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孟子 告子 好玩的國學 2019-08-23
"

在與孟子關於人性的辯論中,告子以慘敗收場。但這並不證明告子的理論是錯誤的,只是說明孟子的雄辯而已。告子認為,人性是“食色性也”的本能,是吃飽穿暖的需求,是種族繁衍的衝動,無所謂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這是抓住了人自然屬性的一面。孟子從來都是重視人禽之別的,在孟子看來,要承認告子的觀點,就等於承認人等同於禽獸。因此,孟子強烈反對告子的理論,認為如果人僅有飲食和生殖衝動,那就把人拉低到與禽獸為伍了,這對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絕對是一種褻瀆。孟子認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端”,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因此,人的本性絕不是吃喝拉撒而是早已經存在於內心的善端。

"

在與孟子關於人性的辯論中,告子以慘敗收場。但這並不證明告子的理論是錯誤的,只是說明孟子的雄辯而已。告子認為,人性是“食色性也”的本能,是吃飽穿暖的需求,是種族繁衍的衝動,無所謂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這是抓住了人自然屬性的一面。孟子從來都是重視人禽之別的,在孟子看來,要承認告子的觀點,就等於承認人等同於禽獸。因此,孟子強烈反對告子的理論,認為如果人僅有飲食和生殖衝動,那就把人拉低到與禽獸為伍了,這對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絕對是一種褻瀆。孟子認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端”,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因此,人的本性絕不是吃喝拉撒而是早已經存在於內心的善端。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孟子和告子的說法都不錯。告子說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孟子說的是人的社會屬性,他們的觀點其實是人的正反面。孟子認為,如果按照告子的理論,人和動物就毫無二致,境界低下品格庸俗,沒有觸及到靈魂。因此,孟子給告子所說的“性”,起了新名字叫“命”。而君子明白了性命之別,就懂得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遠離禽獸走向聖人之境。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說:“口舌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芬芳的氣味,手足四肢喜歡安逸舒服,這些愛好,都是天性,但能否得到,卻屬於命運,君子不認為它們是天性的必然,(因此不去強求。)仁在父子之間,義在君臣之間,禮在賓主之間,智慧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能夠實現與否,屬於命運,但也是天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不稱它們是命運(因此,要努力地順從天性,以求實現)。”

"

在與孟子關於人性的辯論中,告子以慘敗收場。但這並不證明告子的理論是錯誤的,只是說明孟子的雄辯而已。告子認為,人性是“食色性也”的本能,是吃飽穿暖的需求,是種族繁衍的衝動,無所謂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這是抓住了人自然屬性的一面。孟子從來都是重視人禽之別的,在孟子看來,要承認告子的觀點,就等於承認人等同於禽獸。因此,孟子強烈反對告子的理論,認為如果人僅有飲食和生殖衝動,那就把人拉低到與禽獸為伍了,這對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絕對是一種褻瀆。孟子認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端”,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因此,人的本性絕不是吃喝拉撒而是早已經存在於內心的善端。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孟子和告子的說法都不錯。告子說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孟子說的是人的社會屬性,他們的觀點其實是人的正反面。孟子認為,如果按照告子的理論,人和動物就毫無二致,境界低下品格庸俗,沒有觸及到靈魂。因此,孟子給告子所說的“性”,起了新名字叫“命”。而君子明白了性命之別,就懂得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遠離禽獸走向聖人之境。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說:“口舌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芬芳的氣味,手足四肢喜歡安逸舒服,這些愛好,都是天性,但能否得到,卻屬於命運,君子不認為它們是天性的必然,(因此不去強求。)仁在父子之間,義在君臣之間,禮在賓主之間,智慧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能夠實現與否,屬於命運,但也是天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不稱它們是命運(因此,要努力地順從天性,以求實現)。”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孟子把人性分成兩個層次,一種是耳目口腹之慾,是對美食美色、安逸生活的嚮往;一種是對仁義禮智等道德的追求。在孟子看來,這是命也是性。但孟子認為,口腹之慾和仁義道德又有細微的差別。在孟子看來,人的口腹之慾屬於命,是外在於自身的;而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才真正屬於人的本性,是內在於自身的。人的內在追求和外在需求不同,得到的難度也不一樣。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說:“有些東西探求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掉,這種追求容易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就在我自身。追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於命運,這種追求無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

"

在與孟子關於人性的辯論中,告子以慘敗收場。但這並不證明告子的理論是錯誤的,只是說明孟子的雄辯而已。告子認為,人性是“食色性也”的本能,是吃飽穿暖的需求,是種族繁衍的衝動,無所謂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這是抓住了人自然屬性的一面。孟子從來都是重視人禽之別的,在孟子看來,要承認告子的觀點,就等於承認人等同於禽獸。因此,孟子強烈反對告子的理論,認為如果人僅有飲食和生殖衝動,那就把人拉低到與禽獸為伍了,這對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絕對是一種褻瀆。孟子認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端”,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心,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因此,人的本性絕不是吃喝拉撒而是早已經存在於內心的善端。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孟子和告子的說法都不錯。告子說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孟子說的是人的社會屬性,他們的觀點其實是人的正反面。孟子認為,如果按照告子的理論,人和動物就毫無二致,境界低下品格庸俗,沒有觸及到靈魂。因此,孟子給告子所說的“性”,起了新名字叫“命”。而君子明白了性命之別,就懂得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遠離禽獸走向聖人之境。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說:“口舌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芬芳的氣味,手足四肢喜歡安逸舒服,這些愛好,都是天性,但能否得到,卻屬於命運,君子不認為它們是天性的必然,(因此不去強求。)仁在父子之間,義在君臣之間,禮在賓主之間,智慧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能夠實現與否,屬於命運,但也是天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不稱它們是命運(因此,要努力地順從天性,以求實現)。”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孟子把人性分成兩個層次,一種是耳目口腹之慾,是對美食美色、安逸生活的嚮往;一種是對仁義禮智等道德的追求。在孟子看來,這是命也是性。但孟子認為,口腹之慾和仁義道德又有細微的差別。在孟子看來,人的口腹之慾屬於命,是外在於自身的;而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才真正屬於人的本性,是內在於自身的。人的內在追求和外在需求不同,得到的難度也不一樣。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說:“有些東西探求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掉,這種追求容易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就在我自身。追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於命運,這種追求無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

孟子:明白性與命的區別,才知道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於人來說,仁義禮智等道德價值,是內在於人的自身的,你努力追求就能夠得到,從而成就道德的圓滿;而鐘鳴鼎食功名利祿,是外在於人的,受到外在環境的限制,屬於命,而命充滿了不確定性,你可能窮極一生孜孜追求,到頭來有可能落下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除了一副臭皮囊一無所有。孟子是講人格境界的哲學家,他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應該有更高的道德追求,上天已經給我們準備了善的種子,我們只要好好地養護並“擴而充之”,就能成就道德,從而成為堯舜那樣的人。而那些功名富貴本來就是身外之物,得到與否自身無法決定,鏡月水花縱然很美,但一陣清風就可能無影無蹤了。

一面是“求則得之”的仁義道德;一面是求未必得的功名利祿,人生應該追求什麼,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仁義禮智根於心,你早已經擁有,最容易得到,努力追求就是了;功名富貴外於身,“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得之我幸,失之我不痛,人生不能苟且,更不能失去自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