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美國 文學 文章 蘋果 東西兒童教育 東西兒童教育 2017-09-29

老美的好口才是眾所周知的,每屆總統選舉基本上就是個演講、辯論秀。能說會道在職場上太佔優勢了,估計但凡在外企工作過的同學都深有體會,很多職位薪水都很高的老大們不見得是最能幹,項目做得最好的,但肯定是“項目報告”做得特別漂亮的。這種情況在美國的IT行業很明顯,企業的管理中高層往往被能說會道的白人或印度人佔據,而不少聰明能幹、勤奮敬業的華人卻擔任著基層的工程師工作。

如果在美國生活,你會發現其實不僅是大人,周圍很多老美孩子也都特能說。年初網上熱傳一位11歲美國女孩的視頻,她對著鏡頭口若懸河地跟記者表達為何要支持特朗普當選,不知大家看過沒,觀點合理正確與否咱們姑且不談,就單憑小女孩那口才,我想她長大後不當總統都可惜了。

老美的好口才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曾經請教過一位演講俱樂部的組織者,他分享到,口才訓練技巧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有東西可講,並且能有條理地把東西呈現出來。所以孩子練口才,其實首先要練寫作。因為無論是寫還是說,都是一個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的過程,只是寫稍微慢些,而說比較快而已。但它們之間是相通的,同樣需要有話題,有想法,同樣需要整理想法,所以訓練口才首先就得訓練寫作。寫就相當於慢慢地“講”,慢慢地“講”多了自然就能說,之所以能出口成章,是因為心裡本來就有文章。

聽他這麼一講,我馬上想到逃逃這幾年上的寫作課,發現還真是這樣,就拿他們在一二年級最開始練習的Narrative Stories Writing(敘述故事寫作)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教孩子如何“講故事”的過程,原來他們天天都在練口才啊。

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好好掰一掰這個Narrative Stories Writing,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不少圖、表、方法都很值得我們借鑑。

首先什麼是Narrative Stories Writing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敘文寫作,不過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和我們小時候一樣,一開始寫記敘文肯定是從自己最熟悉的事情開始,老師給出了Narrative Stories敘述性故事的幾個特點: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 它由一系列事件構成,這些事件會有前後順序 ;

  • 它是你經歷過的一個真實故事;

  • 它是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你自己也很有感受的事情。

瞭解了敘述性故事的特點之後,接下來就是選擇寫作話題了。

寫什麼故事?

這對孩子來說還是蠻有挑戰的,有可能想不到話題可寫,也有可能一下子想到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思維越來越發散,開始掉到某些話題的細節裡去......所以這裡老師用了兩個工具來幫助他們:

一個是用來做頭腦風暴的圓圈圖,幫助孩子發散思路多尋找話題,但是中心的“故事點子”也一直在提醒他們不能跑得太遠: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另一個是心圖,當想寫的話題很多,那就選出那些和自己的內心貼得最近,最有感覺的話題,可以畫一個心形的框框,或者索性像下圖這樣剪出一張心形的紙片,把這些話題填上去: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鼓勵孩子把想法以某種形式畫出來、寫出來,這樣也既方便他自己進一步的思考,也方便和老師同學溝通討論。

OK,話題選好之後,重點來了:

怎麼寫故事?

敘述性故事主體一般會分下面幾部分:故事角色Characters, 發生的場景Setting,故事開端Beginning,發展Middle和結局End。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對應的每一部分該怎麼寫,老師給出了很多幫助工具,我覺得對孩子組織思路非常有幫助。以“第一天上學”這個話題為例:

a. 故事發生的場景——教室

怎麼把“教室”這個場景寫清楚呢,老師給了孩子們這張表,描寫一個場景,可以從你的幾個感官感受去談,看到什麼,聞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怎樣: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有孩子就這樣填到:我看到明亮的、多彩的教室,老師是微笑著的,同學們都很忙的樣子;聽到笑聲和談話聲;好像還聞到了蘋果的味道;我有點緊張,心噗噗的跳……把這些真實感受寫到文章裡,或者講給別人聽,聽者是不是就會有特親切,身臨其境的感覺?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b. 故事角色——我自己

場景寫清楚了,怎麼寫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自己呢?簡單的自我介紹對孩子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是怎麼把這個人物刻畫的有血有肉活靈活現。老師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好辦法——寫自己的內心,想什麼?感覺怎樣?而且最好是隨著故事的發展有變化的想法和感受。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比如下圖中這位孩子寫到:

一開始 - 我是這樣想的:“我不想上學。如果沒有人喜歡我怎麼辦?“ 我感覺到:緊張和焦慮;

到最後 - 我是這樣想的:“這個學年肯定是很棒的一年!我喜歡我的新老師和新同學!“ 我感覺到:輕鬆和興奮。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c. 故事的發展流程

敘述性故事裡的一系列事件肯定是有順序的,流程圖是最好的幫助孩子整理思路的工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故事的開端、發展、結果來劃分: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添磚加瓦”,故事一開始的時候,主人公做了什麼(Do)?說了什麼(Say)?怎麼想的(Think)?感覺怎樣(Feel)? 故事發展中呢?最後呢?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另外,為了一開始就能把讀者“抓”住,還需要加一些“鉤子”,比如生動的對話,有細節的描寫等等,老師給出了不少正例和反例,比如這樣的開頭“‘媽媽,我要遲到了’,Tommy大喊”就比“我叫Julie,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我第一天上學的故事”要好得多,更能抓住讀者的眼球,讓別人願意讀下去。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在故事結尾時,為了讓讀者感覺讀了這個故事後,有能帶走的、對他有用的東西,往往還需要加個結論,比如通過這個故事,我感覺怎樣,學到了什麼。比如“第一天上學”這個故事,下圖中的這位孩子就體會到“為了認識新朋友,即使一開始有些緊張害怕也是值得的,我的新同學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故事寫完了,就完了嗎?還沒有…

還有很重要的一步——自檢,除了檢查有沒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之外,還需要檢查一下,以上提到的那些方法有沒有用到,比如有沒設計故事主人公的想法和心情,這些想法和心情會隨故事的發展而變化嗎?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再比如在描寫場景時用到一些感官感受的細節了嗎?

難怪老美孩子口才這麼好,原來從小老師就教他們這樣寫故事


不知大家讀完上面這些寫作方法有什麼感受,我的第一反應是——方法,方法太重要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掌握了以上這些方法,無論是寫故事還是講故事,都會表達得比較完整和清晰。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熟能生巧、自由發揮的話,故事肯定會呈現得更加生動精彩。

其實這也是美國小學教育很大的一個特點,似乎無論教什麼,都能給孩子整出一套好用的工具、方法,即使是我們感覺比較困難抽象的寫作、演講,甚至思考等等,很善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入門更容易。

以上的方法,我覺得既可以用來幫助孩子寫作,也可以幫助他練習表達口才,就像前面提到的,這兩者是相通的。比如放學後問寶貝今天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沒?如果他想不出來,或者是想出很多話題越來越發散,可以用前面的圓圈圖和心圖來幫助他整理話題;如果孩子想好一個話題,但是講得顛三倒四,試試用Beginning- Middle-End 這樣的流程圖來幫助整理思路;如果孩子很棒,能把一個話題說清楚講完整,那就再用其他的方法,幫他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吸引人。

好口才是童子功,關鍵是要多寫多說多練,老美孩子能做到的,我們肯定也可以。

歡迎關注東西兒童教育,我們是一群行走在中美兩地的家長,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實踐,和靠譜的中國育兒實戰攻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