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明朝 羅洪先 阿彌陀佛 歷史 積極家庭教育 2019-01-18

明朝有個人叫羅洪先,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中狀元。他為人正直,因感念人生苦短,世事無常,於是辭官隱居,斷然出家,世稱“狀元和尚”。

狀元和尚在寺院出家後,假裝愚鈍,甘心承擔最苦的雜役,劈柴挑水、燒火煮飯,無所不做,以此來磨練自己的心性,就這樣過了十三年。

他出家前原有妻室,並有一子。十三年後,其子又高中狀元,父子同科,世間稀有,一時傳為佳話。此時妻兒很想念他,無奈他出家後音訊全無,根本無從尋起。

可能是親人思念真切的緣故,有一天狀元和尚忽然起了回家探親的念頭,於是返回家鄉。及至狀元府,剛站在門前,僕人以為是和尚化緣,便入室稟告夫人。夫人生性善良,讓僕人施米一斗。狀元和尚未接受,希望求見主人。僕人認為和尚貪心,又報夫人。夫人又讓僕人出來施錢一貫。

狀元和尚還是不收,即索紙筆,題詩一首:

鬥米千錢我不收,十三年返故鄉遊。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點評:這個偈子很適合現在許多人,他們一輩子為了兒孫操勞,日日空耗人身。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的福分,何必操心後輩?所以,應及早修行求得解脫,不要一生為兒孫當牛做馬。)

僕人將詩稿入呈夫人。夫人見後驚訝萬分,急速跑出門外,但和尚已經離去。夫人即刻派人四處尋找,再也不見其蹤影。

後來,狀元和尚投歸福建龍褲禪師,朝禪暮淨,終於大徹大悟。他感念世人之迷茫,遂作《醒世詩偈》,廣為流傳。全是如下: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欲無煩惱須唸佛 知有姻緣不羨人

諸事隨時若流水 此懷無日不春風

一片白雲橫谷口 幾多歸鳥盡迷巢

浮生若夢誰非寄 到處能安便是家

舉世盡從忙裡過 誰人肯向死前修

沒有一番寒徹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心至虛時能受益 事非經過不知難

靜坐常思自己過 閒談莫論他人非

有時靜念千聲佛 無事閒看數卷經

理念深處塵念少 世情淡處道情濃

佛心本是凡心轉 世味何如道味長

知事少時煩惱少 識人多處是非多

富貴百年難保守 輪迴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辦修行路 一失人生萬劫難

世間最大唯生死 白玉黃金盡枉然

寬性寬懷過幾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家富家貧休嘆息 自無自有總由天

平生衣食隨緣過 才能清閒便是仙

世事紛紛如電閃 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功夫理是非

算起萬般混是夢 不如及早念彌陀

榮辱紛紛滿眼前 不如安分且隨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