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府谷縣長城 府谷縣文管辦供圖

六座營堡扼守咽喉 屯兵互市功能齊全

陝西府谷現有長城是明代所築,稱為“邊牆”。明成化年間,蒙古貴族首領毛裡孩入境,擾延綏。成化十年(1474)閏六月,延綏巡撫餘子俊奏請朝廷修築邊牆(即明長城),率領將士4萬多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築壘,或挑塹”,歷時三月,修築而成。並沿長城設立三十六營堡,府谷設六營堡,分佈為東村堡、鎮羌堡、孤山堡、木瓜園堡、清水營堡、皇甫川堡。

府谷六個營堡中,東村堡因其特殊狀況,引發了來訪遊客的好奇心——因為自建成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當時把城牆夯築起來之後,裡面沒有任何建築的遺蹟,我們猜測是選址的失誤,因此從未使用過。後來遷到鎮羌堡那裡,一直沿用,直至現在看起來城牆牆體依然很完整。”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告訴記者。營堡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為何要在長城內側建眾多軍事營堡呢?原來,每到冬季,長城周圍一些大的河流就會結冰,蒙古殘部騎兵入侵便從川道呼嘯而來,因此每到冬季是長城最易遭受入侵的時候。而依次分佈的六座營堡至少有兩項功能,一則是屯兵,另一則是互市。長城外的蒙古殘部是遊牧民族,他們只生產畜產品,因此必須和長城內的居民進行交換互市。

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給記者進行了一次軍事知識普及:“長城是軍事防禦體系,也可以說是信號預警系統,長城上駐兵其實很少,分佈的都是些崗哨,調集兵力,集中防禦,哪裡防禦薄弱,隨機調配兵力。六個營堡分佈非常合理,一般入侵的騎兵不會翻越山樑過來,而是順著川道而來,或者黃河邊上,因此這些營堡基本上都建於川道口,可以說長城承載著軍事科學的性質。”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府谷縣長城 府谷縣文管辦供圖

六座營堡扼守咽喉 屯兵互市功能齊全

陝西府谷現有長城是明代所築,稱為“邊牆”。明成化年間,蒙古貴族首領毛裡孩入境,擾延綏。成化十年(1474)閏六月,延綏巡撫餘子俊奏請朝廷修築邊牆(即明長城),率領將士4萬多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築壘,或挑塹”,歷時三月,修築而成。並沿長城設立三十六營堡,府谷設六營堡,分佈為東村堡、鎮羌堡、孤山堡、木瓜園堡、清水營堡、皇甫川堡。

府谷六個營堡中,東村堡因其特殊狀況,引發了來訪遊客的好奇心——因為自建成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當時把城牆夯築起來之後,裡面沒有任何建築的遺蹟,我們猜測是選址的失誤,因此從未使用過。後來遷到鎮羌堡那裡,一直沿用,直至現在看起來城牆牆體依然很完整。”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告訴記者。營堡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為何要在長城內側建眾多軍事營堡呢?原來,每到冬季,長城周圍一些大的河流就會結冰,蒙古殘部騎兵入侵便從川道呼嘯而來,因此每到冬季是長城最易遭受入侵的時候。而依次分佈的六座營堡至少有兩項功能,一則是屯兵,另一則是互市。長城外的蒙古殘部是遊牧民族,他們只生產畜產品,因此必須和長城內的居民進行交換互市。

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給記者進行了一次軍事知識普及:“長城是軍事防禦體系,也可以說是信號預警系統,長城上駐兵其實很少,分佈的都是些崗哨,調集兵力,集中防禦,哪裡防禦薄弱,隨機調配兵力。六個營堡分佈非常合理,一般入侵的騎兵不會翻越山樑過來,而是順著川道而來,或者黃河邊上,因此這些營堡基本上都建於川道口,可以說長城承載著軍事科學的性質。”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麻鎮段長城

大邊、二邊兩道長城 保境安民底蘊厚重

府谷境內明長城有大邊、二邊兩道長城,府谷境內長城東起牆頭角,與山西省河曲縣境內長城隔河相望,西至新民,與神木境內長城相連。大邊長城和二邊長城全長144.934公里,共計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長城線上有36座營堡,府谷佔據其中6座。府谷的長城大致呈不規則的條帶狀分佈,大邊長城上有完整的牆體和烽火臺及敵臺組成,二邊長城只有部分牆體和單體烽火臺連接,大部分牆體是夯土構成。城牆全用土築成,部分城墩底座為石條所築,城墩牆面用磚包砌。府谷境內的長城為什麼會有兩道長城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有著當初建造者的大智慧:大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外,防止外敵入侵;二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內,防止邊民逃竄投敵。

長城與烽火臺密不可分,烽火臺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過去都進行包磚,上面有闕室,裡面一般駐守3-5名士兵來輪流值守,選址也基本都位於周圍最高處的山巔。烽火臺的位置分佈在長城線的兩側,敵臺的位置是坐落在長城牆體正中。在大的川道兩側的山巔上,同樣分佈著烽火臺,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是一個科學且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民間統計有190餘座烽火臺。整個長城線的牆體都是夯土構成,並沒有包磚。“夯土城牆結實嗎?一撞擊不就坍塌了嗎?”面對記者好奇的提問,王明清會心而笑:“夯土打得很結實,均勻且非常厚,夯土層一般是10釐米左右,也就是說,10釐米打一層夯土,用白灰、膠泥、加水,反覆地捶打,將水分擠壓出去,直至將夯土層打得異常密實堅固。這也成為分辨一處高地是否是長城的標準——看是否有夯土層。”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府谷縣長城 府谷縣文管辦供圖

六座營堡扼守咽喉 屯兵互市功能齊全

陝西府谷現有長城是明代所築,稱為“邊牆”。明成化年間,蒙古貴族首領毛裡孩入境,擾延綏。成化十年(1474)閏六月,延綏巡撫餘子俊奏請朝廷修築邊牆(即明長城),率領將士4萬多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築壘,或挑塹”,歷時三月,修築而成。並沿長城設立三十六營堡,府谷設六營堡,分佈為東村堡、鎮羌堡、孤山堡、木瓜園堡、清水營堡、皇甫川堡。

府谷六個營堡中,東村堡因其特殊狀況,引發了來訪遊客的好奇心——因為自建成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當時把城牆夯築起來之後,裡面沒有任何建築的遺蹟,我們猜測是選址的失誤,因此從未使用過。後來遷到鎮羌堡那裡,一直沿用,直至現在看起來城牆牆體依然很完整。”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告訴記者。營堡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為何要在長城內側建眾多軍事營堡呢?原來,每到冬季,長城周圍一些大的河流就會結冰,蒙古殘部騎兵入侵便從川道呼嘯而來,因此每到冬季是長城最易遭受入侵的時候。而依次分佈的六座營堡至少有兩項功能,一則是屯兵,另一則是互市。長城外的蒙古殘部是遊牧民族,他們只生產畜產品,因此必須和長城內的居民進行交換互市。

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給記者進行了一次軍事知識普及:“長城是軍事防禦體系,也可以說是信號預警系統,長城上駐兵其實很少,分佈的都是些崗哨,調集兵力,集中防禦,哪裡防禦薄弱,隨機調配兵力。六個營堡分佈非常合理,一般入侵的騎兵不會翻越山樑過來,而是順著川道而來,或者黃河邊上,因此這些營堡基本上都建於川道口,可以說長城承載著軍事科學的性質。”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麻鎮段長城

大邊、二邊兩道長城 保境安民底蘊厚重

府谷境內明長城有大邊、二邊兩道長城,府谷境內長城東起牆頭角,與山西省河曲縣境內長城隔河相望,西至新民,與神木境內長城相連。大邊長城和二邊長城全長144.934公里,共計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長城線上有36座營堡,府谷佔據其中6座。府谷的長城大致呈不規則的條帶狀分佈,大邊長城上有完整的牆體和烽火臺及敵臺組成,二邊長城只有部分牆體和單體烽火臺連接,大部分牆體是夯土構成。城牆全用土築成,部分城墩底座為石條所築,城墩牆面用磚包砌。府谷境內的長城為什麼會有兩道長城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有著當初建造者的大智慧:大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外,防止外敵入侵;二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內,防止邊民逃竄投敵。

長城與烽火臺密不可分,烽火臺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過去都進行包磚,上面有闕室,裡面一般駐守3-5名士兵來輪流值守,選址也基本都位於周圍最高處的山巔。烽火臺的位置分佈在長城線的兩側,敵臺的位置是坐落在長城牆體正中。在大的川道兩側的山巔上,同樣分佈著烽火臺,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是一個科學且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民間統計有190餘座烽火臺。整個長城線的牆體都是夯土構成,並沒有包磚。“夯土城牆結實嗎?一撞擊不就坍塌了嗎?”面對記者好奇的提問,王明清會心而笑:“夯土打得很結實,均勻且非常厚,夯土層一般是10釐米左右,也就是說,10釐米打一層夯土,用白灰、膠泥、加水,反覆地捶打,將水分擠壓出去,直至將夯土層打得異常密實堅固。這也成為分辨一處高地是否是長城的標準——看是否有夯土層。”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文管所內,王明清主任講解長城

說起建築長城的磚,可是大有學問。邊塞之地,磚從何而來?原來,修建長城的時候就近取材,在長城周圍也同時建了有11處磚窯,以便供應磚石。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的磚石頗能體現工匠精神,每一塊磚都厚實堅硬,有著標準的規格:長38釐米,寬18釐米,厚8.5釐米。此外,烽火臺裡面至少要保存三個月的糧食,還儲存著火器火藥,以及釋放信號時需要的燃料。烽火臺特殊的信號傳遞方式有:舉火,鳴炮,放狼煙,以此來精準地傳遞信號。

記者走上清水鎮的轉角樓,有幸察看了轉角樓內部結構。這座烽火臺,位於清水川和小南川溝(宋稱烏龍川)的匯合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地人稱此地為“口子”。是長城內外往來經過的出入口之一。這裡墩臺緊密相連,高大雄偉,為府谷長城建築之精華部分。城墩附近兵營殘址,依稀可辨。轉角樓高12米,當地人稱之為“墩臺”,重新修繕之後的這座烽火臺全部包著磚石,頂部有瞭望臺。瞭望臺四角各有釋放信號的火堆,也恰好符合“狼煙四起”的歷史典故。遠眺北方,同行者還講述了“四十里黑界地”的來源:長城建好之後,以北四十里屬於軍事管制地帶,不住居民。這讓人不禁遙想當年士兵戍邊的情景,滿目荒涼,卻依然堅韌戍邊。

現在僅存幾座包磚烽火臺,很多已經很殘破,甚至成為黃土堆。但在王明清看來,即便如此,也不能讓它們消失了。“如果消亡了,府谷這一塊的歷史文化就講不下去了,長城連綴不起來,整個體系也就不完整了。”2007年至2009年間,國家文物局長城專項調查,重新認定了一次,給這些長城的烽火臺、敵臺、馬面、磚瓦窯遺址等建築一一進行編號,每一處建築再小也都會有自己的“身份證”。

志願者:長城“是有靈魂的在我心裡她不是土圪樑樑”

此前,各地長城保護規格不一,有的是縣級,有的是國家級。2017年陝西省政府將陝西的長城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谷長城,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遺址,當屬麻鎮一段。在楊家峁村的山樑上,有一段連續保存較為完整的長城遺址,長約4.8公里,高5-8米,基本輪廓依然很清晰。府谷縣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府谷縣長城保護協會正是位於這裡。記者前往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見到了會長劉東厚和副會長朱萬豔。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府谷縣長城 府谷縣文管辦供圖

六座營堡扼守咽喉 屯兵互市功能齊全

陝西府谷現有長城是明代所築,稱為“邊牆”。明成化年間,蒙古貴族首領毛裡孩入境,擾延綏。成化十年(1474)閏六月,延綏巡撫餘子俊奏請朝廷修築邊牆(即明長城),率領將士4萬多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築壘,或挑塹”,歷時三月,修築而成。並沿長城設立三十六營堡,府谷設六營堡,分佈為東村堡、鎮羌堡、孤山堡、木瓜園堡、清水營堡、皇甫川堡。

府谷六個營堡中,東村堡因其特殊狀況,引發了來訪遊客的好奇心——因為自建成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當時把城牆夯築起來之後,裡面沒有任何建築的遺蹟,我們猜測是選址的失誤,因此從未使用過。後來遷到鎮羌堡那裡,一直沿用,直至現在看起來城牆牆體依然很完整。”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告訴記者。營堡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為何要在長城內側建眾多軍事營堡呢?原來,每到冬季,長城周圍一些大的河流就會結冰,蒙古殘部騎兵入侵便從川道呼嘯而來,因此每到冬季是長城最易遭受入侵的時候。而依次分佈的六座營堡至少有兩項功能,一則是屯兵,另一則是互市。長城外的蒙古殘部是遊牧民族,他們只生產畜產品,因此必須和長城內的居民進行交換互市。

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給記者進行了一次軍事知識普及:“長城是軍事防禦體系,也可以說是信號預警系統,長城上駐兵其實很少,分佈的都是些崗哨,調集兵力,集中防禦,哪裡防禦薄弱,隨機調配兵力。六個營堡分佈非常合理,一般入侵的騎兵不會翻越山樑過來,而是順著川道而來,或者黃河邊上,因此這些營堡基本上都建於川道口,可以說長城承載著軍事科學的性質。”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麻鎮段長城

大邊、二邊兩道長城 保境安民底蘊厚重

府谷境內明長城有大邊、二邊兩道長城,府谷境內長城東起牆頭角,與山西省河曲縣境內長城隔河相望,西至新民,與神木境內長城相連。大邊長城和二邊長城全長144.934公里,共計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長城線上有36座營堡,府谷佔據其中6座。府谷的長城大致呈不規則的條帶狀分佈,大邊長城上有完整的牆體和烽火臺及敵臺組成,二邊長城只有部分牆體和單體烽火臺連接,大部分牆體是夯土構成。城牆全用土築成,部分城墩底座為石條所築,城墩牆面用磚包砌。府谷境內的長城為什麼會有兩道長城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有著當初建造者的大智慧:大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外,防止外敵入侵;二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內,防止邊民逃竄投敵。

長城與烽火臺密不可分,烽火臺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過去都進行包磚,上面有闕室,裡面一般駐守3-5名士兵來輪流值守,選址也基本都位於周圍最高處的山巔。烽火臺的位置分佈在長城線的兩側,敵臺的位置是坐落在長城牆體正中。在大的川道兩側的山巔上,同樣分佈著烽火臺,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是一個科學且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民間統計有190餘座烽火臺。整個長城線的牆體都是夯土構成,並沒有包磚。“夯土城牆結實嗎?一撞擊不就坍塌了嗎?”面對記者好奇的提問,王明清會心而笑:“夯土打得很結實,均勻且非常厚,夯土層一般是10釐米左右,也就是說,10釐米打一層夯土,用白灰、膠泥、加水,反覆地捶打,將水分擠壓出去,直至將夯土層打得異常密實堅固。這也成為分辨一處高地是否是長城的標準——看是否有夯土層。”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文管所內,王明清主任講解長城

說起建築長城的磚,可是大有學問。邊塞之地,磚從何而來?原來,修建長城的時候就近取材,在長城周圍也同時建了有11處磚窯,以便供應磚石。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的磚石頗能體現工匠精神,每一塊磚都厚實堅硬,有著標準的規格:長38釐米,寬18釐米,厚8.5釐米。此外,烽火臺裡面至少要保存三個月的糧食,還儲存著火器火藥,以及釋放信號時需要的燃料。烽火臺特殊的信號傳遞方式有:舉火,鳴炮,放狼煙,以此來精準地傳遞信號。

記者走上清水鎮的轉角樓,有幸察看了轉角樓內部結構。這座烽火臺,位於清水川和小南川溝(宋稱烏龍川)的匯合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地人稱此地為“口子”。是長城內外往來經過的出入口之一。這裡墩臺緊密相連,高大雄偉,為府谷長城建築之精華部分。城墩附近兵營殘址,依稀可辨。轉角樓高12米,當地人稱之為“墩臺”,重新修繕之後的這座烽火臺全部包著磚石,頂部有瞭望臺。瞭望臺四角各有釋放信號的火堆,也恰好符合“狼煙四起”的歷史典故。遠眺北方,同行者還講述了“四十里黑界地”的來源:長城建好之後,以北四十里屬於軍事管制地帶,不住居民。這讓人不禁遙想當年士兵戍邊的情景,滿目荒涼,卻依然堅韌戍邊。

現在僅存幾座包磚烽火臺,很多已經很殘破,甚至成為黃土堆。但在王明清看來,即便如此,也不能讓它們消失了。“如果消亡了,府谷這一塊的歷史文化就講不下去了,長城連綴不起來,整個體系也就不完整了。”2007年至2009年間,國家文物局長城專項調查,重新認定了一次,給這些長城的烽火臺、敵臺、馬面、磚瓦窯遺址等建築一一進行編號,每一處建築再小也都會有自己的“身份證”。

志願者:長城“是有靈魂的在我心裡她不是土圪樑樑”

此前,各地長城保護規格不一,有的是縣級,有的是國家級。2017年陝西省政府將陝西的長城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谷長城,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遺址,當屬麻鎮一段。在楊家峁村的山樑上,有一段連續保存較為完整的長城遺址,長約4.8公里,高5-8米,基本輪廓依然很清晰。府谷縣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府谷縣長城保護協會正是位於這裡。記者前往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見到了會長劉東厚和副會長朱萬豔。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站長劉東厚

“我們現在有12個志願者,都是公益性質的,日常生活自理,每月一次巡查,已經堅持了15年,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長城的防護林,目前已建成設施較為完善的長城景區帶。志願者每個月從1日到25日巡查,查看全縣範圍內144.934公里和344處文物點,對於自然的損毀做好詳細記錄;對於人為的損毀,整理好資料,一份交給文管辦,一份自己存檔,隨後由文管辦執法處置。”

長城保護工作站和民間志願者工作站,是府谷在長城保護方面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一項寶貴經驗。為什麼做這件事情呢?60多歲的劉東厚回答得很憨實:“剛開始也是出於熱情,現在已經保護長城15年了,每次都要走到長城遺址前,拍4個版面的照片,然後製作成電子版和紙質版,光是一個月照的照片數量就要1442張。每一個來到站上的志願者都要寫一篇《愛我中華 護我長城》的主題文章。”這些思想動力的源泉從哪裡來呢?劉東厚的回答讓人肅然起敬:“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她是保護我們華夏民族的脊樑。年輕人去保護民族的脊樑,這也是相輔相成的。他們有大愛,有大的目標才能參與到長城保護中來。如果只把它看作是一堆土圪樑樑,也就沒人願意去保護了。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巨龍,她是有靈魂的,在我心裡她不是土圪樑樑。這是我理解的長城精神。”

志願者保護長城的模式卓有成效,榆林市準備在全市推廣府谷的保護經驗:一個縣建立一個長城志願者工作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因為目前的狀況是,長城保護涉及99個自然村,每個村確定一個文保員,最終的責任落實還是需要經費的落實。因此,專業的團隊優勢更大。建立起網格化的管理體系,必須得有經費作保障。

"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公里。根據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

陝西府谷縣境內,現存全長144.934公里的明長城。12個志願者,每月1日到25日全部巡查一次,查看全縣範圍的長城和344處文物點,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防護林。他們已經堅持了15年……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府谷縣長城 府谷縣文管辦供圖

六座營堡扼守咽喉 屯兵互市功能齊全

陝西府谷現有長城是明代所築,稱為“邊牆”。明成化年間,蒙古貴族首領毛裡孩入境,擾延綏。成化十年(1474)閏六月,延綏巡撫餘子俊奏請朝廷修築邊牆(即明長城),率領將士4萬多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築壘,或挑塹”,歷時三月,修築而成。並沿長城設立三十六營堡,府谷設六營堡,分佈為東村堡、鎮羌堡、孤山堡、木瓜園堡、清水營堡、皇甫川堡。

府谷六個營堡中,東村堡因其特殊狀況,引發了來訪遊客的好奇心——因為自建成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當時把城牆夯築起來之後,裡面沒有任何建築的遺蹟,我們猜測是選址的失誤,因此從未使用過。後來遷到鎮羌堡那裡,一直沿用,直至現在看起來城牆牆體依然很完整。”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告訴記者。營堡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為何要在長城內側建眾多軍事營堡呢?原來,每到冬季,長城周圍一些大的河流就會結冰,蒙古殘部騎兵入侵便從川道呼嘯而來,因此每到冬季是長城最易遭受入侵的時候。而依次分佈的六座營堡至少有兩項功能,一則是屯兵,另一則是互市。長城外的蒙古殘部是遊牧民族,他們只生產畜產品,因此必須和長城內的居民進行交換互市。

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給記者進行了一次軍事知識普及:“長城是軍事防禦體系,也可以說是信號預警系統,長城上駐兵其實很少,分佈的都是些崗哨,調集兵力,集中防禦,哪裡防禦薄弱,隨機調配兵力。六個營堡分佈非常合理,一般入侵的騎兵不會翻越山樑過來,而是順著川道而來,或者黃河邊上,因此這些營堡基本上都建於川道口,可以說長城承載著軍事科學的性質。”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麻鎮段長城

大邊、二邊兩道長城 保境安民底蘊厚重

府谷境內明長城有大邊、二邊兩道長城,府谷境內長城東起牆頭角,與山西省河曲縣境內長城隔河相望,西至新民,與神木境內長城相連。大邊長城和二邊長城全長144.934公里,共計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長城線上有36座營堡,府谷佔據其中6座。府谷的長城大致呈不規則的條帶狀分佈,大邊長城上有完整的牆體和烽火臺及敵臺組成,二邊長城只有部分牆體和單體烽火臺連接,大部分牆體是夯土構成。城牆全用土築成,部分城墩底座為石條所築,城墩牆面用磚包砌。府谷境內的長城為什麼會有兩道長城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有著當初建造者的大智慧:大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外,防止外敵入侵;二邊長城的作用是御內,防止邊民逃竄投敵。

長城與烽火臺密不可分,烽火臺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過去都進行包磚,上面有闕室,裡面一般駐守3-5名士兵來輪流值守,選址也基本都位於周圍最高處的山巔。烽火臺的位置分佈在長城線的兩側,敵臺的位置是坐落在長城牆體正中。在大的川道兩側的山巔上,同樣分佈著烽火臺,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是一個科學且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民間統計有190餘座烽火臺。整個長城線的牆體都是夯土構成,並沒有包磚。“夯土城牆結實嗎?一撞擊不就坍塌了嗎?”面對記者好奇的提問,王明清會心而笑:“夯土打得很結實,均勻且非常厚,夯土層一般是10釐米左右,也就是說,10釐米打一層夯土,用白灰、膠泥、加水,反覆地捶打,將水分擠壓出去,直至將夯土層打得異常密實堅固。這也成為分辨一處高地是否是長城的標準——看是否有夯土層。”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文管所內,王明清主任講解長城

說起建築長城的磚,可是大有學問。邊塞之地,磚從何而來?原來,修建長城的時候就近取材,在長城周圍也同時建了有11處磚窯,以便供應磚石。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的磚石頗能體現工匠精神,每一塊磚都厚實堅硬,有著標準的規格:長38釐米,寬18釐米,厚8.5釐米。此外,烽火臺裡面至少要保存三個月的糧食,還儲存著火器火藥,以及釋放信號時需要的燃料。烽火臺特殊的信號傳遞方式有:舉火,鳴炮,放狼煙,以此來精準地傳遞信號。

記者走上清水鎮的轉角樓,有幸察看了轉角樓內部結構。這座烽火臺,位於清水川和小南川溝(宋稱烏龍川)的匯合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地人稱此地為“口子”。是長城內外往來經過的出入口之一。這裡墩臺緊密相連,高大雄偉,為府谷長城建築之精華部分。城墩附近兵營殘址,依稀可辨。轉角樓高12米,當地人稱之為“墩臺”,重新修繕之後的這座烽火臺全部包著磚石,頂部有瞭望臺。瞭望臺四角各有釋放信號的火堆,也恰好符合“狼煙四起”的歷史典故。遠眺北方,同行者還講述了“四十里黑界地”的來源:長城建好之後,以北四十里屬於軍事管制地帶,不住居民。這讓人不禁遙想當年士兵戍邊的情景,滿目荒涼,卻依然堅韌戍邊。

現在僅存幾座包磚烽火臺,很多已經很殘破,甚至成為黃土堆。但在王明清看來,即便如此,也不能讓它們消失了。“如果消亡了,府谷這一塊的歷史文化就講不下去了,長城連綴不起來,整個體系也就不完整了。”2007年至2009年間,國家文物局長城專項調查,重新認定了一次,給這些長城的烽火臺、敵臺、馬面、磚瓦窯遺址等建築一一進行編號,每一處建築再小也都會有自己的“身份證”。

志願者:長城“是有靈魂的在我心裡她不是土圪樑樑”

此前,各地長城保護規格不一,有的是縣級,有的是國家級。2017年陝西省政府將陝西的長城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府谷長城,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遺址,當屬麻鎮一段。在楊家峁村的山樑上,有一段連續保存較為完整的長城遺址,長約4.8公里,高5-8米,基本輪廓依然很清晰。府谷縣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府谷縣長城保護協會正是位於這裡。記者前往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見到了會長劉東厚和副會長朱萬豔。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長城保護志願者工作站站長劉東厚

“我們現在有12個志願者,都是公益性質的,日常生活自理,每月一次巡查,已經堅持了15年,還沿長城栽植松柏樹6萬餘株,建成長城的防護林,目前已建成設施較為完善的長城景區帶。志願者每個月從1日到25日巡查,查看全縣範圍內144.934公里和344處文物點,對於自然的損毀做好詳細記錄;對於人為的損毀,整理好資料,一份交給文管辦,一份自己存檔,隨後由文管辦執法處置。”

長城保護工作站和民間志願者工作站,是府谷在長城保護方面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一項寶貴經驗。為什麼做這件事情呢?60多歲的劉東厚回答得很憨實:“剛開始也是出於熱情,現在已經保護長城15年了,每次都要走到長城遺址前,拍4個版面的照片,然後製作成電子版和紙質版,光是一個月照的照片數量就要1442張。每一個來到站上的志願者都要寫一篇《愛我中華 護我長城》的主題文章。”這些思想動力的源泉從哪裡來呢?劉東厚的回答讓人肅然起敬:“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她是保護我們華夏民族的脊樑。年輕人去保護民族的脊樑,這也是相輔相成的。他們有大愛,有大的目標才能參與到長城保護中來。如果只把它看作是一堆土圪樑樑,也就沒人願意去保護了。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巨龍,她是有靈魂的,在我心裡她不是土圪樑樑。這是我理解的長城精神。”

志願者保護長城的模式卓有成效,榆林市準備在全市推廣府谷的保護經驗:一個縣建立一個長城志願者工作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因為目前的狀況是,長城保護涉及99個自然村,每個村確定一個文保員,最終的責任落實還是需要經費的落實。因此,專業的團隊優勢更大。建立起網格化的管理體系,必須得有經費作保障。

府谷長城故事多 邊城兒女守護情

轉角樓烽火臺

目前保護的難度在於,不是一個簡單的保護本體,還有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是50米,建設控制地帶是100米,也就是說長城牆體的兩側各150米是保護紅線,這一區域不能有任何漏洞。因此,從2017年開始,文管所是工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與林業、土地、環保等單位地位平等,作為審核單位擁有了發言權。“我在這裡工作了15年,能建立起這樣的工作制度和管理體系,很不容易。”府谷縣文管辦主任王明清感嘆道。

作為邊城兒女的府谷群眾,為什麼對於長城保護如此上心、熱心又走心呢?記者在府谷縣文管辦採訪時遇到的一則事例即是最好的註解:文管辦辦公室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他對村子附近清泉寺這座破破爛爛的文物點特別熱心,自己把磚頭壘起來,一個人修補這個寺廟。後來感動並喚醒了周圍的人,與他一起修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撫弄時間長了就有了感情了。”

來源:文化藝術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