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中國古代的軍隊,有五個特點。

第一、年代越久遠,數字水分越大,越是接近近代,數字就越準確;

第二、年代越久遠,統計越含糊,所謂的參戰總兵力,往往會包括民夫、輔兵這種非戰鬥人員。而越是接近近代,則通常只統計戰鬥人員的數量;

第三、年代越久遠,越是兵民不分,往往是全民皆兵。年代越近,職業軍人的比例越大,會嚴格區分兵民;

第四、軍警不分,很多朝代的軍隊都不是單純的國防軍,而是身兼國防軍、內衛、警察等身份。朝廷徵召大軍時,往往會把這些軍隊一同徵召;

第五、王朝初期,國力強盛,朝廷有能力保持一支數量巨大的軍隊。王朝中後期,國力嚴重衰退,往往就只能保留少部分的常設部隊,以及一些精銳,維持統治秩序。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就拿明朝來說,明朝初期的軍隊,就屬於典型的國力強盛,養兵量很大、軍警不分、軍民不分、統計含糊,數字誇張。比如朱棣第一次北伐韃靼,按史料記載,出動了五十萬大軍。但是這五十萬大軍是怎麼調動的,從哪裡調動來的,沒有仔細的記載。並且朱棣北伐是出關尋戰,明軍完全沒有後勤保障,五十萬大軍的吃喝,要靠關內供應。所以朱棣的五十萬大軍裡面,肯定至少有一半是民夫或者輔兵。而真正的戰鬥人員,不可能有五十萬。

而到了明朝後期,記載越來越詳細。比如薩爾滸之戰,明軍的調動數字,就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了。可信度極高!

首先是華北地區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合計出兵三萬;西北的延綏、寧夏、甘肅、固原鎮四處合計出兵兩萬五千;北方邊軍合計出精兵五萬五千人。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南北直隸合計出了兩萬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銳的戚家軍;湖南湘西永順、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明軍合計出精兵約三萬人。南北明軍總計八萬六千人,對外號稱四十七萬

從薩爾滸之戰就可以看得出來,明軍雖然只出動了八萬六千人,但這個數字肯定是實數,肯定是不包括民夫和輔兵的。另外,這也可以對應開頭的五點總結。年代越近,統計越準確和精確,軍民分開,國家實力明顯衰退,只能維持少部分的精兵。打一個小小的建州女真,居然還要從全國各地調精兵參戰。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這是萬曆抗倭援朝時的兵力調動記載,可謂是非常之詳細。每一個軍鎮出動多少兵,每一個遊擊參將帶多少家丁隨軍出征,一一都有詳細記載。

到了清朝,由於年代更接近,軍民區分,軍隊調動的數字也就更精確了。

那麼為什麼清朝的數字更精確呢?因為清朝的文獻資料留存到現在的最多!很多當年的奏摺和軍報,現在都能查的到資料。再加上清朝皇帝大權獨攬,什麼事情都要皇帝親自批示,這些當時的奏摺硃批,都要留檔,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研究清朝的重要文獻。

比如說乾隆平定準噶爾,當時清軍在西北的兵力部署就非常詳細。多少兵力參戰,多少兵力在後方屯田,這些屯田的士兵一共開墾了多少畝荒地,秋收時收割了多少糧草,部隊需要多少糧草,希望朝廷再補充多少糧草,這些都能在《清高宗實錄》中查到具體數字。

所以明朝末年和清朝時期的兵力調動,一般都是實數,是多少就是多少,因為調多少兵,就要調多少糧草,戶部和兵部要核對賬目,這也是時代進步了,管理更為精細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註釋:這是劉墉上呈給乾隆的請款報告,這些資料在清朝之前是鮮有保存的,但是清朝由於年代比較近,資料保存的比較完整。

不過清朝的調兵能力不如前朝,這也確實是事實,這是因為清朝的制度導致的。

太平天國之前,清朝的軍隊有兩種,八旗和綠營。其中八旗為輔,綠營為主,但是朝廷對漢人不放心,害怕漢人會造反。所以綠營兵分散在全國各地,監視漢人。另外對綠營兵也不放心,所以八旗兵也要分散到全國,再監視綠營兵。這就導致了三個問題:

首先,綠營的責任複雜,沒有編制。相比於專職於作戰的八旗兵來說,綠營兵有軍警不分的特點。既然負責作戰,還要負責維持地方上的社會治安。所以綠營兵就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如果大戰爆發,沒有戰鬥力的綠營兵不會調,硬要調動也打不了硬仗,只是白白消耗糧草罷了。因此清軍的調動,除非是太平天國這種規模的內亂,否則綠營兵基本都是調一些精銳參戰,數量自然就不會有很多了。(明朝末年也是如此)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其次,綠營的兵力分散,沒有統一指揮。清朝的綠營兵是分省駐紮,每一個省的綠營兵的數量都不多,因為害怕兵力多了,萬一漢人造反就不好對付了。但是如此一來,這就導致清朝的調兵很苦難。試想軍隊分散的這麼厲害,哪有那麼容易就集結呢?八旗兵也一樣,部隊分的很散,每一次調動,一個省能調動萬把來人就很不錯了。

第三,奇葩的調兵制度。調兵實際上就是調糧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供應,部隊沒法動。但是清朝的糧餉制度很奇葩!因為清朝的兵源是分省駐紮,如果要調兵,比如本省調兵去外省,需要本省自己籌集軍餉,然後在戰爭結束再去兵部報銷。而報銷則需要兵部師爺去核算,撥款時還要先付兩成火耗銀。當年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就因為掏不起火耗銀,差點報銷不了軍費,最後還是慈禧特批才報銷的。(明朝同樣也很奇葩,但是情況不太一樣)

有以上三點問題,就導致清朝在大戰時,調兵很困難。比如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廷先後從內陸各省,比如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四川等十幾個省動員兵力參戰,但是每一個省都只出動一兩千人。據記載,湖南、貴州就只出了一千人,四川出了二千人。

為了出動這兩千多人,地方上忙死了。首先是要抽調精銳,這是去玩命的,戰鬥力垃圾的兵不能要;然後是湊錢,四川到廣東,一路上的吃喝,沿途官府都不管,要自己帶夠錢,自己買的吃。照這麼看,能出兩千兵就已經很不錯了。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最後做一個總結:

第一,明清之前的史料記載,非常籠統。比如司馬遷的《史記》中,往往就是大筆一揮,出動五十萬,七十萬,沒有詳細的調兵和調糧資料,記載很粗略,可信度不高。

第二,明朝中前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資料記載比較粗略,可信度一般般。

第三,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末年,由於史料非常詳實,而且都是一手資料,我們才能夠搞清楚明清時期的具體調兵數字。非常可信。

第四,清朝的常備軍不多,分的很散,以及清朝的調兵制度很奇葩等原因,制約了清朝的調兵數量。除非是鎮壓農民起義這類民變性質的戰爭,否則清政府很難大規模的調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