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明朝 朝鮮半島 中國古代史 漢朝 偷窺歷史 2017-06-19

中國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但是在漢族的發展歷史中同化了不少民族。但是,與中國接觸最多的朝鮮族卻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

關於朝鮮的歷史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理一理,為何中國始終沒有將朝鮮納入版圖,而只是作為附屬國存在?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韓國官方認為朝鮮的第一次記載是在公元前20世紀的檀君朝鮮,但關於這個朝代並沒有正史記錄,而只有一本記錄神話傳說的《三國遺事》中提到過。

以神話傳說作為歷史資料,未免有些草率。

真正被正史記載的朝鮮應該是箕子朝鮮,出自《史記》。這個箕子朝鮮還是“臣於周,後又臣於秦,為周秦海外之屬國”,所以這個時期朝鮮半島相當於是在中國的統治之下的。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朝鮮不但是中國的諸侯國,就連國民都是從商朝遷移過去的5000遺民。

根據史記,燕國的將軍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稱“衛氏朝鮮”。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這麼一看,朝鮮族身上的的確確是帶著華夏民族的血液,而且當時實行的禮儀制度均是從中原傳過去的。

等到中國統一為漢朝,漢武帝大手一揮,將朝鮮半島劃為四個郡,列入漢朝版圖。但自三國時期後,朝鮮半島趁亂獨立,也就是高句麗。

高句麗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它三番兩次地進攻中原,讓隋唐兩朝領導人十分頭疼。隋煬帝曾三次收復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費力不討好。唐太宗甚至說了一句:“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還親自帶兵征戰。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高句麗國土面積並不大,並且只是一個剛剛崛起的小國,為何這麼難以攻克呢?我們來看看地形圖就知道了。

高句麗地形險峻,崇山峻嶺居多,即便我們不懂兵法,常識也能告訴我們這種地方是易守難攻。隋唐在這個地方耗費大量兵力,隋朝甚至因連年征伐使得國力不堪重負,最終滅亡。

而唐朝畢竟國力雄厚,既然不能以一次攻破,那就打持久戰,區區一小國很容易就被消耗殆盡。就這樣耗到了唐高宗時期,才在當地設置了雞林州都督府,此後朝鮮半島就一直作為各個朝代的屬國存在著。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光是羅列這些歷史還不能說明朝鮮與中國的關係有多密切,畢竟在古代征戰為常事,一朝擁有不代表永遠擁有。可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了文化中了。

“朝鮮”這個名字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親筆欽定的,而李氏朝鮮王國的王族身著都是帶有明朝特色的服飾,他們一切禮儀、制度、文化都無一不與明朝相關。

如今我們在古裝韓劇中都可以看到當時的文字都是漢字,甚至現在在韓國認識漢字都是有文化的體現。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既然朝鮮與中國都可以說是血與肉的關係了,如今又為何與我們一點干係也沒有?其實還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前面我們說過朝鮮半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且攻破了北朝鮮,隔著一條山脈還有一個南朝鮮。

再加上中原擴疆最大的阻力還是在北方的匈奴,統治者綜合考慮後一般都會捨棄面積小難度係數還很大的朝鮮半島。能不能徹底擁有無所謂,只要它是自己的屬國就夠了。

曾經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朝鮮,為何還是選擇獨立?根本原因在這裡

即便現在朝鮮半島不屬於中國,中國還是會習慣性地照顧一下這個小兄弟。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投入了大量兵力財力,不僅是為了朝鮮,也是為了祖國的安危。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國沒能將其納入版圖,又緊緊聯繫了兩地的命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