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甲骨文的書寫方法,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後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那麼,後世對於在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事實上,中國發現的古老文字還遠不止這些。

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賈湖龜甲文也被發現,賈湖龜甲文發現於河南省賈湖村,該遺址除出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之外,還出土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通過現代的測年儀器判斷,這些符號出現在至今8000年以前。

賈湖龜甲文的發現,解釋了中國早期歷史人物得以流傳的原因。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甲骨文的書寫方法,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後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那麼,後世對於在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事實上,中國發現的古老文字還遠不止這些。

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賈湖龜甲文也被發現,賈湖龜甲文發現於河南省賈湖村,該遺址除出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之外,還出土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通過現代的測年儀器判斷,這些符號出現在至今8000年以前。

賈湖龜甲文的發現,解釋了中國早期歷史人物得以流傳的原因。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二個原因,以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信息,成為早起文明中最好的選擇;

人類對於文化信息的保留和流傳方法,除了文字敘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述。這個猜測顯然是極有可能的,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不普及的情況下,口述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方式。而在人類早期的文明當中,語言顯然發展得比文字更快。

古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由於時代久遠,史料殘缺,許多事情的記載都是出自於民間之口。例如: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涉及到神話時代的部分,就是借鑑了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相對於文字的記載,口口相傳的缺點就在於它的不準確性。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甲骨文的書寫方法,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後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那麼,後世對於在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事實上,中國發現的古老文字還遠不止這些。

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賈湖龜甲文也被發現,賈湖龜甲文發現於河南省賈湖村,該遺址除出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之外,還出土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通過現代的測年儀器判斷,這些符號出現在至今8000年以前。

賈湖龜甲文的發現,解釋了中國早期歷史人物得以流傳的原因。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二個原因,以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信息,成為早起文明中最好的選擇;

人類對於文化信息的保留和流傳方法,除了文字敘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述。這個猜測顯然是極有可能的,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不普及的情況下,口述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方式。而在人類早期的文明當中,語言顯然發展得比文字更快。

古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由於時代久遠,史料殘缺,許多事情的記載都是出自於民間之口。例如: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涉及到神話時代的部分,就是借鑑了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相對於文字的記載,口口相傳的缺點就在於它的不準確性。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在古書典籍中,尤其是時代越早的人物,他們的名稱往往不止一個,例如:作為三皇之一伏羲,民間也有稱之為伏戲、宓羲、包犧、庖犧的,許多名稱說法不一,但是,都是指同一個人。然而,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口述則是流傳信息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他們的名字並非來自於古物記載或口口相傳, 後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就連他們的事蹟都很有可能是後人杜撰的。不管這些傳說是真是假,許多人物的名字都確實是由後人創造的。

例如,中國神話故事中著名的“盤古開天”,這個故事一直到三國時期才出現,而“盤古”這個名字顯然是由後人給他加上去的。

在商朝之前,中國的故事一直側重於神話,其可信度實在不高,人們也就不會去計較這些。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甲骨文的書寫方法,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後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那麼,後世對於在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事實上,中國發現的古老文字還遠不止這些。

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賈湖龜甲文也被發現,賈湖龜甲文發現於河南省賈湖村,該遺址除出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之外,還出土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通過現代的測年儀器判斷,這些符號出現在至今8000年以前。

賈湖龜甲文的發現,解釋了中國早期歷史人物得以流傳的原因。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二個原因,以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信息,成為早起文明中最好的選擇;

人類對於文化信息的保留和流傳方法,除了文字敘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述。這個猜測顯然是極有可能的,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不普及的情況下,口述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方式。而在人類早期的文明當中,語言顯然發展得比文字更快。

古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由於時代久遠,史料殘缺,許多事情的記載都是出自於民間之口。例如: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涉及到神話時代的部分,就是借鑑了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相對於文字的記載,口口相傳的缺點就在於它的不準確性。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在古書典籍中,尤其是時代越早的人物,他們的名稱往往不止一個,例如:作為三皇之一伏羲,民間也有稱之為伏戲、宓羲、包犧、庖犧的,許多名稱說法不一,但是,都是指同一個人。然而,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口述則是流傳信息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他們的名字並非來自於古物記載或口口相傳, 後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就連他們的事蹟都很有可能是後人杜撰的。不管這些傳說是真是假,許多人物的名字都確實是由後人創造的。

例如,中國神話故事中著名的“盤古開天”,這個故事一直到三國時期才出現,而“盤古”這個名字顯然是由後人給他加上去的。

在商朝之前,中國的故事一直側重於神話,其可信度實在不高,人們也就不會去計較這些。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三個原因,中國人常常利用這些人物所做的事蹟為其命名;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能夠鑽木取火的便被稱為燧人,會蓋房子的便被稱之為巢。甚至,連炎帝,黃帝的名字都是出自後人的命名。炎帝屬於火德,因此,被稱為炎帝,而黃帝屬於土德,土帝名字太不高雅便被稱為黃帝。帝在古時候是為“居中心”的意思,常用在尊貴之人身上。

古人講究有古可依、有跡可循,即使沒有,也要自己創造出一套說法。在中國的神話中,伏羲是由華胥所生,但是,在中國的古書典籍中,伏羲出現的時間卻遠遠早於華胥,其原因,很顯然就是伏羲的名氣太大,老百姓追溯其根源卻找不到答案,索性就自己進行創造。

然而,對於華胥的身份介紹,也僅僅是伏羲的創造者,彷彿她生來的意義就是為伏羲服務的,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比較常見的。

綜上所述,商朝之前不僅有文字,而且,最直接的傳播方式就是語言。

"

在史學界中,甲骨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商朝時期的產物。

那麼,在商朝之前就沒有文字了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的漢字也是一樣。它就像是一顆大樹,人們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而忽視了地下的部分。所以,這樣看待問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而發展到這麼成熟的文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麼,這個過程又是什麼呢?

根據漢字的起源,目前的研究可以推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所謂的“倉頡造字”,其實,就是黃帝時代,漢字已經到了生根發芽的階段。現在,我們發現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但是,這並不代表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因為,漢字的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然而,商朝之前的許多事蹟,又以壁畫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那麼,對於壁畫中的許多人物名字,後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筆者認為,其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中國可能存在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龜甲獸殼文或殷墟甲骨文,前者與記錄載體有關,後者,則因為第一批甲骨文是在河南省殷墟發現而命名。按照歷史學家的推斷,該甲骨文應該是出自距今3600年的商朝時期。

後來,有人在平湖莊橋墳遺址進行考古探究時,發現了許多人為刻下的符號。之後,經過許多專家及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符號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先民所使用的文字。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麼,中國的文字歷史至少會向前推進1000年。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甲骨文的書寫方法,與現代文字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現代文字是由甲骨文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後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了從盤庚遷殷到紂王之間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那麼,後世對於在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人物的名字又是從何得知的呢?

事實上,中國發現的古老文字還遠不止這些。

隨著考古學家的研究,賈湖龜甲文也被發現,賈湖龜甲文發現於河南省賈湖村,該遺址除出土了許多震驚世界的賈湖骨笛之外,還出土出了一大批刻有符號的帶孔龜甲甲板,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跟殷墟甲骨文類似,通過現代的測年儀器判斷,這些符號出現在至今8000年以前。

賈湖龜甲文的發現,解釋了中國早期歷史人物得以流傳的原因。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二個原因,以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信息,成為早起文明中最好的選擇;

人類對於文化信息的保留和流傳方法,除了文字敘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述。這個猜測顯然是極有可能的,早在中國古代,文化不普及的情況下,口述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方式。而在人類早期的文明當中,語言顯然發展得比文字更快。

古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由於時代久遠,史料殘缺,許多事情的記載都是出自於民間之口。例如: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涉及到神話時代的部分,就是借鑑了當時民間流傳的許多故事。相對於文字的記載,口口相傳的缺點就在於它的不準確性。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在古書典籍中,尤其是時代越早的人物,他們的名稱往往不止一個,例如:作為三皇之一伏羲,民間也有稱之為伏戲、宓羲、包犧、庖犧的,許多名稱說法不一,但是,都是指同一個人。然而,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口述則是流傳信息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他們的名字並非來自於古物記載或口口相傳, 後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就連他們的事蹟都很有可能是後人杜撰的。不管這些傳說是真是假,許多人物的名字都確實是由後人創造的。

例如,中國神話故事中著名的“盤古開天”,這個故事一直到三國時期才出現,而“盤古”這個名字顯然是由後人給他加上去的。

在商朝之前,中國的故事一直側重於神話,其可信度實在不高,人們也就不會去計較這些。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第三個原因,中國人常常利用這些人物所做的事蹟為其命名;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能夠鑽木取火的便被稱為燧人,會蓋房子的便被稱之為巢。甚至,連炎帝,黃帝的名字都是出自後人的命名。炎帝屬於火德,因此,被稱為炎帝,而黃帝屬於土德,土帝名字太不高雅便被稱為黃帝。帝在古時候是為“居中心”的意思,常用在尊貴之人身上。

古人講究有古可依、有跡可循,即使沒有,也要自己創造出一套說法。在中國的神話中,伏羲是由華胥所生,但是,在中國的古書典籍中,伏羲出現的時間卻遠遠早於華胥,其原因,很顯然就是伏羲的名氣太大,老百姓追溯其根源卻找不到答案,索性就自己進行創造。

然而,對於華胥的身份介紹,也僅僅是伏羲的創造者,彷彿她生來的意義就是為伏羲服務的,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比較常見的。

綜上所述,商朝之前不僅有文字,而且,最直接的傳播方式就是語言。

河南發現了一種文字,比甲骨文還早,或可將中國文字史提前4千年

文字的出現,不僅是記載知識的載體,而且,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一個國家悠久歷史文化傳承的工具。然而,在文字交流不是很順暢的時候,語言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不管歷史以怎樣的方式向世人講述它的發展過程,中國都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

參考資料:

【《殷虛文字類編》、《中國歷史學家認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前身”》、《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