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

“小石橋”其實不是橋,而是我的老家在集體經濟時代鄉親們出工派活、歇息納涼的一塊場地。

我的老家在挨著山由5個自然村組成叫做觀音山的大營村,世世代代享受著從“觀音山”裡湧出的“龍王水”的惠澤。流淌著清清龍王水的水溝繞著村莊過,水溝由青石塊支砌,溝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青石板鋪蓋起來。叫“小石橋”的地方,就在村子的中心的大路邊,方圓是千餘平方米的空地.小石橋有一棵不知樹齡的大青樹,還長著要三四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合圍的4棵“砂糖果樹”(滇樸)。由於水分充足,這些古樹都長得枝茂葉繁,把空地包裹得嚴嚴實實,陽光很難直射到空地上。到了夏天,不知其數的知了在大樹上一刻也不停地叫。


"

“小石橋”其實不是橋,而是我的老家在集體經濟時代鄉親們出工派活、歇息納涼的一塊場地。

我的老家在挨著山由5個自然村組成叫做觀音山的大營村,世世代代享受著從“觀音山”裡湧出的“龍王水”的惠澤。流淌著清清龍王水的水溝繞著村莊過,水溝由青石塊支砌,溝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青石板鋪蓋起來。叫“小石橋”的地方,就在村子的中心的大路邊,方圓是千餘平方米的空地.小石橋有一棵不知樹齡的大青樹,還長著要三四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合圍的4棵“砂糖果樹”(滇樸)。由於水分充足,這些古樹都長得枝茂葉繁,把空地包裹得嚴嚴實實,陽光很難直射到空地上。到了夏天,不知其數的知了在大樹上一刻也不停地叫。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鳳凰橋頭古槐樹

觀音山成了採石場,或許是世界氣候變暖,“觀音山”不在湧出“龍王水”了,那彎彎曲曲流淌清清龍王水的水溝失去作用,好多都不存在了,那種清清龍王水繞村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鬱鬱蔥蔥的古“砂糖果”(滇樸)樹也不在了,寬敞的小石橋被富裕了的村民蓋的房子包圍著,只有大青樹艱難的生存下來,盡顯病懨懨老態龍鍾卻也倔強的堅守著。

我總會站在小石橋大青樹下,回憶當初大營村的鄉鄰們在小石橋的熱鬧與故事。隨著記憶穿越時空,我彷彿又回到曾經的小石橋。鄉鄰們既有老人、父輩們,也有我們這群小夥伴。那個時候,大營村的鄉鄰們吃過早飯就會走出家門,聚在小石橋大青樹下,一邊等生產隊長派工幹活一邊吹牛聊天。有時吹得興起,忘記了幹活時間,還會被生產隊長罵上幾句,趕快扛起鋤頭、挑起籮筐往田裡趕。到了晚上,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晚上,小石橋的青石板和水溝邊坐著躺著的大人小孩,看著星光在清清的水溝裡閃爍不已,天上地下,真的進入了夢幻一般。小石橋也是洗衣服的地方,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婦聚集在水邊洗衣,非常乾淨的水,那時候沒有塑料袋,玻璃瓶子也很少,也沒有什麼垃圾,所以到處整潔。逢年過節的時候,小石橋就熱鬧非凡起來了,這裡一群,那裡一堆,打撲克的、唱花燈踩高蹺的、賣水果的……我們這些孩子只要一看到賣水果的,就會一擁而上,然後纏著家長買,然後一起挑選講價,那討價還價的語言真是生動活潑,有時感覺就是一場精彩的小品演出。得到滿足的我們便在小石橋瘋跑,那個時候我們自主發明的遊戲可多了,也會給自己找樂子玩,根本不需要大人們的操心和照顧。大人們也趁著這休息時間,聚在一起家長裡短,大家圍在一起嘰嘰喳喳,鄉鄰之間的情感真摯、樸實,讓人回味。誰家有了紅白喜事,不論貧富,大家都集體參與,人場錢場,大家都捧著。家裡有電視機的,晚上抬出來讓鄉鄰們一起看,坐在小石橋大青樹下,把桌子支起,別提多熱鬧了。

我們這群小夥伴,有了零食大家一起分享,沒有時就做各種遊戲,打水戰、鬥雞、躲貓貓……那些無憂無慮快樂的時光,至今讓人懷念。


"

“小石橋”其實不是橋,而是我的老家在集體經濟時代鄉親們出工派活、歇息納涼的一塊場地。

我的老家在挨著山由5個自然村組成叫做觀音山的大營村,世世代代享受著從“觀音山”裡湧出的“龍王水”的惠澤。流淌著清清龍王水的水溝繞著村莊過,水溝由青石塊支砌,溝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青石板鋪蓋起來。叫“小石橋”的地方,就在村子的中心的大路邊,方圓是千餘平方米的空地.小石橋有一棵不知樹齡的大青樹,還長著要三四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合圍的4棵“砂糖果樹”(滇樸)。由於水分充足,這些古樹都長得枝茂葉繁,把空地包裹得嚴嚴實實,陽光很難直射到空地上。到了夏天,不知其數的知了在大樹上一刻也不停地叫。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鳳凰橋頭古槐樹

觀音山成了採石場,或許是世界氣候變暖,“觀音山”不在湧出“龍王水”了,那彎彎曲曲流淌清清龍王水的水溝失去作用,好多都不存在了,那種清清龍王水繞村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鬱鬱蔥蔥的古“砂糖果”(滇樸)樹也不在了,寬敞的小石橋被富裕了的村民蓋的房子包圍著,只有大青樹艱難的生存下來,盡顯病懨懨老態龍鍾卻也倔強的堅守著。

我總會站在小石橋大青樹下,回憶當初大營村的鄉鄰們在小石橋的熱鬧與故事。隨著記憶穿越時空,我彷彿又回到曾經的小石橋。鄉鄰們既有老人、父輩們,也有我們這群小夥伴。那個時候,大營村的鄉鄰們吃過早飯就會走出家門,聚在小石橋大青樹下,一邊等生產隊長派工幹活一邊吹牛聊天。有時吹得興起,忘記了幹活時間,還會被生產隊長罵上幾句,趕快扛起鋤頭、挑起籮筐往田裡趕。到了晚上,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晚上,小石橋的青石板和水溝邊坐著躺著的大人小孩,看著星光在清清的水溝裡閃爍不已,天上地下,真的進入了夢幻一般。小石橋也是洗衣服的地方,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婦聚集在水邊洗衣,非常乾淨的水,那時候沒有塑料袋,玻璃瓶子也很少,也沒有什麼垃圾,所以到處整潔。逢年過節的時候,小石橋就熱鬧非凡起來了,這裡一群,那裡一堆,打撲克的、唱花燈踩高蹺的、賣水果的……我們這些孩子只要一看到賣水果的,就會一擁而上,然後纏著家長買,然後一起挑選講價,那討價還價的語言真是生動活潑,有時感覺就是一場精彩的小品演出。得到滿足的我們便在小石橋瘋跑,那個時候我們自主發明的遊戲可多了,也會給自己找樂子玩,根本不需要大人們的操心和照顧。大人們也趁著這休息時間,聚在一起家長裡短,大家圍在一起嘰嘰喳喳,鄉鄰之間的情感真摯、樸實,讓人回味。誰家有了紅白喜事,不論貧富,大家都集體參與,人場錢場,大家都捧著。家裡有電視機的,晚上抬出來讓鄉鄰們一起看,坐在小石橋大青樹下,把桌子支起,別提多熱鬧了。

我們這群小夥伴,有了零食大家一起分享,沒有時就做各種遊戲,打水戰、鬥雞、躲貓貓……那些無憂無慮快樂的時光,至今讓人懷念。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

“小石橋”其實不是橋,而是我的老家在集體經濟時代鄉親們出工派活、歇息納涼的一塊場地。

我的老家在挨著山由5個自然村組成叫做觀音山的大營村,世世代代享受著從“觀音山”裡湧出的“龍王水”的惠澤。流淌著清清龍王水的水溝繞著村莊過,水溝由青石塊支砌,溝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青石板鋪蓋起來。叫“小石橋”的地方,就在村子的中心的大路邊,方圓是千餘平方米的空地.小石橋有一棵不知樹齡的大青樹,還長著要三四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合圍的4棵“砂糖果樹”(滇樸)。由於水分充足,這些古樹都長得枝茂葉繁,把空地包裹得嚴嚴實實,陽光很難直射到空地上。到了夏天,不知其數的知了在大樹上一刻也不停地叫。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鳳凰橋頭古槐樹

觀音山成了採石場,或許是世界氣候變暖,“觀音山”不在湧出“龍王水”了,那彎彎曲曲流淌清清龍王水的水溝失去作用,好多都不存在了,那種清清龍王水繞村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鬱鬱蔥蔥的古“砂糖果”(滇樸)樹也不在了,寬敞的小石橋被富裕了的村民蓋的房子包圍著,只有大青樹艱難的生存下來,盡顯病懨懨老態龍鍾卻也倔強的堅守著。

我總會站在小石橋大青樹下,回憶當初大營村的鄉鄰們在小石橋的熱鬧與故事。隨著記憶穿越時空,我彷彿又回到曾經的小石橋。鄉鄰們既有老人、父輩們,也有我們這群小夥伴。那個時候,大營村的鄉鄰們吃過早飯就會走出家門,聚在小石橋大青樹下,一邊等生產隊長派工幹活一邊吹牛聊天。有時吹得興起,忘記了幹活時間,還會被生產隊長罵上幾句,趕快扛起鋤頭、挑起籮筐往田裡趕。到了晚上,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晚上,小石橋的青石板和水溝邊坐著躺著的大人小孩,看著星光在清清的水溝裡閃爍不已,天上地下,真的進入了夢幻一般。小石橋也是洗衣服的地方,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婦聚集在水邊洗衣,非常乾淨的水,那時候沒有塑料袋,玻璃瓶子也很少,也沒有什麼垃圾,所以到處整潔。逢年過節的時候,小石橋就熱鬧非凡起來了,這裡一群,那裡一堆,打撲克的、唱花燈踩高蹺的、賣水果的……我們這些孩子只要一看到賣水果的,就會一擁而上,然後纏著家長買,然後一起挑選講價,那討價還價的語言真是生動活潑,有時感覺就是一場精彩的小品演出。得到滿足的我們便在小石橋瘋跑,那個時候我們自主發明的遊戲可多了,也會給自己找樂子玩,根本不需要大人們的操心和照顧。大人們也趁著這休息時間,聚在一起家長裡短,大家圍在一起嘰嘰喳喳,鄉鄰之間的情感真摯、樸實,讓人回味。誰家有了紅白喜事,不論貧富,大家都集體參與,人場錢場,大家都捧著。家裡有電視機的,晚上抬出來讓鄉鄰們一起看,坐在小石橋大青樹下,把桌子支起,別提多熱鬧了。

我們這群小夥伴,有了零食大家一起分享,沒有時就做各種遊戲,打水戰、鬥雞、躲貓貓……那些無憂無慮快樂的時光,至今讓人懷念。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古農具

後來,鄉鄰們都分田到戶忙於發家致富了,沒有了生產隊長的的“發號施令”,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匯聚在小石橋吹牛聊天了。鄉鄰間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家長裡短的談天說地了,甚至不像以前那樣熱情了,見面只是互相點頭致意或招呼一聲,孩子們沒有我們那般快樂的童年了。曾經熱鬧的鄉鄰時光再也回不去了,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走了不少。有人說,“龍王水”不在繞村流,把風水破了。

我想,或許是時代變遷了,人也跟著變了吧?如果時光真能夠倒流該有多好。我還是懷念“觀音山”湧出“龍王水”的年代。

作者簡介:


"

“小石橋”其實不是橋,而是我的老家在集體經濟時代鄉親們出工派活、歇息納涼的一塊場地。

我的老家在挨著山由5個自然村組成叫做觀音山的大營村,世世代代享受著從“觀音山”裡湧出的“龍王水”的惠澤。流淌著清清龍王水的水溝繞著村莊過,水溝由青石塊支砌,溝面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青石板鋪蓋起來。叫“小石橋”的地方,就在村子的中心的大路邊,方圓是千餘平方米的空地.小石橋有一棵不知樹齡的大青樹,還長著要三四個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合圍的4棵“砂糖果樹”(滇樸)。由於水分充足,這些古樹都長得枝茂葉繁,把空地包裹得嚴嚴實實,陽光很難直射到空地上。到了夏天,不知其數的知了在大樹上一刻也不停地叫。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鳳凰橋頭古槐樹

觀音山成了採石場,或許是世界氣候變暖,“觀音山”不在湧出“龍王水”了,那彎彎曲曲流淌清清龍王水的水溝失去作用,好多都不存在了,那種清清龍王水繞村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鬱鬱蔥蔥的古“砂糖果”(滇樸)樹也不在了,寬敞的小石橋被富裕了的村民蓋的房子包圍著,只有大青樹艱難的生存下來,盡顯病懨懨老態龍鍾卻也倔強的堅守著。

我總會站在小石橋大青樹下,回憶當初大營村的鄉鄰們在小石橋的熱鬧與故事。隨著記憶穿越時空,我彷彿又回到曾經的小石橋。鄉鄰們既有老人、父輩們,也有我們這群小夥伴。那個時候,大營村的鄉鄰們吃過早飯就會走出家門,聚在小石橋大青樹下,一邊等生產隊長派工幹活一邊吹牛聊天。有時吹得興起,忘記了幹活時間,還會被生產隊長罵上幾句,趕快扛起鋤頭、挑起籮筐往田裡趕。到了晚上,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晚上,小石橋的青石板和水溝邊坐著躺著的大人小孩,看著星光在清清的水溝裡閃爍不已,天上地下,真的進入了夢幻一般。小石橋也是洗衣服的地方,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婦聚集在水邊洗衣,非常乾淨的水,那時候沒有塑料袋,玻璃瓶子也很少,也沒有什麼垃圾,所以到處整潔。逢年過節的時候,小石橋就熱鬧非凡起來了,這裡一群,那裡一堆,打撲克的、唱花燈踩高蹺的、賣水果的……我們這些孩子只要一看到賣水果的,就會一擁而上,然後纏著家長買,然後一起挑選講價,那討價還價的語言真是生動活潑,有時感覺就是一場精彩的小品演出。得到滿足的我們便在小石橋瘋跑,那個時候我們自主發明的遊戲可多了,也會給自己找樂子玩,根本不需要大人們的操心和照顧。大人們也趁著這休息時間,聚在一起家長裡短,大家圍在一起嘰嘰喳喳,鄉鄰之間的情感真摯、樸實,讓人回味。誰家有了紅白喜事,不論貧富,大家都集體參與,人場錢場,大家都捧著。家裡有電視機的,晚上抬出來讓鄉鄰們一起看,坐在小石橋大青樹下,把桌子支起,別提多熱鬧了。

我們這群小夥伴,有了零食大家一起分享,沒有時就做各種遊戲,打水戰、鬥雞、躲貓貓……那些無憂無慮快樂的時光,至今讓人懷念。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古農具

後來,鄉鄰們都分田到戶忙於發家致富了,沒有了生產隊長的的“發號施令”,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匯聚在小石橋吹牛聊天了。鄉鄰間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家長裡短的談天說地了,甚至不像以前那樣熱情了,見面只是互相點頭致意或招呼一聲,孩子們沒有我們那般快樂的童年了。曾經熱鬧的鄉鄰時光再也回不去了,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走了不少。有人說,“龍王水”不在繞村流,把風水破了。

我想,或許是時代變遷了,人也跟著變了吧?如果時光真能夠倒流該有多好。我還是懷念“觀音山”湧出“龍王水”的年代。

作者簡介:


《老餘頭白子國文化探尋之旅》小石橋


餘述祥,1955年生,男,漢族,雲南彌渡人,文化管理及文化工作者。長期從事政府文化、文物、圖書管理工作,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深入研究具有一定造詣,主持主導彌渡花燈、彌渡民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有關政府文化管理的論述,被國家行政學院博導、教授收為專著案例。喜歡文字,有數十萬字的論文、散文、小說、詩歌作品發表於國內主流報刊、雜誌媒體、網絡平臺。退休之餘用文字書寫生活,讓生活充滿陽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