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1983年秋,羅定發生了一件轟動廣東省的大事件。

那一年,羅定縣文化局經過短暫培訓臨時成立的「文物普查隊」,先後在羅鏡鎮鶴咀山和羅平鎮橫峒村後的背夫山發現了兩座千年古墓:南朝古墓和戰國古墓。

一件件距今超過兩千年多年的奇珍異寶,包括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南北朝時期精美的青瓷器等被挖掘呈現出來。當年轟動了全省,被列為廣東省1983年重要考古發現。

而古墓寶物的主要發現者陳大遠,更是在當時人們的傳說中,充滿了傳奇色彩。說他有一雙金睛火眼,能掐會算,能看到「地下三尺」的東西;說他手上有個神奇的保羅盤,哪裡有風水寶地和龍潭虎穴,他一點就中等神奇傳言。但其實,他調侃說他不過是一個40歲才開始啟蒙的「後來者」。


資料文獻來源:

《【三江紀事】傾情羅定寫春秋——羅定文史專家陳大遠》作者雲浮市高級技工學校教師 莫德平;

陳大遠《羅定春秋》。

編輯整理 | 陳牛牛

攝影 | 瀧田


出身秀才世家卻“三十未立”


在羅定附城同仁大埇村,陳大遠的祖上曾經有過連續三代秀才的顯赫。

爺爺雖然還是秀才,但由於中年失妻,帶著6個兒子,已經溫飽難繼。陳大遠的父親作為長子,十幾歲就到縣城的打金鋪當學徒,以幫補家用,抗戰期間,更是遠赴廣西百色那坡縣做小商販。1944年,日寇把戰火燃燒到了廣西那坡偏僻的小鎮,而陳大遠就在轟隆隆的轟炸聲中降生。

抗戰勝利後第二年,陳大遠跟隨父母回到羅定。父親在縣城替人打理生意,勉強維持一家5口的生活。陳大遠9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母親靠給人打零工,艱難地把陳大遠三兄弟拉扯成人。學習成績優異的陳大遠從羅定中學高中畢業後,受幾位成分特殊的叔父影響,沒能考上大學,進羅定電廠做了臨時電工。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大遠現在辦公桌上用的杯子


此後,他從事過農機管理員,合同建築工,在建築公司座做過泥水工、電工等,年過30歲了,仍然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方向,這讓他時刻感到迷茫和焦慮。一直愛好寫作的他,文學和書籍給了他希望,每天下班後,他就窩在家裡看書寫字。當時的縣文化館館長趙布炎留意到了這個熱愛閱讀書籍和文學寫作的年輕人,把他調到了文化館。

隨後來到的1983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因為這次工作調動給了陳大遠逆轉人生的機遇。

從“文學青年”到文物普查隊員


1983年,縣裡決定由文化局牽頭,成立了文物普查隊。

趙館長平日看到陳大遠總愛鑽研書籍,便推薦他參加文物普查隊。全隊4男2女,來自縣內各文化單位,隊長是電影公司副經理。組隊後,僅集中進行了7天簡短培訓,由專家講解了文物普查的基本方法:一是開座談會;二是沿河岸搜索古人的生產和生活用品,主要是採集陶片。

接到了普查任務後,陳大遠他們首先將羅鏡鎮列為第一個先行點。在他們看來,羅鏡鎮原是瀧水縣的發祥地,是千年文化古鎮。他們希望能在這裡有所發現而一炮打響。然而一個月都快過去了,野外考察工作還是沒有一點進展。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大遠在博物館


陳大遠當時的內心感到很焦慮,責任感和迫切感焦灼著他。

在當時,羅定的老鄰居封開、德慶、肇慶都有幾位「老文物」帶路,因為「路子熟,經驗足」,文物普查又比羅定先行半年,當時均已是碩果累累。而不認輸的陳大遠他們是在文物普查培訓班上「拍了心口」的,羅定自古以來就是文化之縣,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蹟肯定也不少,他覺得一定要將羅定的歷史輝煌揭露出來,不能比鄰居差。

而令他焦慮的第二個原因是,隊員裡其他成員並沒有這麼齊心,他們有的人是一時興趣,或是臨時充數、完成任務、換個環境等,各有各的想法,若是在羅鏡再沒有什麼大發現,來激勵隊員的工作熱情,燃起大夥內心的希望和熱情,陳大遠覺得文物普查工作甚至就要草草結束了。

千年古墓的驚天發現轟動全省


1983年8月31日,奇蹟在這一天出現了。

那天,陳大遠和同樣仍心有不甘的隊員阿勇和強仔沿著羅鏡河的中上游河灘搜索,正午時分在到達信宜地界邊緣時仍一無所獲,於是又沿著羅鏡鶴咀山山脊下行。

“奇怪,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磚碎?”走到半山腰,阿勇突然停住了腳步說,陳大遠也疑惑起來。

這意外的發現,使他們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當即下山調查,排除了當年大鍊鋼遺址或是廢棄磚廠的可能性。第二天決定開挖,可是連挖了3天,只挖出一個長方形的磚室,四周空無一物。沮喪之餘,他們繪了一張草圖報告給省裡,請求指導,然後就到相鄰的分界鎮去了。

10月11日,省裡派來的考古專家老楊和小毛來到了。

12日,全隊回到鶴咀山,老楊考察了發掘現場,認定這是一個古墓葬,只是普查隊員未挖到真正的墓室,隨即請來10個民工幫助開挖。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當年挖掘的現場/資料圖


到了第三天,一件件瓷器被挖了出來,特別是那件精美的釉瓷罐出土時,圍觀人群陣陣驚呼。小毛拿起一件“窯變”的青釉罐,對陳大遠說,“你看這釉色滋潤,青中泛黃,是一千多年前浙江會稽的越窯精品…”


鶴咀山發現千年古墓的消息一下子傳遍了縣城,第二天,縣領導和眾多記者也聞風而至。

16日又清理出一批唾壺、銅鏡、青釉罐、高腳碗等器件,大部分器身都算完整,但其中出土的銅鏡卻僅有小半塊,小毛說,這就是南朝古墓常見的現象,因為當時有手執半面銅鏡入葬的習俗,以求在陰間“破鏡重圓”。並判明這是南朝一個貴族夫婦合葬墓,而正在挖掘的便是女墓主室。

下午,陳大遠拿著竹籤,忖度女墓主頭和手部的位置,小心翼翼地撥動浮土。

在往手部的位置挖的時候,突然感到有什麼東西被碰到了,撥開泥土,一個錚亮的金手鐲露了出來。“金手鐲!”他驚叫起來,圍觀人群也騷動起來,紛紛呼叫“拿起來看看”。

這個金手鐲,就是現在羅定博物館的館藏國寶——南朝獸紋金手鐲。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列在博物館的金手鐲


這件紋理清晰的南朝獸紋金手鐲,獸紋金手鐲帶有明顯的西亞風格,是兩千年前的“舶來品”,在國內極為罕見,曾被送到北京特展。包括陳大遠緊隨其後在同樣位置發現的金戒指,它們都是稀世珍寶,屬國家一級文物。

考古專家老楊說,羅鏡的這座古墓還是廣東屹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南朝貴族墓。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列在博物館的金指環


由於普查隊立下大功,郭隊長被派去揭陽參加省裡舉辦的考古培訓班,陳大遠臨時負責全隊工作。有了鶴咀山的經驗,加上向老楊和小毛學習到了不少文物知識,陳大遠躊躇滿志,決心再幹出一番成績來。

在羅平橫峒村後的背夫山,幸運又一次眷顧了陳大遠。


11月24日上午,他帶領隊員在山坡上沿路搜索,很快就發現了一件硬陶片,上面印有非常清晰的方格組合紋,驚喜和“希望”讓他們都打起了精神細心查找。

突然,5米外一個拇指大小的暗綠色幽光在陳大遠的眼前一閃,他立即趨步上前,見這閃光點是一個有鼻子有眼睛的東西,用手輕輕拿出來,竟然是一個青銅小人頭。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列在羅定博物館的青銅人首柱

陳大遠預感又遇到寶藏了,立即組織隊員開挖,併到鎮郵政所打電報給省裡,請求支持。

這次省裡很快就派來了考古專家邱立誠和小毛。經專家考證,這次發現的是戰國早期的貴族墓,出土文物更加豐富,在116件出土文物中,青銅器佔了97件,很多都是廣東僅見的文物精品,是研究廣東先秦文化的歷史文物。

作為廣東省極少見的青銅大墓,羅平背夫山的戰國墓其轟動效應比鶴咀山更大,縣政府還組織了400多名領導幹部前來參觀。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背夫山戰國古墓中出土的獸耳青銅寶鑑為廣東首次發現/資料圖


從“後來者”到“領路人”


背夫山挖掘結束後,廣東省決定選送4位優秀考古工作者到鄭州參加國家文物局鄭州文化幹部培訓中心考古班學習,肇慶地區的唯一一個名額,毫無爭議地給了陳大遠。

面對那批被自己發現的稀世珍寶,陳大遠滿腦子疑問:小銅人有何作用?產自西亞的金手鐲如何來到羅定?戰國墓的主人是誰?這些未解謎團,驅使他一下子沉入到羅定浩瀚的歷史文化史海里。

可惜當他學習進修歸來,羅定的野外文物普查考古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隨後他發現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文化遺址。

此後,陳大遠一直醉心於羅定的歷史文化研究,走遍了羅定的山山水水,解開一個又一個歷史謎團,成為羅定文史研究工作的領路人。

1984年,羅定組建博物館,陳大遠擔任副館長。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今博物館一角


1987年,他主持和組織了羅定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的全部工作。

在近乎空白的基礎上,他收集整理出200多張照片、一盒錄像帶和一盒資料。當他看到東莞的申報材料時,傻眼了:包裝整齊漂亮,分類詳細,單是資料就有十幾盒。但羅定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結果如他所料,羅定的申報材料一路“過關斬將”,專家們一致同意羅定成為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當時,全廣東省山區縣獨此一城。

1991年,他曾應邀到香港參加大嶼山新機場鐵路沿線考古調查,其發現的青銅匕首被印上當年香港中文大學的掛曆。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交談中的陳大遠

1993年,陳大遠主編出版了學術專著《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引起學界關注,當時,他寄了30本給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施安昌教授,施教授把其中20本拿到文物書店,旋即就被日本人買走了15本。

2001年,他又獨立出版了《龍鄉夜話》,這本記載宣傳羅定歷史文化的專著深受三羅籍海外僑胞歡迎,成為他們瞭解家鄉歷史文化的一個窗口。並多次參加國內的重要學術研討會,論文都有自己新的觀點和獨有見解,為學界所器重。

2003年,陳大遠被破格評為副研究員。而讓他更開心的是這一年的12月28日,坐落在羅定市市政廣場東側,內設10個大小展廳的羅定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他1994年擔任館長以來的最大心願。

一連幾天,博物館熱鬧非凡,很多羅定人由此重新認識了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家鄉,倍感自豪。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2003年博物館/資料圖


現在的羅定博物館內,還有專櫃陳列著美國僑領陳本昌博士捐贈的文物。而陳本昌正是陳大遠的七叔。當年他曾參加中國遠征軍,擔任中校宣講團長。後從臺灣赴美留學,從事政商,與陳香梅一道為華人爭取權益,成為著名僑領。他獲知侄子陳大遠在羅定博物館工作後,捐出了收藏的所有文物。

2004年,陳大遠退休後,仍然到博物館上班,他已經把這裡當成了另一個家。2011年,已近古稀之年的陳大遠,應邀赴日本進行學術訪問和專題演講。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羅定春秋》 陳大遠著 羅定博物館有售


目前,陳大遠已出版專著《龍鄉夜話》、編著《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十九路軍傳略》、《羅定春秋》一至三卷等。已發表大量有關學術文章。論文、文史札記、掌故、隨筆、地方史料考證等50篇,300多萬字。論文涉及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歷史研究、民俗研究、地方誌研究、古建築研究、錢幣研究等等。

學術主攻方向為羅定(南江)和嶺南的歷史文化節點研究,包括出土文物研究,地方文史考政,古文獻的整理,古建築的保護與維修,民族和民俗文化的發掘研究等。



《羅定春秋》 陳大遠著 羅定博物館有售


目前,陳大遠已出版專著《龍鄉夜話》、編著《嶺南第一唐刻——龍龕道場銘》、《十九路軍傳略》、《羅定春秋》一至三卷等。已發表大量有關學術文章。論文、文史札記、掌故、隨筆、地方史料考證等50篇,300多萬字。論文涉及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歷史研究、民俗研究、地方誌研究、古建築研究、錢幣研究等等。

學術主攻方向為羅定(南江)和嶺南的歷史文化節點研究,包括出土文物研究,地方文史考政,古文獻的整理,古建築的保護與維修,民族和民俗文化的發掘研究等。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人物 | 從羅定千年古墓的發現到文史研究的領路人


陳大遠辦公桌上的書籍


如今陳大遠已經75歲了,由於長期活躍在羅定的青山綠水之間,身體硬朗,精神矍鑠。這兩年他一直有個未完成的心願,希望有個人或組織能將已編輯完成的《羅定春秋》第四卷(民國卷)出版發行。

作者莫德平在與陳老的交談過程中,被他對羅定歷史文化的執著和陶醉感動,曾贈送過一首詩給他:“溯源瀧水樂為舟,不悔風霜染白頭。談笑古今千載事,傾情羅定寫春秋。”

陳大遠當即回了一首,以表心志:“窮遊史海苦漂舟,歲月無情空白頭。願再浮生多十載,三羅任我寫春秋。”

---The and---

來源:羅定E天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