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和今天的地名不同,古代的谷水是一條河。這條河與洛陽城的歷史密不可分。東周時“谷、洛鬥”,差點兒淹毀王宮;漢魏洛陽城的陽渠,是它的一部分;隋煬帝修大運河,是從西苑引“谷、洛水”為源頭的……歷史上的谷水,究竟是怎樣的一條河流?


"

核心提示:

和今天的地名不同,古代的谷水是一條河。這條河與洛陽城的歷史密不可分。東周時“谷、洛鬥”,差點兒淹毀王宮;漢魏洛陽城的陽渠,是它的一部分;隋煬帝修大運河,是從西苑引“谷、洛水”為源頭的……歷史上的谷水,究竟是怎樣的一條河流?


洛陽故事:谷水入洛 陽渠悠悠

洛河(資料圖)

谷水繞城,又稱陽渠

在漢魏洛陽城的東南隅,谷水一分為二:一支離城繼續東流;一支傍城北上,依次流經青陽門、東陽門,直至建春門外。

在建春門外,這支谷水與從北面繞城的另一支渠水交匯,然後離城向東,最終與從東南隅東流的谷水匯合,注入洛河。

也就是說,谷水經過分分合合,不僅縱橫貫穿漢魏洛陽城,還收到了“週迴環城”的效果。

穿城而過且“週迴環城”的谷水,還有一個屢屢見諸史籍的名字,就是陽渠。

關於陽渠的位置和名稱,史料記載並不統一。人們通常認為,這是一條古老的人工渠,主要修鑿於東漢。

東漢修鑿陽渠,在《後漢書》《水經注》等中有三次明確記載。

第一次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不久。當時,名將王樑被調到京都,擔任河南尹。他建議穿渠引谷水注洛陽城下,“以溉京都”,並主持了這項工程。後因渠成而水不流,工程宣告失敗。

第二次是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由大司空張純主持修鑿。他“穿陽渠,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因此,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稱:“是渠今引谷水,蓋純之創也。”把開渠的首功記在了張純頭上。

第三次修鑿陽渠,是在陽嘉四年(公元135年)。這次是對陽渠進行擴建,使其得以“東通河、濟,南引江淮”,形成發達的漕運網絡。

東漢之後,曹魏、西晉和北魏都很重視陽渠,對其進行過多次整修和改造。一般認為,城西陽渠主要是“引谷入洛”,保證城中的生活用水;城東陽渠主要是“堰洛通漕”,承擔水路運輸的重任。

陽渠對漢魏洛陽城至關重要,追溯它的歷史,可能比東漢還要早得多。據西晉陸機《洛陽記》等記載,“城之四面有陽渠,周公制之也”,即周公在西周初年營建洛邑時,就已修建陽渠了。

《太平寰宇記》中引用《輿地志》也稱,洛陽城外四面有陽渠,周公所制也。其“上源出函谷,東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繞城至建春門外,合流,又折而東流,注於洛”。也就是說,流經漢魏洛陽城的谷水又稱陽渠,它們可視為一條河的兩個名字。

建春門外,石橋有銘

據《洛陽伽藍記》記載,谷水週迴繞城,至建春門外,東入陽渠石橋。石橋有南北四柱,柱上刻有銘文,稱“漢陽嘉四年將作大匠馬憲造”。

陽嘉四年(公元135年),東漢王朝對陽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將作大匠馬憲歷時半年,在建春門外的陽渠上建起石橋,並在橋柱上刻字記載:“以城下之漕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由以所至。”

由於漕運發達,自東漢至北魏,國家糧倉都設在城東。如《晉書》等記載,東漢時,建春門外有常滿倉。西晉時,“大城東有太倉,倉下運船常有千計”。到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又將此處“命為租場,天下貢賦所聚蓄也”。

建春門外的陽渠石橋,又稱建春門石橋,十分精巧堅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因為大雨淹橋,南邊二柱被埋沒,北邊二柱直到北魏滅亡還存在。

北魏之後,城池曾遭兵火,陽渠一度荒廢。後來,隋煬帝從西苑“引谷、洛水”,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又利用了陽渠故道。陽渠成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一部分,再次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再說谷水,流經建春門石橋後,再向東一里多就到了馬市石橋。

馬市石橋建造於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橋南為馬市,即曹魏時“刑嵇康之所也”。

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工詩善文,年紀輕輕就揚名洛陽。後來,司馬昭把持朝政,嵇康寧願隱居在洛陽城外打鐵,也不肯入朝為官,更看不慣那些趨炎附勢的人。

他的清高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鍾會。

後來,好友山濤勸他入仕,他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表明自己的態度。不久,因為替好友呂安打抱不平,他寫下《與呂長悌絕交書》,怒斥呂安的哥哥呂巽(xùn)。結果,這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鍾會等人趁機誣告他“毀時亂教”,司馬昭以此為由,將他殺害於洛陽城東馬市。這一年,嵇康年僅40歲。


"

核心提示:

和今天的地名不同,古代的谷水是一條河。這條河與洛陽城的歷史密不可分。東周時“谷、洛鬥”,差點兒淹毀王宮;漢魏洛陽城的陽渠,是它的一部分;隋煬帝修大運河,是從西苑引“谷、洛水”為源頭的……歷史上的谷水,究竟是怎樣的一條河流?


洛陽故事:谷水入洛 陽渠悠悠

洛河(資料圖)

谷水繞城,又稱陽渠

在漢魏洛陽城的東南隅,谷水一分為二:一支離城繼續東流;一支傍城北上,依次流經青陽門、東陽門,直至建春門外。

在建春門外,這支谷水與從北面繞城的另一支渠水交匯,然後離城向東,最終與從東南隅東流的谷水匯合,注入洛河。

也就是說,谷水經過分分合合,不僅縱橫貫穿漢魏洛陽城,還收到了“週迴環城”的效果。

穿城而過且“週迴環城”的谷水,還有一個屢屢見諸史籍的名字,就是陽渠。

關於陽渠的位置和名稱,史料記載並不統一。人們通常認為,這是一條古老的人工渠,主要修鑿於東漢。

東漢修鑿陽渠,在《後漢書》《水經注》等中有三次明確記載。

第一次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不久。當時,名將王樑被調到京都,擔任河南尹。他建議穿渠引谷水注洛陽城下,“以溉京都”,並主持了這項工程。後因渠成而水不流,工程宣告失敗。

第二次是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由大司空張純主持修鑿。他“穿陽渠,引洛水為漕,百姓得其利”。因此,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稱:“是渠今引谷水,蓋純之創也。”把開渠的首功記在了張純頭上。

第三次修鑿陽渠,是在陽嘉四年(公元135年)。這次是對陽渠進行擴建,使其得以“東通河、濟,南引江淮”,形成發達的漕運網絡。

東漢之後,曹魏、西晉和北魏都很重視陽渠,對其進行過多次整修和改造。一般認為,城西陽渠主要是“引谷入洛”,保證城中的生活用水;城東陽渠主要是“堰洛通漕”,承擔水路運輸的重任。

陽渠對漢魏洛陽城至關重要,追溯它的歷史,可能比東漢還要早得多。據西晉陸機《洛陽記》等記載,“城之四面有陽渠,周公制之也”,即周公在西周初年營建洛邑時,就已修建陽渠了。

《太平寰宇記》中引用《輿地志》也稱,洛陽城外四面有陽渠,周公所制也。其“上源出函谷,東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繞城至建春門外,合流,又折而東流,注於洛”。也就是說,流經漢魏洛陽城的谷水又稱陽渠,它們可視為一條河的兩個名字。

建春門外,石橋有銘

據《洛陽伽藍記》記載,谷水週迴繞城,至建春門外,東入陽渠石橋。石橋有南北四柱,柱上刻有銘文,稱“漢陽嘉四年將作大匠馬憲造”。

陽嘉四年(公元135年),東漢王朝對陽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將作大匠馬憲歷時半年,在建春門外的陽渠上建起石橋,並在橋柱上刻字記載:“以城下之漕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由以所至。”

由於漕運發達,自東漢至北魏,國家糧倉都設在城東。如《晉書》等記載,東漢時,建春門外有常滿倉。西晉時,“大城東有太倉,倉下運船常有千計”。到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又將此處“命為租場,天下貢賦所聚蓄也”。

建春門外的陽渠石橋,又稱建春門石橋,十分精巧堅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因為大雨淹橋,南邊二柱被埋沒,北邊二柱直到北魏滅亡還存在。

北魏之後,城池曾遭兵火,陽渠一度荒廢。後來,隋煬帝從西苑“引谷、洛水”,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又利用了陽渠故道。陽渠成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一部分,再次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再說谷水,流經建春門石橋後,再向東一里多就到了馬市石橋。

馬市石橋建造於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橋南為馬市,即曹魏時“刑嵇康之所也”。

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工詩善文,年紀輕輕就揚名洛陽。後來,司馬昭把持朝政,嵇康寧願隱居在洛陽城外打鐵,也不肯入朝為官,更看不慣那些趨炎附勢的人。

他的清高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鍾會。

後來,好友山濤勸他入仕,他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表明自己的態度。不久,因為替好友呂安打抱不平,他寫下《與呂長悌絕交書》,怒斥呂安的哥哥呂巽(xùn)。結果,這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鍾會等人趁機誣告他“毀時亂教”,司馬昭以此為由,將他殺害於洛陽城東馬市。這一年,嵇康年僅40歲。


洛陽故事:谷水入洛 陽渠悠悠

澗河(資料圖)

谷水合流,注入洛水

過馬市石橋後,谷水繼續東流,經過七裡橋。這段谷水還有一個名字,叫作七裡澗。

據《晉書》記載,七裡橋為七裡澗上的石橋,建於西晉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東晉將領朱超石曾在《與兄書》裡說:“(七裡)橋去洛陽宮六七裡,悉用大石,下圓以通水,可受大舫過也,奇製作。”

這是一座見慣別離的石橋,又稱旅人橋。西晉時,杜預出鎮荊州,就曾以七裡橋為“出頓之所”。橋東一里處有“三門”,京都士子在這裡送別,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相送三門外”。不過,對陸機來說,這個地方是他揮之不去的噩夢。

陸機出身名門,祖父為東吳丞相陸遜。東吳滅亡後,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陸機和弟弟陸雲來到京都洛陽,結交權貴,以文揚名。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爆發,陸機被捲入政治漩渦,差點兒被流放邊地。成都王司馬穎禮賢下士,曾對陸機出手相救。於是,陸機決定投靠司馬穎,以圖振興晉室。

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馬穎等人從河北發兵,討伐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yì),陸機擔任河北大都督,統領20多萬人的軍隊。

司馬乂帶著晉惠帝在城東迎戰,陸機由於輕進,在七裡澗一帶慘敗。據《晉書》記載,當時“人相登躡,死於塹中及七裡澗,澗為之滿”。有人趁機說陸機懷有二心,不久,陸機在軍中被殺,時年43歲。

從建春門外東流的谷水,在《水經注》中又被稱為陽渠、七裡澗。從漢魏洛陽城東南隅東流的另一支谷水,先是注入城東20裡的鴻池陂,後又“左合七裡澗”,即兩水複合為一水。經過偃師城南後,“谷水又東流,注於洛水矣”。

在《水經注》中,酈道元對谷水敘述很細,但谷水、陽渠、七裡澗等混稱,也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清人熊會貞認為,酈道元是有意為之。如陽渠即七裡澗,“酈氏蓋故意前後兩載陸機事,以示陽渠、七裡澗為一水之意”。

在《水經注疏》中,熊會貞還提出,《水經注》敘述城內外之水是條理分明的。至於“谷渠互見,至城東合流,同為一川,亦忽稱陽渠,忽稱谷水,蓋以谷水兼有陽渠之名,但言谷水,則失陽渠,但言陽渠,則失谷水,故錯出以見一水而二名”。

若果真如此,可見古人寫谷水,真是用心良苦。

洛陽晚報首席記者 張廣英 責任編輯:崔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