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腰牌

清代各級衙門從大到下,從上到下,從設置數量到人員機構都創歷史之最。光緒《大清會典》和《清史稿》統計,到了清朝末期,全省僅省、道、府、縣四級主要行政機構設置的衙門就有2200多個,如果繼續細化統計各分支衙門,其總數最低不小於4000個。平均每個省130多個衙門,一個縣有兩個以上衙門,堪稱濫設衙門之最。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腰牌

清代各級衙門從大到下,從上到下,從設置數量到人員機構都創歷史之最。光緒《大清會典》和《清史稿》統計,到了清朝末期,全省僅省、道、府、縣四級主要行政機構設置的衙門就有2200多個,如果繼續細化統計各分支衙門,其總數最低不小於4000個。平均每個省130多個衙門,一個縣有兩個以上衙門,堪稱濫設衙門之最。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朝州縣官吏

早在乾隆時期,地方大員陳宏謀就曾對機構設置過多發表過意見:“朝廷設官非不多也,而不以民事為事,止圖‘自了’,以為得計,則民不受官之益,凡覺多官之為累矣。直謂之無良心可也。”就是說現在設置這麼多官員和機構,這些當官的卻不為老百姓幹事兒,只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目的達到,老百姓一點好處沒有,真可謂沒有良心。在家書中他還痛斥說:“官場習氣已深,每日自上極下,忙忙碌碌,雖有治民之排場,全無及民之實事。”不光如此,清代衙門的主政者非常有權,獨斷專行,因其下面的小官吏大多都是自己小金庫聘過來的,所以清朝人經常說:“今之吏治,三種人為之,即幕友、長隨、書吏”,很有點“權力承包”的意思。

“天下之事無不始於州縣,無不終於州縣”,在清朝最熱門的職位莫非“州縣”官員,這就意味著當上州縣官員就操控了地方人口、財政大權。據《光緒會典》書中記錄,全國總計有1342個縣太爺,級別比縣高的還有廳、州,全國共有78個廳,129個州,屬於正五品、正六品官員。當時有諺語形容說:“要為名高點翰林。主事也可顯才能。發財最好當知縣”在清代所有仕途的出路中雖然有的高級官員卻只是一個名頭,科舉官員相對來講更在乎名節,還有許多操守可言,而這些花錢買官當知縣的就是為了發財,通過各種手段把這種“政治買賣”最大利益化。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腰牌

清代各級衙門從大到下,從上到下,從設置數量到人員機構都創歷史之最。光緒《大清會典》和《清史稿》統計,到了清朝末期,全省僅省、道、府、縣四級主要行政機構設置的衙門就有2200多個,如果繼續細化統計各分支衙門,其總數最低不小於4000個。平均每個省130多個衙門,一個縣有兩個以上衙門,堪稱濫設衙門之最。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朝州縣官吏

早在乾隆時期,地方大員陳宏謀就曾對機構設置過多發表過意見:“朝廷設官非不多也,而不以民事為事,止圖‘自了’,以為得計,則民不受官之益,凡覺多官之為累矣。直謂之無良心可也。”就是說現在設置這麼多官員和機構,這些當官的卻不為老百姓幹事兒,只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目的達到,老百姓一點好處沒有,真可謂沒有良心。在家書中他還痛斥說:“官場習氣已深,每日自上極下,忙忙碌碌,雖有治民之排場,全無及民之實事。”不光如此,清代衙門的主政者非常有權,獨斷專行,因其下面的小官吏大多都是自己小金庫聘過來的,所以清朝人經常說:“今之吏治,三種人為之,即幕友、長隨、書吏”,很有點“權力承包”的意思。

“天下之事無不始於州縣,無不終於州縣”,在清朝最熱門的職位莫非“州縣”官員,這就意味著當上州縣官員就操控了地方人口、財政大權。據《光緒會典》書中記錄,全國總計有1342個縣太爺,級別比縣高的還有廳、州,全國共有78個廳,129個州,屬於正五品、正六品官員。當時有諺語形容說:“要為名高點翰林。主事也可顯才能。發財最好當知縣”在清代所有仕途的出路中雖然有的高級官員卻只是一個名頭,科舉官員相對來講更在乎名節,還有許多操守可言,而這些花錢買官當知縣的就是為了發財,通過各種手段把這種“政治買賣”最大利益化。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縣令和胥吏

當時有一個生動故事,說一個姓蔣的紹興人對知縣一缺垂誕很久,但苦於拿不出太多錢,於是和幾個好友商量大家湊錢捐官,約定由姓蔣的做縣令,其餘的有做刑名師爺、錢糧師爺的,並規定所有收入放在一起,歃血盟誓。沒多久這幾個人的計劃順利實施,並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直到三年考核,蔣因貪汙被革職,但已經與其他人摟的盆滿缽滿。除此之外,知縣在大肆摟錢外,還要結交上級官員,以求得權力庇護,這可是不可缺少的官場“護身符”。當時清朝允許有一種送錢方式叫陋規,即現在所謂的潛規則,不能太見光,但不算違法。其名稱也不一而足,比如什麼“炭敬”、“別敬”等等幾十種送錢和收錢名義。在縣令的眼裡,最高能接觸到封疆大吏,儼然眼裡沒有皇上,對於各地督撫、州府上級的索取和各種接待都非常配合,漸漸就成了督撫們的親信和爪牙。

清代《庸閒齋筆記》中講了一個比較生動的事情,乾隆時期 雲南總督叫地方官陳熙的,一次總督讓他購買赤金二百兩,陳不敢拒絕,於是到市場去買,每兩赤金用了十六兩銀子。地方官陳熙把金子送去時,還開列了購買花費,惹得總督大怒,拒絕接受,此後不多久,陳熙就被排擠,不得不辭職回家。

其實如陳熙這樣的官員實在太少了,大部分的縣令是巴結還來不及。在嘉慶時期,各地衙門的肥缺明碼標價“中缺把錢,大缺一萬五”封疆大吏利用手中權力,將各地州縣官員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成為服務和輸送錢物的“班底”。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腰牌

清代各級衙門從大到下,從上到下,從設置數量到人員機構都創歷史之最。光緒《大清會典》和《清史稿》統計,到了清朝末期,全省僅省、道、府、縣四級主要行政機構設置的衙門就有2200多個,如果繼續細化統計各分支衙門,其總數最低不小於4000個。平均每個省130多個衙門,一個縣有兩個以上衙門,堪稱濫設衙門之最。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朝州縣官吏

早在乾隆時期,地方大員陳宏謀就曾對機構設置過多發表過意見:“朝廷設官非不多也,而不以民事為事,止圖‘自了’,以為得計,則民不受官之益,凡覺多官之為累矣。直謂之無良心可也。”就是說現在設置這麼多官員和機構,這些當官的卻不為老百姓幹事兒,只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目的達到,老百姓一點好處沒有,真可謂沒有良心。在家書中他還痛斥說:“官場習氣已深,每日自上極下,忙忙碌碌,雖有治民之排場,全無及民之實事。”不光如此,清代衙門的主政者非常有權,獨斷專行,因其下面的小官吏大多都是自己小金庫聘過來的,所以清朝人經常說:“今之吏治,三種人為之,即幕友、長隨、書吏”,很有點“權力承包”的意思。

“天下之事無不始於州縣,無不終於州縣”,在清朝最熱門的職位莫非“州縣”官員,這就意味著當上州縣官員就操控了地方人口、財政大權。據《光緒會典》書中記錄,全國總計有1342個縣太爺,級別比縣高的還有廳、州,全國共有78個廳,129個州,屬於正五品、正六品官員。當時有諺語形容說:“要為名高點翰林。主事也可顯才能。發財最好當知縣”在清代所有仕途的出路中雖然有的高級官員卻只是一個名頭,科舉官員相對來講更在乎名節,還有許多操守可言,而這些花錢買官當知縣的就是為了發財,通過各種手段把這種“政治買賣”最大利益化。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縣令和胥吏

當時有一個生動故事,說一個姓蔣的紹興人對知縣一缺垂誕很久,但苦於拿不出太多錢,於是和幾個好友商量大家湊錢捐官,約定由姓蔣的做縣令,其餘的有做刑名師爺、錢糧師爺的,並規定所有收入放在一起,歃血盟誓。沒多久這幾個人的計劃順利實施,並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直到三年考核,蔣因貪汙被革職,但已經與其他人摟的盆滿缽滿。除此之外,知縣在大肆摟錢外,還要結交上級官員,以求得權力庇護,這可是不可缺少的官場“護身符”。當時清朝允許有一種送錢方式叫陋規,即現在所謂的潛規則,不能太見光,但不算違法。其名稱也不一而足,比如什麼“炭敬”、“別敬”等等幾十種送錢和收錢名義。在縣令的眼裡,最高能接觸到封疆大吏,儼然眼裡沒有皇上,對於各地督撫、州府上級的索取和各種接待都非常配合,漸漸就成了督撫們的親信和爪牙。

清代《庸閒齋筆記》中講了一個比較生動的事情,乾隆時期 雲南總督叫地方官陳熙的,一次總督讓他購買赤金二百兩,陳不敢拒絕,於是到市場去買,每兩赤金用了十六兩銀子。地方官陳熙把金子送去時,還開列了購買花費,惹得總督大怒,拒絕接受,此後不多久,陳熙就被排擠,不得不辭職回家。

其實如陳熙這樣的官員實在太少了,大部分的縣令是巴結還來不及。在嘉慶時期,各地衙門的肥缺明碼標價“中缺把錢,大缺一萬五”封疆大吏利用手中權力,將各地州縣官員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成為服務和輸送錢物的“班底”。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雪花白銀

清朝在吏治的日漸敗壞中,地方官吏對百姓的侵害就越來越嚴重,除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外,徇私舞弊的事情更是隨處可見,民間就出現了許多憎惡州縣的諺語:“殺人的知州,滅門的知縣,要把財發,必要估家,要吃飯,做知縣,做知縣,穿綢緞。”《中國的科名》

其中的“要把財發,必要估家”一絲是說遇到打官司的時候,先要估算一下自己家有多少家底。於是又有了“一字不可入公門,一入公門家便傾”的話,就連當時的大清皇帝也不得不承認:“以家道厚薄為銀數之增減,幾於各省一輒”的辦案規則的現實,卻無力改變。

"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代衙役

如果說“漢承秦制”,那麼在清朝即可視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構和體制設置最為相似,除了內設機構名稱不同,崗位稱呼不同外,在吸取並取消明朝體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門設置教訓外,其餘大體相當。

內務府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衙門,相當於明朝的“大內”,光內設官職就有3000人之多,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監,內務府就有上萬人之多。清代皇帝多注重宮廷享受,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種文玩上非常追求極致,又將這一事務派發到地方機構,如“江南三織造”,如此一算,其內務府的“垂直”管理規模更為龐大。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腰牌

清代各級衙門從大到下,從上到下,從設置數量到人員機構都創歷史之最。光緒《大清會典》和《清史稿》統計,到了清朝末期,全省僅省、道、府、縣四級主要行政機構設置的衙門就有2200多個,如果繼續細化統計各分支衙門,其總數最低不小於4000個。平均每個省130多個衙門,一個縣有兩個以上衙門,堪稱濫設衙門之最。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清朝州縣官吏

早在乾隆時期,地方大員陳宏謀就曾對機構設置過多發表過意見:“朝廷設官非不多也,而不以民事為事,止圖‘自了’,以為得計,則民不受官之益,凡覺多官之為累矣。直謂之無良心可也。”就是說現在設置這麼多官員和機構,這些當官的卻不為老百姓幹事兒,只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目的達到,老百姓一點好處沒有,真可謂沒有良心。在家書中他還痛斥說:“官場習氣已深,每日自上極下,忙忙碌碌,雖有治民之排場,全無及民之實事。”不光如此,清代衙門的主政者非常有權,獨斷專行,因其下面的小官吏大多都是自己小金庫聘過來的,所以清朝人經常說:“今之吏治,三種人為之,即幕友、長隨、書吏”,很有點“權力承包”的意思。

“天下之事無不始於州縣,無不終於州縣”,在清朝最熱門的職位莫非“州縣”官員,這就意味著當上州縣官員就操控了地方人口、財政大權。據《光緒會典》書中記錄,全國總計有1342個縣太爺,級別比縣高的還有廳、州,全國共有78個廳,129個州,屬於正五品、正六品官員。當時有諺語形容說:“要為名高點翰林。主事也可顯才能。發財最好當知縣”在清代所有仕途的出路中雖然有的高級官員卻只是一個名頭,科舉官員相對來講更在乎名節,還有許多操守可言,而這些花錢買官當知縣的就是為了發財,通過各種手段把這種“政治買賣”最大利益化。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縣令和胥吏

當時有一個生動故事,說一個姓蔣的紹興人對知縣一缺垂誕很久,但苦於拿不出太多錢,於是和幾個好友商量大家湊錢捐官,約定由姓蔣的做縣令,其餘的有做刑名師爺、錢糧師爺的,並規定所有收入放在一起,歃血盟誓。沒多久這幾個人的計劃順利實施,並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直到三年考核,蔣因貪汙被革職,但已經與其他人摟的盆滿缽滿。除此之外,知縣在大肆摟錢外,還要結交上級官員,以求得權力庇護,這可是不可缺少的官場“護身符”。當時清朝允許有一種送錢方式叫陋規,即現在所謂的潛規則,不能太見光,但不算違法。其名稱也不一而足,比如什麼“炭敬”、“別敬”等等幾十種送錢和收錢名義。在縣令的眼裡,最高能接觸到封疆大吏,儼然眼裡沒有皇上,對於各地督撫、州府上級的索取和各種接待都非常配合,漸漸就成了督撫們的親信和爪牙。

清代《庸閒齋筆記》中講了一個比較生動的事情,乾隆時期 雲南總督叫地方官陳熙的,一次總督讓他購買赤金二百兩,陳不敢拒絕,於是到市場去買,每兩赤金用了十六兩銀子。地方官陳熙把金子送去時,還開列了購買花費,惹得總督大怒,拒絕接受,此後不多久,陳熙就被排擠,不得不辭職回家。

其實如陳熙這樣的官員實在太少了,大部分的縣令是巴結還來不及。在嘉慶時期,各地衙門的肥缺明碼標價“中缺把錢,大缺一萬五”封疆大吏利用手中權力,將各地州縣官員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成為服務和輸送錢物的“班底”。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雪花白銀

清朝在吏治的日漸敗壞中,地方官吏對百姓的侵害就越來越嚴重,除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外,徇私舞弊的事情更是隨處可見,民間就出現了許多憎惡州縣的諺語:“殺人的知州,滅門的知縣,要把財發,必要估家,要吃飯,做知縣,做知縣,穿綢緞。”《中國的科名》

其中的“要把財發,必要估家”一絲是說遇到打官司的時候,先要估算一下自己家有多少家底。於是又有了“一字不可入公門,一入公門家便傾”的話,就連當時的大清皇帝也不得不承認:“以家道厚薄為銀數之增減,幾於各省一輒”的辦案規則的現實,卻無力改變。

漫話清代官場:為何知縣成了清代最熱門的選擇?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州縣審案

表面看是地方吏治日趨腐化,但是這一問題上,乾隆在官吏準則上的定調造成了一定惡劣影響。他曾說:“本朝無名臣,也不需要名臣。”從上到下便沒了官員尊崇的名臣道德楷模風氣,代之而起的便是各種潛規則大行其道,而成功三連任的最會做官的三朝元老曹振鏞做官更是有幾字絕學“多磕頭,少說話”,這種官場作風吹遍了古老的大清帝國的每個角落,最終造成了地方州官縣令只求做官發財,從局部影響到了整體,也全面導致了大清王朝的“抽心一爛”的最終結局。

作者:平臺原創 趙立波

參考資料《清史稿》、《道鹹宦海見聞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