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強國之煤電企業之憂'

能源 可再生能源 煤炭 電力行業學習驛站 2019-08-29
"

煤電作為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關鍵時刻能頂上去,這是其他類型電源很難做到的,也是煤電之於電力系統無法替代的、巨大的存在意義,但煤電卻難以實現盈利,甚至出現大面積、連年虧損,這本身就有違常理。一言以蔽之,煤電“離不開、活不了”的現狀,本質上是一種“病態”,是電價形成機制未理順、煤炭電力頂牛矛盾難消等體制機制問題的集中體現。

"

煤電作為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關鍵時刻能頂上去,這是其他類型電源很難做到的,也是煤電之於電力系統無法替代的、巨大的存在意義,但煤電卻難以實現盈利,甚至出現大面積、連年虧損,這本身就有違常理。一言以蔽之,煤電“離不開、活不了”的現狀,本質上是一種“病態”,是電價形成機制未理順、煤炭電力頂牛矛盾難消等體制機制問題的集中體現。

電力強國之煤電企業之憂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處於快速轉型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從2013年的15.5%大幅攀升至2018年的22.1%,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能源結構調整力度最大的時期。但在清潔能源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好中短期內不可或缺的煤電等傳統電源的生存、發展問題,目前已成為我國的一大緊要課題。

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電也進入了“去產能”時代,控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煤電的定位已從基礎電源向“調峰電源、兜底電源”轉變。這些全新的變化必將對電力行業產生深遠的系統性影響,並對現有電價形成機制等市場規則提出了新的進化要求。另外,從煤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電網等發展規模和水平來看,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電力大國”和“電力強國”。但目前全國煤電虧損面接近一半,相當一部分省區出現了整體性虧損,且短期內難以根本好轉的現實,與行業地位形成了強烈反差。問題之大,不可不察。

"

煤電作為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關鍵時刻能頂上去,這是其他類型電源很難做到的,也是煤電之於電力系統無法替代的、巨大的存在意義,但煤電卻難以實現盈利,甚至出現大面積、連年虧損,這本身就有違常理。一言以蔽之,煤電“離不開、活不了”的現狀,本質上是一種“病態”,是電價形成機制未理順、煤炭電力頂牛矛盾難消等體制機制問題的集中體現。

電力強國之煤電企業之憂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處於快速轉型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從2013年的15.5%大幅攀升至2018年的22.1%,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能源結構調整力度最大的時期。但在清潔能源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好中短期內不可或缺的煤電等傳統電源的生存、發展問題,目前已成為我國的一大緊要課題。

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電也進入了“去產能”時代,控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煤電的定位已從基礎電源向“調峰電源、兜底電源”轉變。這些全新的變化必將對電力行業產生深遠的系統性影響,並對現有電價形成機制等市場規則提出了新的進化要求。另外,從煤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電網等發展規模和水平來看,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電力大國”和“電力強國”。但目前全國煤電虧損面接近一半,相當一部分省區出現了整體性虧損,且短期內難以根本好轉的現實,與行業地位形成了強烈反差。問題之大,不可不察。

電力強國之煤電企業之憂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考慮到火電已由過去的基荷電源轉變為應急電源、調峰電源的現實,現行的電價形成機制和行業管理模式也要與時俱進。我國有條件、有必要優化乃至重塑電價形成機制,特別是在市場化交易、服務補償機制的探索中更進一步,讓火電不僅能活下來,更要活得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