了各自為政,擁兵自重的局面。

以至於後來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迅速地宣佈獨立,朝廷完全無法控制。這時候,攝政王載灃不得不把袁世凱請回朝廷,讓他主持政局。

其實,載灃之前是想殺死袁世凱的,原因就在於袁世凱手中有他一手帶起來的新軍。這個軍隊本來是朝廷的軍隊,後來就成了袁世凱的軍隊。袁世凱手中有新軍,因此載灃很忌憚他。但是當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省紛紛獨立的時候,載灃手中沒有軍隊,無法控制局勢,因此不得不把袁世凱重新請回來。

因為清朝實際上已經沒有自己嫡系的部隊,而所謂的禁衛軍,人數其實也非常少,因此,實在沒辦法保護皇帝。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袁世凱劇照)

二、清朝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仁人志士的擁戴。

清朝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就和列強開始打仗。清朝和列強打了很多仗,這些仗,幾乎沒有打贏的。每次打輸了,都會割地賠款,丟盡面子。就算比如中法戰爭這種,偶爾打贏了,依然是割地賠款。可以說,清王朝在列強那裡已經沒有了尊嚴,同時在民間老百姓那裡,也沒有了尊嚴。

沒有尊嚴也就罷了,如果清政府能夠勵精圖治、自強不息,這樣做的話,倒也可以獲得老百姓的尊重和擁戴。但是,清政府卻並沒有這樣做。好不容易光緒皇帝站出來,開展維新變法運動,可最後竟然被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給打壓下去了。不少仁人志士,為了變法流血犧牲。就算義和團這種,雖然做法激進,但他們也有幫助朝廷打敗洋人的想法。可是,最後也是被清政府出賣。

可以說,仁人志士已經對清政府失望透頂,願意維護清王朝統治的,已經少之又少。而就算到了最後關頭,清王朝的做法也讓全國人民失望。當時清王朝為了應付全國的分裂,想要搞一個“預備立憲”。可是最後進入立憲內閣的,竟然全部都是清皇室那些腐朽的皇室成員們。這樣的做法,怎能得到大家的擁戴呢?

既然沒人擁戴這樣一個腐朽又頑固的政府,自然就沒人站出來保護它了。

"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都會經歷非常慘烈的戰爭。朝廷忠臣、民間義士,為了保護王朝避免滅亡,都會費勁心力,拋灑熱血。南宋滅亡的時候,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等文臣武將,保護著兩個小皇帝,四處飄蕩,轉戰南北,目的無非就是要留下趙宋血脈,恢復趙宋江山。明朝滅亡的時候,南邊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是為了讓已經死掉的王朝再復活起來。

就算是那些本身很腐朽的朝代,比如元朝,還有王保保等人拼命在保護它。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溥儀劇照)

可是,清朝滅亡,溥儀退位的時候,卻顯得異乎尋常的平靜。沒有任何“忠臣義士”站出來,為清朝嘆息。清朝的那些最忠誠的禁衛軍,也沒有站出來,保護清朝,保衛年僅6歲的小皇帝溥儀。這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清朝的軍隊實際上被袁世凱控制著。

清朝到了即將滅亡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屬於朝廷的軍隊了。

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東南各省已經簽訂互保協議,不聽朝廷調遣。後來慈禧從西安重新回到北京的時候,也沒有懲治那些不聽朝廷調遣的各地督撫。

其實,也不是慈禧不想懲治這些不聽話的督撫,實際上是她已經把這些督撫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而朝廷的這種舉動,很快就讓各省走向了各自為政,擁兵自重的局面。

以至於後來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迅速地宣佈獨立,朝廷完全無法控制。這時候,攝政王載灃不得不把袁世凱請回朝廷,讓他主持政局。

其實,載灃之前是想殺死袁世凱的,原因就在於袁世凱手中有他一手帶起來的新軍。這個軍隊本來是朝廷的軍隊,後來就成了袁世凱的軍隊。袁世凱手中有新軍,因此載灃很忌憚他。但是當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省紛紛獨立的時候,載灃手中沒有軍隊,無法控制局勢,因此不得不把袁世凱重新請回來。

因為清朝實際上已經沒有自己嫡系的部隊,而所謂的禁衛軍,人數其實也非常少,因此,實在沒辦法保護皇帝。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袁世凱劇照)

二、清朝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仁人志士的擁戴。

清朝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就和列強開始打仗。清朝和列強打了很多仗,這些仗,幾乎沒有打贏的。每次打輸了,都會割地賠款,丟盡面子。就算比如中法戰爭這種,偶爾打贏了,依然是割地賠款。可以說,清王朝在列強那裡已經沒有了尊嚴,同時在民間老百姓那裡,也沒有了尊嚴。

沒有尊嚴也就罷了,如果清政府能夠勵精圖治、自強不息,這樣做的話,倒也可以獲得老百姓的尊重和擁戴。但是,清政府卻並沒有這樣做。好不容易光緒皇帝站出來,開展維新變法運動,可最後竟然被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給打壓下去了。不少仁人志士,為了變法流血犧牲。就算義和團這種,雖然做法激進,但他們也有幫助朝廷打敗洋人的想法。可是,最後也是被清政府出賣。

可以說,仁人志士已經對清政府失望透頂,願意維護清王朝統治的,已經少之又少。而就算到了最後關頭,清王朝的做法也讓全國人民失望。當時清王朝為了應付全國的分裂,想要搞一個“預備立憲”。可是最後進入立憲內閣的,竟然全部都是清皇室那些腐朽的皇室成員們。這樣的做法,怎能得到大家的擁戴呢?

既然沒人擁戴這樣一個腐朽又頑固的政府,自然就沒人站出來保護它了。

袁世凱逼清朝小皇帝退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軍隊起來保護他

(隆裕太后劇照)

​三、清王朝其實獲得了一個最好的結局。

所有的王朝在滅亡的時候,由於後一個王朝害怕前一個王朝的皇室後人被遺老們擁戴起來,死灰復燃,因此,都會對前一個王朝的皇室後人進行斬盡殺絕。

不過,清王朝滅亡以後,中國實行的政治體制,已經不再是王朝政治。也就是說,不會再有新王朝的皇帝擔心舊王朝復辟,因此,清王朝的皇室,得到了極好的優待。

事實上,當時袁世凱在讓隆裕太后頒發退位詔書的時候,專門簽訂了一個《清室優待條件》。這個優待條件,給清皇室的待遇極為優厚,光是錢一年就給他們四百萬。而且還允許他們住在紫禁城了,自行一套。

可以說,清皇室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優待,袁世凱用最好的制度把他們保護起來了,他們還需要什麼維護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室優待條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