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近日馬拉松頻頻引發熱議,從一項全民運動上升為社會事件,多次引發多方媒體發聲,對馬拉松現象進行討論。

近日馬拉松事件:

“抄近路”事件:

11月25日,第三屆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258名選手違規,“抄近路”、偽造號碼布、替跑3人等;

國旗事件:

11月18日,蘇州太湖國際馬拉松賽,中國選手何引麗在最後衝刺階段被志願者兩次遞上國旗,何引麗沒有拿穩國旗,國旗滑落到地面,一自媒體公開質疑何引麗不愛國,引得吐槽和討論;

12月2日,南寧國際馬拉松,埃塞俄比亞選手衝線奪冠後,被終點處一位工作人員緊急拽停,這位選手瞬間坐在地上,被拉到“奔跑中國”的旗幟前拍照留念;

“Vista看天下”於前日發佈了《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閱讀量十萬+,評論下方批評聲頗多。

文章如下: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對於這篇十萬+diss馬拉松的文章,我想說,並不認同!

因為這篇文章的編輯他沒有跑過馬拉松,不懂馬拉松,也不懂馬拉松賽事運營。

他看到了工作人員終點拉拽選手的不專業行為,但沒有看到幾百名賽事工作人員在安保、醫療、賽道上等方面為幾萬名參賽選手提供專業的服務和保障;

他看到了某賽事公司遞國旗的形式主義行為,但沒有看到中奧體育在天安門前為全國跑者獻上最有儀式感的國馬、零差評的武漢馬,他沒有看到匯跑三月份為大家呈現一場粉色無錫雨,他沒有看到中跡體育在黃河邊為大家帶來一場極佳的雙金標賽事,他也沒有看到國內最具國際化水平的上馬盛宴……

他看到了一場賽事中少部分人違規,但沒看到同場賽中其他幾萬跑者遵守規則,文明跑馬……

他批判“上海、杭州、北京等馬拉松甚至需要搖號,個人中籤率不到40%”,為什麼需要抽籤?因為市場決定了,因為這些賽事口碑極佳,報名人數遠遠超於賽事規定人數。

他通篇列舉堆積了這幾年賽事的一些烏龍事件、負面新聞,給大家營造和強調馬拉松的亂和不專業。

確實負面新聞容易得流量。因為壞消息法則,人們之所以更加容易關注負面新聞;因為獵奇心理,讀者更關注於奇葩、不可思議的事件;因為感嘆號心態,在網絡傳播行為中,人們選擇那些更“刺激”人們情感和情緒的信息進行轉發……

並非否認文中所提的烏龍事件,賽道抄近道、替跑、偽造號碼布等違規行為需要進行批判,國旗事件、終點拽冠軍等形式主義行為也需要賽事公司更專業地運營。

可以進行批判和建議,但不能一刀切。

就比如,一個教導主任,看到班級裡有幾位學習差的學生,幾位調皮不聽校規的學生,就把這個班級全盤否決,認為是最差的班級,進行全校批評,認為“這個班級不行”

這不是一個好的教導主任。

正如一位跑友文末留言: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同時,此位小編不懂跑步,不懂馬拉松。

他說“敢在中國跑馬拉松的,都是勇士。”

敢?勇士??抬腿就能跑步的事情,需要跨越多少危險因素?唯一想要跨越的,是懶惰。如果想誇讚,最多誇讚跑者是位“英雄”,追求極限挑戰自我成功的英雄,為兒子樹立健康生活形象的英雄,維持良好身體素質保障家人幸福生活的英雄。離開賽道,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市民,只是因為喜愛同一種運動方式,聚集在一起。

他又說“萬千跑者小河淌水了40公里的這一幕還是讓人笑不出來。”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天氣因素不可控。跑圈一直開玩笑“下雨就不打戰了?”一年365天,不是溫度高、就是溫度低、不然颳風下雨,遇到不好天氣賽事就必須取消?(還是遇到下雨,此位編輯不上班了?)和生活一樣,跑馬路上會遇到不同問題或曲折,馬拉松運動的意義也在於突破自我,大多數跑者能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進行合理備戰或退賽,組委會也提供毛巾、薑湯等服務。有多少跑者的心聲是:喜歡雨戰!多少跑者雨中PB,因為雨戰,才是最深刻的記憶。

他也不懂賽事運營。

他說“別看比賽辦的荒唐,可光是每人一筆報名費就是一塊大肥肉。”

對於懂賽事運營的人知道,報名費對於賽事運營成本費用來說,是杯水車薪。參賽選手的參賽服、參賽包、獎牌、外賽包等費用只是賽事運營成本的一小部分,對比國外賽事,國內馬拉松賽事費用不算高。

他批評跑馬“從住酒店、到吃飯都要花錢”,城市通過這種方式賺錢。

請問馬拉松帶動城市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好嗎?

近年馬拉松行業逐漸發展起來,數據顯示,在整個2017年馬拉松及相關運動直接從業人口數達到72萬,間接從業人口數200萬,共272萬;年度產業總規模達700億,對比去年同期增長20%。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他說“結果就是本是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的好事兒,逐漸變成了一場場——政府主導政績,公司廣告宣傳,運動員受盡折磨,市民被堵在路上的鬧劇。“

確定他不懂馬拉松賽事運營,無誤了。

沒有政府主導,誰來負責協調交通局、公安局、安檢局、宣傳部、文體局、氣象局、紅十字會等部門為賽事提供服務和保障?沒有公司廣告宣傳,誰來買單,承擔百萬以上的賽事成本?封路給市民帶來不便就是鬧劇?辦馬拉松沒必要?提倡全民運動、全民健身,難道只停留在口號上嗎。

對於馬拉松的一切不熟悉、不了然,才可以全篇一味的、一刀切進行批評和指責。

並非否認部分賽事組織方出現的錯誤、不專業的行為,也不是無視參賽選手違規、文明禮儀缺失等行為,任何事情需要批評的聲音,共同監督。

唯物辯證法中,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

我相信,馬拉松的前途是光明的,馬拉松行業發展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與考驗。

來自2018全國田徑工作會議上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日,中國2018年已舉辦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賽共計1072場,參加人次530萬。(數據來源於中國青年網)

馬拉松會繼續“熱”,但會在冷靜中“熱”,在優勝劣汰的環境中,沉澱下優秀的賽事,賽事公司提供更專業的賽事服務體驗,參賽選手也會逐漸趨向於理性,馬拉松行業和環境更趨於成熟。

正如中國青年報發文《“負重前行”的中國馬拉松該減負了。》所言:在既定的軌道上,提升城市知名度、擴大體育旅遊人群消費、踐行全民健身,路跑賽事的優勢逐漸凸顯,也給賽事運營方提出新挑戰,即如何滿足舉辦城市、贊助商和跑者等多方的需求,且在眾多賽事中尋求特色?一名資深賽事運營者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坦言:“在初級階段就想討好所有人,不太現實。”

對於隨意指責中國馬拉松是“土味”馬拉松,一刀切對馬拉松說“不”,否認馬拉松的意義,否認所有跑者的精神和價值的行為。我們不認同!

如果有人這樣和你說,請diss:

“珍愛生命,遠離中華土味馬拉松”?不!我們不認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