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鹽泉”'

囊謙 青海 滷水 地質 攝影 歷史 中國國家地理 2019-08-01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什麼是“鹽泉”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專家說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什麼是“鹽泉”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專家說

什麼是“鹽泉”

堅贊才旦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什麼是“鹽泉”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專家說

什麼是“鹽泉”

堅贊才旦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什麼是“鹽泉”

囊謙泉鹽是青海鹽業體系中的瑰寶,亟待保護和開發

青海省蘊藏著豐富的鹽資源,在歷史上形成了三大鹽區:一是柴達木盆地湖鹽產區,二是位於黃河源區的哈姜鹽池,三是瀾滄江源區的囊謙泉鹽產區。目前柴達木鹽區因產量最大、積極發展旅遊業受到的關注最多,而後兩者公眾卻知之甚少。哈姜鹽池也出產湖鹽,只是現在柴達木盆地的湖鹽生產是大型工礦開發式的,而哈姜鹽區是人機兼顧模式。囊謙泉鹽的生產和上述兩者迥異,一直保留著手工晒鹽的特色。手工製鹽技藝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誕生於農業文明中的手工業瑰寶,傳承至今難能可貴。囊謙鹽泉的開採、鹽業的萌芽與發展是充滿地方性、民族性的一個活例,是鑲嵌在青海省鹽業體系中的一塊瑰寶。

近年來,手工鹽在市場經濟中受到機器產品的擠壓,囊謙鹽工收入不高,鹽場慘淡經營,一些鹽田面臨著退化為鹽磧荒地的困境,製鹽工具和技藝、性別分工和銷售網絡等文化遺產也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命運,令人非常痛惜。所以,囊謙鹽業亟待保護。此類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需要搶救性保護,更需要生產性保護,後者才是最好的保護。這就需要一方面挖掘即將失傳的技術,用現代工藝恢復傳統,增加村民的收入,使其不至於離開鄉土;另一方面可以另闢蹊徑,比如將囊謙鹽田作為一種珍貴的景觀資源推出,以吸引外地遊客。

在國內

採用晒鹽法制鹽的多為海鹽、湖鹽

而提取地下鹽水(包括泉鹽和井鹽)製鹽

則多用煎煮法

只有在瀾滄江源區的囊謙、

瀾滄江在西藏境內流經的類烏齊縣和芒康縣中

一直在使用傳統的晒鹽法

這三處鹽場為什麼都位於瀾滄江畔?

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

三者中是誰最先使用了晒鹽技術?

……

本文選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7月文章

《瀾滄江源古鹽場——歷史悠久,景觀壯麗》

撰文 / 江才桑寶,攝影 / 王牧

責任編輯 / 張璇

《在青藏高原,冰暈攝影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

"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什麼是“鹽泉”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專家說

什麼是“鹽泉”

堅贊才旦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什麼是“鹽泉”

囊謙泉鹽是青海鹽業體系中的瑰寶,亟待保護和開發

青海省蘊藏著豐富的鹽資源,在歷史上形成了三大鹽區:一是柴達木盆地湖鹽產區,二是位於黃河源區的哈姜鹽池,三是瀾滄江源區的囊謙泉鹽產區。目前柴達木鹽區因產量最大、積極發展旅遊業受到的關注最多,而後兩者公眾卻知之甚少。哈姜鹽池也出產湖鹽,只是現在柴達木盆地的湖鹽生產是大型工礦開發式的,而哈姜鹽區是人機兼顧模式。囊謙泉鹽的生產和上述兩者迥異,一直保留著手工晒鹽的特色。手工製鹽技藝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誕生於農業文明中的手工業瑰寶,傳承至今難能可貴。囊謙鹽泉的開採、鹽業的萌芽與發展是充滿地方性、民族性的一個活例,是鑲嵌在青海省鹽業體系中的一塊瑰寶。

近年來,手工鹽在市場經濟中受到機器產品的擠壓,囊謙鹽工收入不高,鹽場慘淡經營,一些鹽田面臨著退化為鹽磧荒地的困境,製鹽工具和技藝、性別分工和銷售網絡等文化遺產也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命運,令人非常痛惜。所以,囊謙鹽業亟待保護。此類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需要搶救性保護,更需要生產性保護,後者才是最好的保護。這就需要一方面挖掘即將失傳的技術,用現代工藝恢復傳統,增加村民的收入,使其不至於離開鄉土;另一方面可以另闢蹊徑,比如將囊謙鹽田作為一種珍貴的景觀資源推出,以吸引外地遊客。

在國內

採用晒鹽法制鹽的多為海鹽、湖鹽

而提取地下鹽水(包括泉鹽和井鹽)製鹽

則多用煎煮法

只有在瀾滄江源區的囊謙、

瀾滄江在西藏境內流經的類烏齊縣和芒康縣中

一直在使用傳統的晒鹽法

這三處鹽場為什麼都位於瀾滄江畔?

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

三者中是誰最先使用了晒鹽技術?

……

本文選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7月文章

《瀾滄江源古鹽場——歷史悠久,景觀壯麗》

撰文 / 江才桑寶,攝影 / 王牧

責任編輯 / 張璇

《在青藏高原,冰暈攝影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

什麼是“鹽泉”"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青海是我國著名的鹽業大省

許多人都知道它擁有眾多鹽湖

但你是否知道

青海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泉鹽產區

在青海南部的囊謙縣

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出露有29處鹽泉

其中8個被闢為鹽場

所謂鹽泉

是泉的一種特殊形式

以泉水礦化度高為特徵

什麼是“鹽泉”

◎ 囊謙縣位於青海省最南端,據《青海省志・鹽業志》記載,囊謙縣已發現鹽泉29處,其中有8處建為鹽場(見地圖)。

鹽泉有兩種形成方式:

一是海水蒸發濃縮形成的滷水

通過地質作用被封存在地下形成沉積滷水

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

沿著地層裂隙上升形成鹽泉

二是地下水在運移過程中

溶濾了岩層中的鹽類物質

形成高濃度的滷水

之後上升溢出地表形成鹽泉

通常這種鹽泉出露的地層中會有含鹽地層存在

什麼是“鹽泉”

◎ 乃格鹽場的鹽泉出水處

與我國西南地區多見的於地下鑿井汲取滷水的方式不同,囊謙地區的滷水多是自湧成泉。每個鹽泉有一個至數個不等的泉口湧水,最小的泉口出水量大約為0.01升/秒,最大的可達1.7升/秒,流出的滷水或天然匯聚成塘,或流入人工修築的儲滷池中。(攝影/王牧)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韓鳳清研究員

和他指導的碩士陳彥交等人

2013年-2015年先後3次

對囊謙8處鹽場的鹽泉進行了採樣與分析

他們發現鹽泉水的礦化度、離子含量等

均與上世紀80年代所測的數據相差不大

因而推測

囊謙盆地下方可能存在穩定的含鹽地層

他們還對鹽泉的礦化度做了分析

按礦化度對地下水進行分類時

礦化度小於1克/升的是淡水

1-3克/升的是微鹹水

3-10克/升的屬於鹹水

10-50克/升的是鹽水

大於50克/升的稱為滷水

結果發現囊謙鹽泉的礦化度都高於50克/升

在150-294克/升之間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濃度最高的鹽泉

什麼是“鹽泉”

◎ 這些鹽泉礦化度極高,是世界上已發現礦化度最高的鹽泉。

同時韓鳳清和陳彥交等還測出

囊謙鹽泉中鉀元素和溴元素中的含量

遠小於海水蒸發階段二者的含量

這也論證了他們的推測

囊謙鹽泉的物質來源

不是封存於地下、由海水形成的滷水

而是來自於陸相沉積的含鹽地層

青海省煤田地質105勘探隊1994年在達改鹽場

進行的鑽孔探測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鑽孔採樣分析

在地下22米-38米、56米-58米、82米-87米

都有石膏存在

在100米-105米、123米-140米

為石膏和泥岩互層

在140米-320米為石膏、泥岩和岩鹽互層

囊謙盆地下部地層有大量石鹽層的存在

這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來源

什麼是“鹽泉”

◎ 由於滷水鹽分非常高,天長日久後鹽晶體析出凝結,就會形成一簇簇晶瑩剔透的鹽花。(攝影/王牧)

也有研究者對鹽泉水樣

和當地採集的雨水樣品

進了行氫氧同位素的測定

結果發現這裡鹽泉水的氫氧同位素

均落在雨水線附近

這說明囊謙鹽泉的水來源於大氣降水

囊謙地區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約為526.4毫米

穩定的降水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

從大的地質構造背景來看

囊謙盆地位於

兩條西北偏西向的特大型區域斷裂帶之間

在主斷裂周圍還發育很多次一級的斷裂

這些縱橫交錯的斷裂為鹽泉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使地下水可以沿裂隙上湧成泉

什麼是“鹽泉”

◎ 大氣降水在囊謙盆地西北部海拔較高地區沿地層裂隙滲入地下,由於地勢高差而產生的水壓使水流沿斷層向東南方向運移。在運移過程中,地下水不斷與周圍岩層發生物質交換,溶濾了地下含鹽層,並最終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鹽泉。實際上囊謙地下含鹽層不止一層,本圖為了簡化只突出顯示了在地下140米-320米處,石膏、岩鹽和泥岩互層的部分地層。(繪圖/劉春田)

因為囊謙縣大部分鹽場滷水來源

是自然流出的鹽泉

而且鹽泉出口處海拔較高

所以當地人就

在鹽泉出口之下因地制宜修築鹽田

然後從儲滷池中把滷水引入鹽田

高處的鹽田滷水灌滿之後

自然流入下部的鹽田

這樣就省去了背滷和挑滷的艱辛

什麼是“鹽泉”

◎ 因山就勢,開闢鹽田

照片為然木鹽場,這裡的鹽田趁地利之便,修築在一條溝谷中。(攝影/王牧)

專家說

什麼是“鹽泉”

堅贊才旦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什麼是“鹽泉”

囊謙泉鹽是青海鹽業體系中的瑰寶,亟待保護和開發

青海省蘊藏著豐富的鹽資源,在歷史上形成了三大鹽區:一是柴達木盆地湖鹽產區,二是位於黃河源區的哈姜鹽池,三是瀾滄江源區的囊謙泉鹽產區。目前柴達木鹽區因產量最大、積極發展旅遊業受到的關注最多,而後兩者公眾卻知之甚少。哈姜鹽池也出產湖鹽,只是現在柴達木盆地的湖鹽生產是大型工礦開發式的,而哈姜鹽區是人機兼顧模式。囊謙泉鹽的生產和上述兩者迥異,一直保留著手工晒鹽的特色。手工製鹽技藝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誕生於農業文明中的手工業瑰寶,傳承至今難能可貴。囊謙鹽泉的開採、鹽業的萌芽與發展是充滿地方性、民族性的一個活例,是鑲嵌在青海省鹽業體系中的一塊瑰寶。

近年來,手工鹽在市場經濟中受到機器產品的擠壓,囊謙鹽工收入不高,鹽場慘淡經營,一些鹽田面臨著退化為鹽磧荒地的困境,製鹽工具和技藝、性別分工和銷售網絡等文化遺產也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命運,令人非常痛惜。所以,囊謙鹽業亟待保護。此類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需要搶救性保護,更需要生產性保護,後者才是最好的保護。這就需要一方面挖掘即將失傳的技術,用現代工藝恢復傳統,增加村民的收入,使其不至於離開鄉土;另一方面可以另闢蹊徑,比如將囊謙鹽田作為一種珍貴的景觀資源推出,以吸引外地遊客。

在國內

採用晒鹽法制鹽的多為海鹽、湖鹽

而提取地下鹽水(包括泉鹽和井鹽)製鹽

則多用煎煮法

只有在瀾滄江源區的囊謙、

瀾滄江在西藏境內流經的類烏齊縣和芒康縣中

一直在使用傳統的晒鹽法

這三處鹽場為什麼都位於瀾滄江畔?

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

三者中是誰最先使用了晒鹽技術?

……

本文選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7月文章

《瀾滄江源古鹽場——歷史悠久,景觀壯麗》

撰文 / 江才桑寶,攝影 / 王牧

責任編輯 / 張璇

《在青藏高原,冰暈攝影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

什麼是“鹽泉”什麼是“鹽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