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村民楊芬提前一天去相熟的鴨農家裡,找來二十多枚正宗高郵雙黃蛋。

每個鴨蛋拿在手上都沉甸甸的,青玉色的外殼,外殼的中央用手撫摸好似有一圈水桶箍出的線條,也只有這樣一枚重達70克的鴨蛋才能稱得上是高郵雙黃鴨蛋。楊芬說:“現在市場上賣的高郵鹹鴨蛋假的很多,我們醃製鹹鴨蛋,除了用自家養的麻鴨產蛋之外,再就是用村裡其他鴨農家的鴨蛋,只有知根知底,我們才拿來醃製成鹹鴨蛋。”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扁擔姐的鹹鴨蛋

鹹鴨蛋與松花蛋,都是高郵為好,高郵湖出大麻鴨,麻鴨產蛋大,而且光潔。據有關史料記載,麻鴨育成至今已有800年曆史。在一趟鴨群中,體形大、軀身長、頭頸羽深墨綠色並帶有光澤、嘴青、腹部白色的,那是公鴨,俗稱“烏頭白襠青嘴雄”。而方頭大眼、頸部纖細、全身羽毛褐色,有黑色細小斑點,像麻雀的羽毛而得名,便是母鴨,俗稱“緊毛細頸麻雀毛”。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在高郵湖豐富的魚蝦滋養下,一隻蛋鴨,240日齡開產,年產蛋160枚。70年代開始育成的早春鴨,136日齡即可開產,年產蛋180枚以上,而且個頭都在75克左右。高郵湖麻鴨還特愛產蛋中珍品雙黃蛋。雙黃鴨蛋大如鵝蛋,但鵝蛋殼粗糙,而鴨蛋殼細密。有的雙黃蛋中部有一道凸起的圓圈,一眼就能看出。《隨園食單》稱:“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作家汪曾祺祖籍高郵,他也不止一次在文中說:“高郵鹹鴨蛋是出名的,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我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還出雙黃鴨蛋。”汪先生的話可能有些誇張,但在看過三聯書店出版的《最值得品嚐100種味道》一書中,將高郵的鹹鴨蛋列為第二種最值得品嚐滋味時,頓時令揚州人心生自豪感。文中寫到:“高郵雙黃鹹鴨蛋是鹹蛋中的‘超人’,因為江蘇高郵這個地方水草豐盛,當地的麻鴨天天吃鮮活的小魚、螺螄以至於營養過剩,下出很強大的蛋來。”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扁擔姐的鹹鴨蛋

一枚好吃的鹹鴨蛋到底能有多強大?和普通的鴨蛋相比,高郵湖的鹹鴨蛋拿在手上又大又沉,青光色橢圓形的外殼,切開之後,潔白緊緻的蛋白,如凝脂般滑嫩,鹹得恰到好處,橘紅色的蛋黃溢出金黃色的油來,就像夕陽一樣漂亮的顏色,散發出淡淡的松仁香味,吃在嘴裡細膩綿密、油潤醇香,這樣的鹹鴨蛋可謂人間極品。

高郵鹹鴨蛋吃起來,如袁枚所說,帶殼切開,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在高郵人家,一般食用,都是敲破鴨蛋“空頭”,用筷子挖著吃。這也是汪曾祺最愛的吃法。他說:“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扁擔姐的鹹鴨蛋

早在南北朝時期,中國人就已經有吃鹹鴨蛋的風俗。南北朝農書《齊民要術》指出揚州、蘇州等地有大量醃製鹹鴨蛋的傳統。鹹鴨蛋已經成為揚州風物。900多年前,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就曾以鹹鴨蛋饋贈他的老師和好朋友蘇東坡,他在詩歌《揚州以土物寄少遊》中寫道:“鮮鯽經年袐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勝肉。鳧子累累何足道,點綴盤飱亦時欲。淮南風俗事瓶罌,方法相傳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飫麋鹿。”詩中所提“鳧子”就是鹹鴨蛋。在揚州,每逢端午節,鹹鴨蛋與粽子一樣,都是缺一不可的節日食品,到了那天,小孩身上都掛一個裝有鹹鴨蛋的百索結成的網兜,玩耍後才捨得食用。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如何醃製一枚高郵鹹鴨蛋?鹹鴨蛋主要有鹽水法、滾鹽法和黃泥法。楊芬特地用高郵地區流傳最廣也是最古老的黃泥法來進行示範。早在一週前,她她從山上挖來黃泥,將黃泥搗碎晒乾,這樣黃泥的粘性好,附著力強。而在前一天,楊芬就將稻草秸稈燒至成稻草灰備用。之後,按照1:1的比例,放入食鹽與黃泥進抄拌,之後加水再用手攪拌,並放入八角粉和白酒拌勻,將清洗乾淨的鴨蛋放入泥桶中,逐個滾勻沾滿黃泥,再放在稻草灰上滾上一圈,鴨蛋周身沾滿了稻草灰,再用小塑料袋套好,存放在桶內,放在陰涼的地方醃製30到40天就可以煮熟吃了。鴨蛋沾染上稻草灰不僅防止鴨蛋破損,還可以藉助稻草灰中的鹼滲透進去,增強醃製的效果。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扁擔姐在手工選蛋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扁擔姐在醃製鹹鴨蛋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高郵湖的扁擔姐在做鹹鴨蛋

鹹鴨蛋最終的醃製效果,與醃製的時間、天氣有很大關係。每逢陽春三月,氣溫回升,高郵鴨剛開始產蛋,以清明、端午節醃製出來的鹹鴨蛋最好吃。楊芬所在的村子已經成了醃製鹹鴨蛋的專業村,她從小就跟父母身後學醃鹹鴨蛋。在春季,最忙的時節,她一天能醃製上千枚鴨蛋。

2002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高郵鴨蛋從即日起實施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標誌著高郵鴨蛋從此躋身"國保"行列。

隨著時代的進步,機器化的批量生產,使得很多的高郵人放棄手工醃製鹹鴨蛋,走進工廠裡。如今,像楊芬這樣的以家庭為單元的醃製鹹鴨蛋作坊,正在快速的消失。而王鮮記四處尋找這種古法手工醃製鹹鴨蛋作坊,進行批量定製,價格雖然高於市面上賣的真空包裝鹹鴨蛋,但在王鮮記的掌門人扁擔姐看來,用黃泥法手工醃製的鹹鴨蛋,才是最正宗、最原始的味道。

為了不負黃金滋味,我們尋覓到了高郵湖

附上:

小小鴨蛋兩頭光,

什麼人收來上炕坊,

孵上一對黃鴨子,

大鷹叼在雲頭上。

呱!呱!咦嘖嘖來’,

咦嘖嘖來,呱!呱!

呱來呱去不成雙啦!咦嘖嘖來,

咦嘖嘖來,呱!呱!

————這是一首古老的高郵湖區民歌《數鴨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