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輔周:用藥19條心得

蒲輔周先生(1888—1975)現代中醫名家。生於四川梓潼中醫世家,18歲便懸壺鄉里。1955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成立,蒲輔周奉命調京工作。1965年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副院長。曾擔任周恩來總理的保健醫生。蒲輔周先生一生臨證近7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01

傷寒本寒而標熱,故治用辛溫,汗出熱去;溫病本熱而標寒,故清熱必兼透達。

02

外感病重在辨表裡寒熱,內傷病重在辨虛實陰陽。

03

張菊人先生改銀翹散為銀翹湯,說北方室外天寒地凍,室內卻爐火不熄,如此,則寒鬱於外,熱固於中,銀翹散中辛溫的荊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當去之,加黃芩、瓜蔞。

我說:此固一說也,但不可視為定例,我用銀翹散,治風溫初起,無汗畏風者,怕它透達之力不足,還要加蔥白呢。蔥白辛潤,汗而不傷,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熱透,我一般不用苦寒藥,用白虎湯亦嫌早,常用鮮蘆根、鮮竹葉,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鮮湯”。

04

沈鈞儒先生的公子,感冒發熱,午後為甚,倦怠,納少,口淡,尿少,自服銀翹散,藥後熱不退,反增便溏。外感當分六淫,當辨何邪而區別治之。

區區感冒,也不是隻分風寒、風熱那麼簡單。此乃陽氣不足之體,感受寒溼,溼為陰邪,治當芳香淡滲,間可用剛,涼藥傷中陽,溼就更難化了。

我用平陳湯合三仁湯,二劑,即汗出,尿暢,熱退。

05

溼溫或溫邪夾溼,最容易見到溼熱鬱遏,陽氣不能通達。徒清熱而熱不去,溼留之故也。葉天士說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常用蘆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葉。

通陽不在溫,是因為溼熱混在一起,熱在溼中,故與雜病不同,不能用溫藥如桂枝、肉桂、大茴香去通陽,小便利,則溼去熱孤。利小便的藥味淡,所以我把它概括為“淡以通陽”四個字。

06

表未解未可攻裡。即使表已解,熱邪入裡,當清,苦寒藥也不要過量,在陽氣不足之體,寧可再劑,不用重劑。

否則,熱中未已,寒中又起,粗工之用藥也。不能看“炎”字兩個“火”,就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07

辨證論治的真諦是甚麼?是“一人一方”。

病同,其證也同,也未必用同樣的方藥,還要看體質、時令、地域、強弱、男女而仔細斟酌,不要執死方治活人。

08

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大青龍才是發汗峻劑。大青龍湯的麻黃是麻黃湯的一倍呢。

09

石膏用量也不宜過重。藥罐子有多大?那麼大量怎麼煎?有人動輒就用今制半斤、一斤。再說,是藥總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石膏清熱之力,而不怕它傷陽損胃。

10

熱邪與燥屎相合,不得已而有承氣之設,仲景先生於此諄諄告誡:一服利,止後服,得下餘勿服。

一次會診,一小兒食滯,發熱,已經用過許多抗生素無效,不食,腹脹,但鼻準光亮,一醫主張用大承氣。

我說脾虛之質,鼻準光,必自利,不必用下,不妨消導。但他堅持,正在討論時,護士來報,拉稀便了。

11

曾見有人久病惡寒,人著單,彼著夾,人著棉,彼衣裘,冬天生著火爐,猶自呼冷。此真陽虛也。

可考慮用玉屏風散,加附子、姜、棗,劑量不必太重,陽氣復振,營衛和諧,或可見效。

12

有人三天兩頭感冒,前人稱為數數傷風,可用玉屏風散,營衛不調者合桂枝湯。辛溫峻汗,表陽愈傷,病癒不解。苦寒則傷中陽,脾胃一倒,病變蜂起。

13

腎盂腎炎,臨床頗常見。因其尿頻尿急,我常用五苓合二妙,加大茴香一個、琥珀五分,以解膀胱之困,肉桂只用三、五分而不宜多。

14

有很多病,只宜調而不宜治。與其藥石雜投,損傷胃氣,不如不服藥。

我自己就有痰飲宿恙,多年來,我一直不服藥,中西藥一概不服。唯注意調飲食,適寒溫而已,雖然衰弱,但又多延了一些歲月。

15

要是把醫生分作三等,我只能算中等之中。

16

眩暈,有虛有實。我會診過一位美尼爾氏病患者,先後採用過滋水平肝、熄風潛陽、瀉肝和胃未愈,脈滑、苔膩。

我認為其本屬陰虛,標為痰熱的辨證不錯,用藥則須斟酌。既挾痰熱,便當清化熱痰為主,早用滋膩,會助痰熱,清瀉肝火,亦非其治。

我建議改用溫膽湯加味而愈。

17

子宮脫垂,古稱陰挺,多由勞倦氣虛不能固攝所致,我常用補中益氣湯。補中,健全脾胃;益氣,增強功能。每用加鱉頭一個,炙酥入煎。

18

用藥要絲絲入扣,不多一味無謂的藥,不少一味對證的藥。

19

用藥絲絲人扣,不是多而雜,用藥雜亂,是初涉臨床者的通病。

原因一是病機不明。病機不明,用藥就不能擊中要害。二是急於見功,這樣就勢必見一症用一藥,甚至用幾種藥,這就成了唐書說的“廣絡原野”。三是瞻前顧後,用一味熱藥,怕太熱,加一味涼藥;用一味瀉藥,怕有傷,加幾味補藥。

曾有學生治一個氣喘病人不效,來找我,還說是不是沒有按老師的經驗加蔥白。我看他的處方,一味熱藥,一味涼藥,下面又是一味熱藥,一味涼藥。

我就問他,這是寒喘,還是熱喘?他不能答,這就是病機不明,所以用藥雜亂。果是寒證,用涼藥豈非雪上加霜?

用藥雜亂,就像打架一樣,你這裡一拳頭打出去,他那裡拉著你的手,那哪能打得中?

我年輕時用藥也雜,後來我看葉天士醫案,才發現他的用藥真乃巧呀。

古人說“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說到達藥,當然還是要向仲景先生學習。他是深知藥物利弊的。

不識藥,對它的利弊拿不準,用一味不行,那就多用幾味,想不雜亂都不成了。

· 本文摘自互聯網口述/蒲輔周先生 整理/何紹奇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