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以'?

《孟子·滕文公下》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公都子問孟子:"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回答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已"?讓孟子"不得已"的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孟子的"不得已"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現分述如下:

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以'?

1、 稟性使然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的生平事蹟,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孟軻,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騶子之屬。"這篇列傳是孟子、荀子的合傳,中間還包括鄒衍、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等一眾戰國學術家。關於孟子的生平及著作講述的不多,其原因主要如司馬遷所說是因為"世多有其書,故不論其傳雲。"《孟子》一書世多所傳,故而不必詳論。不過,司馬遷還是講清楚了孟子的學術淵源和學術著作。關於孟子的學術淵源,司馬遷認為其受業於子思門人,而朱熹《孟子章句序》則認為其學出於子思:"孔子之理,大而能博學。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軻師子思,而子思之學出於曾子。自孔子沒,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故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不論其學是出於子思還是出於子思門人,他都是孔門嫡傳後學,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以'?

在儒家一眾後學當中孟子最深得孔子堂奧,能夠繼往聖,續絕學。孔子死後,儒學分而為八,朱熹於眾儒之中特推孟子,以為可以軌跡孔子。他批評荀子、揚子"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朱熹《孟子章句序》),認為只有孟子之學"醇乎醇者也",是儒學的正宗。作為孔子後身,孟子繼承了孔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他有一身"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是一種"配義與道"的宏大志氣,是一種"至大至剛"的正義之氣,這種"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是與生俱來的,不可退避的。稟性如此的孟子面對社會的昏亂無序,他不得不仗義執言,彰明仁義,辯明是非。"好辯"是一種性格使然,更是一種人格使然。

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以'?

2、時勢使然

戰國之時"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孟子·滕文公下》)。周綱解紐,群雄並起。縱橫遊說之風甚囂塵上,"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這樣一個大分裂、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是不講仁義禮智而重權謀譎詐的縱橫家們,他們不以仁義禮讓為己任,而以"扶危持傾"、"運亡為存"為要務,"捐禮義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視天下為可予奪之私產,視功勳富貴為唾手可漁之利,例如《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是以聖人從事,必借於權而務興於時。夫借權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故無權借、倍時勢而能事成者,寡矣。"這是一個只講"權借"、"時勢",而不講仁義道德的時代。這是一個"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的時代。

孟子為什麼說自己'好辯'是'不得以'?

生於這樣一個時代,孟子稟儒家之正氣,浩然欲有為於當今之世,一洗相互攻伐、不講仁義的紛亂之氣,"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於是他先後遊說齊宣王、梁惠王之門,大講其"仁政"、"民為邦本"的政治思想,想通過遊說君王,讓君王發施仁政,恢復社會穩定,改變社會風氣。但是客觀所產生的效果與主觀所做的努力相差甚遠,孟子的這種以天下為先的社會責任感並沒有得到社會認同,反而被誤解為"好辯",對此,孟子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