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潛江:小龍蝦華麗化身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

湖北潛江:小龍蝦華麗化身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

蝦農正在捕蝦

湖北潛江:小龍蝦華麗化身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

學員們正在學習烹飪龍蝦

湖北潛江:小龍蝦華麗化身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

好大的潛江龍蝦

湖北潛江:小龍蝦華麗化身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

令人垂涎欲滴的潛江全蝦宴

六月潛江,蝦稻飄香。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仲夏時節,水鄉潛江,蝦稻飄香,隨處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動靜相宜、韻律和諧的美麗畫卷。潛江,是“蝦稻連作”的發源地。

潛江,一隻蝦,一袋米,一座城。從蝦到蝦稻,從出口到內銷,從線上到線下,潛江的生態、美味、品牌和文化,正衝出湖北,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蝦與稻,衍生全域遊

最是潛江仲夏時,紅“蝦”滿天譽滿城。

以“小李子”“蝦皇”“味道工廠”等為代表的餐飲店,研發出油燜大蝦、蒜蓉大蝦、茴香整肢蝦、滷蝦、蒸蝦、烤蝦等108個品種,每年接待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遊客數百萬人次。“龍蝦紅”席捲全國,排隊等座吃蝦,成為潛江城的一道景觀。

今年“五一”,潛江及時開通小龍蝦美食之旅、小龍蝦玩樂之旅、小龍蝦遊學之旅三條主題旅遊線路。“一支小龍蝦,衍生三日遊”,讓食客變身為遊客,開全國先河。“坐高鐵、品龍蝦、聽花鼓、逛梅園、遊興隆大壩、登楚章華臺”,漸成潛江對外開展全域旅遊的新名片。

潛江開發的三條小龍蝦主題旅遊線路內容豐富、覆蓋面廣,既可以到中國生態龍蝦城吃、購、遊,又可以去小龍蝦主題休閒農莊體驗釣蝦、撈蝦的樂趣,還可以參觀一批蝦稻產業“國字號”龍頭企業,如華山水產2萬畝國家蝦稻共作示範基地,全國領先的小龍蝦交易平臺——蝦谷360等。

“原來‘蝦稻共作’是這樣子的!”來自武漢的遊客李紅平在參觀潛江後湖莫嶺村蝦稻共作基地現場捕撈時感慨地說道。

現場,蝦農們小心翼翼從水裡撈起一個又一個地籠,透過網眼只見一個個小龍蝦張牙舞爪。

在小龍蝦交易中心車間內,工人們有序忙著洗蝦、分揀、打包等,24小時內這些鮮活的小龍蝦便被運往世界各地。

“吃蝦、釣蝦、參觀稻蝦共作基地,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也成了旅遊風景線,我們呼吸了新鮮空氣,飽了口福,還開了眼界,真是體驗了一次不一樣的旅程。”李紅平在體驗完小龍蝦遊學之旅後表示,暑期,已準備把孩子、家人都帶來潛江再次體驗蝦鄉生活。

據瞭解,“五一”假期,潛江市接待入潛游客29萬人次,旅遊收入3.7億元。入潛游客同比增長36%,旅遊收入同比增長41%。一隻小龍蝦衍生三日遊,讓食客變身為遊客,開全國先河。

蝦與稻,上線成網紅

潛江龍蝦產業順應潮流,搭上電商快車。從三百米長的龍蝦街到世界最大的中國生態龍蝦城,湧現出了“霸氣龍蝦”“蝦小弟”“小李子”“楚蝦王”“蝦皇”等線上名牌,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京東潛江館、蝦谷360、翼之蝦等電商平臺,24小時內,鮮活小龍蝦就能從田間蹦上全國各地千家萬戶的餐桌。

在線上,小龍蝦銷售額每年保持30%至40%的增長率。去年阿里聚划算的小龍蝦囤貨日,創造了上線5分鐘賣出100萬隻小龍蝦的銷售奇蹟。

正是在這樣龐大的市場前景下,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搶灘小龍蝦經濟,今年517吃貨節,小龍蝦之鄉湖北潛江攜當地小龍蝦品牌團隊與淘寶吃貨達成了官方合作,舉辦萬人直播品蝦互動活動。

以全國首家可視化小龍蝦垂直電商交易平臺“蝦谷360”為例,該平臺以智能化、可視化、數字化等為特點,解決了產銷過程中的養殖難、賣價低、買蝦難、賣蝦難、回款難、運輸難、品質無保障等7大難題。該平臺的線上交易線下供應模式,集小龍蝦收購批發、檢驗檢疫、信息發佈大數據於一體,實現“種養加、農工貿、產供銷”一體化集群式發展。24小時客服服務,8-18小時到達全國四百多個城市,形成了獨有的全國冷鏈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同時,該平臺還與各大銀行形成戰略合作,為蝦農、蝦商、物流商戶提供養殖授信貸、扶貧貸、流水貸、運輸貸等金融服務。吸引了全國100萬蝦農、蝦商來考察交易,中央電視臺、各地方衛視、網絡大V紛紛報道。

此外,潛江市順勢而為,創辦了國內唯一的龍蝦學院,每年為全國輸送大量的龍蝦烹飪技師和營銷人才。潛江通過持續推進“萬師千店”工程,實施“共享餐廳”模式,在全國建起了餐飲直營和加盟店2500餘家。2018年7月,潛江龍蝦成為外交部湖北推介活動楚菜冷餐會上各國使節的專寵。

蝦與稻,從此不分離

水美魚肥稻花香,商賈雲集蝦市旺。滿城潮湧“龍蝦紅”,夢裡水鄉是潛江。一隻小龍蝦,華麗變身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棲“明星”,把全國乃至全球食客吸引至此,把著名專家和商腕名廚聚集於此,把一批批產業項目招攬入此。龍蝦產業在潛江孵化出了6家億元企業、數十家產值千萬企業,解決本地十五萬餘人務工就業,產業有望突破千億元。

探索、創新、發展,崢嶸十九載。潛江龍蝦·蝦稻產業雙輪驅動,強勢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標杆產品、富民強市的第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示範產業、接二連三的第一綜合產業。

潛江,一舉成為“中國小龍蝦之鄉”“中國蝦稻之鄉”“中國小龍蝦加工出口第一市”。“潛江龍蝦”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從2001年到2004年,潛江人花了四年時間,探索出了“蝦稻連作”這一綜合種養模式。一季中稻一季蝦,畝產小龍蝦可達100公斤左右。這種新型種養模式提高了農田複種指數,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加工出口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一舉多贏。

2008年,湖北省政府把發展“蝦稻連作”模式寫進當年的“1號文件”,成就了“世界龍蝦看潛江”的美譽。小龍蝦的市場需求量隨即迅猛增長。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蝦稻連作”模式的產業發展遭遇瓶頸,小龍蝦產量始終低位徘徊,養蝦種稻茬口緊張,直接影響經濟收入,抑制農民種養熱情。求新,求變;更高,更好。潛江市順勢而為,憑優而上,深挖稻田養蝦潛力,成立小龍蝦創新團隊,出臺政策鼓勵大膽創新。

蝦與稻,身價創新高

從2010年起,歷時3年,開展科技攻關,“蝦稻共作”生態種養高效模式橫空出世。

“蝦稻共作”變過去“一稻一蝦”為“一稻兩蝦”,將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有機結合。一地兩用、一水兩養、一季雙收。小龍蝦和水稻和諧共生,以蝦帶糧,同步增產,產品品質也同步提升。

據統計,畝產小龍蝦一躍上升到200公斤以上,稻穀600公斤以上,畝平均利潤超5000元。比單一種植中稻畝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既增加農民純收入,又確保了糧食生產的絕對安全。“蝦稻共作”模式下生產的生態稻米受到市場熱捧,身價倍漲。“蝦鄉稻”牌生態香米多次榮獲中國優質稻米博覽會“金獎大米”稱號、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稱號。在湖北省農業部門組織的水稻品質檢測中,“蝦鄉稻”綜合指標名列全省第一名。

2018年,潛江市小龍蝦總產量達到13萬噸,而糧食產量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4萬噸。全市蝦-稻綜合產值達320億元,同比增長39%。國家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工程首席專家、著名教授王武盛讚潛江:“‘蝦稻共作’是中國現代農業的成功典範,是一次現代農業的革命。”目前,全市蝦稻共作面積已達75萬畝,建成了13個萬畝高標準集中連片蝦稻共作生態種養基地。帶動全省蝦稻共作面積700萬畝、全國1500多萬畝。

“蝦稻共作”火爆大江南北,精深加工強勢異軍突起。

萊克、華山兩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獲全球ERC認證。生態環保的“潛江龍蝦”成為中歐互認免檢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產品直接進入歐美超市,佔居歐洲60%市場。2018年,潛江龍蝦出口創匯1.5億美元,連續14年領跑全國,產品遠銷歐美30多個國家和地區。潛江市審時度勢,在全國率先牽頭制定《克氏原螯蝦人工誘導繁育技術規程》《克氏原螯蝦蝦稻輪作養殖技術規程》《潛江龍蝦蝦稻共作養殖技術規程》等19項小龍蝦全產業鏈技術標準,其中,國家行業標準3項。

蝦與稻,培養專業人

小龍蝦產業作為潛江特色的優勢產業,2018年,潛江蝦稻綜合產值達320億元,龍蝦連鎖餐飲店達到25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小龍蝦產業發展迅猛,產業鏈延伸對專業小龍蝦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大。近年來,潛江加大小龍蝦職業技能培訓力度,龍蝦大師班、龍蝦名師班、龍蝦養殖技師班等相繼開班,每年培訓學員超過千人,學員遍佈上海、浙江、內蒙古等10多個省市區。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的二級教學機構飲食文化學院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因其獨特的小龍蝦人才教育,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龍蝦學院”。

“龍蝦學院”是全國第一所專門培養小龍蝦行業人才的學校,面向“潛江龍蝦萬師千店工程”,培養普通專科層次的小龍蝦產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它對接產業,契合市場需求,體現教學務實性,利用教育補充社會發展的空缺,服務於潛江乃至全國小龍蝦產業發展,為產業發展培養小龍蝦營銷、烹飪技師以及高級管理人員。

據介紹,學生入學簽訂“就業三方協議”,完成全部課程將取得普通專科畢業證書,畢業時按“潛江龍蝦萬師千店工程”工作要求及協議安置工作,龍蝦養殖師、龍蝦烹飪師、龍蝦營銷人員最為搶手,在校學生已被預訂一空,年收入在12萬元左右。

今年5月,27歲的言秋雪離開工作了6年的護士崗位,來到龍蝦學院學習小龍蝦烹飪。言秋雪是烹飪班為數不多的女生之一,但掂起炒鍋做蝦卻毫不含糊。她坦言,此前也曾到小龍蝦餐廳求藝,但師傅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時間細細指導,“學會龍蝦烹飪以後,我的目標是開一家小龍蝦餐廳。”

在本次國際龍蝦節上,來自加拿大的邁威教育集團也與潛江市小龍蝦烹飪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也標誌著雙方在“潛江龍蝦”品牌輸出、技術輸出等領域深度合作的正式開始。

蝦與稻,品牌共分享

目前,潛江蝦稻產業已形成集科研示範、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實現了跨越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全省乃至全國確立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標杆,提供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樣板,成功演繹了“潛江小龍蝦,湖北大產業”的精彩篇章。

潛江致力打造“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2017年,“潛江龍蝦”成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潛江出臺並實施了《打造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行動方案》黃金30條。建成生態龍蝦城區域公用品牌示範區,建立品牌授權制度,與全國13個地區和45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統一使用推廣潛江龍蝦品牌。與北京東城區、順義區簽訂協議,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小龍蝦唯一供應地。2019年,湖北省提出加強“蝦谷”建設,將“潛江龍蝦”打造成省級核心大品牌,培育成國家級品牌。

潛江,建立桂建芳院士工作站、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為產業持續發展提供前沿技術保障。湖北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中心,加速了潛江龍蝦新品系的選育繁育;湖北小龍蝦檢測中心,保證了從潛江出去的每一隻小龍蝦都符合國際標準;湖北蝦稻大數據中心,提供了蝦稻行業發展的數據支撐;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實現了全國、全球市場的高效聯動。潛江蝦稻文化創意中心,讓“潛江龍蝦”“潛江蝦稻”品牌傳播更具活力;甲殼素精深加工中心,為甲殼素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昨日,潛江市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推動小龍蝦產業發展壯大,潛江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打造“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推進產業規模化、市場化、外向化發展,把規模做大、質量做優、鏈條做長、融合做實、品牌做響,加快推進潛江小龍蝦產業向千億邁進。

撰文/吳熙垚 鄒定軍 王本倫 蔡早勤 樑爽

策劃/潛江市委宣傳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