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後,沿途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其中以敦煌莫高窟規模最大、跨越時間最長。莫高窟現存前秦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藝術的主體,皆有壁畫或塑像,今存487個洞窟,佔據了近1000米的崖面。北區今存248個洞窟,除了5個有壁畫或塑像外,其他幾乎沒有裝飾。經學者考證,這些石窟是僧侶修行、居住等生活窟。據《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記載,其中十六國晚期7窟,元魏18窟,北周15窟,隋70窟,初唐44窟,盛唐80窟,吐蕃時期44窟,晚唐60窟,五代32窟,宋43窟(含重修),西夏82窟(含重修),蒙元10窟。

一、十六國石窟

十六國:前秦建元二年(366)——北魏太延五年(439)

那麼,莫高窟是由誰最早開鑿的呢?初唐332窟前室原有《李君莫高窟佛龕碑》,碑文又見敦煌遺書P.2551號背面。立碑時間是武周聖曆元年(698),碑主是李克讓,第332窟乃是李氏家族的功德窟。碑文言:“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險,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於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前秦建元二年(366),有一位樂僔和尚雲遊至此。那時,夕陽西下,斜照在三危山上,山頂上好似有萬道金光,千萬佛尊的影像在其中閃爍。和尚被這種佛影祥光所打動,頂禮膜拜,虔誠至極。在他心中,這裡便是佛祖聖地。此後,他便在懸崖上架空鑿巖,開鑿了第一個佛龕。1600年前的第一個洞窟,就這樣誕生了!繼樂僔和尚之後,又有一位法良禪師雲遊至此,在旁邊開鑿了第二個洞窟,稱為“漠高窟”。因為“莫”與“漠”通用,又稱為“莫高窟”。

現存十六國時期石窟7個,分別為第267窟、第268窟、第269窟、第270窟、第271窟、第272窟、第275窟。這些石窟的形狀各有不同,以第275窟為例說明。第275窟開鑿於北涼時期,是學界基本認定的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樂僔和尚開鑿的洞窟。石窟主室呈長方形,盝頂,是一種講堂式石窟。石窟的西壁為一尊端坐在獅子座上的交腳彌勒菩薩,南壁和北壁上面各開3個佛龕供奉菩薩。佛龕為闕形佛龕,中間高聳的是母闕,兩側較為低下的子闕。闕,原來是宮門前兩邊的望樓,或墓道外的石牌坊,從周代開始直至漢代,都十分流行。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帛畫中還保存有這樣的形象,但畢竟都不是實物。第275窟子母闕組成的漢式闕形龕成對出現,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另外,北壁、東壁及門北各繪有供養人像33身、9身和2身。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68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75窟

2—3莫高窟第275窟

二、元魏石窟

北魏:太延五年(439)——永熙三年(534)

西魏:大統元年(535)——恭帝三年(556)

在樂僔和法良禪師之後,還有兩個人對莫高窟開鑿貢獻很大,其中一個是北魏的東陽王元榮。北魏時期的敦煌是朝廷經營西域,出軍鄯善、焉耆、龜茲等地的重鎮。北魏王朝統治的一百年間,敦煌佛教發展迅速。北魏孝文帝時期,佛教發展迅速,全國寺廟近7000所,僧尼近8萬人。北魏正光五年(524)八月,孝明帝下詔改鎮為州,敦煌因盛產美瓜而名為“瓜州”(一度易名為“義州”),轄敦煌、酒泉、玉門、常樂、會稽五郡,治所敦煌。次年,明元帝四世孫元榮出任瓜州刺史。公元529年,元榮被封為東陽王。這位東陽王元榮,便是北魏時期莫高窟赫赫有名的開鑿石窟的人。元榮從北魏孝昌元年(525)到西魏大統十年(544)鎮守瓜州近20年,歷任北魏、西魏兩朝,開鑿過不少石窟。不僅如此,他還僱人抄寫經卷,規模宏大,迄今罕見。北魏時期石窟的興盛,從今日數量眾多、規模較大的北魏石窟可以推測。

現存北魏石窟8個。這一時期的石窟主要是人字披頂和中心塔柱的塔廟窟。中心塔柱四面開上下雙層龕,南北壁上層開闕形龕,龕內外塑有佛像和菩薩像。

以第257窟為例說明,石窟平面呈方形,前窟頂為人字披頂,後窟頂為平棋頂。前窟空間較大,供佛徒聚會。後窟中心部位是一個直通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面設龕,供奉佛像。塔柱東向面一龕較大,龕上沿作圓券形。其餘三面鑿雙層龕,上層龕作闕形。學界將這種石窟稱為中心塔柱窟,它是北魏時期莫高窟出現的新窟形。中心塔柱窟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部供僧徒聚會,後部則供僧徒圍繞中心塔柱修行禮拜。同樣建於北魏時期的第254窟、第259窟也是這種形制,只是第254窟正面設中心塔柱,第259窟是在西壁中部凸出部分設中心塔柱。它的特色在於建築師們巧妙地將漢式建築的“人字披頂”、“闕形佛龕”和外來的印度建築藝術合二為一。北魏至晚唐,中心塔柱窟都是莫高窟的主要石窟形制。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54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57窟

現存西魏石窟10個。這個時期的石窟主要分為四種:中心塔柱窟、禪窟、殿堂窟、龕形窟。以第249窟為例,石窟為覆鬥頂形石窟,東壁已經毀壞,西壁上設一圓券形龕,其中供奉“一佛二菩薩”像,龕外供奉脅侍菩薩。南壁、北壁及窟頂繪有壁畫。再以第285窟為例,該窟平面呈方形,覆鬥形頂,西壁中央設一大龕,龕內供奉“一佛二脅侍菩薩”像,兩側各有小龕。南壁、北壁皆有四個禪窟,小窟只有1米見方。其中,北壁有墨書西魏大統四年(538)、大統五年(539)的發願文題記,據此可知石窟建造於西魏大統四年至五年,是莫高窟中最早有紀年的石窟。覆鬥,就是倒過來的鬥,這種樣式源於漢墓建築風格。頂由四壁向中心斜上,到了中間部分收攏成方形凹進去。日本法隆寺金堂佛像上方的“天蓋”也是覆鬥式。直至元代,還保留有覆鬥頂的石窟。學界認為,它是從十六國晚期到元代建造的唯一窟形。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85窟局部

三、北周石窟

北周:宇文覺元年(557)——大象二年(580)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覺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定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北周一代統治敦煌僅僅24年,但是卻留下了十多個石窟。建德年間,北周武帝下令罷斥佛教,在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其中,大量經典、佛像被焚燬,八州寺廟充為宅第,僧尼勒令還俗。這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並沒有對敦煌地區造成很大的破壞。六年之後,北周宣帝即位,下令復興佛教。

北周保定五年(565)至建德五年(576),建平公於義出任瓜州刺史。他治理期間,以德化人,在北周武帝滅佛期間保護了敦煌僧侶。《李君莫高窟佛龕碑》等記載了建平公於義曾建造了一個大的石窟,學者據相關歷史文獻以及窟中題記推測莫高窟第428窟即是建平公所開。自北魏孝昌元年(525)東陽王元榮擔任瓜州刺史,到北周建德七年(578)建平公於義結束瓜州刺史任職的這54年間,北朝政府曾派12人先後擔任瓜州刺史。元榮之子元康、敦煌世家令狐氏、京兆大族韋瑱、隴西貴族李賢等皆先後執掌敦煌,社會穩定、政治清明,佛教藝術也得到了保護和發展。

現存北周石窟15個。此外,西千佛洞還有4個北周石窟。部分石窟形制還是中心塔柱窟,但在細節上已經有所改變,比如變塔柱四面的雙層龕為一圓券形龕,如第290窟。但是北周時期石窟主要是方室單龕窟,如第296、第428窟。

以第428窟為例,該窟面積約為178.38平方米,是莫高窟北朝石窟中規模最大的石窟。石窟分為前室、甬道、主室三個部分,前室部分毀壞,五代時重修。主室寬10.8米,長13.75米,面積約為148.5平米。前部為人字披頂,後部為平棋頂。後部設中心塔柱,寬2.5米,高5.7米。塔柱的四面各設一個佛龕,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四壁及龕四周共繪有1189身供養人像,其中僧尼像為699身。中心塔柱東向面中部龕沿上有一個王公服飾的供養人像,這個人就是於義。一般認為,於義開鑿石窟是以全部河西僧侶為施主,第428窟在當時肯定名震一時。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428窟

總的來看,十六國晚期和北朝時期的石窟基本可分為三種:中心塔柱式、毗訶羅式和覆鬥式石窟。供養佛像中的本尊以釋迦牟尼和彌勒菩薩為主,組合形式為“一佛二菩薩”像、“一佛二羅漢二菩薩”像或“一佛二天王”像。這些石窟和塑像,既保留了印度本土的犍陀羅藝術特質,又帶有明顯的中國審美風格,是中印兩種文化交相輝映的產物。樂僔和尚、法良禪師、東陽王元榮、建平公於義,這四個人對莫高窟的建設功不可沒,後人多有稱頌。《李君莫高窟佛龕碑》載:“爰自秦建元之日,迄大周聖歷之辰,樂僔、法良發其宗,建平、東陽弘其跡,推甲子四百他歲,計窟室1000餘龕,今見置僧徒,即為崇教寺也。”北朝統治者對佛教十分推崇,大量擴建寺廟,剃度僧尼,開鑿石窟。現在馳譽中外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皆在當時陸續被開鑿出來。其中,最為輝煌的便是莫高窟。

四、隋朝石窟

隋:開皇元年(581)——義寧二年(618)

開皇元年(581),隋文帝楊堅統一了全國,建立了隋朝。隋文帝生於寺廟,幼年被比丘尼智仙撫養,篤信佛教,認為佛能“生養萬物,利益兆人”。楊堅做了皇帝之後,曾說自己前生是比丘僧,再前生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他在位期間,廣度僧尼,大力弘法。隋朝短短38年間,修建寺塔5000餘所,剃度僧尼50多萬,塑造佛像不計其數。據《隋書》記載,開皇年間(581-600),隋文帝曾派使者到莫高窟來開鑿石窟。開皇二十年(600),隋文帝下詔,佛法深妙,建廟立祀,凡是沙門毀壞佛像的皆以惡逆論。仁壽年間(601—604),隋文帝下令天下三十州建舍利塔,並派遣使者來到敦煌(瓜州)崇教寺起塔一座。此外,隋朝建立海西四郡,在河西地區頻繁用兵,也促進了敦煌地區石窟的開鑿與建造。從今天莫高窟遺留的石窟來看,隋代重修和開鑿的石窟多達95個,幾乎是莫高窟開鑿200多年來總數的一倍。其中,有些石窟規模之大,超出前代規模。

現存隋代石窟70個,不包括後代鑿窟毀去的殘龕。這些石窟的形制、色彩和裝飾佈局,都同北朝石窟頗為相似。其中,有些石窟為中心塔柱式,如第302窟、第303窟。有些石窟是覆鬥頂方形窟,如第420窟,該窟平面呈方形,覆鬥頂殿堂式。其中,西壁設一雙層龕,為隋朝出現的新形式,其餘三壁各設一龕。再如第244窟,該窟平面呈方形,覆鬥頂形殿堂窟,四壁繪有壁畫,東南北三壁有3組11身塑像。有些石窟是人字披頂方形窟,如第419窟、第423窟。石窟內開始出現南、北、西三壁開龕、雙重內外龕、龕內設佛床的形式,而北周第428窟才出現的“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的形制開始普遍流行。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420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44窟

以第419窟為例,該窟平面呈方形,前部為人字披頂,上繪法華經變等;後部為平頂,上繪彌勒上生經變等。西壁上設一佛龕,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龕外繪《維摩詰經變》,其餘三壁上皆繪製千佛圖。此外,隋代石窟中也有新的石窟形制,如第292窟、第427窟等。以第427窟為例,該窟約開鑿於隋代中期,石窟前部窟頂為人字披頂,南北壁各塑“一佛二菩薩”像;後部窟頂為平頂,後部中設一方形中心塔柱直通窟頂,塔柱正面東向面沒有設龕供佛,而是在塔柱前面雕塑“一佛二菩薩”像,其餘三面各設佛龕,塑“一禪定佛二弟子”像。如此,石窟前部的“一佛二菩薩”像和塔柱正面的“一佛二菩薩”像組成三佛形式,這就是隋代新的石窟形制。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427窟前室

五、唐朝石窟

唐朝:武德元年(618)——天祐三年(906)

唐王朝的統治長達289年,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窟,保存至今的有228窟。聖曆元年(698)的《李君莫高窟修佛龕碑》和鹹通六年(865)的《莫高窟記》都記載了當時的造窟盛況,莫高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佛教聖地、藝術殿堂。

貞觀到開元天寶年間,是莫高窟開鑿的黃金時期。無論是洞窟的形制,還是窟內的壁畫、彩塑藝術,都達到了其他時代難以匹敵的新高度。據統計,武周聖曆元年(698),莫高窟已有洞窟1000餘窟。武周(690—705),是武則天建立的王朝,載初元年(690),武則天廢黜了自己的小兒子睿宗李旦,登基稱帝做了女皇帝,改國號為周。武則天之所以能夠順利稱帝,和佛教淵源甚深。垂拱四年(688),武承嗣等人偽造刻有《廣武銘》的瑞石,暗示武則天是“化佛空中來”。也就是說,武則天當皇帝,乃是佛祖的意思。後來,薛懷義與僧法明等人偽造《大雲經》和《大雲經疏》,書中說佛沒七百年後女王下世,威伏天下。武則天就是閻浮提主,入主天下。載初元年(690),武則天稱帝,自稱“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推行《大雲經》和《大雲經疏》,在各州縣建大雲寺。為了感謝佛教的襄助,登基第二年,武則天便下令,從今以後,僧人地位位於道士之前。武則天不但篤信佛法,還翻譯經書、建造佛寺、修建佛像、大力弘法。在位期間,她親自主持修鑿了龍門石窟群中規模最大的造像——盧舍那大佛,並舉行開光儀式;她親自參與組織了《華嚴經》的翻譯,併為之作序;她還虔誠跪拜高僧神秀,聆聽法藏講經,對僧人厚禮相待。由於王朝最高統治者的推崇,佛像雕塑在武則天時達到了頂峰。莫高窟也不例外,開始走向了它的巔峰時期。聖曆元年(698),莫高窟已有1000餘石窟。同時,唐代敦煌的佛教藝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寺院林立,百姓事佛,成為名符其實的“山國神鄉”。

唐朝是莫高窟歷史上開窟最多的王朝,石窟風格和藝術價值也最顯著。一般而言,學界將其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四個階段的劃分和定論,主要是依據敦煌石窟的風格和價值。

1、初唐石窟

初唐:武德元年(618)——長安四年(704)

敦煌莫高窟的初唐,主要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到則天順聖皇后長安四年(704)。這時的石窟主要包含武德、貞觀、上元及武周時期的石窟,總計44窟。這些石窟承襲了隋朝石窟的風格,以覆鬥頂雙層龕為主。以第57窟為例,該窟屬於中小型的洞窟,為覆鬥頂殿堂窟。西壁設一雙層圓券形龕,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四菩薩”像,龕外南北側皆繪有菩薩像或故事畫。石窟的南壁、北壁皆繪有彌勒說法圖。再以第322窟為例,該窟依然為覆鬥頂殿堂式石窟,西壁開雙層平頂敞口龕,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像。佛龕內側、兩側皆繪有佛教故事,經變故事,洞窟的南壁、北壁上則繪有說法圖。再如建於貞觀十六年(642)的220窟,窟頂為覆鬥形頂,西壁設一平頂敞口佛龕,佛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其餘三壁皆繪有經變畫。該窟東壁繪有男女供養人各一身以及貞觀十六年(642)的願文榜題,根據題記可知這個石窟為翟家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220窟

除了覆鬥頂殿堂式石窟,初唐時石窟中還有中心塔柱窟。以第332窟為例,該窟前部為人字窟頂,後部平頂,後部中央設中心塔柱。塔柱的西向面設橫長圓券形佛龕,供奉“一佛二菩薩”像,其餘三面皆立佛一塑。南壁、北壁的前部壁前和塔柱的東向面皆塑有“一佛二菩薩”像。此窟前室原存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莫高窟佛龕碑》,記載了莫高窟的緣起、該窟的始末、李氏的源流、李克讓修建此窟的功德以及武周之際莫高窟的繁盛,故此窟又被稱為“聖歷窟”、“李克讓窟”。此外,碑文還透露該窟開鑿於武周時期,在其父窟之側。一般認為,今天莫高窟的第331窟即為其父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332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332窟

此時最負盛名的石窟莫過於第96窟,96窟外觀是依窟而建的莫高窟標誌性建築——九層樓,窟內是高34.5米的莫高窟第一大坐佛,建於武周延載二年(695)。後人又習慣稱這一佛像為“北大像”,稱第96窟為“大佛殿”。那麼是誰建造了北大像和大佛殿呢?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原存鹹通六年(865)的《莫高窟記》,碑文又見敦煌遺書P.3720號背面。據碑文記載,延載二年(695),靈隱禪師和陰祖等居士共同建造了北大像,高140尺。後人以為這個時間記載有誤,應該是證聖元年(695)。載初元年(690),武則天稱帝,自稱“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推行《大雲經》和《大雲經疏》,在各州縣建大雲寺,塑造彌勒佛像,敦煌第96窟北大像及大佛殿應運而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96窟外景

2、盛唐石窟

盛唐:神龍元年(705)——建中二年(781)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主要從武則天神龍元年(705)到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781)。現存盛唐石窟80個。這一時期的石窟,無論是石窟形制還是藝術風格都呈現多樣化和盛唐氣象。按其藝術風格,又可分為三期。第一期從武則天神龍元年(705)至唐睿宗李旦太極元年(712),以第215窟、第217窟為代表。第215窟,修建於盛唐時期,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西壁和南壁各有影塑“一佛二菩薩”像。主室為覆鬥形頂,西壁設一斜頂敞口佛龕,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南北兩壁上方為經變畫,下方為供養人畫像。其中,南壁下方為男供養人畫像數身,北壁下方為女供養人畫像5身,東壁下方為女供養人畫像3 身。第217窟也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室、甬道和主室。主室為覆鬥形頂,西壁設一平頂敞口佛龕,其餘三壁皆繪有經變畫。西壁門上方有供養人畫像數身,南北兩壁均繪有經變畫。甬道為盝頂,南北兩壁各繪有供養人畫像2身。經學者考證,該窟為敦煌大族陰氏家族修造的石窟,建於唐睿宗李旦景雲(710—712)年間。

第二期從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元年(713)到天寶十四載(755),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最多,其中以第41窟、第45窟、第46窟、第66窟、第79窟、第103窟、第130窟、第320窟、第444窟、第445窟、第446窟為代表。以第79窟為例,該窟平面呈方形,覆鬥頂,西壁設盝頂帳形佛龕,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像,窟頂及其餘三壁皆繪有千佛壁畫。以第328窟為例,該窟呈正方形,覆鬥頂,西壁設一敞口龕佛龕,龕內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四供養菩薩”像,其餘三壁繪有西夏時期的淨土變。再如頗具代表性的第23窟、第45窟、第103窟、第172窟、第217窟、第320窟、第445窟等,基本皆為這種形制,不同的是西壁龕內的現存佛像數量以及壁畫的內容。

第三期從唐肅宗李亨至德元年(756)到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781),這一時期的石窟以第31窟、第123窟、第148窟、第194窟等為代表。此時規模最大的石窟莫過於第130窟,又稱“南大像”。第130窟始建於開元天寶年間,前後耗時二十餘年。窟內現存佛像高達27米,僅次於北大像,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像。第130窟東西長16米,南北寬21米,是莫高窟窟前殿堂遺址中最大的一個。窟內東壁、南壁、北壁上各畫有菩薩尊像。據P.3720號背面《莫高窟記》和P.3721號《楊洞芋撰瓜沙兩郡編年》記載,開元年間,僧人處諺和鄉人馬思忠等修造了南大像,高120尺。

此外,第148窟也引起了學者的廣泛注意。該窟前室留存一塊石碑,石碑北向面為大曆十一年(776)的《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記》,又稱《大曆碑》,碑文又見P.3608號、P.4640號、S.6203號遺書;南向面為乾寧元年(894)的《唐宗子隴西李氏再修功德記》,又稱《乾寧碑》,碑文又見P.4640號遺書。從北向面碑文來看,該窟是盛唐時期朝散大夫鄭王府諮議隴西李太賓修建的功德窟,因此第148窟又被稱為“大曆窟”或“李家窟”。該窟分為前部和後部,前部為長方形的人字披頂的石柱廊式石窟,後部為長方形拱形頂石窟,西壁設佛壇,南北兩壁設龕。

當然,有的石窟並不能簡單劃分時代,比如第205窟。該窟主要分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個部分。主室為覆鬥形頂石窟,中心設佛壇,初唐時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供養菩薩”像,中唐時又增塑天王塑像二身。窟頂與北壁都是初唐時所作,南壁壁畫為盛唐作品,西壁繪畫為中唐作品,東壁、甬道和前室作品為五代作品。

3、中唐石窟

中唐(吐蕃時代):建中二年(781)——大中二年(848)

敦煌莫高窟的中唐,主要指吐蕃佔領敦煌時期,即從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781)到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急調河西兵馬勤王,吐蕃乘機進攻河西,攻陷瓜州(安西)、肅州(酒泉)、甘州(張掖)、涼州(武威)、伊州(哈密)。沙州將士頑強抵抗了11年,最終彈盡糧絕。建中二年(781),敦煌被吐蕃佔領。此後,沙州在吐蕃統治下長達68年之久。從吐蕃統治一直到唐大中二年(848)張議潮起義,敦煌恰好躲過了毀滅性的“會昌滅法”,敦煌的佛教藝術得以保存和繼續發展。吐蕃統治末期,敦煌有著名寺院17所,號稱“十七大寺”。寺中有僧尼數千人,而當時總人口只有25000餘人。其時,寺院經濟發展,莫高窟開鑿數量大大增加。

現存吐蕃佔領時代的石窟44個。這個時期的石窟,造型上和盛唐時期頗為相似,但是在窟形、龕形、造像、壁畫等方面更為精細。覆鬥形窟頂,四壁方正,盝頂佛龕,內置佛床,精巧盛於前期。同時,石窟內經變畫數量增多,有些石窟一面窟壁上就繪有多鋪經變畫,有的壁畫下面還繪畫制12至14扇屏風。以第237窟為例,該窟為覆鬥頂殿堂式石窟,分為前後兩部分。西壁設一方形盝頂佛龕,內有馬蹄形佛床,龕外兩側和其餘三壁皆是經變畫。另外比較特別的石窟還有第158窟,該窟呈長方形,西壁設高1.43米的涅槃佛壇,佛壇上設有睡臺和佛像。南壁、北壁塑有佛像,東壁畫有各種經變畫。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158窟

4、晚唐石窟 晚唐:大中二年(848)——天祐四年(907)

敦煌莫高窟的晚唐,主要指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到唐哀帝李柷天祐四年(907)。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張議潮聚眾起義,光復沙州。大中五年(851),河湟十一州全部迴歸唐王朝的統治之下,張議潮派遣其兄張議潭奉河隴十一州圖籍迴歸唐王朝。同年,唐王朝在沙州設歸義軍,命張議潮為節度使。此後,張議潭子張淮深、張議潮子張淮鼎、張議潮婿索勳、張淮鼎子張承奉等相繼執掌歸義軍。

現存晚唐石窟60個。這個時期莫高窟的石窟,在風格和藝術形式上融入了更多中原的文化因素,開始出現大型的中心佛壇式石窟和巨幅經變畫。同時,豪強大族紛紛以“慶寺”、“報恩”為名修建石窟。其中,歸義軍的領導者張、索、李三家以及監管僧尼事務的僧官僧統開鑿了一些大的石窟,炫耀家世,誇飾功德,石窟的世俗化功能日益體現。

首先,敦煌地方行政長官開鑿的石窟,以張、索、李三家為盛。以第156窟為例,該窟主要分為前室、甬道和主室。主室呈方形,覆鬥頂。西壁設盝頂佛龕,內有佛床。龕內南側畫供養人畫像11身,北側畫女供養人畫像12身。窟頂及其餘壁上繪有各種經變畫,東壁門上繪有男女供養人各3身,這種形制類似於中唐時期石窟。甬道南北兩壁繪有供養人畫像,南壁是張議潮、張淮深等男供養人畫像5身,北壁是廣平宋氏等女供養人畫像3身。前室呈長方形,北壁上有墨書題記《莫高窟記》,時間為“鹹通六年正月十五日”。鹹通六年,即公元865年。這篇題記還見於敦煌遺書P.3720號背面,歷來為學者重視。通過這篇題記,我們可以瞭解莫高窟和第156窟的來龍去脈。根據主室內的供養人畫像及題記來看,第156窟的女供養人應當是張議潮的母親,窟主是張議潮。第156窟,即張議潮在位期間修建的一座功德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敦煌遺書P.3720號《莫高窟記》

以第94窟為例,該窟南鄰北大像,分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個部分。甬道南壁底層有張議潭題記,北壁底層有張議潮像並題記。主室為覆鬥頂,中心設佛壇,內置馬蹄形佛床。佛壇背後有背屏,向上連接窟頂。主室北壁底層有女供養人宋國夫人畫像一身,東壁底層有供養人一身,不可辨識。經過研究分析,學者認為此窟乃是張議潮的侄子、張議潭的兒子張淮深所開。張淮深,敦煌遺書P.2913號背面《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司徒南陽張府君墓誌銘》和P.3451號《張淮深變文》皆有相關記載。敦煌遺書P.3720號《張淮深造窟記》殘卷記載了這個石窟的內容。

以第9窟為例,石窟主室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為覆鬥形窟,後部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的東向面內設盝頂佛龕,龕內供奉佛像。窟內四壁繪有各種經變畫,東壁門上和門南繪有供養人畫像。甬道南北壁繪有供養人像,南壁供養人分別為歸義軍節度使索勳、隴西郡李弘諫,北壁供養人分別為司徒南陽郡張承奉、隴西郡李弘定。那麼,他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四個供養人中,索勳是張議潮的女婿,李弘諫、李弘定是張議潮十四女婿李明振之子,張承奉是張議潮的孫子,張淮鼎的兒子。李弘諫、李弘定和張承奉是姑表兄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9窟東壁南側下部女供養人畫像

以第12窟為例,第12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組成。前室已毀,今存南北兩側的佛龕,莫高窟編號為第13窟、第11窟。主室呈正方形,典型的覆鬥頂殿堂式,規模較大,適合佛徒說法講經。室內西壁設盝頂佛龕,內置馬蹄形佛床。龕下南側有女供養人畫像13身,北側有女供養人畫像16身。主室南北兩壁繪有各種經變畫,東壁上畫男女供養人畫像各1身,侍從畫像各2身,中間有墨書供養人題記。甬道南北壁亦繪有供養人像,其中南壁繪男供養人畫像2身,北壁繪女供養人畫像3身。根據題記來看,該窟是沙州釋門都法律金光明寺和尚索義辯的功德窟。男女供養人便是索義辯夫妻,穿著俗裝。另外,根據敦煌遺書P.4640、P.2021號背面《沙州釋門索法律窟銘》來看,索義辯祖先是鉅鹿郡索氏,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4)遷徙到了敦煌。第156窟北壁的《莫高窟記》中也有“晉司空索靖”的記載。此外,莫高窟第62窟、第199窟、第231窟、第144窟、第9窟、第196窟、第94窟、第98窟、第55窟等皆有索氏的記載,由此可見敦煌索氏為當地豪門大族,盛心佛事,開鑿建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

其次,敦煌地區高級僧官開鑿的石窟,以都僧統為多。晚唐石窟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第16窟、第17窟,又稱“吳和尚窟”和“藏經洞”。第16窟、第17窟,位於莫高窟南區北段最底層。第16窟呈方形,覆鬥頂殿堂式,中心設有馬蹄形佛壇,佛壇上供奉著“一佛二弟子二脅侍四菩薩”像。佛壇背後有背屏連接窟頂,四壁及甬道南北兩壁繪有各種經變畫。甬道北壁連接第17窟,第17窟是覆鬥頂禪窟,北壁設床坐,南壁現存重修千佛洞三層樓的功德碑及記文。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王道士依第16窟、第17窟、上層的第365窟(七佛堂),及頂層的第366窟修建了“三層樓”。4個石窟在一條線上,都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辯和尚所開鑿。第17窟呈方形,覆鬥頂,西壁嵌大中五年(851)洪辯告身碑,內置禪床,原為洪辯和尚的禪窟。第17窟的成名,還因為該窟內藏有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約5萬餘件的敦煌遺書和文物,故世人稱其為“藏經洞”。

莫高窟的開鑿史

“藏經洞”洞口和第16窟甬道

洪辯和尚的資料現存較多,除了《唐敕河西都僧統洪辯告身碑》外,還有P.4640號《吳僧統碑》、P.2913號背面《邈真贊》等。根據文獻記載來看,第16窟、第17窟,大約建於唐大中五年(851)至鹹通三年(862)之間,窟主為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辯和尚,俗姓吳,又稱為吳和尚。洪辯和尚,是著名的高僧大德。他約法化人,盛於佛事。吐蕃佔領敦煌時期,唐大和六年至八年(832年—834),他開七佛藥師之堂,也即今莫高窟第365窟,又建法華無垢之塔。沙州光復後,他又在七佛堂下修鑿了第16窟、第17窟。去世之後,後人在窟內為其塑像畫壁,塑其真容,並將皇敕告身刻碑放置在窟中,供人瞻仰紀念,以求萬歲千秋,不朽不壞,故又稱為“影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唐敕河西都僧統洪辯告身碑》

莫高窟的開鑿史

河西都僧統洪辯像

以第85窟為例,第85窟是個規模宏大的石窟,位於莫高窟南段最底層。石窟主要分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部分。主室呈長方形,面積近110平方米,中央設佛壇,供奉佛與弟子像。主室東壁和甬道南、北兩壁還保存著供養人的畫像。前室北壁的一小型佛龕,此處原存放第85窟功德碑,後來亡佚。但是這個功德碑的抄件現存,即敦煌遺書P.4640號《翟家碑》。根據碑文來看,鹹通三年(862),法榮和尚就任河西都僧統,成為統管河西地區僧眾的最高長官,以其為首的翟氏家族修建了這個石窟,故此窟又被稱為“翟家窟”。法榮和尚,原為敦煌龍興寺僧人,俗家姓翟,頗受張議潮看重。張議潮在敦煌建立歸義軍之後,與中原王朝加強了聯繫。他本欲授洪辯和尚國師之名親赴長安,沒想到洪辯和尚卻去世了。隨後,張議潮心目中的第二人選——法榮和尚作為佛教文化交流使者,遠赴長安,講經說法。在長安,他受到了皇帝的極高禮遇,聲望日重。他被擢升為河西都僧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85窟還有一處引起了學者的注意,即在供養人法榮和尚及其家人的對面,還有張氏叔侄以及後來的曹議金等人的供養像。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196窟

以第196窟為例,該窟主要分為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的木構窟簷,是莫高窟保存至今唯一的唐代木構建築。甬道為盝頂,南北壁上都繪有供養人畫像,南壁上繪男供養人畫像6身,北兩壁上繪有張議潮女婿、河西節度使索勳父子的供養像及侍從像5身。由題記可知,彩繪供養人像時,索勳已經殺了張淮深一家,自命為節度使。主室呈方形,覆鬥頂殿堂式,中心設有凹形佛壇,佛壇上供奉著“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像。壇前較為開闊,供僧俗禮拜。佛壇背後有背屏連接窟頂,主室的四壁繪有各種經變畫。該窟開鑿於晚唐景福年間(892—893),是晚唐石窟的代表作品之一。根據前室北壁上的兩方題記和主室東壁兩處供養人畫像下的題名推測,窟主是一位南山律宗的法律大德,俗姓何,故此窟又被稱為“何法師窟”。

六、五代石窟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後周顯德七年(960)

敦煌莫高窟的五代,主要指後梁建立(907)到後周滅亡(960)。天祐四年(907),朱全忠殺了唐哀帝,改國號為樑,史稱後梁。中原地區進入了戰亂紛飛的五代十國時期,敦煌卻呈現一片安寧和睦。曹議金執掌歸義軍之後,依附中原王朝,拉攏回鶻、于闐等國,與敦煌世家豪族結為姻親關係,鞏固統治,如索氏家族、陰氏家族、翟氏家族、張氏家族、瓜州慕容氏家族等。從第98窟供養人畫像、題記和敦煌遺書來看,曹議金至少有姐妹17個,女兒16個。舉例來說,南陽張淮慶,敦煌著姓,莫高窟第108窟的窟主,事蹟參P.2482號《南陽張府君邈真贊》;豫章羅盈達,其先著姓,屢有戰功,事蹟參敦煌遺書P.2482號《豫章羅府君邈真贊》、《豫章羅府墓誌銘贊》;瓜州慕容歸盈,曾任瓜州刺史,治理瓜州二十餘年,是曹氏家族中唯一一位異姓刺史,安西榆林窟第12窟便是慕容氏窟。上述諸人,皆與曹議金有密切姻親關係。此外,曹氏政權重視農桑,發展經濟,政治穩定,社會發展,這一形勢十分有利於佛教的發展和莫高窟的開鑿建造。同時,曹氏家族十分重視佛教及修造石窟。曹氏家族統治期間,莫高窟新開鑿了32個洞窟。在曹氏政權的支持下,歷任河西都僧統也重修了不少石窟。如後梁開平元年(907)重修的第468窟,貞明五年(919)重修的第84窟,龍德二年(921)重修的第401窟;後唐清泰元年(934)重修的第387窟;後晉天福年間(936-941)重修的第412窟;後周廣順三年(953)到顯德二年(955)修建的第53窟,廣順三年(953)重修的第123窟、第124窟、第125窟。莫高窟現存的大型石窟,大多皆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莫高窟的開鑿史

第61窟南壁東起第三身曹元忠夫人供養像

現存五代石窟32個。這一時期的石窟,形制類似於晚唐石窟,主要是覆鬥形殿堂式石窟、中心佛壇窟,但規模更加宏偉壯觀。

以第146窟為例,該窟主要包含前室、甬道、主室三個部分,前室已經毀壞。主室為覆鬥頂殿堂式石窟,四壁繪有各種經變畫。窟頂四面開淺龕,繪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心設馬蹄形佛床,佛床背後有背屏連接窟頂。甬道北壁保存重修千佛洞寶貝佛功德碑木碑一方及記文,故此窟又被稱為“寶貝佛殿”。有的學者認為,這個石窟是曹議金妻子廣平宋氏開鑿的一個功德窟。

以第100窟為例,該窟主要包含前室、甬道、主室三個部分,前室已經毀壞。主室為覆鬥頂殿堂式石窟,四壁繪有各種經變畫。西壁設盝頂佛龕,龕內供奉佛像。窟頂四面開淺龕,繪有四大天王像。甬道為盝頂,南壁繪有曹議金及其長子曹元德等男供養人像11身,北壁繪有曹議金的回鶻夫人及其女兒等女供養人像15身。根據吳曼公先生所捐《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和S.4245號《河西節度使曹元德造佛窟功德記》來看,這個石窟的窟主是曹議金的回鶻夫人,修造石窟的人是曹元德。回鶻人習慣將可汗的妻子稱為“天公主”,故此窟又被稱為“天公主窟”。

以61窟為例,石窟主室為覆鬥頂殿堂式石窟,窟室中心設佛壇,佛壇背後有背屏連接窟頂,四壁繪有佛傳畫和經變畫。因為佛壇上主尊為文殊師利乘青獅塑像,故此窟又被稱為“文殊堂”。據南壁供養人畫像題名來看,此窟為曹議金的兒媳、曹元忠妻子洵陽郡夫人翟氏的功德窟。東壁南側有4個供養人像,分別為曹議金的回鶻夫人、甘州回鶻可汗夫人曹元忠的姐姐、于闐國王李聖天的皇后曹元忠的姐姐、曹元忠的生母廣平宋氏。主室南、北壁與甬道北壁繪有供養人畫像,分別為曹議金、子曹元忠、孫曹延祿及其親眷以及曹氏和敦煌世家大族、甘州回鶻、于闐回鶻的姻親。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61窟

七、宋代石窟

宋:建隆元年(960)——景祐三年(1036)

敦煌莫高窟的宋代,主要指北宋統治敦煌的76年,即從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至宋仁宗趙禎景祐三年(1036)。北宋初年,朝廷一直無力收復河西地區。但是曹氏歸義軍一直主動依附中原王朝,對北宋朝廷俯首稱臣。以曹元忠為首的敦煌地方政權認為,如若不依賴中原王朝的天威,河湟地區恐怕會落入周邊其他部族之手。這個思想不僅在地方長官耳邊流傳,即使是民間藝人也爛熟於心。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載:“敦煌郡,四面六蕃圍,生靈苦屈青天見,數年路隔失朝儀,目斷望龍墀。新恩降,草木總光輝,若不遠仗天威力,河湟必恐陷戎夷,早晚聖人知。”(《敦煌歌辭總編》卷二),此詞見於敦煌遺書P.2809、P.3128號背面和P.3911號。此後,曹氏家族五代執掌歸義軍,留下了不少著名的石窟。

現存宋朝石窟43個。有的石窟為宋代開鑿,有的石窟為宋代重修,不少石窟跨越五代、宋時期,很難簡單區分年代,藝術風格上也比較相似。但是有的石窟有窟簷,這個與前代不同。目前可知有4個,即第55窟、第427窟、第431窟、第444窟。

以第55窟為例,石窟主室呈長方形,覆鬥頂,窟頂四面開淺龕,繪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央設馬蹄形佛壇,佛壇上供奉佛像三鋪。中間一鋪為“一佛二弟子二天王”像,南面一鋪是“一佛二菩薩一天王”像,北面一鋪是“一佛二菩薩一天王”像。這種組合,在此之前是沒有的。佛壇背後有背屏連接窟頂。值得一提的是窟頂 西披和南壁畫有《彌勒經變》,和佛壇上供奉的彌勒佛像相呼應,在莫高窟中十分罕見。窟內其餘四壁皆繪有經變畫。甬道兩壁有曹氏家族供養人畫像及題記,西夏重修時將其覆蓋。根據《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南壁存曹議金等5名男供養人題名,北壁存曹議金的回鶻夫人等3名女供養人題名。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55窟

以第454窟為例,窟主室呈方形,覆鬥頂,窟頂四面開淺龕,繪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央設馬蹄形佛壇,佛壇上供奉佛像三鋪。中間一鋪為“一佛二弟子二天王”像,南面一鋪是“一佛二菩薩一天王”像,北面一鋪是“一佛二菩薩一天王”像。窟室四壁上部繪有經變畫,下部為供養人畫像(西壁除外)。東壁窟門北側下方繪有回鶻公主等女供養人畫像8身,窟門南側下方繪有于闐王等男供養人畫像6身。南壁繪有女供養人畫像12身,其中第4身題名“窟主敕授清河郡夫人慕容氏一心供養”。北壁繪有女供養人畫像13身。甬道南、北兩壁為曹議金祖孫三代等男供養人畫像18身,其中南壁第5身題名曹延恭。學者認為,這一石窟的窟主是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的侄子曹延恭及其夫人慕容氏。根據吳曼公先生所捐《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和S.5973號《曹延恭舍施迴向疏》可知,這一石窟在當時又被稱為“太保窟”。

八、西夏石窟

西夏:大慶元年(1036)——寶義二年(1227)

敦煌莫高窟的西夏時期,主要指西夏統治敦煌的時間,即從宋仁宗趙禎景祐三年(1036)到南宋宋理宗趙昀寶慶三年(1227)。 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曹延祿與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殺,其族子曹宗壽為繼任歸義軍節度使。此時,歸義軍面對內憂外患開始衰落,而沙州回鶻卻迅速發展。景德三年(1006),信奉伊斯蘭教的黑韓王朝滅掉于闐國及其佛教。敦煌城內一片恐慌,佛教人士將寺院中的佛像、經書、畫像等封存在洪辯大師的影窟中,也即今莫高窟第17窟。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李元昊攻陷瓜、沙二州,統治河西。西夏王朝統治期間,並沒有破壞敦煌的佛教文化。相反,西夏統治者反而接受了敦煌的文化傳統,尊崇佛教。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將佛教定為國教。同時,廣建寺院,改造和修建前朝石窟。其中,在莫高窟修建1窟,重修60窟,在榆林窟、東千佛洞、五個廟營造和改建15窟。迄今為止,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還保存著大量西夏時新建的石窟和西夏文題記。這些石窟,無論是形制、花磚、彩塑,還是壁畫,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這一時期開鑿和重建的石窟82個。總的而言,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石窟,集漢族、藏族、契丹、女真、回鶻等各個少數民族的藝術特質為一體,形成了別具匠心、獨樹一幟的石窟風格。

九、蒙元石窟

蒙元: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至正二十八年(1368)

敦煌莫高窟的蒙元時期,主要指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到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之間的140餘年。南宋淳祐四年(1244),花甲之年的薩迦班禪帶著兩個年幼的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從薩迦寺前往涼州說法。兩年以後,年僅26歲的八思巴,成為了忽必烈的老師。至此,密宗一派在全國發展,河西地區最先推廣。密宗對這一時期莫高窟的石窟、彩塑、壁畫藝術影響深遠,如第3窟、第61窟、第465窟等。同時,在元朝統治者的支持下,敦煌地區的中西文化交流更加暢通。至元十一年(1274),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沿著古絲綢之路來到敦煌,留下了聞名中外的《馬可?波羅行紀》。該書記載了大量元朝古城的故事,尤其是敦煌。

現存蒙元石窟10個。以第465窟為例,該窟由前室、甬道、主室三個部分組成。主室呈長方形,覆鬥形頂,窟室中央設一佛壇,四壁繪有密教壁畫,是一個藏傳密教無上瑜伽密石窟。

莫高窟的開鑿史

莫高窟第465窟

(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